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七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基于《资本论》方法的社会主义诚信特质分析

常荆莎常荆莎,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文军付文军,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诚信、诚信观、诚信观念的诚信范畴的基本外延,维护诚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维护条件即利益一致和失信出局。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社会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方法,可以揭示出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诚信具有超越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环境中诚信的生产力基础,也因经济基础的超越优于资本主义诚信。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诚信 诚信的基本维护条件 社会主义诚信特质


诚信源于经济实践、覆盖社会活动各个领域,我国近年下大力气治理经济诚信、政务诚信、学术诚信等诚信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无论诚信以何种外延表现出来,其内涵都是诚实守信、重信守诺。将诚信作为我国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基本问题随之产生:诚信有无社会性质抑或社会主义诚信与之前社会诚信相比具有什么超越性特质。对此,理论上理应做出基本交代。

一、诚信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诚信、诚信观、诚信观念是人类社会面对的相关又有异的问题,分别表征诚实守信的社会状态、评价诚信的标准、人们所崇尚的诚信精神。

(一)诚信、诚信标准、诚信观念各有指向又密切关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且其由商品客观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作为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经济主体交换劳动产品时生产者希冀社会对自己付出的劳动的基本经济承认。我们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的价值,也是考察社会人而不是孤立的人的范畴,但在此“价值”一词不是商品意义的价值,而是类同于使用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具有的客观积极意义。诚信的价值在于,其既对实践活动当事人实现合理利益是客观保障,又是向局外人昭示入局安全的客观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出发点、根本方法与标准。相对于价值具有客观性而言,价值观反映人类评价客观事物意义的主观标准,虽然其具有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标准源自人类在实践中感知事物好坏、善恶、美丑的基本判断经验及其理论提炼。就诚信价值观而言,人类基于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这一标准,认定人和人之间真诚守信价值,将诚信观念确定为自己长期崇尚的精神。人类社会倡导诚信这一价值观念,即追求诚信精神,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认同。

整体地,诚信客观上具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人类基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这一标准,倡导诚信这一价值观念,即追求诚信精神。但具体地,追求诚信对谁的价值、按谁的评价标准衡量诚信、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实现诚信等,各个社会经济形态或不同社会阶段则各有不同。所以,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将诚信作为我国社会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基础上,十九大进一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尽管严格地说诚信价值、诚信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念虽相关却有区别,但由于三者联系紧密,社会生活中人们时常并不细究且互相混用指代。本文中的诚信,从广义上涉及诚信的状况、意义、衡量标准、诚信观念,而狭义地主要指诚信观念抑或称为诚信精神。

(二)诚信、诚信标准、诚信观念的认识史与实践史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人们“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0.。对社会实践主体的分析,必须立足于其参与并收获于其中的社会活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诚,信也,从言,成声,”揭示以诚立信,说到做到;“信,诚也,从人从言”,强调信以为诚,言而有信。现代社会诚信的内涵仍然秉承诚实守信、信守公平约定之核,失信则是恶意欺瞒、背弃诚信。其间诚信反映的首先是人和人在社会实践中结成良性互动关系。

诚信、诚信观、诚信观念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和发展。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们之间必须相互守望与照应才能抵抗来自自然界的威胁,生产方式以朴素地彼此忠诚信赖地共同面对自然并从中获得物质资料为特点。此时,“取信他人”与“他人可信”,关系到每个加入分工协作的人能否得到大家的合力,不诚不信危及群体而遭排斥也就即刻危及自我生存,诚信的社会安全价值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逐渐显露。人们熟知的《礼记·礼运篇》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描绘了守信重诺维护社会和谐的原始社会。这时的诚信,如同一个闭合的篱笆,起到保护自己与他人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作用,它促进分工协作、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每个协作者在诚信关系维系的安全闭环内共享社会发展之益处;反之,失信则打破篱笆,妨害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环境,失信的个人必将首先遭到惩罚而被逐出篱笆外。所以,诚信既是群体协作的活动规矩,也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守则。人们认识到“对人诚、使人信”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初步形成看待诚信问题的社会良性运转亦即生产力标准。当社会生产实践发展到催生出诚信规则、诚信文化时,诚信也上升为社会普遍认同、维护、追求的观念或精神。诚信、诚信观、诚信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体现了人类的认识史与实践史辩证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辩证统一,上层建筑与其立足基础——辩证统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统一。我国古代文化很早就为诚信立言,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

