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两步三法”治疗颈性肩周痛的经验
颈性肩周痛是指具有颈椎病的病理改变基础,以顽固性肩周疼痛为主诉的一组综合征,或称其为颈椎病颈型。临床多见又常久治不愈,或稍缓即复发,迁延日久。病人临证以肩周剧烈疼痛为主诉,活动受限或不受限,查体除局部软组织痉挛外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颈椎摄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呈退行性变,肩关节X线摄片多无异常。本病的发生多由颈椎间盘或钩椎关节、椎间关节等退变,相关组织水肿、变形,压迫了邻近的神经、血管组织而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型病变,临床常与“落枕”相混淆,主区别在于落枕有典型诱因,自愈倾向强烈;而本病可无明显诱因,病变常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如未得到正确治疗,可以不断加重,或演变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据观察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病人,也可以早期表现为此型征象。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自创的“两步三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具体步骤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第一法):采用相当于体重20%的重量做卧姿颈椎牵引。滑轮固定于与患者鼻尖等高水平的头顶直线位,牵引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二步(第二法):采用颈肩六法做推拿按摩。分别是:①松肩软颈 揉法放松颈肩部软组织;②牵臂舒筋: 将双上臂交替上牵抖动,进一步松解颈肩肌;③散指点穴:用双手散指点击颈肩部风池、天柱、天容、肩井、大椎、天宗等穴位;④牵托斜扳: 在前屈颈位托举下颌及后枕部斜扳,只求松动、不求响声;⑤梳头摇橹:以肩关节为圆心,将上肢做全方位旋转动作,该上肢屈肘位时呈梳头、摇橹状;⑥卧拍项肩: 取俯卧位、拍打滚揉颈项及肩背、再次松解软组织、收功。
第三法:外用药膏: 将科室自制的伤科2号膏调成糊状,外敷于患者颈项、肩胛部、绷带包扎,嘱24小时后自行取去。每日1次或隔日1次,2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一个疗程,全部患者治疗2个疗程。
首先采用卧姿牵引,是为了解除椎间隙的紧压状态,使周围软组织放松,缓解相关组织的痉挛,其牵引要点是方向准确,即顺应颈椎生理弧度走向,标准是病人感觉牵引下颈肩部舒适,无任何不适感。在重量上,以往多采用与头颅等重,约占体重10%为宜。我们主张在卧位下可以增加到占体重20%左右,以患者舒适与有牵引感为度。一定时间后开展手法治疗,必须做到轻柔、细致、劲气内敛,尤其斜扳只求活动,松动椎间关节,不图听到响声以追求戏剧效果,这一点是保证治疗安全最为重要之处。
根据临床初步观察,中药使用与否和疗效关系很大。由于方中选用了活血化瘀、祛除痰湿的南星等药,其刺激性颇大,临床使用中必须严密观察,防止皮肤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发生过敏,往往在用药后6~12小时内局部红肿、发痒、有炽热感,必须立即停药。局部外用肤轻松等,一般3天左右可以缓解。
手法和药物外用等局部治疗之所以可以获效,是由于窦椎神经的刺激在本症的发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神经从背根神经节发出后即受纳交感神经链的交通支,主干返回椎间孔,在椎管内分支并和对侧上、下节段的分支吻合,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前、后纵韧带、硬脊膜、项韧带等处。当此处退变、劳伤等因素可使窦椎神经受刺激,神经冲动通过节段反射而牵张性感到肩部疼痛。我们应用大重量牵引、手法和药物渗透等,解除了局部组织的受压,减轻其退变及炎性刺激,从而阻断了神经反射,方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