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1华图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片段阅读

考点与目标

学习技巧

片段阅读解题思路框架图

第一节 主旨概括题

一、概述

主旨概括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在所有题型中占的比重最大,属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必考题型。主旨概括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段主要内容或论述主体的概括归纳能力。事实上,这种概括归纳能力是解答所有题型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主旨概括题里面涉及的思路和技巧非常重要,需要考生重点把握。

判别题型主要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主旨概括题典型的提问中往往有“主要”“核心”“中心”“概括”“主旨”“主题”“问题”“议题”“话题”等词语,诸如:“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是”“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二、答题思路

主旨概括题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心、主旨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所谓主旨,就是一段文字表达的核心意思或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在一段文字材料中某个句子能承载整个文段的核心意思,这个句子就叫作这段文字的主题句。

作答主旨概括题,首先要找出主题句,即在文字材料中能承载整个文段的核心意思的句子,由主题句出发来理解文段的主旨;通过主题句再结合选项选出与主题句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主题句通常位于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少数情况下出现在文段的中间部分。主题句还会由某个关联词或关键词引导呈现,如出现在“因此”“必须”等词语之后,因此考生可以通过把握关联词或关键词来迅速锁定主题句位置。

正确选项与主题句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表达形式一般不同,找到主题句后再对应查找正确选项有三种方法:

(1)精简压缩:选项所呈现的语句一般比较简短,如果主题句是一个复杂的长句,将其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舍去,提取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可对应到正确选项。

(2)同义替换:选项往往将主题句中的某个词语改换为同义词或近义词,从而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语义保持不变。

(3)反证推导:有时候主题句会以“如果不A,那么B(B是负面结果)”的形式出现,这个格式叫作反面论证,这时需要结合前文提到的中心话题(文段论述的主题)推导出主题句表达的核心意思,通常表达“必须A”的意思。

另外还会存在一种情况,给定文段没有主题句,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分别论述某个对象的相关属性,而且这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这时需要将文段所提到的几层意思综合,从而得出正确选项。对文段的归纳概括有两种方式:

(1)并列加和:将文段论述对象的多个属性一一罗列。

(2)归纳概括:将文段论述对象的多个属性的共性提炼出来,加以整合。

三、解题方法

主旨概括题的核心是寻找主题句,给定文段一般篇幅较长,而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定位主题句,选出答案,这需要了解主题句的特征以及在文段中呈现的规律,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答题的技巧。

下面将从行文脉络分析、辅证推断、标志词定位、话题一致几个方面一一介绍如何快速解答主旨概括题。

考点1:行文脉络分析法

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行文脉络是指文章的结构,也就是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这一概念也可以推广到某个片段中使用。有些文段独立性较强,结构较为完整,层次比较清晰,可以通过梳理文段的行文脉络来把握其主题句。文段中被证明的、被支持的、被服务的句子,多具有概括性、宏观感,我们将它们简称为“总”,主题句往往就是总句。那些起支持作用、证明作用、服务作用的句子多是表示辅助性、理由性、条件性的从句,它们多以列举、铺垫、并列等形式出现,我们把它们简称为“分”。“总”和“分”在阅读材料分布组合中,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片段材料。

行文脉络分析法

真题示例

1.(北京2020)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长期以来对“三农”的金融支持服务还不够,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不明显。传统金融体系受“短期绩效”“资本至上”以及“规模偏好”等观念的影响,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另外,风险控制与监管、市场之间还存在一定失衡情况。这些难点和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基于此,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B.建设新金融的现实背景

C.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D.传统金融体系的新发展

[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先用“另外”连接了传统金融体系中的三个问题,然后指出这些难点和痛点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整个文段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这些难点和痛点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的主旨句,主要介绍了新金融崛起的现实背景。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和D项没有提到文段的核心话题“新金融”。C项对应前文分说的部分,非重点。因此,选择B选项。

2.(国家2018)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B.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C.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D.城市与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解析] 文段结构为“总—分”,转折关联词“但是”之后是重点,强调“防灾教育依然落后”。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合理引申。A项属于无中生有;C、D两项非重点。因此,选择B项。

