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可怜的谢道清
太皇太后谢道清是个苦命的女人。
本是宰相之女,因亲善淑德而被立为理宗皇后。若是平时,当是一位贤惠的后宫之主。
可惜世不与命,却成了南宋的亡国太后,背负千古骂名。
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因为理宗无子。且当时皇室近亲之中,只福王赵与芮有一男丁,还是个低能儿。
当然,成王赵与珞和秀王身边倒是有男孩,可是之前说过,两系不合,怎敢轻立?
没办法的办法,只能把赵与芮的孩子过继到理宗名下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宋度宗。
等到理宗崩世,度宗继位,谢道清成了皇太后,依旧以德行振主后宫。
但度宗那个智商,连正常人的水平都达不到,更别指望他成为一代中兴之帝了。
谢道清也好,满朝臣子也罢,对度宗的唯一要求就是多生儿子,可别再重蹈理宗、宁宗、高宗、仁宗的覆辙了。
好吧,老赵家人丁不旺,上面那几位都是绝户。
结果,度宗这傻小子还算不负众望,在位十年,生了七个,养活了三个。分别是恭帝赵显、端宗赵昰、少帝赵昺。
但也因此落得个沉迷酒色的恶名,成了南宋灭亡的第一个背锅侠。
其实,以度宗的智商,你让他主持国务估计大宋亡的更快,还不如在后宫里当造人机器。
而且,到度宗上位的时候,大宋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几乎已经耗光了国力,败亡只是早晚的事儿,跟度宗的关系不大。
总之,度宗成了第一代背锅侠。
等度宗一死,恭帝赵显上线,第二代背锅侠谢道清就上线了。
老太后本来就是个老实女人,你让她在后宫维持家合没啥问题,可让她垂帘听政,那就有点为难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赵显虚岁也才六岁,不得不把她这个太皇太后搬出来供着。
然而,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蒙古举国之力,将所有名将精兵都派上了襄樊战场,而大宋的得力之将已经被贾似道祸祸光了。
占南宋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巴蜀只余一城两塞,另外两个粮税重地江南和荆湖,亦因二十几年的战乱使得生产难复。
要不是贾似道来了一招狠的,从贵族和地主手里打劫粮税,估计南宋都没有后面那十几年。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你让谢道清能怎么办?
用了贾似道,要背负重用奸佞的骂名;不用贾似道,那就立马亡国。
一众宗室贵族伙同文臣,因为被贾相公打劫而天天在闹,傻皇帝除了造人,再无它用。
等度宗一死,贾似道一亡,那些贵族臣子要回了被贾相公抢走的家产,回头一看,大宋没救了,跑吧!降吧!!
弃官回乡,要么投效元朝。
谢道清只能极尽卑微,给陈宜中写信,请他回来。
被拒,再去求陈宜中的母亲。
给留梦炎写信,被拒,太后差点登门去请。
给降了元的吕文焕、范文虎写信......
临安被围,谢道清发出去的勤王诏书是这样说的:
我赵家三百年来对待士大夫不薄,且不论哀家与嗣皇帝的安危,只看历代先帝的恩情,求你们回来报卫国家。
结果,只文天祥、张世杰、苏刘义等少数赴难。
而就是在临安城破之前,这个饱受诟病的老太太,将赵昰、赵昺两个孙儿,以及大宋最后一支有生力量托付给了陆秀夫、江万载等人,算是保住了大宋最后的一口气。
总之,谢道清尽力了。
可,一来,她确实没有这个才能;二来,大宋命数如此,换了谁也无力回天。
此时,赵维远远看着那个扶着门沿,叫着自己名字的老太太,只觉一阵心酸。
几步迎上去,“皇婶子,孟梁来看你喽!”
老太太一把抓住赵维的手臂,老泪横流,颤巍巍地不肯松手:“真是孟梁啊?”
弄的赵维也红了眼圈,之前想好的应对却是全都抛在脑后。
扑通一声跪在老太太面前,“侄儿给婶娘请安了!”
“起来...快起来....”谢道清拉着他,“到这边陪着婶娘坐......”
说着话,把赵维拉到桌前,“用早饭了没?”
赵维一乐,“没。”
“那就一块儿!”说完,对一旁的赵显道,“还不见过你小四叔?”
赵显皱眉,撅起小嘴,显然这个小四叔和在他记忆里的小四叔不太一样。
不过,依旧乖巧地叫了声四叔。
那边谢道清就像平常人家的长辈一般,先是夸赵维长高了,后又喜悦不减的话起家常。
“昨日孟禧来过了,说你到了大都。老身就想啊,你小子啥时候会来看婶娘...没想到,这一早就来了。”
赵维一怔,“赵孟禧?”
谢道清一笑,“可不....如今在大都不比临安,敢来老身这里的,也就孟禧和你喽!”
略有几分嗔怪地指着赵维,“从小就胆子大,混小子一对!”
赵维一想也对,自己敢来,赵孟禧当然也敢来。
除了这两个混人,别的赵家子孙却是有所顾忌。
“孟梁啊,你这是打哪来啊?怎么不跟你爹走,却跑到大都来了?”
这话,赵维已经答过无数遍了。
讪笑道:“我爹远遁海外之前,也就是崖山一役之后,把我扔在广州藏起来了。可是后来日子实在难过,心想还不如到大都来享几年清福。”
“哦。”谢道清了然点头,“那...你爹现在人在哪啊?”
赵维摇头,“不知道!只听说,近来福建、广州外海有赵晔的船队袭扰。我估计,他们是在哪找到落脚的地方了。”
“唉!”老太太长叹一声,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成王虽是个读书人,可是骨子里硬气啊!”
似是想到什么,“你大兄孟君呢?”
赵维一暗,“在元人打广州的时候...战死了。”
“啊?那你...你二哥孟民、三哥孟栋呢?”
赵维:“泉州一役,为保护皇驾...走了!”
“......”老太太呆愣了好久,“那你爹就剩你自己了?”
赵维有意转开话题,“不说这些,婶子可还安康?”
“好......”谢道清还没回过神来,“都好......”
“对了。”人老了,想事慢,老太太又想起一个事来,“崖山那一役之后,大都这边也没了杨淑妃和陆君实的消息,你当时也在船上?”
“在。”
“老身听说,是赵晔临危受命,救了大伙儿。”
“是。”
谢道清盯着赵维的眼睛,良久,“老身就说...那小子不错,必有做为啊!尤其是那段讨贼檄文,写的端是工整。”
赵维尴尬一笑,“这,这都传到大都来了?”
谢道清则道:“元人还是很开明的,又敬重英雄,这种事儿,不瞒着。”
“哦。”赵维点了点头,见老太太不问这些了,倒是松了口气。
直至此时,赵维准备好的说辞却是一点没用,只能老太太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