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的美丽地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故园行思》:宜春好人

一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市民的文明素质。站在道德建设高地上的宜春人,用他们自己一次次的爱心善念和凡人善举,描绘出了一幅美丽宜春的温暖画卷。

——题记

2017年4月5日,宜春市的一段托举救人的短视频在微博及微信朋友圈里火了。

视频内容是两个男孩与消防官兵合力救下一位小女孩——当时女孩的脖子被卡在防盗窗上,身体吊在二楼窗外,命悬一线。“如果不是两个男孩将她托举起来,女孩肯定有生命危险”。消防队员称赞的是我市芦州小学六年级的张凯浩、彭浩明同学。一时间,两位同学的爱心故事在网友间广为传颂,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成为网友自己发掘的“网红”“明星”,有关单位近日授予他们“宜春好少年”“江西好人”称号。

前不久,扎根我市奉新澡下白洋教学点36年的乡村教师支月英,走进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现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的重头戏,每年举办一次。一时间,最美教师支月英的事迹家喻户晓,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我们身边的许多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岁的支月英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公路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随后又到了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在这里,她一待就是36年。36年来,她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校长,是学校的炊事员、安全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6年来,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培养教育好深山里的孩子。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她用自己36年的青春年华绚烂了两代山里人的童年。

宜春美少年张凯浩、彭浩明与最美教师支月英只是众多“宜春好人”的代表。这些年宜春好人频出,先后有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1人获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155人登上“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位居全省首位,全国设区市的前列。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有机会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一起有过许多次的感动交流与思考,常常让人泪眼婆娑、怦然心动。接触多了我发现,原来这些英模好人其实就是我们身边一群朴实、善良的普通人,他们以自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实际行动,用他们自己的爱心善念一次次践行道德义举、传递道德力量。

王茂华、谭良才是一对翁婿,女婿王茂华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岳父谭良才是农民。2010年3月21日下午,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的一村民家因小孩玩火引燃摩托车,火势迅速蔓延,熊熊大火夹着滚滚浓烟。那一刻来得那么突然,以致屋内六名孩童手足无措,无法逃生。住在相邻的谭良才和女婿王茂华闻讯赶来,面对烈焰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在火海三进三出,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助人火海逃生。然而那一刻来得那么决绝,就在翁婿救出最后一位孩子的那一刻,屋内的煤气罐爆炸。6个孩子得救了,翁婿二人却被严重烧伤。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一次舍生忘死的救援,一个义无反顾的壮举。这对翁婿面对熊熊大火和6个幼小的生命,瞬间迸发出一种赤诚大爱,毫不犹豫地扑入火海,他们不仅是在与火魔搏斗,更是构筑起一道社会的道德基石,用鲜血与生命向人们诠释什么是舍生忘死,什么是人间挚爱!

王茂华、谭良才翁婿火海救人的英雄壮举,在那生死抉择的瞬间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转变,感动了神州大地四面八方。社会各界对他们的英勇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纷纷慷慨解囊向英雄捐款捐物。至今我还记得与市区有关同志前往医院看望他们的情景,火海救人的英雄重症在床,他们难以感知鲜花的芬芳,无法听到人们的赞誉,看见他们被烈火烧伤的身体,在场的人们无不潸然泪下。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王茂华则因烧伤面积高达98%而在一个多月后不幸去世,年仅27岁,后被有关部门批准为革命烈士。

面对翁婿二人让人动容的付出,面对他们让人钦佩的生命礼赞和在烈焰之中铸就的大爱,我突然感到我手中的笔是如此无力,描绘他们英雄事迹的文字是如此苍白,如此的微不足道。他们不仅靠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更用美德构筑起一方道德高地。

王茂华、谭良才翁婿的壮举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然而更多宜春人的爱心善念同样给人以感动。生活中,我们许许多多宜春人用自己的朴素行为和真挚情感把爱心传递给社会,把温暖传递给他人,把和谐友善留在了我们美丽宜春的大地上。

