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沈英森学术思想
第一节 岭南中医的概念与特征
岭南,从地域上来说,包括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部分地区,过去称为岭表、岭外,是中原人士视之为畏途的蛮荒之地。它位于祖国最南端,南濒海洋,北靠五岭,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由于受五岭之隔,岭南与中原内地的交通联系、文化交流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比较,一直是相对落后的。但是,落后并不等于没有文化,也不等于没有贡献,由于岭南所处地理环境,因此,岭南在文化与医学方面具有独特风格。
国医大师、岭南名医邓铁涛教授指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与岭南地区实际情况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地方与时代的特点。”邓铁涛教授指的岭南医学,当然包括了近三百年来才传入中国的西方医学。但从历史角度来看,岭南医学主要是指岭南中医。
岭南中医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发展也和岭南文化一样,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岭南中医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医学,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首先,岭南中医是源于中原医学的。大约距今十万年以前的韶关马坝人,就已懂得用火,这与远古记载的“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时代具有明显的吻合之处。《尚书·尧典》也记载:“命曦叔,宅南交。”这说明自远古以来,中原与岭南就有一定联系。秦汉、尤其是两晋以来,中原人士多次南迁,中原文化(包括医药学)也随之逐渐流入岭南,这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药物器械可以得到证明。随着广州市区建设的发展,最近还发现南越国的宫庭,其中的建筑设计很多是吸取中原建筑的特点,而从已发掘的水井水质来看,其卫生保健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岭南中医是继承了诞生于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体系。
第二,岭南中医的区域性特点。岭南中医虽说是继承了诞生于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体系,但同时又与南越人即岭南土著民族医学相结合,又是一种区域性医学。《素问·异法方宜论》对中华大地之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就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民风风俗、身体特点均有简明的论述,而中医药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体质(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三因”学说)应该区别对待和处理。正如该篇所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所处地区环境不同,所产生的疾病自然有异,因此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就有其独特之处。释继洪在《岭南卫生方》中亦说:“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因此,岭南温病也以湿温或暑湿为多见。此外,由于山岚瘴气而形成的某些传染病、脚气等,也是岭南特有地方病。
岭南中医的第三个特点是务实。由于岭南所处的位置,既远离中原又濒临海滨,易于与外国接触、交流,尤其是广州作为历史上的文化名城,也是商业活动的中心,经济比较发达。因此,形成了岭南中医界人士比较务实的作风,对医学的理论探讨,历来开展较少,所以医学著述明显少于中原、江浙一带;但对于如何解除百姓疾病的痛苦,却从临床上多方探索,力求效、廉、便。如何梦瑶这位被称为“粤东古今第一国手”的著名医家,他在任县官的时候,适逢当地疫症流行,即开药方广为病者治疗,药物简单,药效明显,所以受到百姓的欢迎,他所著的《医碥》,对岭南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处方用药百发百中;再如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首次总结了岭南中草药的种类和运用经验,同时反映了由于岭南气候适宜生长,植物、草药随处可见、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岭南中医的第四个特点是包容性。因为岭南的特殊位置:地处沿海,港口资源丰富,与东南亚乃至西方各国的文化和医学交流也就显得特别的敏感和包容,甚至拿来为我所用。如作为种痘第一人的邱熺,就是在澳门向洋医学习接种牛痘术而后传授给其子邱昶和其他人的;又如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朱沛文,就是在参考学习了中外古今大量医书之后才写成《华洋脏象约纂》的。此外,历史上许多传教士都是以西洋医学作为手段打开中国大门的,而这个大门就是岭南。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岭南文化包含了土著文化(即南越文化)、中原文化与西洋文化,岭南中医应该亦包含了岭南地方医学、中原医学以及外来医学(西洋医学)。
