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创作题材选择
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在题材的选择上经历了从作品改编到创造的过程。这里的改编是指“将原有音乐作品在其他的乐器上或以其他器乐音乐形式进行移植,或者对民歌等曲调以器乐音乐的形式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发展和编配。”(1)具体到我国钢琴作品的题材选择,其中既有对民族器乐作品的改编,也有对古曲的改编,还有对民歌、民间戏曲音乐的改编等。
1.民间音乐题材
对于民族间音乐的题材选择包括民族器乐作品、民间小调以及民歌与戏曲等。我国的民间音乐是经历时代的不断发展所流传下来的精华,它代表着我国人民的审美取向以及思想价值体现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都各具特色,风格鲜明,是当代音乐创作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很多作曲家和钢琴家通过以民间器乐作品、民歌、民间小调等音乐为素材进行钢琴作品的创作,为我们创作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如《二泉音乐》、《百鸟朝凤》、《三六》、《旱天雷》等作品都是作曲家们根据经典的民间器乐作品改编创作完成的。还有以民间小调为创作素材进行改编的作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以及《翻身道情》等。就作品改编所运用的改变手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音色上模仿民族乐器
我国民族音乐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音色的表现方面,如汉族的音乐中会出现锣鼓的不同搭配所产生的音色。民间的乐器中,胡琴类的音色、古筝与琵琶的音色、唢呐的音色等都是极具特色且非常具有辨识度的乐器。而在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中,弹拨乐器都塔尔、萨他尔以及手鼓等乐器都是作曲家们在钢琴作品的改编中喜欢模仿的对象。作曲家们在作品中对我国民族乐器音乐效果的刻意追求,会在改编作品的整体呈现效果上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如作品《金蛇狂舞》原本是一首民族器乐合奏作品,作曲家魏廷格根据聂耳的《金蛇狂舞》进行了钢琴版本的作品改编,在作品主题部分的呈示上,双手各半拍交替演奏同属一个音区的双音,将作品的节奏性很好地凸显了出来;在音响效果上更是对原作品中我国民间打击乐器模仿,这种模仿在改编作品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见谱例1)。
谱例1:
我国著名钢琴家丁善德,本身就拥有非常精湛的作曲技艺,他的艺术修养非常全面。他的创作涉及体裁非常广泛,既有各类器乐作品的创作,也有声乐作品的创作。他在作品《第二新疆舞曲》中通过大小三和弦的叠置来模仿新疆维吾尔族手鼓的节奏效果,整个节奏型贯穿全曲,使作品进一步显示出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特点(见谱例2)。
谱例2:
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先生于1973年受钢琴家周广仁、殷承宗的邀请,根据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改编为同名钢琴作品。在作品结尾处的渐慢处理中,作曲家有意通过演奏力度的对比来模仿琵琶、扬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的音色,并通过钢琴装饰音、分解和弦、琶音进行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将作品唯美的意境描绘出来。最后的尾声模拟出洞箫低音的音响效果,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听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见谱例3)。
谱例3:
作品的第一乐段中还有对于民族乐器高胡滑音的音色模拟,显示出高胡音色的纯净(见谱例4)。
谱例4:
作品的演奏中还模仿了扬琴轮奏以及滚奏的手法,将湖面在月光下随光波动的景象描绘出来(见谱例5)。
谱例5:
钢琴作品中通过音响效果模仿民族乐器音色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黎海英创作的《夕阳箫鼓》中,就有对箫、古筝、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模仿;陆培创作的《山歌与铜鼓乐》中,对铜鼓的音色进行了模仿;蒋祖馨创作的《庙会》中,有关于笙的模仿。在上述作品中,作曲家们都通过钢琴创作中不同手法的组合,对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了模仿,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美学效果,也因为作品中的民族元素而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2)利用装饰音模仿民族音乐
我国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大都是通过单音的不同变化组合来表达作品的不同内涵。对于作品内涵的多样性实现就需要借助于装饰音的使用。如二胡演奏技法中经常运用到的“抛颤顿滑”,古筝演奏中常用的“吟揉按滑”等手法。钢琴改编作品同样需要借助装饰音来表达作品中丰富的音响效果。如《百鸟朝凤》是一首大家所熟知的唢呐曲,作品整体旋律较为欢快,其中有很多模拟鸟叫的音响,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之后,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将其改编为钢琴作品,现已成为我国钢琴改编史上的经典。作品中原有的鸟叫声通过钢琴的二度倚音演奏出来(见谱例6),体现了钢琴演奏中对于装饰音的巧妙运用。
谱例6:
在《百鸟朝凤》中,还通过颤音的巧妙运用,用连续却密集的颤音模仿蝉鸣的声音,音响效果十分生动(见谱例7)。
谱例7:
在钢琴改编版的《百鸟朝凤》中,通过对颤音、倚音以及琶音等装饰音的运用,将原曲丰富的艺术内涵充分表达出来,在增加作品意境的同时,也将作品中蕴含的中国特色凸显出来。此外,作曲家黎海英先生改编的《夕阳箫鼓》中,通过对散板节奏的运用,加上倚音等装饰音来模仿作品中鼓声由远及近的音响效果,为作品的意境塑造增色不少。
综上所述,我国钢琴作品改编曲的创作中,通过不同的装饰音变换,对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效果进行模仿,在丰富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让作品具备了中国民族化的风格。