考点2:辅证推断法

文段中分句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我们称之为辅证。辅证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背景铺陈、援引佐证、原因分析、举例论证和反面论证。辅证本身不是文段的重点内容,但是根据辅证的位置可以判断主题句出现的位置。

辅证推断法

真题示例

1.(北京2019)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很早就点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差别,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并不认为“阳春白雪”有资格鄙薄“下里巴人”。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并不对抗,白居易作诗追求通俗浅白,“每作诗,令老妪解之”,只有老太婆能听懂的才是好诗;柳永用俚词俗语,“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更遑论勾栏瓦肆里的宋元戏曲与明清小说……而这些流传甚广的传说都烙印进了我们的文化心灵,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意识。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最能支持以下哪一论题?( )

A.古代文化审美之现代启示

B.“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对立

C.精英阶层对平民文化的影响

D.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平民传统

[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先提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个话题,然后用转折“然而”指出在传统文化里二者并不对立,后面举白居易、柳永、宋元戏曲和明清小说等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对比选项,A项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B项与文意相反;C项文段没有论述,无中生有;D项符合文段主旨。因此,选择D选项。

2.(国家2017)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C.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D.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解析] 文段首先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了信史和史传文学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为主旨句,强调“文”“史”不能混淆。A项中“避免落入……的窠臼”是对原文尾句“不能混淆……导致惑乱”的同义替换。B、C两项为过度推断;D项陈述主体有误,文段说的是“文”“史”之间的矛盾,并非“史传文学”本身。故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3:标志词定位法

有些文段层次比较简单,或者主题句有明显的标志,可以通过标志性的词语来锁定主题句的位置。另外,在分析文段行文脉络找主题句时,也可借助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快速定位主题句。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主要指关联词和某些关键词。

(一)关联词定位

关联词定位法

真题示例

(北京2018)文化时尚总是从一种文明传到另一种文明,一种文明中的革新常被其他文明所采纳。然而,它们往往只是一种缺乏重要文化后果的技术或昙花一现的时尚,并不会改变文明接受者的基本文化。西方世界曾经出现渴慕来自中国或印度文化的各种物品的热潮;而在19世纪的中国和印度,来自西方的通俗文化和消费品流行起来,似乎代表着西方文明的胜利。然而,这种“流行”恰恰使西方文化变得无足轻重。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大宪章”而不是“巨无霸”,非西方人可能接受后者,但这对于他们接受前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视频解析

对这段文字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人们常出于猎奇心理而接受来自异域的东西

B.不同文化之间很难实现本质上的交流与影响

C.西方和非西方世界在文明的本质上存在差异

D.时尚的传播不会根本改变接受者的基本文化

[解析] 分析文段,明确主旨句。文段开头列举现象,介绍了文化时尚在不同文明间传播,常被其他文明所采纳。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提出观点:文明时尚并不会改变文明接受者的基本文化。后文通过举例来证明前文观点,因此主旨句为第二句,“它们往往只是一种缺乏重要文化后果的技术或昙花一现的时尚,并不会改变文明接受者的基本文化”。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猎奇心理”在文段中并未提到。B项:表述错误,不同文明可以实现交流,只是并不会改变文明接受者的基本文化。另外,该句对应的是文段举例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C项:有关“西方文明”涉及的是文段举例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因此,选择D选项。

(二)关键词定位

关键词是指一般用来引导主题句的标志性词语。考生在阅读时通过把握文段中的关键词可以迅速定位主题句,从而快速概括文段的主旨。片段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有条件词、倡导词、强调词、疑问词、顺序词。

关键词定位法

真题示例

(2018山东)在宇宙完成大爆炸的那一刻,物质不断向四面八方飞散,这就是宇宙的膨胀,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密度存在微弱的差异,这使得宇宙中各个部分的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朝着附近物质密度稍高一点的地方集中。引力随着物质的集中而逐渐提高和增大,而引力越大则越会令物质更加集中,这个集中的过程便无法停止。每一处物质集中时的区域范围都非常大,甚至可能超过数十万光年。如此庞大的区域,最终形成的结构就是星系。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B.宇宙膨胀的物理过程

