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南北朝系列(全四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国丈引发的分裂

锁谏

刘聪这个人,能力当然是有的,可是他也有个最大的毛病好色。

这一点在他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刘渊的皇后也就是刘聪的后母单太后,是个顶级美女,史称其“姿色绝丽”。刘渊死的时候,单氏年纪尚轻,风韵犹存,刘聪对其美色垂涎已久,因而他刚一继位,就将单氏收为己有。

事实上,他之所以会立刘乂为皇太弟,与单氏也不无关系因为刘乂是单氏的亲生儿子。

刘乂对四哥和母亲的这种乱伦行为极为不齿,每次看见刘聪就仿佛听见有人在指着他的鼻子骂一样让他非常难受,但他又不敢对刘聪怎么样,只好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不仅经常对单氏冷眼相待冷若冰霜,嘴里还老是冷嘲热讽冷言冷语。

单氏羞愧难当,没过多长时间居然就香消玉殒了。

刘聪对刘乂的这种行为自然十分不满,只是由于自己当国时间还不长,不想引起变乱,才没有把他废掉。

随后的一段时间,刘聪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家大事上。

那几年,在他的指挥下,汉军捷报频传,所向披靡,攻下了西晋都城,俘虏了西晋皇帝,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

这巨大的成绩不免让他感觉到有些飘飘然。

他觉得该是自己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恰好就在此时,刘聪的皇后呼延氏去世了。

呼延家与刘家世代通婚,家族势力十分庞大,因此呼延氏活着的时候,刘聪尚不敢太放肆,她一死,他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开始为所欲为了。

在呼延皇后死的当月,他就一口气封了两个昭仪、一个贵妃、两位夫人。

不久,听说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才貌双全,他又动了心,想把这对姐妹花纳入后宫。

没想到不知趣的皇太弟刘乂又站出来阻止,说这样不行,自古同姓不能结婚。

刘聪很不开心,脸色铁青。

美女不爽,肯定会有追求者对她嘘寒问暖;皇帝不悦,自然更不会缺乏马屁精来为其排忧解难。

太宰刘延年、太傅刘景都说:虽然刘殷也姓刘,可陛下您跟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族源,娶她女儿哪会有什么问题?

刘聪大喜,马上到刘殷家里去考察,这一考察,居然又有了新收获他又看中了刘殷的4个孙女!

于是刘殷家的女人几乎被刘聪来了个一锅端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和刘娥被他封为左右贵嫔,4个孙女则封为贵人。

姑侄6人共侍一夫,父子两代同成国丈,堪称千古奇闻。

刘聪对这6位姓刘的后妃十分宠爱,从此他几乎成了宅男,很少出宫,天天与她们在宫内花天酒地,颠鸾倒凤。

不知道是不是纵欲过度让他提前进入了更年期,之后他变得越来越暴虐。

左都水使者(负责治水的官员)刘摅(shū)有一次送鱼、蟹等水产品稍微迟了几分钟,刘聪立即大怒,将其斩首;

将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设的官员)靳陵因为宫殿没能及时完工也被刘聪砍了头……

眼看着曾经英明的皇帝越来越昏庸,仿佛自由落体般快速堕落,朝中那些正直的官员看不过去了,纷纷开始进谏。

廷尉陈元达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

他是汉国元老,为人正派,性格耿直,刘渊在位的时候就对他非常器重。

公元313年,刘聪立贵嫔刘娥为皇后,和现在很多土豪一样,他想送一套漂亮的大房子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便打算大兴土木,在后宫专门修一座豪华宫殿给刘娥居住。

陈元达听说这事后,直接闯到了刘聪的后花园,对正在园中玩耍的刘聪哇啦哇啦说了一大通大道理,大意是:如今天下未定,不应如此浪费。重要的事情说3遍。如今天下未定,不应如此浪费。如今天下未定,不应如此浪费。如今……

没等他说完,刘聪就火了:你这个老家伙烦人能力够强的啊!朕身为天子,造一个房子,居然还要你这样的鼠辈来指手画脚?

