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乌梅敛肺生津,巧治久咳
【功能主治】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止痛。主治: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腹痛,久泻久痢。《本草纲目》曰:“敛肺涩肠,止久咳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痢”。
【应用经验】
乌梅敛肺止咳医者皆知,如何应用则见仁见智,尤其是在儿科的应用则多有讲究。郑师苦研小方治病,乌梅治咳即其一也。古人治久咳多用罂粟壳配乌梅肉,如《宣明论方》的“小百劳散”,临床确有显著的镇咳之效。而方中罂粟壳为有毒之品,小儿不宜服用,新生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郑师总结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制“咳宝汤”一方,验之临床多获良效。“咳宝汤”由乌梅肉、金樱子、陈皮、生姜、炙甘草组成。功效:敛肺止咳。主治:小儿久咳见肺肾阴虚者。加减:有痰者,加炒莱菔子;盗汗者,加地骨皮、五味子;血虚者,加当归;便秘者,加蜂蜜。
【病案举例】
例1.治疗支气管炎久咳
李某,女,6岁,山东莘县人,1998年11月21日初诊。
主诉:
咳嗽反复发作3年余,再发3月余。
现病史:
患儿自2岁起每遇冷即咳嗽不止,反复发作3年。经多家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中西医多方治疗不愈而请郑师诊治。诊见:患儿面黄,双气池 ①色红兼紫,唇色偏红,咳嗽无痰,夜咳较多,时有盗汗,纳尚可,大便日1次偏干,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血常规未见异常;胸片、CT报告:支气管炎。
① 气池:在目下胞,一名坎下。
中医诊断:
咳嗽。
西医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
肺肾阴虚,肺气失敛。
治法:
滋阴敛肺,纳气止咳。
方药:
咳宝汤(郑启仲经验方)加减。
处方:
乌梅肉12g,金樱子(去籽、毛)6g,五味子6g,陈皮3g,生姜3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加蜂蜜少许,分早晚2次服。
二诊(1998年11月29日):
服上药后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再进7剂。
三诊(1998年12月6日):
患儿咳嗽止、盗汗消、纳增、便调。其父要求根治之方,郑师嘱服麦味地黄丸合玉屏风颗粒2个月以观后效。
随访1年发作大为减少。再服上方预防,再访2年,上咳未发。
例2.治疗顿咳久咳不止
宋某,女,4岁,河北省大名人,2013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
咳嗽半年余。
现病史:
患儿于4月中旬不明原因地出现咳嗽,当地医生按“感冒”治疗7天,咳嗽不减而加重,呈阵发性咳嗽,昼轻夜重,咳时伴有呕吐及腹痛。经某省医院诊为“类百日咳综合征”,给予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及镇咳药治疗,症状有减轻而咳不止,改服中成药麻甘颗粒等,以及汤剂止咳散、桑杏汤、小青龙汤等亦未见明显疗效而转请郑师诊治。诊见:患儿双气池淡赤,右颧微红,咳嗽夜重,时有咳痰,纳呆,便滞,小便色黄。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所带X光胸片报告: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
顿咳。
西医诊断:
类百日咳综合征。
辨证:
阴虚痰恋,肺失宣肃。
治法:
滋阴敛肺,化痰止咳。
方药:
咳宝汤(郑启仲经验方)加减。
处方:
乌梅10g,金樱子5g,白芍6g,陈皮6g,炒莱菔子6g,生姜3g,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7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2013年10月18日):
服上方3剂后咳嗽渐减,大便通畅,颧红已消。效不更方,原方再服4剂,诸症消失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郑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