诚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失信亦然。生产力低下使得人们的活动半径有限,合作者的存在是自己存在的条件时,失信一旦发生,会即刻损坏守望与照应关系,闭环式诚信被击断后,首先漏出的是失信者,出局的失信者生产生活难以为继。“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常有邻”,既写照了朴素的诚信观,也透视出诚信的最初激励与约束机制,反映失信者可能蒙受的物质与精神损失。失信者将在一个自己无法控制长短的时期内孤立于社会生产协作系统,使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首先受到难以承受的冲击。生产力发展使人口规模扩张、人们活动半径扩大且机会增多、私有制产生、阶层分化,彼此之间的活动信息会因交往范围扩大而在传递中衰减,“人不知、鬼不觉”无形中使经济主体有了选择合作与否的空间,而其中关键的是,这种选择完全可能不因失信于一部分或旧伙伴而绝对失去与另一部分或新伙伴交往的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当下利益,经济主体是否开诚布公变得需要权衡个体利弊,价值判断的社会良性运转标准悄然演化为是否利于个体利益的标准。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把个体利益为本固化为本质性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夯实失信的自利理由。但是,失信给他人带来害处,且他人无力完全修复这种害处,诚信方与失信方的损益不对等。尤其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社会化生产或再生产的链条一旦断裂,就会引爆危机付文军,卢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建构逻辑与价值——基于经典文本的新思考[J].江汉论坛,2018(6):38-45.。诚信与失信主体损益失衡,诚信状况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经济关系健康、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综上,诚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但其并非随着社会进步而绝对单向向好,失信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阶段性地出现。

二、诚信的维护及其动态发展

生产力发展催生并要求维系与提升诚信关系、诚信观、诚信文化,诚信反过来推动生产有序、有效;失信破坏社会生产关系并由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失信越泛滥,诚信就越成为一种可贵的精神。

(一)利益一致与失信出局是诚信的两个基本维护条件

参与社会活动是社会实践主体取得所获的途径,失信究其根源在于主体为了维护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利益,如果社会活动中能够建立排斥失信主体的社会机制,失信的代价远大于收益,失信就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约束。从失信的根源我们可以提炼出建立和维护诚信的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主体间利益一致;其二,失信出局。

主体间利益一致是诚信的经济基础,主体利益不一致是背信弃义的经济关系前提,利益一致就不会因维护个利而滋生失信。如果失信出局门槛低,很容易因失信失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失信就代价大,诚信就能够相对好地得以维系。我们可简称主体间利益一致条件为利益条件,失信出局条件为出局条件。当然,由于具体的失信情形各异,诚信的这两个基本维护条件被击穿的情况必然也是多样的,但究其根源,都可归因到这两个基本条件上去。

利益条件是必要条件,出局条件是充分条件。利益高度一致,诚信就不成问题;利益不一致,主体会权衡得失,失信越得不偿失就越有利于维护诚信。如果失信出局,利益不一致的主体也不必然失信;利益不一致、失信不出局,失信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