C.宇宙为什么会发生大爆炸

D.物质集中过程中的引力作用

[解析] 本题是一个主旨概括题,需要对原文的主旨句进行提炼,文章开头提到了宇宙的膨胀,膨胀过程中物质不断地扩散,最后一句“最终”,顺承关联词引出主旨“形成的结构是星系”,话题落脚点是“星系”,选项A主体是“星系”。因此,选择A。

考点4:话题一致法

文段的核心话题是指文段展开论述时所围绕的论述对象,也称主题。前面我们讲到作答主旨概括题要首先在文段中寻找主题句,然后判断哪个选项是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或反证推导。为了进一步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某些比较特殊的题目,还可以采取话题一致的方法解答。

话题一致是指正确选项所论述的话题应该与文段所论述的核心话题保持一致。如果给定的四个选项话题均不同,那么只需要快速判断文段的话题,从而选择与文段话题一致的选项即可。如果有两个选项的话题与文段话题不同,那么可以先排除这两项,再比较剩余两项择优选择答案。话题一致原则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解答较易和较难的题目,特别是在对干扰选项纠结不定时,可以利用话题一致原则确定答案。

在“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的行文脉络中,文段的话题一般出现在“总”句中;在“分—分”的行文脉络中,文段的话题会在并列的每个分句中有所体现,每个分句都围绕一个共同话题展开。

真题示例

(联考2014下)这几年,上海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虽说不以GDP论英雄,但以上海的基础条件、人才优势和国际视野,经济增速下滑多少还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探究起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改革动力不足,趋于保守。这种情况让一些跨国公司高管都感到不快。一份中美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的外资公司感到“投资压抑”。由此可见,上海正面临着重新改革和再出发的问题。上海再改革再出发应该以开放促改革,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契机,重振上海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中“领头羊”的雄风。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上海经济增速的下降让人们难以理解

B.再改革是促进上海经济再起航的契机

C.改革动力不足导致外商投资趋于保守

D.上海应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重振雄风

[解析] 文段论述了上海经济增速下滑,需要重振雄风。“由此可见”引出文段主旨,即上海要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契机,以开放促改革,促进上海的经济发展。B项即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文段主要论述的主体是“再改革”,A、C、D项主体不一致,可快速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第二节 意图判断题

一、概述

意图判断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的准确判断能力。想要判断作者说话的意图,首先得明白作者说了什么,也就是一定要基于材料的主要意思来判断。一段阅读材料往往比较长,归纳其主要意思并不需要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详细阅读,而是要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考生可以通过我们在主旨概括题中讲的行文脉络、辅证、关联词、关键词等方法来归纳概括阅读材料的核心意思。

准确解答意图判断题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答案所围绕的话题应该和给定材料所谈论的主要话题保持一致;二是要结合材料主要内容深刻理解作者说话的用意,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作答;三是紧密结合给定材料的核心意思,防止推断过度,偏离文意

判别题型主要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意图判断题典型的提问中往往有“想要”“意在”“推出”“道理”等词语。例如:“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说明”“这段文字暗示的信息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这个寓言的寓意是”。

二、答题思路

意图判断题答题思路框架图

考点1:间接表达类

一般情况下,当作者想呼吁、倡导我们做某件事时,表达会比较含蓄委婉;当作者想对某个事物作出评价或针对某种现象提出带有自己倾向性的观点时,通常会将观点隐藏在字里行间;当作者想揭示某个深刻的道理时,往往不会直接陈述,而是以寓言故事作为载体间接传递。此时,作者的意图就是作者间接提出的对策或观点。在典型的意图判断题中,作者想表达的对策往往是间接提出的,观点是隐含的,不在字面之中

间接表达类意图判断题

真题示例

(联考2017)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要摆31536000下。”小钟吓坏了:“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并不难啊,只要坚持每秒摆一下就可以了,试试看吧。”果然,小钟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31536000下!