他们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汤怡妹,袁州区洪塘镇庄溪村党支部原书记,因喉癌晚期不能说话,有半个多月靠写纸条安排村里工作及百姓生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纸条书记”;贾克玖,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党支部原书记,一生为全村谋福祉,“让身边的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在胰腺癌晚期卧病在床的情况下,他还常常把村干部叫到病床前询问村民生产生活情况;曾凯,一位看守所所长,十几年在高墙内播撒大爱,挽救了一颗颗迷失的心灵。一名死刑犯临刑前唯一要求是见曾凯最后一面,跪着叫她一声“曾妈妈”。

他们心存善念,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无怨无悔。闵青梅,一位柔弱的环卫女工,不仅长期照料高位截瘫的丈夫,还抚养其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两次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胡筱兰是宜丰县体彩销售业主,受彩民委托投注的彩票中得500余万元大奖,尽管彩民不知情,她仍在第一时间将彩票交给中奖彩民;青年企业家舒惠东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投入8000多万元植树造林1万余亩,修路20余公里,安排数十人就业,自己却在租房住。

他们见义勇为,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面对一名歹徒在公交车上突然挥舞菜刀砍人,5名乘客受伤,准备高考的高三年级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奋不顾身,夺刀勇斗歹徒,保护了车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他人的安危,舍己救人的送奶工皮祖强、公交车上反扒的退伍武警李超都义无反顾,献出了宝贵生命;叶志青、叶勇华叔侄广州街头反扒喋血羊城;蔡明飞、蔡杜怡父子勇救落水儿童感动海南……

宜春的好人当然不是我这样寥寥数笔就可以介绍完的,然而从这样的简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品质,那些不断涌现在我们宜春大地上的凡人善举,真实地体现了我们宜春人在道德建设高地上对精神家园的执着与坚守。

凡人善举铺就着城市发展的文明底色。

一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市民的文明素质。我们许多人还记得当年我市举行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彩排的那一天,突降大雨,参加彩排的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演职人员以及志愿者两万余人在组织者的安排下有序退场,丝毫未乱,传递出一种温馨美丽的文明素养。这件事让主办单位感动不已,许久许久在全国赛事上都被传为佳话。

好山好水养好人,其实,好人比好风景更养人。

在我们宜春,中华助残网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协会、老年体协、冬泳协会、爱月乐团、希望之家、留守儿童之家、蓝天救护队、“纤手故事”商家联盟,各种形式的公益组织不断涌现。“爱心字典”“爱心雨靴”“爱心手套”“爱心饭盒”“爱心锁王”等,宜春公益人士发起的一个又一个公益活动,进山区、进学校,为山区孩子们送去温暖。爱心妈妈自发成立巾帼志愿者公益组织结对贫困地区,海澜卫士爱心志愿服务队每周参与镇区交通执勤,冬泳协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宜春爱月乐团人送高雅音乐到军营、下车间、进乡村……他们是普通市民,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他们是平民英雄,用凡人善举托起了我们城市的文明高度。

我还记得,有一位叫廖辉的交警,20多年来坚守岗位做好事数百件,帮助群众上千人,共事多年的李自成自觉以他为榜样,自创“喊话执勤法”,把市区情況复杂难管的潭前岗亭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自己也被评选为“十佳宜春人”。

我还记得,有一位中学生突发过敏性紫癜,病情危急,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挽救了“紫癜女孩”的生命。亲身感受爱心力量后,她的姑妈袁惠君,尽管收入微薄,仍然每月捐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说,愿用这份小小的心意,把大家对“紫癜女孩”的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我还记得,市区朝阳路上一家蛋糕店每天拿出10份爱心早餐送给环卫工人,可口的爱心早餐,温暖了整座城市。