(二)诚信与失信的动态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物质极大丰富时,会增进利益一致度,相应地促进社会治理能力、人们的道德觉悟也得以提升,富有诚信精神将越来越成为经济主体的基本素质,人们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组织会自觉自律地坚守诚信,诚信的两个基本维护条件都容易达成。然而在此之前,人类将长期面临主体利益存在差异的现实。利益不一致包括主体间利益不同、个体与整体利益摩擦等,但这并不绝对使失信必然泛滥。因为,利益条件只是失信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经济主体是否失信,在社会治理上更多地取决于失信者是否容易出局。失信越容易出局,诚信就越能够得到维护。失信的出局门槛既包含法制、社会道德规范、人的文化素质,还应该首先包括经济运行本身特点决定的出局可能性。比如经济运行的范围或规模大,失信不易被所有经济主体发现,则失信者出局门槛较高;又如经济运行往往具有很多局,失信者如果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穿梭切换于多局,这时也很难淘汰失信者;再如,失信者拥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其他经济主体奈之不何,此时讲诚信变成非垄断一方的义务,这种不对等诚信的实质仍然是不诚信,且失信者不易出局,现实生活中店大欺客等即属此理。失信不出局的种种情形,客观上放任失信,使失信泛滥。失信者越难出局,相对而言诚信的成本就越高、越难维护,同样的原因造就出诚信的门槛和失信出局门槛双高,这使得诚信这一人类由来已久的基本规则和德行,反而在社会整体进步后成为需要花大力气追求之。

失信增加并非绝对意义的诚信倒退。首发性失信和卷入性失信既有人心不古的一面,也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诚信不易保证的一面。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并不应该成为失信的应然理由,人类可以从中探索消减失信因素的方式与机制。而就整体来说,失信面的增大并非必然是诚信面减小。这样的话,失信增加并非绝对意义诚信倒退的结论是成立的。也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诚信的高位实现和失信的增加不矛盾,失信的增加不说明社会整体诚信状况绝对恶化,诚信面占优也不能排除失信面在扩大。

三、社会主义诚信的超越

一个社会的诚信表达了该社会一定阶段的文化,必定又源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性质。从来没有一个社会形态是另一个社会形态的复制品,且社会形态一般通过国家形式实现,各国国情差异很大,因此,特定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状况、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意志与价值取向,决定了不同社会形态或国家中的诚信绝不会有相同特质。社会主义诚信首先是对既往诚实守信物质与精神文化精华的继承,但社会主义诚信的特质不在于继承而在于超越,社会主义诚信的超越性特质形成于其所立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社会主义诚信践行和发展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

(一)生产力基础决定社会主义诚信超越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诚信

社会主义诚信的超越性特质首先反映为具有超越既往诚信的生产力基础。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诚信,是生产力低下和对获得有限物质资料的追求使然,分散封闭、规模有限的生产及粗略的分工,不足以发育出主体间利益严重相斥,失信者打碎闭环式诚信的结果是出局,诚信的两个基本条件都易于达成,此时的诚信富有刚性,但这是缺乏丰厚物质基础呈现的、朴素的不得不诚信。

分工和利益差异基础上产生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延长了人类社会实践协作链,亦改变了诚信的结构模式,闭环型诚信向开放性的弹簧型诚信转变。商品经济要求将自然经济的环内(家人、族人等)诚信提升到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绵延递进诚信。对于小商品经济而言,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差异已经鲜明,但小生产的规模决定了诚信弹簧较短,识别失信主体的难度小,失信出局风险大于获利机会,“酒香不怕巷子深”,诚信才能做出“百年老店”。这一阶段的诚信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经济结构较为简单,失信出局门槛未显著抬高的基础上,呈现出的是诚信策略更有利于经济主体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此时的诚信具有诚信利己、失信得不偿失的特点。

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与诚信,既统一又对立。一方面,社会化生产规模扩大,经济链条延伸,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分工要求高度协作,因而大大提高了对诚信这一主体间基础性纽带的强度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很显然,其中包括每个当事人必须再生产诚信这一维系健康生产与交换的规则。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加大了诚信的维系难度:除了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必然表现在失信选择权上的不同,经济主体的失信通过协作链条传递,弹簧型诚信的拉伸加力产生放大扩散效果。一个环节首发失信,小则使微观主体间因卷入失信影响资金资本周转,大则波及几乎整个经济体系,造成系统性崩溃。历次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无不表现出诚信断裂的弹簧效应。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商品经济表现出了对诚信的强度要求和诚信的脆弱性双增,这两方面都呼唤建立和运用联合的、超越个体威力的机制,加固诚信纽带。