岭南中医的第五个特点是受温病学派影响较大。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与致病因素影响,发病多与“湿”“热”相关,这与温病学温热病、湿热病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岭南医家对此研究甚多,很多临证思维受温病学思想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释继洪与其撰写的《岭南卫生方》。
沈英森出生于岭南文化底蕴较厚的潮州,并为医学世家,因此对于岭南中医药文化有较深的认识,通过吸收历代岭南医家的学术思想,分析古代岭南医案,总结出岭南中医特色,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疾病认识上突出岭南人的体质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体质的研究。《黄帝内经》中已有五方之人体质明显差异的论述,《医学源流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强调:“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又说:“平素体质,不可不论。”
1.蕴湿体质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热湿暑三气门》中说:“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热,无隙可避。”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概括湿热的成因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吴鞠通亦说:“热极湿动。”这些论述道出了内外相因而成蕴湿体质的机制。《岭南卫生方》中指出岭南阴湿之气常盛,岁间“蒸湿过半”,“饮食衣服药物之类,往往生醭,人居其间,类多中湿。”有的岭南医家则认为“脾胃虚的病人,暑必困湿”,暑湿证的形成“大都为先伏湿然后感受暑邪”。强调内因脾胃湿困及湿热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伏热体质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关于体质学说的论述中,木火质、阴虚质、湿热质与温病关系较为密切,而木火质与阴虚质又有其相似之处,区别在于火旺与阴伤的程度不同。木火质属里热之体,若复感温邪,内外相合则呈现表里俱热,传变迅速,历代不少医家认为是“病发于里”,与“病发于表”有别,故分温病为“新感与伏气”,并“伏邪”的温病病因说。
岭南医学家对“伏邪”学说多有阐发,并据此指导临床实践,其内容已超出前人“感受邪不即发,逾时而发”的内容而重于体质因素。如陈任枚《温病学讲义》篇首即论“伏气”为温病病因,而“伏气者,乃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乃人所固有之正气也,无时不假道于毛窍,以宣泄于外”。否定了前人伏邪后发的观点。在进一步论述伏热特点时,他指出:“阳热之气,郁伏于人身之内,而不得外泄者也,但伏气未外泄时,不觉有病”,“其郁伏尚浅,而无外邪触发者,仍可随春升之气,缓渐散于外,或不为病,即病亦不甚剧”。伏热体质又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伏匿深沉,郁极而发,或为外邪刺激而发,或为饮食嗜欲逗引而发,其发也多致内外合邪,势成燎原,不可向迩,此则所谓温病也。”又谓:“阳热蕴蓄欲发者,尤感之则病”。“一有所感,皆足以触发内伏阳热,而为温病。”指出伏热体质更易招致渐邪为患。而内热与阴虚又互为因果,往往同时存在,阳热偏盛者阴液多虚。从而阐明了岭南人伏热体质的特点并给温病“伏热”病因学赋予新的科学内容。
3.气阴两虚体质
《岭南卫生方》在论述岭南气候、地理环境对体质的影响中指出:岭南“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反本而然”。提出岭南人腠理疏松的体质特点。何梦瑶在《医碥》中亦说:“热盛伤气,壮火食气也。又气为汗泄,则益耗散矣。”这是气虚体质形成的原因。《论温病》(郭梅峰著)中提出温与暑虽为阳热之邪,但其病之不同非时令变迁而相继转属,“温暑不同气”,“暑热伤气”,“阴燥发热为温,气虚发热为暑”,“夏令阳气过泄,所以易感暑病”。阐明暑热伤气的特点,这颇符合岭南的临床实际。岭南医家十分重视暑热耗伤气津所形成的气阴两虚的病理体质特点,临证时处处顾护津气,适时益气养阴,是最好的佐证。
从岭南医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气阴两虚体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岭南暑热盛、季节长,酿成伏热之体,阳热宣泄于外,故平素腠理常疏,成为潜在倾向。一旦感暑为患,暑热炽盛迫津外泄,汗泄过多则气随汗泄。汗泄过多则气随汗泄。《内经》谓:“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另一方面,因炎暑酷热,暑热直接伤气,《内经》谓:“壮火食气。”阴津损伤的体质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和病理特点,而由于岭南人体内外环境的特点,气阴两虚体质又素为岭南医家重视。
(二)病因病机方面突出湿热的地位
1.湿热是发病的主要特征
岭南一地,南海之滨,北部则以五岭形成天然的屏障,气候特点不同于中原与江南,自古人烟较稀,山岚雾障较重,同时多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兼具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天气炎热,故湿热较为明显。《岭南卫生方·李待制瘴疟》记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全年雨水丰富,空气湿度高,叶天士在论及湿热病因时也提及“粤地潮湿,长夏涉水,外受之湿下起”“长夏阴雨潮湿”等均体现岭南地区气候炎热且潮湿的特点,既强调外湿的形成与地域、季节、气候、居住环境等密切相关,又重视内湿,如“内生之湿,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认为湿热证乃内外湿邪相合而形成。