视频解析

下列选项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是( )。

A.坚持下去,就可胜利

B.化整为零,圆梦更易

C.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析] 文段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寓意即意图。“并不难啊,只要坚持每秒摆一下就可以了”,这句话就是寓意所在,与这个意思最贴近的只有B项。A项强调的是“坚持”,与文段的化大为小有区别,而且“就可胜利”的表达也不合常理。C项的“初心”在文段中没有体现。B项与D项比较,“圆梦更易”对应“并不难”,而文段没有“始于足下”这层意思,所以B项更合适。

考点2:直接陈述类

当材料中出现引导对策或观点的标志词时,作者的观点即意图往往是直接陈述的。那些字里行间有明显的对策句或观点句的意图判断可称之为主旨化的意图判断

直接陈述类意图判断题

需要注意的是,当文段明确提出对策,但选项中没有与之同义替换的对策时,可能是考查由对策反推这一对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真题示例

1.(北京2020)基因性状、疾病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破译这一关系最原始的方法是上世纪中叶建立的基因连锁分析:通过比较受遗传疾病影响的家族中不同成员的染色体条带或遗传标记的异同,在染色体上定位致病基因。这种方法在研究单基因遗传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其缺点是分辨率有限,很难准确地定位到单个基因上。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基因和疾病的关系难以准确破译

B.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C.单基因遗传病更容易找出病因

D.基因分析有助于精准治疗遗传病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基因连锁分析这一话题,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最后通过一个转折关联词“但”指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什么。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C、D项均未提到文段的核心话题“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因此,选择B选项。

2.(北京2018)“士”是古代“四民”之首,但是不同时期指称范围并不一致。在周朝的经典著作中,“士”是用来描述效力于“王”的贵族。“士”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有官职的人”,公元前6世纪之前,官员都是贵族出身。由于出身没落贵族、仕途坎坷、以教育为职业的孔子就是“士”,这个词的意义逐渐延伸到包括文人在内,指称“知识贵族”,而不再只强调贵族出身。到了清代,“士”被宽泛地用于描述地方精英的领袖人物,他们受过教育,拥有财富和影响力,却未必是拥有官位的“绅”。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士”所指称范围的演变过程

B.“士”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C.孔子对“士”这个词含义的影响

D.作为“士”的贵族阶层的衰落趋势

[解析] 文段开头提出观点——“士”在不同时期指称范围不一致;后文举例论证,讲了各个时期“士”的指称范围是什么,因此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主旨句。根据主旨句匹配选项,提到“士”在不同时期指称范围不一致的只有A选项。B、C两项内容并未涉及文段的话题“士”的指称范围,且属于后文的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故排除。D项为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贵族阶层的衰落,故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第三节 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的出现频率较高,属于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段细节信息的辨别能力。细节理解题主要包括细节判断题和细节查找题两种类型。

细节理解题的特点是文段的文字量可能比较大,常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而使阅读难度增大,且考点分散等。如何迅速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信息呢?答案是:直接将选项代入原文中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在通过提问方式判断出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之后,先不要着急阅读文段,而是将每个选项直接代入原文中,寻找原文的对应信息,这样就可以略过不重要的信息,直接切中要害。这种方法在面对文字量特别大、内容特别复杂的文段时尤其有效。

考点1:细节判断题

(一)判别标志

细节判断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来判断四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其选项范围涵盖较广,涉及材料的各个方面,也比较琐碎,主要考查考生查找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材料与原意是否一致的能力。其提问方式主要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哪项不能得出”等。

(二)答题思路&解题方法

解答细节判断题主要就是根据选项设置的细节来比较其与原文的语义是否一致,具体答题思路为:第一步,快速阅读问题和选项,将选项依次代回材料;第二步,回到阅读材料,通过浏览、跳跃式阅读,锁定选项针对的细节,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将选项和原文仔细比对分析;第三步,通过范围、程度、数量、话题、逻辑关系、时态、情态等角度,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出现语义偷换,从而排除干扰选项,选出符合提问要求的答案。思路框架如下:

