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组织行为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创业需要与动机

创业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创业组织成员的努力。其中如何调动成员的个体积极性是创业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激励理论的核心。为此,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创业动机,探寻创业的行为心理和规律。

一、需要及其特点

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需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关培兰.组织行为学 [M]. 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8-69.

1.指向性

人的需要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即一定的客体或者一定的结果。人总是力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获得某种所需的具体对象。

2.多样性

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可以存在多种程度和作用不同的需要。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种。自然性需要是指有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种族的延续所必需的一些需要,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的低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特点:一是它产生于人的生理机制;二是它主要表现在以外部获得一定的物资为满足;三是多见于外表,容易体验与察觉;四是这种需要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限度反而有害。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的积累所获得的特有的需要,它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的特点:一是它不是本能的,而是由社会的发展条件决定的;二是它不易被人察觉;三是它产生于人的精神世界;四是它具有弹性,没有限度。

3.层次性

一般说来,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的往往是其感觉最迫切的需要,因此,需要的层次应该是由其迫切性来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只有那些表现最强烈、感觉最迫切的需要才会引发人们的动机,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感受最强烈的需要的类型是不一样的。

4.潜在性

人一生中可能存在多种需要,但这些需要并非能随时随地全部被其主体所感知和认识,有许多需要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只是到了一定时刻,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人才发现和感觉到这些需要。

5.社会制约性

人的需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活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刘关玉.创业动机、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实证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13(5): 62-70.。动机和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在概念上甚至有着相似的含义。为了使二者在意义上有严格的区分,人们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使人产生客观现实的效果,但有时动机和效果之间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有时好的动机引起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引起不好的效果,但有时好的动机反而引起不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反而引起好的效果,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动机,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动机具有始发、指向、强化三种功能。

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作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求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需要强度在某种水平以上,才可能成为动机并引发行为。当人产生的需要处于萌芽状态时,它以不明显的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产生不安之感,这时人的需要以意向的形式存在着;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而又未能满足时,心理上就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人也明确地意识到通过什么手段可以解除这种紧张,这时,意向就转化为愿望。但愿望只反映了内心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由于还没有明确的对象(目标),所以这种驱动力没有方向,还不是动机。在遇到能满足需要、解除心理紧张的具体对象(特定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这种驱动力就有了方向,以愿望形式出现的需要就变为动机,推动着人去进行某项活动,向着目标前进。也就是说,需要既要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诱因条件,才能成为推动实际活动的动机。动机是在内在的愿望和外部的具体对象(诱因条件)建立心理联系时产生的张德.组织行为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8.(见图2-1)。

图2-1 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四、创业需要与动机

(一)创业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5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创业动机归纳为受到两种需要的激励: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经济的需要主要是出于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与安全、就业等,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解决此类需要的唯一和基本的手段是经济手段。创业的原始和基本的动机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社会需要主要是指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地位、认可、赞赏、尊重、独立、自信、成就、潜能和价值等。

(二)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是指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而在创业时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在创业过程中驱动着创业者的行为,激励创业者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实现创业的成功,并影响创业企业的绩效。窦大海,罗瑾琏.创业动机的结构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 [J].管理世界,2011(3): 182-183.

根据创业者受经济需要激励和社会需要激励的程度的不同,创业动机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基本生存型、发展改善型、个体社会动机型和复杂社会动机型(见表2-1)。

表2-1 需要激励程度与创业动机的关系

1.基本生存型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从社会获得的经济收益低于或者只能达到创业者所在区域的人均平均收入水平,仍继续坚持创业。这种创业者是处于一种被动形式的创业。其创业存在弥补沉没成本的动机,或者存在着较少的可以满足其更高收益需要的创业或工作机遇,而继续坚持创业。

2.发展改善型

与基本生存型创业动机相比较,发展改善型创业者,能够在创业活动中获得高于创业者所在区域的人均平均收入水平。这种程度的创业活动能够给创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以便改善其自身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

3.个体社会动机型

部分创业者在已经具备相应的改善型经济条件后,其个体创业性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社会性价值目标,通过实现自己的社会性价值,来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社会影响等。

4.复杂社会动机型

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动机往往是不停变化的,创业动机的不确定性对创业的具体进程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一般而言,立足于社会性动机尤其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创业者通常不会过多地陷入各种短期的经济利益的陷阱之中,但此类创业者一旦缺乏远大的志向,容易半途而废。出于经济性动机的创业者,优点在于需求明确,便于识别并加以满足,但往往在创业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可能会因为经济利益和股权控制而影响创业活动。

(三)创业组织发展与创业动机

1.创业企业初期

在创业者初次创业时期和创业企业成长初期,创业动机较为简单,以经济性动机为主。通常,处于该阶段的创业者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尽快取得盈亏平衡和获取经济回报,对社会性价值目标的追求不强烈,社会性动机表现不明显,甚至是模糊的。

2.创业企业成长期

随着企业成长并盈利,创业企业渡过了高风险的初创期,在基本经济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更加复杂,社会性需要逐步成为驱动创业者继续创业的力量。企业扩张从表象上看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本质属性,但从实质上分析,是创业者受到了地位、权力和成就等的社会性动机的驱使。

3.创业企业成熟期

创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后,管理和运营日趋成熟,企业决策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决策由企业早期的以个体决策为主逐步转化为更多地依赖集体决策,团队创业成为企业创业的主要形式。团队创业的个体创业动机虽然更为复杂,但企业的创业动机和企业战略一样变得清晰和明确,即以社会性价值为目标。创业者的每一次创业实践,仍然受经济性动机的驱使,但较初次创业而言,创业次数愈多,创业动机就愈向高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