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版前言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上第一本全面介绍HbA 1c的书,由国内从事糖尿病临床防治和检验的专家共同编写,自2010年出版以来,深受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的欢迎,第1版已印刷3次。作为中华医学会“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项目指定教材,《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31 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在提升医患及公众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认知、促进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的广泛和正确使用及推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年来,有众多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发表,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思考,各国指南与共识中都给予糖化血红蛋白以更多关注,然而,争议与共识并存,探索仍在继续。因此,在《糖化血红蛋白》第1版发行3年之际,再邀临床及检验专家,共同对此书进行修订及补充。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依据,特作如下说明:

一、HbA1c的基础知识

在影响HbA 1c测定结果的因素中,完善了血红蛋白的类型和水平对HbA 1c测定结果的影响,因为相对于血糖、地域、红细胞寿命、妊娠等方面来说,血红蛋白的类型和水平对HbA 1c测定结果的影响更为复杂,再版教材中在此部分增加了机制阐述和病例,以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更好理解。

二、HbA1c与糖尿病管理

在此章节中,补充了HbA 1c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包括HbA 1c的认知状况、控制状况和监测频率状况等。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HbA 1c控制和监测频率状况远不能令人满意,患者对HbA 1c的认知状况低下,而规律监测HbA 1c和提高医患对HbA 1c的认知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因此,需积极开展HbA 1c相关的医患教育活动。在血糖控制达标中,围绕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中国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倡导的是逐渐推进到下一步的治疗策略,然而,是否可以根据HbA 1c水平,采用比当前经典的临床实践更积极的方法,更快地升级和推进降糖治疗,并设定一个达到最佳血糖控制的期限?在教材的修订中对此种观点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各种降糖药物降低HbA 1c 的能力及对造成高血糖各成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影响。

三、HbA1c与糖尿病诊断和筛查

与血糖相比,将HbA 1c用作诊断试验确有优势,2011年WHO发表了用HbA 1c诊断糖尿病的咨询报告,明确了HbA 1c可以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并推荐HbA 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然而我们仍需了解,将HbA 1c用作诊断试验也有其局限性,包括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及不适用于妊娠及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HbA 1c被认为可能是早期发现糖尿病高危个体的敏感方法,在此方面有一些新的探讨HbA 1c联合其他指标筛查糖尿病的意义的研究发表。鉴于在全球及中国,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都未得到及时诊断,联合HbA 1c来筛查糖尿病有望成为减少漏诊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此章节的修订中补充了对上述内容的讨论。

四、HbA1c的检测

此次再版中,检验专家对书籍中检验部分的学术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以更为贴近临床和检验医务工作者的需求。这部分章节独立成篇,同时也与临床内容互为补充。修订后的内容从临床最为关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着手,对标准化的意义进行更为透彻的解析,同时对各个标准化体系、全球标准化及中国标准化的历史、现状、进展及未来趋势进行宏观概览与系统分析,之后系统介绍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质量和规范化的策略与方法,纳入了2011年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起草的《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部分内容。虽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需要选择经过认证的分析系统和方法,但好的方法不一定能得出好的结果,因此,修订后的检验内容将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介绍放在了最后。
《糖化血红蛋白》第2版的修订,历时数月,经过各位编委会成员的反复斟酌,并几易文稿,终于在此秋高时节问世。一杯清茗酬知己,半笺书香共君尝!在此,我谨向辛勤奉献的各位编委会成员致以我诚挚的谢意!作为服务于大众的公益事业,“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以及爱科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在此,也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行有制,思无涯,希望新版书籍可以给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更多启发和思考。“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的活动信息及更新课件都将在“糖化教育网(http://www.a1cedu. org/ )”上及时发布,期待广大读者的积极关注!






2013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