细节判断题答题思路框架图

(三)注意事项

细节判断题常见陷阱

续表

真题示例

1.(北京2020)社会和文化推崇慷慨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要求一个人为他人利益贡献自己的资源,所以这很难用一般的经济理论解释。然而,有神经科学论文指出,即使会牺牲自我利益,有些人也会对他人慷慨大方,这是因为当人表现出慷慨时,会激活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而这些区域与产生幸福感的区域相互关联。

视频解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牺牲自我利益去满足他人的行为不应过多推崇

B.人类做出慷慨行为产生幸福感时的大脑机制相同

C.慷慨行为能增加幸福感是人们慷慨待人的原因之一

D.经济学理论能够充分阐述人类利他行为的机制

[解析] A项“不应过多推崇”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尾句,原文是“相互关联”,而非“相同”,表述错误。C项对应文段转折之后的内容,表述正确。D项对应文段转折之前“所以这很难用一般的经济理论解释”,表述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2.(北京2018)为了生存,植物必须对周边“视觉”环境的动态了如指掌。为此它们需要知道光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和颜色。毫无疑问,植物可以察觉人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电磁波。我们只能感知波长范围较窄的一段电磁波,植物却能感知到波长更短或更长的电磁波。不过,尽管植物能“看”到的光谱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能看到的宽广得多,它们却“看”不到图像。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把光信号转化为图像,但是能够转化成调控生长的种种指示。植物没有眼睛,正如我们没有叶子。但是植物和我们都能察觉到光。

视频解析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

A.植物能看到人类可见或不可见的图像

B.植物通过把调控生长的指示转化为光的信号来感知环境

C.植物利用神经系统感知波长

D.植物和人类一样有“视觉”

[解析] 根据选项匹配文段。D选项,文段说人类有视觉,根据第四行“尽管植物能‘看’到的光谱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能看到的宽广得多”可知,植物也是有“视觉”的,与原文相符。A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植物可以察觉人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电磁波”,而不是“图像”。B项:主客颠倒,文段说的是把光信号转化为调控生长的指示,而不是“把调控生长的指示转化为光信号”。C项:曲解文意,文段说“植物没有神经系统”,C项说“植物利用神经系统”,说法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考点2:细节查找题

细节查找题通常比较简单,考生可以在阅读设问之后带着问题回到给定材料中直接查找,无须逐字逐句地阅读全文。

细节查找题解题技法

真题示例

1.(北京2019)互联网对于解决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匮乏,医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医生间能力差别大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为医生提供了手机应用软件,让他们利用碎片时间和业余时间向患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还建立了患者付费机制,让医生们的付出获得了合理回报,激发医生动力,使他们愿意把私人时间贡献给社会。

视频解析

关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优势,这段文字没有提到( )。

A.合理分配医生资源

B.有效减少医患冲突

C.医生获得相应回报

D.有效利用医生时间

[解析] A项对应首句,符合文意。B项文段没有论述,无中生有。C项对应文段结尾“另一方面……”所表述的内容,符合文意。D项对应文段“一方面……”所表述的内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2.(河南2017)当史前人类到达世界的新区域时,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大型动物突然灭绝了,较小的物种却幸存下来了。大型的、生长缓慢的动物很容易成为猎物,所以被迅速猎杀直至灭绝。现在类似的情况可能正在海洋中发生。

这段文字提到史前大型动物的灭绝是为了说( )。

A.大型动物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B.当大型动物消失时,小物种幸存了下来

C.如今大型海洋动物可能面临类似的威胁

D.生长缓慢的鱼类比生长快的鱼类寿命长

[解析] 文段第一句话先提到了史前大型动物灭绝的事例,然后第二句话对为什么大型动物会突然灭绝稍作解释。最后第三句话谈到现在海洋中可能正发生着类似的情况,所以前后对比可以判断,史前大型动物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当前我们海洋中的大型动物也可能会遭遇灭绝。C项符合。A项:文段中的大型动物是被其他物种迅速猎杀而灭绝的,并非环境变化所致,说法错误;B项:该项是史前大型动物这一事例的具体内容,文段是要以此为鉴去证明别的事情,排除;D项:只是在对比鱼类寿命长短问题,并未涉及事例想要说明的话题,即当前海洋中可能正在上演的“灭绝”,排除。故本题选C。

