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惠肾系病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肾炎湿热论

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中兼夹湿热致病的因素越来越受到各地医家的重视,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湿热蕴肾是肾炎的基本病理,虚实夹杂是证型的基本表现,清利湿热抗炎是治疗肾炎的主要环节。
(一) 肾脏湿热的生成机理
湿是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黏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影响脾的运化。它又有 外湿、内湿之别。肾脏病中湿热的产生有外感所致也有内生而成,或饮食药毒损伤所致。大多与外邪入侵,邪毒炽盛有关,如因外感风热、风寒之邪,蕴结咽喉可致咽喉红肿、化脓,或毒邪留滞鼻窍引起鼻病;或因湿热素盛之体外受风邪,湿热风邪相搏,侵淫肌肤,导致皮肤发疹、潮红、糜烂、渗水;或因脾失健运,食积,食滞导致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或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不慎,酒食失节,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肝胆湿热,胃肠湿热等。这些因素都能引起脏腑功能失常,肺气不能通调水道,脾气不能转输津液,肾气不能蒸腾水液,膀胱气化不利以致水湿滞留而产生各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非化脓性免疫疾患,由于感染等因素,导致肾内产生免疫炎症反应,并造成蛋白尿、细胞尿、管型尿等,还可使机体发生脂质代谢、内分泌及水盐代谢的紊乱。肾穿刺可在肾脏内发现免疫复合物、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殖、细胞的增生、炎性细胞聚集等,对肾脏产生损害作用。也发现一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对系膜细胞的增殖作用。这些直观的变化在中医学中均应当视做湿热蕴于肾的客观指标。这些变化只凭传统的辨证是辨不出来的,必须结合微观辨病(辨证)才能发现,所以,我们要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一定要辨证辨病相结合,这样才能准确地拟定处方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湿热蕴结长期存在肾炎病中,故我们认为湿热蕴肾是肾炎的基本病理,且贯穿于肾炎病的整个病程中。它也可存在于肾病的各种证型中,不论气虚、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俱虚,病重则湿热蕴结严重,病缓则湿热蕴结减轻。
(二) 虚实的转化
中医自古有“肾无实证”之说,主要是受钱乙的影响。就肾炎而论,急性肾炎起病快且急,多以水肿和血尿为表现,中医属“水肿”、“尿血”范畴,它的发病多因风寒或风热犯肺,肺气通降失常,或冒雨涉水受湿,皮肤疮毒内侵,寒湿或湿热困脾,脾不能运,以致肺不能通调水道,脾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阖,水液内停,外溢肌肤,形成水肿。病程初期证候属实,治疗以疏风、利水、清利湿热、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后,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证候,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则可好转。若水湿逗留不化,迁延日久则可导致脾肾两虚或脾肾阳虚,肾虚阳损及阴或湿热久蕴耗伤肾阴,还可出现肾虚肝旺的证候,导致慢性迁延。由于肾脏分清泌浊功能的减退,终将发展为氮质潴留,产生“虚劳”的后果,发生本虚标实的变证。但在临床上我们也发现某些慢性肾炎并无明显的急性起病过程,这是因为素体失调,内生诸邪,隐匿伤肾,一但劳损伤正,毒邪增强而发病。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湿邪愈重,患者舌苔白腻或者黄腻亦越重,脉象弦滑也越明显,这反映了患者体内邪气已达不可抑的地步,“有一分苔腻,便有一分湿邪”,湿邪化则病情亦能好转。湿邪的盛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肾功能的强弱。所以,我们认为邪实是造成肾炎、肾衰竭进展的根本原因。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控制,最后会呈现出愈实愈虚、愈虚愈实的恶性循环状态,保守治疗终难奏效。从辨证辨病来看,是属于虚实夹杂。正虚多见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为主,邪实以湿浊、湿热、水湿、湿毒、血瘀为主,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处方应权衡虚实状态,抑制过亢,辅助不足。辨证注意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及肺脾肾功能。辨病注意机体微观病理,湿热蕴肾的轻重情况,以达到平抑病理,保持机体平衡,维持机体健康。
(三) 肾炎疾病中清热利湿药的应用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是由于感染(细菌、病毒)等多种原因,导致肾小球内发生免疫性炎症,通过细胞因子网络产生病理损伤作用,主要以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在肾炎早期,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继以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炎症细胞凋亡减少,肾小球处于持续的增殖状态,肾炎病程呈现慢性迁延经过,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纤维化的产生,肾功能逐渐丧失,这个过程也是湿热逐渐加重的过程。这提示了清利湿热抗炎是治疗肾炎的主要环节。细胞增殖与浸润又会导致血瘀的产生,这又为抗凝活血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在治疗肾炎时常要考虑这些因素,并控制这些因素,肾炎的病情就能好转或缓解。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在中医界首先利用清热利湿药雷公藤制剂配合辨证用药来治疗慢性肾炎,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开创了用清热利湿药来治疗慢性肾炎的先河。其后,我们又在临床上试用了河白草、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墓头回、黄蜀葵、藤梨根、半枝莲、龙葵、山慈菇等清热利湿药,对控制蛋白尿、血尿均有一定效果。
(四)“虚不受补”理论在肾炎疾病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肾炎病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虚实夹杂是证型的基本表现,湿热蕴肾是肾炎的基本病理,清热利湿抗炎是治疗肾炎的主要环节。我们认为,邪实是造成肾炎慢性进展、衰竭的根本原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会造成一些虚损证候,如面色少华或 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实致虚”,不是纯虚所致,在治疗时虽虚但不受补。在势急症状多变时,以邪实为主,应该治其标。常见有外感、水湿、湿浊、湿热、湿毒等。它们能影响肺的肃降、脾的运化、肾的开阖,最后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脾胃失运诸证,且常可化热、生痰、动风、入血之变。这些都是机体失衡造成的恶化征象,如不及时处理,可促使肾病进展。如能注意治本调理肺、脾、肾,治标重视清利湿邪、通腑泄浊,补勿壅滞,滋而不腻,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及肾脏分清泌浊作用,方可减轻毒邪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稳定病情,延缓肾炎的进展。在病情平稳,邪实之象不明显时,可在降逆和胃化湿泄浊的基础上,依据辨证施治给予健脾、益气、补血、养阴等方面调治。到了晚期,患者出现阳虚证,表现为代谢率低下,有贫血、怕冷、纳差、水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尿17-羟及血T3、T4、FT3、FT4低下等,这是一种低代谢综合症候群,是与代谢率低下的患者机体相一致的。应用温补肾阳药,尤其是壮阳药,可使机体内代谢水平提高,糖、蛋白、脂肪代谢率增高。同样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废物也会增多。但由于肾脏分清泌浊功能减退,终将导致氮质潴留加重。所以,我们认为温阳药不能太过,更不能用壮阳药,即使要温阳,从温脾阳着手更好。我们运用中医的“虚不受补”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矫枉失衡学说”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我们的治疗手段必须与患者的机体状态相适应,不应因我们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手段给患者机体增添负担,造成机体新的紊乱及不平衡,使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