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
一、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1.检测原理
梅毒螺旋体一旦感染人体,人体可对被损害的宿主细胞以及梅毒螺旋体表面所释放的类脂质作出免疫应答,一般3~4周可产生抗类脂抗原的抗体(亦称为反应素)。RPR等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使用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混合物作为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絮状凝集的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相似。RPR是将该混合物抗原结合到示踪物质的活性炭颗粒上,当抗原与样品中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肉眼可以观察到黑色的絮状物。RPR抗原溶液中,添加氯化胆碱起到化学灭活效果,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起到稳定试剂性能的作用。
2.检测准备
检测试剂盒:包括RPR抗原、特制白色反应卡片、标准针头[(60±1)滴/ml,约 17μl/滴]、移液器、水平旋转仪。
3.标本采集 (1)血清:
用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离心机以1 500~3 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吸出上层血清,备用。
(2)血浆:
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混匀,用离心机以1 500~3 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吸出上层血浆,备用。
4.检测流程 (1)定性试验 1)加样:
吸取50μl血清或血浆加于卡片圆圈内,并均匀地涂布于整个圈内。
2)加抗原:
将抗原轻轻摇匀,用标准针头或移液器吸取抗原,每个标本加1滴或17μl抗原。
3)反应:
将卡片放置于水平旋转仪,以(100±2)转/分钟旋转8分钟,立即在适宜光线下边轻轻旋转,边观察结果。
(2)定量试验:
经RPR定性为阳性反应、弱阳性反应、可疑反应或阴性反应但临床怀疑为梅毒患者的标本,需做定量试验,以确定抗体滴度或排除“前带现象”(即抗体过剩导致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减少,不出现凝集的现象)。
以稀释16倍为例(根据定量试验结果,可稀释至更高倍数):
1)在反应板2~5孔各加生理盐水 50μl。
2)分别吸取50μl血清标本置第1孔和第2孔,其中第2孔与生理盐水混匀,吸取50μl稀释液至第3孔混匀,依次倍比稀释至第5孔,弃去最后1孔50μl稀释样品。稀释度分别为1∶1、1∶2、1∶4、1∶8和1∶16。从最后1孔起将血清稀释液涂布整个圈内,依此向前涂布至第1孔。
3)滴加抗原,反应同定性试验。
(3)结果判读 1)定性试验
3+~4+:可见大或中等大小黑色絮状物,液体清亮;
2+:可见小到中等大小黑色絮状物,液体较清亮;
1+:可见小的黑色絮状物,均匀分布,液体混浊;
-:仅见抗原颗粒集于中央一点或均匀分散。
出现1+~4+强度的凝集反应为阳性反应,未产生凝集反应为阴性反应。
2)定量试验:
未产生凝集反应孔的前一个血清或血浆稀释倍数X为抗体滴度[如:1∶1(原倍)、1∶2、1∶4、1∶8 等]。
5.结果报告
(1)阳性(1∶X)。
(2)阴性。
6.临床意义
(1)阳性反应与活动性梅毒有关,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
(2)早期梅毒经治疗后抗体滴度可下降或转阴,因此定量试验可用于疗效随访观察,临床判愈、判定复发等。
(3)在某些传染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因此对阳性反应应结合临床及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4)部分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抗体仍维持一定滴度而不转阴,临床上称为“血清固定”。
(5)非特异性抗体窗口期最长可至6周,如感染不足6周,该试验可为阴性。
7.注意事项
(1)抗原应保存应于4℃冰箱,试验前应恢复到室温,防止冻结,以免抗原被破坏。
(2)实验环境温度应为23~29℃。
(3)每批试剂盒的滴加抗原针头应校准,为(60±1)滴 /ml,一滴约17μl。
(4)血液标本应防止污染,室温放置,应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血清应在4℃条件下保存,在试验前应恢复至适宜温度。
(5)试验完毕,应立即观察结果,如见抗原颗粒集于中央一点,需要轻轻摇动卡片,若未见黑色絮状物,仅见分散的抗原颗粒才判断阴性。
(6)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出现“前带现象”,应在临床上注意识别。
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TRUST基本同RPR,是将抗原结合到示踪物质的甲苯胺红颗粒上,当混合抗原与样品中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肉眼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絮状物。
三、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1.检测原理
VDRL基本同RPR,但抗原是直接采用一定比例的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配制,无示踪物质,肉眼不能观察到絮状物,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检测准备
VDRL 试剂盒:包括VDRL 抗原(0.5ml);VDRL 缓冲液,pH=6.0±0.1,其配方为中性福尔马林 0.5ml,Na 2HPO 4 0.037g,KH 2PO 4 0.17g,NaCl 10.0g,蒸馏水 1 000ml。标准针头(60±1滴/ml),直径14mm漆圈玻片;VDRL试验结果图片。水平旋转器;生理盐水等。
3.标本采集 (1)血清标本:
同 RPR。
(2)脑脊液:
采用腰椎穿刺术获得,应由相关专业人员操作。
4.检测流程
以血清标本为例:
(1)VDRL抗原配制方法
1)吸取0.3ml VDRL缓冲液至30ml小瓶。
2)吸取0.3ml VDRL抗原,迅速滴入小瓶内VDRL缓冲液中(约4秒),随后摇动10秒,使之混匀。
3)立即加入2.4ml VDRL缓冲液,盖上瓶盖,来回颠倒摇动小瓶10秒(约30次),即为VDRL抗原工作液,此抗原需当天配制和使用。
(2)定性试验
1)血清标本需56℃灭活30分钟备用。
2)吸取50μl血清加入玻片圈内,将血清涂开至整个圈内。
3)用标准针头加入1 滴抗原(约 17μl)。
4)将玻片置旋转器上摇动4分钟,(180±2)次/分钟,立即放置于10×10倍显微镜下观察。
(3)定量试验:
VDRL定量试验的检测流程基本同RPR。
(4)结果判读 1)定性试验
3+~4+:镜下见到大或中等大小的絮状物,液体清亮;
2+:镜下见到小到中等大小的絮状物,液体较清亮;
1+:镜下见到小的絮状物,均匀分布,液体混浊;
-:镜下见到均匀分散的抗原颗粒。
出现1+~4+强度的凝集反应为阳性反应,未产生凝集反应为阴性反应。
2)定量试验:
同 RPR。
5.结果报告
(1)阳性(1∶X)。
(2)阴性。
6.临床意义
(1)血清标本检测临床意义同RPR。
(2)用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即VDRL阳性可以作为神经梅毒的诊断依据,但阴性不能排除神经梅毒。
7.注意事项
(1)血浆标本不能用于VDRL。
(2)配制的抗原工作液用于标本检测8小时内有效。
(3)脑脊液标本检测流程与血清标本不完全一样,如脑脊液与抗原反应时所加抗原量约为10μl,旋转时间为8分钟,应注意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