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柔性正骨传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老又崭新的手法医学流派

21世纪的手法医学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中医传统的手法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被发掘、发现,欧美成熟的手法技术也一窝蜂地涌入中国大陆。美式、欧式、泰式、日式、韩式,正骨手法、理筋手法、点穴手法、筋膜手法、血管手法、神经手法、关节松动手法、淋巴手法、皮肤手法、颅骨手法,股关节矫正术、骨盆压揉法、定向正骨、经筋疗法、牵引下正骨、脊柱微调手法……琳琅满目,门类繁多。
手法医学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与临床实践体系,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改良改造、发展完善与系统性创新等不同层次。
上述业内常见的各家手法,大多为古法或舶来之法的继承,以及一法一术、一病一心得之局部的改良改造之作,改头换面者亦屡见不鲜。能够称得上手法理法的系统性创新、独立成就一个手法学派或门类的,实为少见。这不仅需要独特的理论与特征独到、成系统又与众不同的手法技术,更要在临床上有着明确的作用机制、广泛的适用范围并有独特疗效,同时还能经得起重复性检验的要求。

实现骨伤病因理论的重大突破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系统性指出“骨结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明确提出“骨移位相关疾病”(“筋骨结构生物力学紊乱相关疾病”)的概念,并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总结出一系列与筋骨力学结构紊乱相对应的病因与诊治规律,以及“辨构论治”临床模式。这些规律,广泛涉及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脊柱相关疾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等系列疾病谱中的绝大多数疾病。
正是因为确立了以“骨结构立体移位”为代表的筋骨结构力学紊乱病因理论,使得《医宗金鉴》之“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这句名言开始在局部区域成为当下的临证现实。

为恢复中医正骨技术体系的完整提供支持

现存于中医体系中的正骨手法,基本上是以治疗骨折(接骨)、脱臼(上骱)的手法为主,而对于非骨折类的、以整复全身各骨结构病理性移位为主要目标的手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具体的手法技术,自古及今,系统、全面的记载与研究并不多见。
1991年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2版)有着当代“正骨学”的代表性定义:“正骨学是研究防治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一门科学。”这一定义仅涵盖了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正骨整复内容,完全没有对临床诸多疾病,尤其是骨伤专科以外其他专科疾病筋骨紊乱病因的认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筋骨紊乱正骨整复技术内容。
近年来,学界对骨移位整复体系的认识逐渐提高,也已将部分骨移位整复理论与技术内容新增到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之中。然而,以审症求因的宗旨而言,学界对骨移位病因、“骨移位相关疾病”及其整复技术体系的重视依旧严重不足,体系建设力量薄弱。
手法理法的拓展,必须要以一定的手法能力为条件,如同显微镜这一特殊工具于微生物学者的作用一般。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微生物研究就无从谈起。这是科学技术探索与进步的工具性意义。
仅以本书所介绍的主体内容而言,“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可以说是尤其重视手法整复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筋骨力学结构紊乱)的中医正骨流派。本流派所探索、总结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方法,虽然有着鲜明的柔性技术特点,但并没有超越《医宗金鉴》“正骨八法”范畴,其在当下临床上的运用,广泛涉及非骨折类筋骨力学结构紊乱相关疾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经得起临床疗效的重复检验

从单纯的文化理念推衍而来的创新技术,通常在实用需要时便会表现出先天性的弱不禁风。“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不然,它从临床实践中走来,却随身飘散着浓郁的道家人文风韵。“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历经数以十万计人次的临床反复验证,手法独特,高度安全舒适,疗效卓著。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对临床常见颈肩腰臀腿痛等肌肉骨骼疾患的病因病机认知是客观的,凭借的认知“工具”也是独特的。正因为如此,才每每能够应手取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在创建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进步、对每一个现象及规律的总结,都是在临床上完成的。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在理法上东、西汇通,在柔性正骨原理上完全可以得到生物力学及黏弹性材料科学原理的支持,在疾病辨构上也与现代医学认知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并完全接轨。“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在临床上所取得的每一个疗效,都具有明确的指导理论,经得起临床重复验证。

全面提升手法技术能力

1.满足适应人群广泛性的需求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突破了徒手正骨疗法因年龄、体质和病情等因素而导致其适用范围有限的禁区,使老幼孕弱病残等各类人群都能够依其病症的适应性而采用柔性正骨疗法。
尤其是作为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主体患病人群的老年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柔性正骨疗法的有效治疗。这不仅是老年患者的福音,更是骨伤手法医师梦寐以求的技术能力,极大地满足了正骨疗法适应疾病谱的扩大与患者群无盲区的临床现实需要。
2.技术本身的能力与品质提升
“东方柔性正骨”对于正骨技术本身能力与品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转变:由快速、刚性的技术向讲求谋略的、和谐的柔性技术方向转变。
●视野拓展与适应证范围扩大:由针对病灶局部的“错骨缝”诊疗向筋骨结构所提供、维系的全身结构空间与所有脏腑组织力学关系方向发展,不仅立足于以“错骨缝”与周围神经局部卡压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骨伤专科,更将正骨疗法的视野拓展到全身各系统所在空间力学环境异常的内外妇儿等全科相关疑难疾病。
●已病与未病同治:在整复导致症状发生的紊乱的筋骨结构的同时,由于系统性整复规划,使得力学结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异常,但尚未引发相关症状的筋骨结构也得到有效控制与改善,进而达成整体与局部兼顾、标本兼治、已病与未病同治的诊疗效应。
●安全性保障的突破:轻柔、慢速的手法操作及过程的高度可控,将正骨疗法的安全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靶向明确与疗效保证:把握筋骨力学结构紊乱特点与症状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同时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靶向明确,精细化诊疗,实现疗效的快捷即时性与长期稳定性,并经得起重复性检验。
●技术品质:“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治疗过程始终保持高度可接受度与舒适性。
由于“东方柔性正骨”技术能力的独特表现,在经验上逐步实现在慢速正骨过程中对目标骨结构及相关组织动静状态的精细化体会与观察,因此,相关筋骨结构的异常力学变化可谓难逃“正骨法眼”。随着临床视野的拓展与技术操作的深入,隐藏较深的现象规律将逐渐被揭示,柔性正骨体系亦将不断进步和完善。
3.满足骨伤与手法医者自身社会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生命追求。“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不仅具有纯绿色无副作用、高度安全、适应面广泛、疗效快捷稳定、随手随处即可治病救人的自然疗法特色,更超越临床常见正骨整复手段,克服常规正骨理法之不足,实现正骨人群无盲区的重大突破,深化临床正骨疗效并引导正骨技术向全科领域发展,有效协同解决其他专科疾病中的相关疑难病症,为骨伤与手法医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了一条捷径。
面对因患者年龄过大、或体质太弱、或结构状态特殊等原因而使得其他正骨技术无法下手的正骨适应疾病,在过去的近10年中(“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自2010年开始传入中国),许多学习并运用“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骨伤手法从业者,不仅让这些患者享受到柔性正骨的舒适治疗过程,而且能够获得快捷稳定的治疗效果。这些“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运用者们随着自身正骨技艺的显著提升,普遍赢得了患者与同行的赞誉。
在流派、疗法林立的世界骨伤手法医学大家庭中,“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以其古老又全新、合于古人又力图超越古人的面貌,高歌猛进,吟啸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