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二 胸膜炎胸腔积液(二)
艾某,女,39岁。邯郸市医药大厦职员。2009年7月29日初诊。
主诉:发热、左胁痛半月。发热时轻时重,下午和晚上较重,常在38℃左右,左胁部憋满,深吸气则左胁痛。伴胸闷气短,轻咳有少量白黏痰,五心烦热,夜间口干,不出汗,食少纳差,大便稀溏。已住市一院治疗七八天,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每天输液,并已抽水及胸腔注射抗生素四次,但发热未能控制,胸腔积液不断产生,故请中医配合治疗。检查:脉细滑略数无力,舌淡红苔黄薄腻,面白,形胖。
辨证分析:胸腔积液中医谓之“悬饮”。胸腔胸胁是少阳之腹地,肝胆经脉分布循行的地方,水饮积存于此,阻滞肝胆脉络,致使少阳枢机不利,就会导致胸胁胀满、疼痛等一系列症状。饮邪迫肺,肺气不利,则胸闷气短;肺失宣降,则咳嗽吐痰;肝胆瘀滞,郁久化热,则见发热;其热为肝胆湿热郁结所致,湿为阴邪,旺于阴时,故午后及晚上热重;热灼津伤,则口干夜甚;阴虚发热,故手足心热;食少纳差,大便稀溏,这是脾气虚,脾失健运的表现。从舌脉看,脉细无力为虚,说明气血虚或气阴虚,脉滑为有湿,数为有热,苔黄是气分有热,黄腻又说明是湿热,面白、形胖说明气虚。总之,此病病机复杂,既有水饮、湿热,又有气阴两虚,是一个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的证候。
治疗:此病病机复杂,治疗必须扶正祛邪、综合治理。法宜泻肺逐饮、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健脾护阴。方选柴胡葶苈汤加减。处方:
方解:本方以小柴胡汤加枳壳,疏利肝胆,和解表里,而治胸胁之满疼;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以消胸腔之积液;加杏仁止咳化痰;青蒿、鳖甲、地骨皮辛凉宣透,善清肝胆之郁热;茯苓、薏米健脾利湿,以促胸水消散;参、草、枣益气健脾,在此用之,不仅能扶正祛邪,尚能防止攻逐水饮之药,损伤肺气之弊。
治疗经过:上方服5剂,胸水增长减慢,未再抽水,仍有发热,手足心热,左胁胀痛,夜间口干等,大便转常,舌脉如前。病家见发热未退,对疗效产生疑虑。我给患者解释:胸水减少,大便转常,这就是疗效,发热为湿热所致,湿性黏滞,不易速去,治病贵在坚持,再服几剂,必然热退。病家有了信心,遂以上方加郁金15g令患者继服。又服药7付,发热消退,胸胁不疼。胸透:胸水少量,胸膜黏连,形成间隔。查脉细滑略数,舌质正常苔白薄腻。上方去杏仁,减青蒿为15g,又服,7付,病告痊愈。嘱其停服中药,继用西药抗结核治疗,以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