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从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20多年的老教师,面对不断变化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面对众多的会计专业学生以及每天忙忙碌碌工作、每年还必须参加不低于规定学时后续教育的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笔者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学习会计知识的“捷径”,既可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学习会计准则的学习效率。可以说,会计交易事项观就是这样一条学习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捷径”,也是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一把关键“钥匙”。
会计交易事项观通过将会计经济业务区分为会计交易、会计事项,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和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属性,即发生在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属于交易类业务,需要遵循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一般需以实际交易价格即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发生在同一主体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属于事项类业务,事项类业务属于内部事务,不存在公平交易的问题,内部转移的价格通常不要求是公允的,一般只需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即可。显然,会计交易事项观从根本上简化了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职业判断流程,可以很容易区分和选择到底应该采用账面价值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新会计准则的理解难度。理解和掌握会计交易事项观,对于理解、掌握和应用现行的新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正确进行交易类、事项类业务的会计处理尤为重要,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本书既是一本有关会计交易事项观研究的会计学术专著,也是一本利用会计交易事项观去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专业教科书。
作为一本会计学术专著,本书在梳理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会计“交易事项观”的概念(所谓交易事项观,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区分交易类业务和事项类业务的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计量标准或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一种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或者会计理念),认为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版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交易”“事项”的概念,并以“交易或者事项”取代1992年首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业务”概念,不仅仅是称谓上的改变,更是一种会计理念、观念的变化,是2006年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特色。全书围绕“会计交易事项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和验证了会计“交易事项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
作为一本会计专业教科书,本书以会计交易事项观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会计交易事项观在2006年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多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情况,为会计从业人员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了一条“捷径”。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目的,力求通过对企业会计交易事项观原理的分析介绍,并结合实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交易事项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在基本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应用、在收入准则特别是视同销售等特殊销售收入确认中的应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如何选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标准以及是否确认交换损益的应用、在企业合并准则中如何选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是否确认合并商誉等的应用等,最后归纳总结了本书的研究结论以及企业交易事项观的应用规律及建议。
为了保持各章的相对独立性,让读者可以在不用通读全书的情况下单独学习其中一章就可以理解和运用交易事项观的基本原理,本书除了在第三章专门介绍会计交易事项观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外,在其他涉及交易事项观的章节,也都会有相关交易事项观基本原理的重复介绍,以保持每章内容的完整和相对独立,也便于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单独阅读和理解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交易事项观只是笔者在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变迁过程中,针对1992年版和2006年版的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所总结出来的一个会计理念上的变化,带有较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即笔者个人觉得通过对会计交易事项观进行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快更好地理解现行的2006年版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因此,虽然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才写成此书,但书中的观点不一定成熟,甚至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探讨交流。
曾富全
2019年4月19日于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