2.在患病方面,岭南地区“凡病多火”“多湿”“气多上壅”
岭南地区气温高的气候特点,使人们患病后多从热化,故岭南医家多推崇河间、丹溪之学,认为“凡病多火”,充分注意各种火热之象。“多湿”是基于岭南春夏淫雨、潮湿特甚,且受岭南湿热气候的影响,喜食生冷冻物、鱼虾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形成内湿与外湿相合共同致病。岭南地区阳焕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二气相搏,此寒热之气所由作也。阳气泄,故冬无霜雪,四时放花,人居其地,气多上壅。《医碥·发热》也提到“凡痛多属火”,“热生于火,火本于气,其理不外气乖与气郁两端”,这“气郁发热”正合何氏所谈及的岭南人“气多上壅”之论。
(三)治疗上因地制宜
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生活习俗决定了岭南的疾病的病种、病因与北方不同,与江浙也有差别,因为“吾粤土卑湿”,不能“执古代北人治病之法,以疗今时南人之疾”,所谓“地势使之然也”,因而治疗原则、遣方用药皆有不同,形成了独特的用药特色,“所用药物,其中本草所不载者,乃吾粤草药同,治病卓著效能”。
1.清热利湿药物为主药
岭南医家治病,多以“湿”为纲,湿多夹热,故清利湿热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便是辨证为其他证型,也有加减使用清热利湿之品的机会,尤其是芳香化湿之品。
芳香微辛之品,透解暑湿而不伤津气,即从吴鞠通治湿邪忌汗之说,又不拘其说而微以发汗。以芳香微苦辛性凉之品,或配伍芩、连、柏、栀等苦寒药,既透热中之湿,又清湿中之热,适用于热重于湿之证。刘赤选常用土茵陈、黄芩等味,便是此法。而芳香微苦辛性温之品,或配伍枳壳、陈皮、川朴、苍术等苦温之品为主,既能外透暑湿,又能内化湿浊,且有辛开苦降之意,暑湿郁结,湿郁化浊,胃肠道症状多较明显,用芳化之品苦温之味,能醒脾运脾,辛开苦降则气机宣畅,湿浊既化,热则易清,适用于暑湿郁蒸,湿遏热伏湿重于热之候。观岭南医家医案,上述数法,多配合使用,重在辨析湿热轻重。
2.注重理脾养胃
因其具有体内外湿热合化和脾胃功能障碍的特点,而脾胃功能障碍,又每致夹痰夹滞之证,故临床上运用运脾之法亦为岭南医家治疗暑湿证之重要环节。
运脾之法,既有芳香醒脾、透湿除陈之法(如上所述),又合消导之品,如神曲、麦芽之类,理脾化滞,以助湿化,适用于暑湿夹滞之证,更有运用健脾渗湿者。《温病学讲义》中指出:“湿与温合酝酿而成秽浊,内阻脾气输运”,若一经兼湿,即连带发生伤脾之证,尤其是“湿热重证,必伤脾胃。”治疗上“须运脾胃,而佐以利湿,佐于清热药中,治疗之法清热方中,不可不加健脾渗湿之药”。对暑湿郁结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中多以茯苓、薏苡仁,甘淡健脾渗湿以助湿化,同时又可以“甘淡化湿和胃气”以避免方中寒药清湿中之热时伤及中气,此为岭南医家所用。
刘赤选根据叶天士提出之“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之意立清热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之法治疗,自创茵陈白薇汤治之(土茵陈、白薇、黄芩、南豆衣、生薏苡仁、茯苓、藿香、佩兰),效果显著。他认为,该方选芳香微苦之土茵陈,既能透湿中之热,又能渗热中之湿,较绵茵陈之清热利湿,其透解之力更胜,配白薇透热外出,利湿热,退伏热;黄芩清里,南豆衣清热利湿;再配以芳香化湿之藿香、佩兰,而健脾淡渗之茯苓、薏苡仁,又可“甘淡化苦和胃气”,故透热渗湿清泄而不伤中,诸药合用,恰到好处。此外,他用治暑湿、湿温初起的“古欢室湿温初起方”亦为岭南医生所喜用。
3.用药轻巧,花药使用较多
岭南气候温暖,四季花开如春,因此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花类药物被选用。民初岭南草药家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中载有不少气味芳香、微苦微辛之花叶类药物,这为岭南医家治疗暑湿证所常用,后又续有增益,不仅发展了岭南温病的治疗特色,而且通过对卓效的民间药、地方药材的应用,推进了中药的扩展。岭南医家常用的花叶类药物如:扁豆花、川朴花、葛花、鸡蛋花、木棉花、橘红花、菊花、腊梅花、银花、藿香叶、佩兰叶、荷叶、香薷、青蒿等,大部分气味芳香,具透解暑湿之效。郭梅峰谓:“诸花皆散,故外感用之以散邪,花类质轻,是轻剂取胜”。常用南豆花、菊花等,不仅用于透卫气分暑期湿之邪,且用于透营分之热邪,梅峰医案中有花类透营热一案,刘赤选说:其味薄性轻,透湿除陈,而不耗及津液。
4.凉茶为岭南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饮料
岭南医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多种多样的生草药凉茶成为大众化保健方法,独盛于岭南一带,在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事业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岭南生草药凉茶根据其气味、药性和适应对象主要分为六大类:
(1)清热解毒: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桑叶、白茅根、岗梅根、金钱草、倒扣草、三桠苦、地胆头、象牙丝、野芋头。
(2)祛湿解暑:
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鸡蛋花、布渣叶、土茵陈、火炭母、塘葛菜、鸡骨草、田基黄、广东土牛膝、南豆花、白莲花、番石榴干、禾秧芽、狗肝菜、金丝草、佩兰叶、苦瓜干。
(3)解表清里:
板蓝根、水翁花。
(4)清热润燥:
龙脷叶、崩大碗、蔗鸡。
(5)健脾消积:
独脚金。
(6)其他:
素馨花、芒果核、玫瑰花、咸竹蜂。
从上可见,清热利湿解毒类药材最多,可以从另一角度看,岭南生草药凉茶的功效、分类,恰恰针对岭南人的伏热、脾胃湿热及气虚的体质特点而对疾病起预防作用。
(谭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