他当即命令身边的卫士,把陈元达给拖出去,斩了。

卫士们马上一拥而上,却发现根本就拉不动。

原来陈元达是带了一条铁链和一把锁来的,居然把自己和一棵大树锁在了一起。

此时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边死命抱着大树,一边大声说:臣所说的,乃是社稷之计,陛下却要杀臣。若死者有知,臣一定要到上天和先帝那里去控诉陛下!……

刘聪气得鼻子都歪了,眼睛都绿了,声音都抖了:打,打,打死他!把,把,把他的全家都斩首!

眼看场面即将不可收拾,一封信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信是皇后刘娥写的。

此时,她正在宫内休息,花园内的喧哗把她惊醒了,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她急忙手书一封,大意是说,陛下为了给她营建宫殿而杀忠臣,将使天下人都怪罪于她。她实在没有脸面再伺候陛下,请赐她一死。

这封信虽然字数不多,却力达万钧,把刘聪这列脱轨的火车重新拉回了正确的轨道。

刘聪的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态度猛然转变了一百八十度,说话的口气也从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无情变成了春风般的温暖:朕近日身体不佳,所以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陈元达是忠臣啊,朕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惭愧。

他让人把陈元达带到自己的面前,把刘后的信给他看:外辅如陈公,内辅如皇后,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接着他又笑着说:本来应该是你害怕朕才对,怎么现在反倒是朕怕你了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锁谏”。

后来初唐画家阎立本曾以此事为蓝本创作了一幅《锁谏图》;

宋代诗人刘克庄也写了一首同名诗:

谠言直触大单于,赖有阏氏上谏书。若把汉唐宫苑比,玉环飞燕总输渠。

刘克庄对刘氏的赞美,当然不是因为他们都姓刘500年前是一家,而是因为刘氏确实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贤后,她的事迹后来被写入《晋书·列女传》,永垂史册。

可惜的是,红颜多薄命,好人不长寿,刘氏在被立为皇后之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汉宫之变

缺少了刘后的监督,刘聪的私生活更加混乱。

所有王公大臣的女儿,只要稍有姿色几乎都被他搜罗进了后宫。

一时间,宫内美女如云,春色满园,他成了飞在花丛中的一只小蜜蜂,成天沉浸在温柔乡中不可自拔。

花多了要争艳,女人多了要争宠,现在皇后之位又正好是空缺,因此好几个宠妃都争着吵着哭着闹着想做皇后。

到底让谁来当呢?

刘聪很烦恼。

毕竟,哪一个都是心头肉,哪一个都怠慢不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聪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办法。

他一下子就立了3个皇后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分别被封为上皇后和右皇后,贵妃刘氏则为左皇后。

除此以外,后宫中佩戴皇后玺授的还有7位就像现在有些所谓主任科员的名字后面往往有个说明“享受正科级待遇”一样,这7位虽然没有皇后的封号,但享受皇后同等的待遇。

光皇后级别的就有这么多,可想而知,他后宫的妃子数量有多么庞大!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沉迷于房事,自然无心于国事;执着于裙下,自然无意于天下。

刘聪很少出宫,上朝的次数比上坟的次数都要少,一般的日常事务他都交给儿子刘粲处理,重大事项则通过王沈、郭猗等几个亲信宦官向他汇报。

王沈等人趁机借此掌握朝纲,很多事情他们都不跟刘聪讲,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擅自处置。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权倾天下。

跟他们关系不好的,功劳再大也不能升官;跟他们关系好的,即使是个白痴也能平步青云。汉国的朝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

不过,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忠臣。

少府陈休、尚书王琰等人对这些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不满,经常联合起来和他们对着干。

但和深得皇帝信任的王沈等人作对,无疑相当于螳臂当车、稻草挡山洪根本就是自不量力!

