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顺义古村落之一

顺义有个仁和镇,仁和镇有个临河村,临河村有棵老槐树。

这棵古槐,生长在村南郑春旺家门口。树粗数围,高约数丈,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树干的下部,有空洞如屋,可藏人避雨。外皮斑驳,瘤状物突起,如一个老寿星,饱经沧桑,拄杖仰头南望。晴天时,可看见南河套的株株古柳,后桥水湾子一片青杨林。

那时节,临河村人外出,或赶李桥集,或过芦台,经金盏,奔齐化门进北京经商做买卖。回望一下老槐树,知道家乡就背在身后。回来时,一看见老槐树,心里马上踏实下来,家乡就在眼前。

据还健在的百岁老人讲,他小时候老槐树就是这个样子;他爷爷和他讲,他爷爷小时候老槐树也是这个样子;他爷爷的爷爷和他爷爷讲,小时候老槐树还是这个样子。

这棵古槐的树龄,还是让专家来考证吧。老槐树的南边,韩金生家房后,原是一片白地。有一座两人高青砖白灰砌的砖塔,村民俗称和尚坟。可惜在“文革”中或之前,就被拆毁。将那又长又宽又厚的青砖,砌了生产队的猪圈。若砖塔犹在,拖出老和尚来问,或许能问出老槐树年龄的端倪。

临河村仅存的这棵老槐树,其实还算小字辈。大街东头,正对着前街丁字路口,曾经有一棵更大的古槐。树枝两臂伸展,左怀东营,右揽大街,树身倾斜南探,树冠竟罩住了少半个前街。树下高台,置一石臼。那是先民在石碾石磨使用之前,舂米所用。北面砖墙,嵌一块三尺高石碑,上书:泰山石敢当。

村民将此地称为,石臼子。

据老人回忆,那是当年的人才劳务市场。春天脱坯抹房,夏天顶至拔麦子,秋天掰棒子砍高粱,冬天月牙河铲苇子,东家都到此叫短工,雇零工。那些靠出卖苦力的庄稼汉,太阳冒嘴前,就早早等在那里,待有东家前来认领,然后拿着农具,相跟着到东家去吃早饭。工钱是不差钱,当天结账。但是:扛活不用本,越扛越加紧。

当年这大槐树下,不仅是人才劳务市场,还是商旅的一带一路。由此往南半里地,有一个漫长的手掌坡,坡上有一家申家老店。来往客商,白天行经此路,夜晚在此歇息。走骡,赶驴,一峰峰骆驼,毛茸茸黑压压从大槐树下一直趴到坡脚。天蒙蒙亮,骆驼身上都披一层白霜。这个坡叫古北口,其意义与密云的古北口相似。从北边来的山货,皮毛,黑白毡子,经此到南河套装船,经后桥水湾子直抵通惠河码头,至京城或南达杭州。当年,月牙河作为潮白河的支流,常有运粮船的帆影桨声。

大槐树东边街道,原是一块一块大石铺就。路北原有一片青堂瓦舍,大宅门庭。那就是号称“九千岁”外号人称“许六墩子”的大财主。门口勒石文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许六墩子所以如此威风,据说,乃和乾隆爷称兄道弟。皇上称其为御弟,题《义重乡畴》匾额,门口挂《千顷牌》。

千顷土地,十万余亩,此名看来不虚。至今临河村地名中,尚称大猪圈,是许家放猪的地方;鸭子场,放鸭子地方九顷六。新修的临河村志,记载了多宗许六墩子的传闻逸事。

春长老日,许六墩子令长工庄客,将银子搬到院中晾晒,并无人看守。一连晒了三日,银子不见短少。许六墩子摇头叹息,让晒第四日。那些长工短工这才省悟到,名为晒银,实际上提供机会让我们装些银两。这才纷纷下手,每个人都拿了一点儿。许六墩子看银两减少了,这才一捋胡须笑说,这就对了吗。看来,为富亦有仁者。

再往东路北,有一高台,称为老戏台。临河村本来就是个戏窝子,老戏台则是一个村庄的名片和门脸。在这里上演过《小姑贤》《赵连弼借粮》《大登殿》《秋胡打马》《铁弓缘》《打渔杀家》等传统剧目。也演过《刘巧儿》《小女婿》《夺印》等新戏。戏剧小舞台,人生大智慧。人生的苦辣酸甜都在唱,如怨如叹如惆怅。

再往东去何家巷拐角处,有一座小五庙,供奉的是五道神君。谁家有人故去,在此烧更冥纸,亲人一路哭喊前来“领魂报庙”。再往东是娘娘庙,临河小学校旧址。往北是北大寺,供奉四大天王。村中还曾有东,西老爷庙,猴庙,真武庙,高武庙,七圣庵等大小庙九座,但在解放后,均被拆除。有神论第一次被无神论打得片瓦无存。其实,每座庙宇的一砖一瓦,皆有故事。

临河村西北原有一座很大的坟茔,村民称王八驮石碑。是清朝嘉庆帝为悼念杭州将军范建中而立。范将军曾镇守杭州,海南,钱塘,后升任“左冬官”英年早逝。嘉庆极为怀念,遣礼部侍郎刘跃方亲自前来祭祀。嘉庆亲撰碑文略曰:朕惟思隆授钺,是资侍障之才。尔原任杭州将军范建中,宣力惟勤,持躬素谨。绍勋封于华胄,不替家声。鹭序风清,忆老成于台省;龙韬望杳,留遗爱于湖山。爰勒丰碑,用光奕叶。

传说范建中将军下葬时,有风水师预言,非河鱼上树,人戴铁冠,范将军方能入土为安。其时天降大雨,墓坑水满,淘之不尽,棺椁无法落实。有看出殡的赶集归来,顺手将买来的鲤鱼穿绳挂在树上,有买锅的将锅扣在头上以遮雨。此时墓坑之水,不排自干。原来范将军携西湖水,钱塘潮来为自己送行。

临河村北,原有三个大封土堆,一字排开,巍巍而立。村民称之为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1975年平地时,挖掘出陶器,铜器和漆器计131件。经文物专家考证,此为东汉后期墓室随葬品。现存顺义文物所。

其中陶器数量最多,有泥质灰陶,加彩绘或施釉。陶楼,仓楼,厕所,猪圈,陶井,陶灶,陶瓮,陶碗,陶扁壶,陶灯,陶鼎,陶亭四阿式附水斗,博山炉,陶碾,陶磨,陶猪,陶鸭,陶鸡,陶狗及陶俑百戏人物。

中国的古人有视死如生的传统观念。墓葬品再现了中国农耕稼穑的全部景象。顺义人王建权为画家靳宝刚所画《农耕图》作跋文曰:古人稼穑,受之羲农。初刀耕火种,薄收即迁,民无以为定。后农器渐兴,锄耩耒耜,耕种耘籽。穿井凿渠,引灌屯田,所获日丰。于是结村定义,民得以安居也。继而场圃之技日精,农闲时节,磨镰筑仓,练场修囤,遂成体系。传承千载,农耕文化,则趋于完备矣。

临河东汉墓室随葬品,“其中牲畜,诸农式,诸农器,尽皆生动,可谓时代之记录矣。抚今追昔,足以启后人知过往之不易也!”

中国的农村,正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古村落承载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若农村乡居失之,则农耕文明断之。

临河村西高而东低,上坡地黄土,下坡地黑土,月牙河白茫茫水雾白如练素。远望青山如黛,如一幅水墨丹青图画,徐徐展开。临河村先民选择近水而居,临河村因临河而得名。夏秋之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临河,在水一方。

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