第四节 词句理解题

一、概述

词句理解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完一段话之后,能够根据文段内容正确理解原材料中某个词语或者某一句话的语境意义,考查的是考生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词语或者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能力。这种题型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逻辑填空题,如同样要求考生借助于语境信息中的关键成分来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但同时该题型又与逻辑填空题有较大差别。逻辑填空题通常考查的是词语的具体含义,而词句理解题则更侧重于词语或句子不同寻常的含义,尤其是在特殊语境中的抽象意义,因此考生在解答词句理解题时,一定要结合所给文段的具体语境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答题思路

解答词句理解题,第一步要找准所问词语或句子在原文的位置,适当标注;第二步是结合前后文的语义来理解该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的含义,并选择正确答案。如果考查的是代词指代,代词所指代的内容通常离它比较近,可在就近范围内寻找指代对象。既然是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那么脱离了前后语境,只是字面含义的选项都是有误的。

考点1:代词指代题

真题示例

1.(河南2017)近年来,关于不同物理理论之间对应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有科学家认为,这些对应强烈表明,存在一种完备的统一物理理论,但是它们也暗示,也许不可能用一个单独表述来表达这个理论。相反,在不同的情形下,必须使用基本理论的不同影像。这与用地图描绘地球表面很相似,人们不能只用一张单独的地图,在不同的区域必须用不同的地图。这就变革了科学定律的统一观,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最重要的一点:一组人们能够发现并理解的合理的定律制约着宇宙。

这段文字画线部分中的“它”指的是( )。

A.完备的统一物理理论是存在的

B.不同物理理论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C.在不同的区域必须使用不同的地图

D.统一物理理论需要用不同方式来表述

[解析] 根据代词指代题的做题思路:定位原文、承前指代可知,“它”和前文的“这”属于同源指代,即指代同一个对象,其指代的对象应该在前文,排除掉举例证明的句子“这与用地图描绘……”可知,“它”指代的对象就是“不可能用一个单独表述来表达这个理论”,D项为其同义替换。A项:文段“它”指代的对象是统一理论的不同表达,因此排除A。B项:存在对应关系不是文段强调重点,而“它”指代的是原文转折之后的内容,排除。C项:该选项指向的内容是举例证明的部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项。

2.(深圳2016)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

视频解析

上述文段中,“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中“这”指的是( )。

A.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B.“鸟男们”受到荷尔蒙困扰

C.春天日照影响鸟类行动

D.物竞天择理论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是针对什么进行的解释。锁定倒数第二句“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的下文,可知是针对“鸟儿唱歌的目的”,由此再观察代词“这”出现的前一句,可以判定前文解释的理论是在说明“鸟儿唱歌的目的是吸引异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2:词句理解题

真题示例

(国家2017)当炫耀式旅游成了目的,扎堆往知名景点挤,也就在意料之中。其实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的功能。如果是为了教育,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名山大川、古城遗迹,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是为了休闲放松,可以去海边、深山、或者就近选择市郊的农家小院,能短暂逃避尘世喧嚣就好。理性面对旅游目的,寻找合适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游观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快乐。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旅游市场分化,人满为患的现象才可能消失,旅行中的快乐亦会更加醇厚。

视频解析

根据这段文字,旅游观念的“转型升级”指的是( )。

A.实现多样化的功能

B.赋予旅游实际意义

C.理性面对旅游目的

D.享受旅行中的快乐

[解析] 根据就近原则,文段提倡“理性面对旅游目的……才是健康的旅游观念”,所以紧接其后的“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指的就是“理性面对旅游目的”,C项符合。A项“多样化的功能”只是文段针对国人以炫耀为目的的旅游的一个“可选”的方案,而不是唯一提倡的方案;B项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是转型升级的结果,不是观念本身。故本题选C。