(3)通过创新作曲家发对作品进行整合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作曲家在创作时,通过对作品内部结构的整合,作品调式、节奏以及和声的转换,在遵循原作品音乐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新的创造,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王建中的《翻身道情》、《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桑桐的《苗族民歌钢琴小曲三十二首》、《儿童小组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变奏曲》,等等。
王建中先生与1973年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创作完成的钢琴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改编之后的钢琴版本依然保留了原版作品旋律的优美性,曲调明亮,情感质朴。在结构上选用了复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陕北民歌的音乐主题,将作品的调式调性统一起来,在保持作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作品的节奏速度做了调整,使之产生一定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作曲家储望华、殷承宗等人将其改编为钢琴协奏曲版本,作品在保留原合唱版本音乐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中吸收了我国劳动号子的元素,通过一个核心动机的发展,使之贯穿作品始终,将人们与风浪搏击的激烈场面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来。作品共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在第一乐章的创作中,作曲家用回旋曲式结构代替了常规的奏鸣曲式,通过音乐主题的发展与对比以及对我国民间号子演唱音调的模仿,使改编之后作品内涵仍然与原作品相一致。作品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是一组钢琴套曲作品,是1947年作曲家桑桐先生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完成的,该作品中,作曲家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很好地表达了我国蒙古族人民的情感。该部钢琴套曲作品在创作时主要以内蒙古七首民族歌曲为素材,在自然音调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核和声的运用表达出属于内蒙古人民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组曲中第一首作品为《悼歌》,该作品的创作主要以民歌《塞根》和《丁克尔扎布》为音乐素材,作曲家通过对作品结构的巧妙处理,以及对乐句结构的变化与节奏的划分,使作品内容更加趋于统一。
组曲中第四首作品《草原情歌》的创作是以少数民族音乐的音调为创作素材,通过变奏的手法将主题进一步展开,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旋律织体、和声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发展。其结构图示具体如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真正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创作一定是根植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土壤之中,不管是对民间音调的模仿,亦或是对民间音乐作品中传统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都为钢琴作品的民族化创作提供了艺术养分。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创作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就需要扎根于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
2.古曲改编类题材
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对于古曲的改编是独具特色的,作品中所带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我国传统的音调创作使这一类创作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该类改编作品以我国传统的古曲音调为创作基础,作品的结构较为严谨,艺术内涵丰富。创作中除了对古曲音乐元素的借鉴,还加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以一种新的音乐形象,创新性的将作品的音乐内涵呈现出来。古曲题材的改编作品主要有:《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关三叠》、《平湖秋月》、《霓裳羽衣曲》等。我们单从作品的标题就可以了解到作品非常注重对音乐意境的描绘,带有鲜明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记,而且作品的标题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标题性”音乐创作也逐渐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总体来说,以古曲为创作素材所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旋律的线条美
旋律的线条美是我国音乐作品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因此,我国钢琴音乐的改编创作在追求我国传统音乐风格特点和西方现代音乐融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旋律的线条美,在突出旋律流动性的同时将其与多声织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如钢琴版本的《平湖秋月》,虽然引子部分并不长,但是却将整首作品中唯美的意境慢慢铺陈开来,奠定了全曲氛围的基调,右手部分通过三十二分音符匀速的跑动,好似微风拂过平静湖面所牵起的层层微波,描绘得恰到好处(见谱例8)。
谱例8:
之后随着右手琶音和弦的慢慢牵引,唯美的主题旋律出现,三十二分音符的进行开始由右手转向左手演奏,左右手的旋律声部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却又优美静谧的环境氛围(见谱例9)。
