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系统疗法附谈
第一节 中药禁忌和毒副作用
系统疗法在使用中药时,难免会涉及一些中药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药忌、胎前三禁等,也可能触及一些认为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这容易引起医生和患者的疑虑。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体会和对此类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中药禁忌
基础方中有瓜蒌,有时加入附子,或同时加入半夏、贝母,附子与瓜蒌、半夏、贝母属十八反。长期应用,疗效很好,未见不良反应。
基础方中有甘草,有时为治疗瘿瘤加入海藻。甘草与海藻属十八反,用后未见不良反应。
基础方中有桂枝,有时为治疗慢性腹泻加入赤石脂。桂枝(肉桂)与赤石脂属十九畏,未见降低药效或其他不良反应。
基础方中桂枝(肉桂)、厚朴、丹皮,或必要时加入的半夏,属妊娠药忌。治疗妊娠病时,上述药物一概不忌,未见不良反应。
基础方中有五苓散,胎前三禁(汗、下、利小便)禁利小便,但用后未见不良反应。
前人明确提出的用药禁忌,系统疗法涉及了,为什么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呢?可能有各种原因。
第一,各种中药禁忌是部分人的学术意见,而不是学术共识。例如仲景甘遂半夏汤中用甘草,甘遂与甘草属十八反。仲景治妊娠癥病的桂枝茯苓丸中桂枝、丹皮、桃仁属妊娠药忌,茯苓是利小便药。治疗妇人怀妊、腹中 痛的当归芍药散,有茯苓、泽泻利小便药。明代缪希雍的保胎资生丸中不仅有茯苓、泽泻,还有薏苡仁,而薏苡仁属妊娠忌药。从以上几例中可以看出,中药禁忌并非医家必须遵从的硬性规定,只是部分人的学术意见,既然是学术意见,也就可以质疑和进行新的探索和验证。
第二,提出上述中药禁忌的根据,只能是经验。经验不同于现代科技的化验检测,可能带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都需证实。我们对前人的经验要重视,但不能盲从。验证是正确的,当然要遵守;反复验证是错误的,则应纠正或存疑。
第三,前人用药一般药味不多,意在解决主要矛盾,治疗覆盖面较小,用药稍有不慎,可能在某些部位,特别是未予覆盖的部位,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系统疗法是全面调整整体功能,再对重点部位重点治疗,覆盖全身,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部位自然必在其中,故很少发生不良反应。系统疗法有时涉及中药禁忌而未见不良反应,是否和用药方法有关,有待研究。
二、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
近些年,时常有关于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如马兜铃、关木通等。最近听说有关泽泻毒副作用的报道,说长期服用可造成肾脏损伤(大意)。泽泻是全息汤的基本药物,这引起笔者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对检测的结果应肯定和支持。中药品种很多,除标明有毒外,很多临床用于治疗的药物其性多偏,用之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偏也可视为毒性。故古人把治病的中药泛称为“毒药”,老百姓也常说“是药三分毒”。虽然这种“毒”与一般意义的毒有区别,但使用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的确常见。通过现代科技方法,检测某些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可以使医者在使用该药物时更加小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对医患都是有利的。
第二,正确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从治疗的需要看,因为一些植物、动物、矿物性偏,可以治病,才叫“药”。因为长期不当使用,致某些药物表现出毒副作用,将其打入冷宫,从此大家不敢再用,可能可用的药越来越少,甚至无药可用。对此要慎重,既要相信检测结果,又要经临床实践的检验。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除了考虑药物本身以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使用是否得当。长期不当用药,使药物出现毒副作用,其主要责任不在药物,而在使用者。药物犹如医生手中的武器,武器可以抗击敌人,也可能伤及无辜。当伤及无辜时,是责怪武器还是责怪武器的使用者呢?
第三,最大程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对症用药,药症相符,药虽有毒,有病则病受之,则只现疗效,不现毒副作用。疾病具有整体性,病理因素复杂多样,治疗时要从整体出发,兼顾各种病理因素,进行系统治疗,可最大限度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治疗一例12岁癫痫女孩,至今已服药1年4个月,每日1剂,服药总量约130kg,泽泻总用量约4800g,病情得到较好控制,体质改善,未见不良反应。
使用系统疗法很少看到过敏反应,只听说2例有荨麻疹样过敏反应。是药物过敏,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过敏,而与服药巧合?因案例太少,无法确定,望大家注意观察。
以上介绍的是,笔者在临床应用系统疗法时,涉及中药禁忌和中药毒副作用的情况,未涉及者不敢妄言。随着实践的发展,类似问题可能还会出现,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继续认真思考和解决。不过总的认为,只要认识到位,方法得当,使用中药是安全的。治疗很多疾病,中医中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医中药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