我还记得,前些年负责残联网站的刘真接到求助电话,医学院一位因患先天性脊柱侧弯致残的学生生命垂危,急需筹集手术费用。在刘真的帮助下这位学生完成了手术,还顺利考上了南方医大研究生。可是谁会想到刘真自己也是病魔缠身,他左眼视力极差,手脚功能不好,后又患上了脑瘤。

我还记得许多党员干部,大哥大姐,工人农民……他们年龄不同、身份各异,虽然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是宜春人。他们以平凡的感动激发社会共鸣,温暖人间万象,塑造出我们宜春人的“精神脊梁”。

好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把爱心传递给社会,把温暖传递给他人。从一个普通人的凡人善举,到一座城市的好人频出,一个社会的崇德尚善,宜春好人构筑起了我们城市文明的坚固基石。

曾经有人问,是什么使宜春好人频出?

因为我们宜春自古就是忠义之地,礼仪之邦。正如唐诗《袁州作》所描述的那样,宜春大地民风淳朴,安宁诚信,“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不是吗,你看那一个个最美瞬间,一位位道德模范,一次次道德思考和一场场道德评选,千百年来的深厚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孕育出我们宜春人明礼守信、崇德向善的优良品格。“宜春好人”的大量涌现,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宜春这座城市的具体体现。我们宜春之所以好人频出,还因为好人在宜春不仅“有位子”更“有面子”。在这里,礼遇好人,“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这种来自于百姓、根源于生活的道德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在上升到我们这座城市的立市之本。

让好人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宜春人一个个感人的善行义举,就是宜春的城市名片。建设“好人城市”,弘扬“好人文化”,不仅是道德力量的彰显,更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这些年来,宜春中心城区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宜居城市、人民满意城市等称号,并连续荣获江西省文明城市称号。

让好人成为一种做人的信仰。当好人是一种幸福,当好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这一个个的好人,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是在生命、利益、道德的考验面前,他们平凡之中见不凡,展现出博大的胸怀,唤起人们内心的感动,形成了满满的正能量。让好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们身边的这些“好父亲、好母亲”,“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好学生”,“好邻居、好村民”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推荐评选、表彰宣传,升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注解,积小德成大德,积小善成大爱,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营造出好人受人尊敬,人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了解好人、学习好人。对于个人而言,是告诉人们走一条充满幸福快乐的人生路;而对社会而言,他们撒下爱心种子,传承爱的阳光,感染并引领周围的人也成为“好人”。而这,正是我们崇德向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动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了褒奖礼遇英模好人,这些年来宜春逐步建立健全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更吃香。全国道德模范谭良才、心系乡亲的“中国好人”王冬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王茂华、谭良才、皮祖强、闵青梅、汤怡妹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或提名奖后,市、县两级都分别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予以庆贺表彰;市本级评选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其他先进典型人物每年都会受邀出席庆典观礼活动。这种全方位的褒奖礼遇机制就像一片阳光,使温暖了他人的好人们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如今,“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当好人”在宜春渐成风尚。它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而是融入到了宜春人的血脉中,渗透在了每个宜春人的骨子里。

人们说,道德之花是一朵质朴平凡,而又绚烂美丽的花朵。随着“好人现象”引发的“好人效应”,从火海勇救6名幼童的英雄王茂华、谭良才翁婿,到舍己救人的送奶工皮祖强,“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再到最美教师支月英,好少年张凯浩、彭浩明……这长长的好人名单,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传播着文明,让绚烂美丽的道德之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绽放。

平民英雄彰显凡人善举,平凡质朴汇聚人间大爱。一个个平凡熟悉的身影,一张张朴实无华的面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宜春好人”铸就成了锃亮的城市名片,他们不仅仅是宜春的“名人”,更是宜春的“贵人”。

一千三百年前,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劝勉友人时说,“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如今,站在道德建设高地上的“宜春好人”们用他们的爱心善念、凡人善举传递着文明的力量,使得我们宜春的风景愈发美丽,愈发温暖,愈发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