谱例9:
此外,该作品中还有多处都可以体现作品旋律的线条性(见谱例10、谱例11)。
谱例10:
谱例11:
王建中的《梅花三弄》中也有对旋律线条美的体现(见谱例12)。
谱例12:
再如黎海英改编的《夕阳箫鼓》(见谱例13)。
谱例13:
(2)注重对和声的挖掘与模仿
在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中,非常注重对于和声的挖掘与模仿,很多四、五度的结构通常可以以独立和声层的形式在旋律中出现。在作品《夕阳箫鼓》演奏中,通过左手强有力的琶音以及右手中柱式和弦的演奏,模仿琵琶演奏时的扫拂技巧。随着音乐的不断推进,音乐发展至高潮(见谱例14)。
谱例14:
(3)对原作品结构的继承
钢琴曲《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夕阳箫鼓》的改编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技法,但在作品的结构方面,作曲家基本继承了原作品的结构模式,这也是作品可以保留我国传统风格的原因。音乐作品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反映作品的创作思维特点,上述的改编作品因为遵循了原作品的结构形式,因此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思维特点也有最直接的反映。它与西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有着最本质的区别,亦不同于其他民族,而是属于我国人民对于音乐最直接的理解方式。
作品《梅花三弄》,其实最初版本为笛曲,之后才出现了古琴曲的版本,作曲家王建中于1973年对该作品进行了改编。在改编过程中,作曲家保留了原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将作品整体上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音乐主题“三弄”,循环再现,将梅花古朴典雅的形象塑造出来。第二部分又通过紧凑的节奏以及音乐情绪的激烈表达,将梅花不畏严寒的优秀品格表达出来。结构上基本遵循了原古曲的结构形式。再如作品《阳关三叠》,原作品结构为典型的叠奏曲形式,全曲共叠奏三次,改编之后的钢琴版本同样也是三部结构,第一次叠奏为1—5小节,第二次叠奏为16—22小节,第三次叠奏为31—37小节。全曲结构基本是主题旋律与副歌的穿插进行,作品总体呈现了我国传统钢琴作品的结构形式与风格。
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古典风格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说明作品自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管是从作品本身的创作亦或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都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取向。因此,在我国钢琴的改编创作中,对于古典风格作品的模仿与借鉴也是我们非常宝贵的音乐材料。
3.反映时代生活的题材
如上文所述,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经了由改编到创作的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对于我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题材选择,除了对民间音乐、古曲的改编以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基于我国时代的发展而创作,这些作品与我国人民的时代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山林》、《火把节之歌》等。
《山林》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作品,由作曲家刘敦南创作完成。作品结构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的主题元素都与苗族的飞歌有关。《山林的春天》是该作品的第一乐章,乐章结构为奏鸣曲式,主题旋律的发展在注重歌唱性的同时保持了明朗欢快的音乐情绪,可以让听众通过对作品的聆听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第二乐章《山林夜话》结构为复三部曲式,音乐主题在沉静的意境中优美悠扬地流出,更加显示出美好夜景的寂静,动机中带有非常鲜明的苗族飞歌特色。第三乐章标题为《山林的节日》,结构为回旋奏鸣曲式,作品风格总体较为热烈欢快,节奏形式较为多变,整体上向我们呈现了山林中人们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作品整体风格带有民族性的同时还具备了非常浓郁的地域性,不仅结构上更趋于严谨,音乐色彩也更加鲜明,独具特色。
作曲家廖胜京在其学生时代创作了钢琴曲《火把节之夜》,主要是对云南特有的民族节日“火把节”盛况的描写。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复三部曲式,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了许多民族音乐中特有的音调元素,通过丰富的和声以及严谨的调性布局将云南人民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描绘出来,让听众感觉到仿佛真的参与到火把节之中。引子部分的创作较为简洁,旋律清新、速度舒缓,更像是忙碌的一天结束,夜幕开始到来,也就预示着“火把节”的开始,为音乐主题的出现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见谱例15)。
谱例15:
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不仅包含着历史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状态。在上述的几部作品之中,作曲家们就是依据不同地区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加工创作完成的,不仅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反映出新时代人们的情感表达趋向。
总而言之,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不管是创作中对于民歌、民间小调、民族器乐作品,还是对古曲题材、现代生活的表达,都带有深刻的民族印记,在丰富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形式的同时,也是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