社会主义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诚信,在生产力基础、诚信起点、诚信约束机制、诚信境界方面,都超越了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阶段的诚信。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基础上的超越: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诚信,建立在人类现实生产实践最高水平的基础上,此时的诚信远不只是由人类维持基本生存的社会生产所激发。②社会治理规制基础上的超越:在利益与实力相异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主体间维护诚信,自发形成约束失信的合力变得困难,更多地通过日益现代化的规制约束失信成为必需,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维护诚信依靠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超越此前无为而治的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③诚信境界的超越: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诚信是失信出局门槛大大抬高基础上实现的更为可贵的诚信,规模扩大、层次增加、链条延长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经济主体追求诚信需要具有更加远大和开阔的视野,不同程度地摆脱既往诚信价值、诚信标准、诚信观念上的短视与狭隘。

(二)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主义诚信超越以利己为本的资本主义诚信

社会主义诚信的超越性特质必然建立和践行于超越既往诚信的生产关系环境中。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链各环坚守诚信,但其同时在生产范围扩大的现实中面临微观基础具体和巨大的挑战,迫切要求建立克敌制胜机制,促进有效约束失信、降低失信出局门槛、维护和强化诚信精神。然而,建立与运用不断超越的诚信机制,依然必须从维护诚信的两个基本条件中寻找希望。就利益条件来说,利益差异在多大程度上颠覆诚信,首先取决于由社会本质经济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及其决定共同对抗失信可集结的社会力量,抗击失信的力量越大,维护诚信的基础就越坚实;这种力量越弱、越分散,对失信的抵制和诚信的维护就越有限。而集结体内部如果各自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回避共同抵抗失信,则失信趋于泛滥。就失信条件而言,降低实现出局门槛的阻力有多大,与经济结构复杂性和经济主体的地位及其实现有关。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经济基础却大不同,为集结社会力量维护诚信提供了不同支撑。虽然“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6.。但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造就“经济人”,决定了个人利益为本天经地义合法合理合情,一方面固化个体利益同社会利益的先天差异,另一方面决定社会道德的天花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3.,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诚信基础。而经济权利不平等决定失信权、出局权不平等,生产资料所有权垄断者失信时的出局门槛高,资产者和劳动者之间,不同资产者之间,失信出局的是实力弱小的一方。此间种种,都本质上排斥诚信所需利益一致尤其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一致的经济基础,为垫高生产资料所有者失信的出局门槛提供了条件,塑造出资本主义诚信是利己为本的诚信实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40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健康既重在诚信,又难以诚信。

社会主义诚信具有超越利己局限的公有制经济基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社会主义诚信观不只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还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诚信观建立和践行并发展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中。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联合起来的共同劳动者平等占有生产资料,大大有利于逐步消除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差异,超越私有制利己为本。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平等协作的劳动过程、按劳分配这种消除生产资料不平等地位决定的分配原则、不断增进共同利益和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结合方式,等等,都相对之前一切社会,空前扩大了共同利益范围,空前加厚了诚信的利益基础。这反映出都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诚信,在经济基础上已分出高低:①从利益基础上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超越既往纯粹利己和利己为本诚信的共同利益基础。②从社会生产目的来看,社会主义本质上对整体利益的追求,压缩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对立所产生的失信空间。③从经济运行过程来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铸造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生产者相互平等分工协作关系、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原则等,支撑生产者各方加强诚信、超越利己诚信观。④从社会主体的诚信自觉性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的经济主体,更能自觉认识到失信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有利于以螺旋式上升方式超越主要靠失信约束规制维系的诚信。以上几方面都直接巩固诚信维护的利益条件,⑤从社会治理体系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发展完善,会越来越趋于降低失信的出局门槛,逐步推进对失信的零容忍。

总之,维护诚信需着力于利益条件和出局条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其特质表现在超越既往和现存的其他社会或经济形态中的诚信,由此也可以断定,社会主义诚信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条件下得以培育与实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付文军,卢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建构逻辑与价值——基于经典文本的新思考[J].江汉论坛,2018(6).

[5]常荆莎,吴东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离合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