第五节 态度观点题

一、概述

态度观点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作者对某事的态度、观点、倾向性的分析判断能力。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有时着眼点在一些很小的细节,有时也需要对全文进行宏观掌握,因此态度观点题与主旨概括题是有交叉点的,在主旨概括题处讲到的方法和技巧有些在这里同样适用。解答这种题型,主要在于熟练掌握态度观点题的几种类型,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答题角度。

二、答题思路

考生首先要通读材料,把握不同主体的不同观点,判断作者有无态度体现。若是没有态度体现,就选择没有表态意思的选项;若是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则选择与作者观点同义替换的选项,如有需要,则再进一步分析其态度倾向。

考点:判断态度观点

态度观点题通常有“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作者的态度观点可分为:没有观点、直陈观点、隐含观点、杂糅观点

观点引导词判别

真题示例

1.(北京2017)历史上全球霸主衰落的原因往往是科技领袖地位的丧失,从工业革命到电气革命的变迁使得全球霸主从英国变为美国,而目前美国仍然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位置,仍然是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尽管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美国经济也许难以再现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繁荣”和90年代的“新经济繁荣”,但仍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在克服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家庭、政府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均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将再次显现王者底蕴。

视频解析

根据这段话,作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是( )。

A.力不从心

B.任重道远

C.绝处逢生

D.东山再起

[解析] 根据文段中表达观点倾向的关键词语“前沿位置”“领头羊”“王者底蕴”可知,作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持积极态度,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难以再现以前的繁荣,但仍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D项“东山再起”符合作者的判断。A项“力不从心”指心里想做,可是能力或力量够不上;B项“任生首选”比喻责任重大;C项“绝处逢生”指在陷入绝境的时候又有了生路。三项均与“再现王者底蕴”语境不符,排除。故选D。

2.(国家2016)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意识到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传播文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视频解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

A.物尽其用

B.睹物思人

C.超然物外

D.寄情于物

[解析] 本题问的是作者对文物的看法。解题的切入口在“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一句。“老物件的温度”“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可知应该选择“寄情于物”。此外,前文中的某些内容也有助于理解作者观点,引导词“我便……”说明前后内容为因果关系,“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充满人情世故”“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在提示“寄情于物”。A项“物尽其用”指各种物品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即不浪费任何东西;B项“睹物思人”指看到与死去或离去的人有关的东西而想念他;C项“超然物外”指超脱于尘世之外,或表示置身事外。作者认为“文”与“物”并非脱离关系,“物”是载体,“文”(或“情”)是中心,“文”与“物”依然关联,由此排除以上三项。故正确答案为D项。

3.(联考2016)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现代病”,因为“从前听都没听说过”。最近,貌似又有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一则报道被引入国内,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两位科学家通过研究木乃伊,发现古人无癌,癌症是“人造现代病”,甚至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死亡率开始急速飙升”。对医学史以及癌症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会觉得这个结论非常怪异,“人类的死亡率”从来都是100%,何来“飙升”;自然界中的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紫外线、环境毒素、霉变食物、致癌病毒等,也都古已有之。不过,报道所描述的研究倒是真实存在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癌症综述》。

视频解析

作者认为( )。

A.癌症与工业化关系密切

B.现代人患癌症的比例增大

C.癌症应归咎于环境污染

D.癌症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

[解析] 文段通过“貌似”“非常怪异”表示质疑的词可知,作者对于癌症是“人造现代病”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由原文中提到的“‘人类的死亡率’从来都是100%”“自然界中的各种致癌因素……古已有之”可知,作者认为癌症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疾病,D项正确。A项是引用其他人的观点,而非作者的观点,排除;B项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是作者的观点,排除;C项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第六节 标题填入题

一、概述

标题填入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于文段核心内容的提炼能力。这种题型的难度通常偏低,原因有二:一是题目的文段本身阅读难度较小,无须花费太多时间;二是标题填入题与主旨概括题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有时也会称这种题型为“小主旨题”。