公元316年2月,很久没上朝的刘聪突然出现在了朝堂,下令拘捕陈休等7位大臣。

太宰刘易(刘聪次子)、大将军刘敷(刘聪第五子)、御史大夫陈元达等人纷纷上表进谏,请皇帝惩治王沈等人,释放七大臣。

刘聪毫不为所动,只是笑着说:我这两个儿子受了陈元达的影响,都变傻了。

为了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他非但没有对王沈等人做任何处罚,反而将他们加封为列侯。

素来以忠直著称的刘易当然不甘心,又继续上疏为七大臣申冤。

这下终于彻底惹恼了刘聪,他当着刘易的面,将其奏疏撕得粉碎。

七大臣不久即被杀害。

刘易彻底失望了。

仅仅一个月后,他就忧愤而死。

七大臣和刘易的死对陈元达打击极大,他知道,就像葡萄酒无法变回葡萄一样,现在的刘聪再也无法变回原来那个贤明的刘聪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他只能无奈地恸哭:老臣我既然已经不能进言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随后他在自己家里自尽身亡。

忠臣义士纷纷凋零,王沈等小人从此更加猖狂。

而皇帝刘聪也愈加醉生梦死,荒淫无度,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

这样一来,继承人的问题自然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刘聪当初继位的时候,曾经立刘乂为皇太弟,但这显然并不完全是他的本意。

毕竟,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他当然也不例外。

为培养他的长子刘粲,他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多次让刘粲率军出征,以培植其班底、增长其威望,后来还任命其为相国,总领百官。

与此同时,他对刘乂却是越来越冷淡,越来越不待见。

刘乂这个太弟仿佛成了泰迪,整日无所事事,无所适从。

总而言之,刘粲有权有势,刘乂有名无实;刘粲风光无限,刘乂活动受限;刘粲威风八面,刘乂以泪洗面……

两相对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刘乂的皇太弟身份已经是岌岌可危。

他的亲信崔玮、许遐劝他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囚禁刘聪,杀掉刘粲,提前夺取帝位。

刘乂不敢,没有同意。

然而没过多久,此事就被人告发了。

刘聪立即将崔玮等人斩首,同时命刘粲派兵封锁东宫,将刘乂软禁,不准任何人出入。

看起来,刘粲的接班人地位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但刘聪不知怎么回事,接下来仿佛忘了这件事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什么行动。

刘粲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

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

此人正是靳准,当朝国丈,准确地说是首席国丈虽然刘聪有好几个皇后,但靳准的女儿是其中最得宠的。

靳准这个人八面玲珑,善于见风使舵,早就把宝压在了刘粲身上,对刘粲百般逢迎,被刘粲视为心腹,与王沈等宦官关系也相当不错。

他对刘粲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刘乂喜欢交往宾客,咱们不如先撤掉对刘乂的监视,让外人自由出入。然后咱们再从那些和刘粲来往的人那里入手,将其严刑拷问,弄出一份刘乂谋反的供词。皇帝岂有不信之理?

刘粲依计而行。

此后,刘乂算是获得了有限的自由,虽然还是不能出门,但可以找人聊聊天,吹吹牛,打打牌,喝喝酒,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

公元316年9月,刘聪在宫中宴请群臣,突然想起了弟弟刘乂,便派人将他召来。

刘乂年纪轻轻,却已是须发皆白,满脸憔悴,看上去十分可怜,因此刘聪忍不住也动了恻隐之心,不由得潸然泪下。

兄弟俩先是抱头痛哭,后来又把酒言欢,重归于好。

这当然是刘粲不愿意看到的。

他决心尽早除掉刘乂,以绝后患。

经过和靳准等人的一番密谋,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

刘粲让人对刘乂说:刚收到皇帝密诏,说京师将有变乱发生,要我们都穿上甲胄,以防万一。

刘乂哪敢不听,马上让东宫将士全都穿上了战袍。

随后刘粲让靳准、王沈等人向刘聪告发刘乂图谋不轨,说他们都已武装好了。

刘聪大惊,立即派人去暗访,发现果然如此。

证据确凿,由不得刘聪不信。

他命令刘粲马上率军包围东宫。

刘粲让靳准把和刘乂有过来往的宾客全都抓捕了起来,之后对他们施以种种酷刑。

很快就有人受不了了,违心承认与刘乂合谋造反。

这样一来,刘乂的皇太弟之位当然就保不住了。

他被废为北部王,不久又被刘粲派人杀害。

刘粲则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太子,同时兼任相国、大单于,继续执掌朝政。

又过了一年多后,纵欲过度的刘聪终于一病不起一头牛耕千亩地,不累死才怪。

他自知不久于人世,考虑到长安的刘曜(他在西晋灭亡后一直驻守在关中)、襄国的石勒两位实力派人物在外手握重兵,可能会威胁到儿子刘粲的统治,便撑着病体下诏(当然也可能是刘粲或靳准矫诏),让刘曜、石勒两人入朝辅政。

刘曜、石勒都是久经考验的老狐狸,当然都不愿离开自己的根据地,都坚决推辞。

无奈,刘聪只得承认现状,加封刘曜为丞相、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幽冀二州牧。

公元318年7月19日,刘聪在平阳去世,死后被追谥为昭武皇帝。

太子刘粲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帝位。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比起父亲,刘粲的荒淫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聪留下的那几个年轻的皇太后,他照单全收,天天与她们在宫内乱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摧女人花。

对于朝政,他根本就没有精力过问,便全权委托给了他最信任的靳准。

靳准是个典型的野心家,为了权力,他不择手段,不惜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在他看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女儿得不了天下。

他因自己的女儿做了刘聪的皇后而发迹,现在又因女儿继续得到刘粲的宠幸而更受重用。

刘粲即位后,靳准先是被封为司空,不久又被加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他利用女儿给刘粲吹枕边风,挑唆头脑简单的刘粲杀掉了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等一帮宗室重臣,从此一手遮天,彻底把持了汉国的军政大权。

不过,靳准想得到的显然远不止这些。

公元318年8月,他突然发动政变,率军闯入皇宫,杀掉了皇帝刘粲。

一场针对皇族的大屠杀随即展开,平阳的刘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就连刚入土的刘聪也未能幸免,他的尸体被从地下挖出,斩为两段。

之后,靳准自立为汉天王,设置百官。

两个赵国

很快,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

作为汉国宗族大将,刘曜当然不可能对此袖手旁观。

他马上点起兵马,率军杀向平阳。

走到半路,他碰到了从平阳逃出的汉国太保呼延晏,这才知道刘氏宗族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哥哥在内已被靳准屠戮殆尽。

在呼延晏等人的拥戴下,刘曜在行军途中登基,成为汉国的第五任皇帝。

刘曜是汉国创始人刘渊的堂侄,幼年丧父,由刘渊抚养长大,算得上是刘渊的半个儿子。

8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跟随刘渊去山上打猎,没想到天气突变,一声巨雷突然在他们头上炸响,很多人都吓得扑倒在地,而小刘曜却依然谈笑自若,毫不在意,因此刘渊忍不住对他赞叹不已:这孩子真是我家的千里马啊!

成年后的刘曜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箭术尤其精湛,史载他竟然可以射穿一寸厚的铁板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即使是现在大名鼎鼎的AK47自动步枪的穿甲能力也只有8毫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长相。

他身高9尺3寸,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大约为2.25米(仅比姚明矮1厘米),可惜那时候篮球还没发明,否则凭他超人的身高和矫健的身手绝对是NBA的超一流明星。

最奇特的是,他生下来眉毛就是白的,仿佛传说中的白眉大侠。

自刘渊起兵以来,刘曜一直被委以重任,四处南征北战,打洛阳,攻晋阳,克长安,为汉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匈奴刘家人口凋零,无论血统还是威望,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刘曜的继位都可谓是实至名归,无可挑剔。

尽管意外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刘曜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现在还远没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平定靳准之乱。

在草草举行了一个登基仪式后,他就继续马不停蹄向平阳进发。

然而,还没等他赶到平阳,石勒已经先到了。

这几年,石勒雄踞河北,兵强马壮,听到靳准谋逆的消息,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没有一秒钟的犹豫,他就决定马上发兵勤王。

是的,在这个时候率军去平阳平乱,既能彰显自己的忠心,增加自己的声望,又有机会兼并平阳附近的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他立即率精兵5万出发,日夜兼程,很快就来到了平阳郊外。

眼看石勒来势汹汹,靳准不敢怠慢,慌忙派兵迎击。

然而,论钻营,他也许算得上是大师,论打仗,石勒才是大神。

面对靳准的挑战,石勒先是坚守不出,直到靳准所部锐气丧尽后才突然发力,大军尽出,很快就大获全胜,攻下了平阳的外城。

这下子靳准再也沉不住气了,只好派使者向石勒请和。

石勒把使者送到了刘曜那里是否要和叛徒讲和,还是让刘家的人来决定吧。

见到靳准的使者,刘曜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他对使者非常客气,好酒好菜好礼好话,一样都不少,还言之凿凿地说:皇帝无道,靳准的做法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要不我怎么能当上皇帝呢。你回去劝说靳准投诚,我不但不会治他的罪,还会让他做相国,委以朝政。

使者连忙回去向靳准汇报。

靳准也是玩阴谋出身的人精,对刘曜的用意心知肚明。

这种话要靠得住,除非骡子能生育!

他当然不会上当,对此嗤之以鼻。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靳准的两个堂弟靳明、靳康就是这样的蠢猪,他们居然对刘曜说的话深信不疑,两人联手发动兵变,杀掉了大哥靳准,随后派人给刘曜送去传国玉玺和靳准的人头,表示愿意投降。

得知这个消息,石勒不由得大怒。

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猪却跑到了别人家的猪圈,这算个什么事!

于是他立即下令全军出动,对平阳内城发动猛攻。

靳明、靳康等人无法抵抗也无心抵抗,慌忙带着家人仓皇西逃,投奔了刘曜。

他们满怀着希望而来,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刘曜冷冰冰的面孔和刽子手冷冰冰的大刀!

靳明、靳康以及靳氏满门全部被刘曜斩首。

同一时间,石勒顺利攻入了汉国都城平阳,他把刘聪营建的宫室全部焚毁,随后留下部分兵将驻守,自己则率军撤回了襄国。

随后石勒遣使向新皇帝刘曜告捷。

刘曜下旨加封石勒为太宰、大将军,晋爵赵王。

使者带着圣旨开开心心地回去复命。

但正如宇宙总是充满了黑洞一样,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故。

一个变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此后的历史进程。

使者前脚刚走,就有人对刘曜说:石勒派使者来,名为请功,其实是为了窥探您的实力。等这个使者回去后,肯定就会发兵攻打您。

刘曜当时无论地盘还是兵力都不如石勒,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就慌了。

也许是生怕自己的底细真的泄露出去,他马上派兵追回了石勒的使者,不仅收回了成命,还杀死了使者。

刘曜的这一做法终于彻底激怒了石勒,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愤愤不平地对下属说:他们刘家的基业,可以说都是我创下的。现在居然反过来算计我!什么赵王、赵帝,我自己就能做,哪里用得着通过他刘曜!

石勒决定和刘曜分道扬镳,正式决裂。

与此同时,回到关中后的刘曜宣布定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和刘渊不同,他是个极端的匈奴民族主义者,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冒顿单于之后,根本不屑于借汉朝的壳上市,因此他才会一上台就立即修改国号,与汉人建立的汉朝彻底撇清关系。

之所以起名叫赵,据说是因为刘曜之前曾被封为中山王,而中山属于赵地。

公元319年11月,石勒也在部属的拥戴下称王,定都襄国,国号同样是赵,史称后赵。

从此,北方大地上出现了两个赵国,前赵的地盘主要在关陇一带,后赵则囊括了洛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此后的五六年间,两赵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战事,甚至连牙齿误咬舌头的误伤也没发生。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两家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条约,而是因为他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麻烦,都要先稳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