二、答题思路

标题指向的是阅读材料的主旨或目的,这也正是“标题”的内在要求。一段文字材料的标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能够概括文段的核心意思;二是与文段的文体风格相一致。解答标题填入题,第一步要立足于阅读材料的语义,根据文体的不同,归纳概括材料的中心、主旨或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步要提炼关键词,选择包含关键词并且与材料文体风格一致的选项。

考点:标题填入题

标题填入题的设问主要表现为“下列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最恰当的是”“下列作为文章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是”“为上面文字拟写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等。

按照文段体裁的不同可将标题填入题细分为议论型标题选择、说明型标题选择、新闻报道型标题选择和记叙型标题选择四种类型。

标题填入题常见题型

真题示例

1.(北京2020)为了躲避天敌和高温日晒,许多候鸟迁徙时选择夜间飞行。当必须飞越某些天然地理屏障如墨西哥湾时,他们甚至会不眠不休地连续飞行24小时。与人一样,长期缺乏睡眠会令鸟儿极度疲惫,灵活性降低,这必然导致它们在中途休息时面临更大的危险。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候鸟们自有一套聪明的解决办法。科学家观测了7只捕获到的斯文氏夜鸫,发现这种惯常夜间飞行的候鸟白天休息时并非完全放松,通常会睁着一只眼睛。而脑电波也显示,它们只有半个大脑处于标准休眠状态。

视频解析

下列哪项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 )

A.半梦半醒之间

B.斯文氏夜鸫的秘技

C.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D.你的夜晚,我的白天

[解析] 分析文段,“然而”之后为重点,重点句强调的是候鸟们解决缺乏睡眠的问题,并且通过斯文氏夜鸫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白天并非完全放松,而是会睁着一只眼睛,并且只有半个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对比选项,首先排除B选项,例子不适合做标题;D选项表述过于笼统,其中“你”“我”指代不明,排除。A、C两个选项对比,相对来说,A选项更能贴合这个文段之中所强调的候鸟在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而C选项本身不一定指睡眠。因此,选择A选项。

2.(北京2017)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地质史上历经数次漫长的岩浆活动,形成独特的“天然矿石博物馆”。尤其在该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区,分布着一条条伟晶岩矿脉,出产碧玺、石榴石、水晶等多种宝石。经过仔细勘探,宝石学家在这些伟晶岩矿脉中,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宝石,外表呈柔和的粉红色,晶体大而透明,杂质与裂纹极少,令人爱不释手。考察队回到美国后,宝石学家提议以热衷矿石收藏的大银行家、此次考察的赞助商约翰·摩根命名这种宝石,摩根石由此登上了珠宝界的舞台。

视频解析

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五彩斑斓的宝石

B.摩根石的诞生

C.神奇的马达加斯加

D.天然矿石博物馆

[解析] 文段1、2句引出话题,介绍了马达加斯加岛由于地质活动形成了优质的矿石资源。第3、4句为文段的重点,提到了一种全新的宝石,后来以约翰·摩根的名字为这种新的宝石命名,即摩根石。因此,文段重点介绍的是摩根石的由来,只有B项提到了摩根石,适合作为文段标题。故选B。

3.(国家2017)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原来,珊瑚虫体内负责控制色素生成的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激活的基因越多,珊瑚颜色就越明亮鲜艳。这些色素对与珊瑚共生并为之提供食物的海藻有保护作用。在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避免海藻被阳光杀死,珊瑚虫便会生成更多色素,珊瑚的颜色就会更鲜艳。

视频解析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保卫海藻

B.阳光与珊瑚

C.多彩珊瑚之谜

D.乐于奉献的珊瑚虫

[解析] 文段为说明文体,围绕“珊瑚”这一说明对象展开论述。首句为文段主旨句,即“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考虑标题简明扼要又带有吸引眼球的特点,C项表述最合适。A项“保卫”之意无从体现;B项侧重强调“阳光与珊瑚”的关系,与主旨句表述不符;D项侧重强调“珊瑚虫”,与文段陈述主体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项。

4.(国家2016)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创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视频解析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解析] 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点明主旨“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接着举例论证:俄罗斯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德国创造出“风拣技术”,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可见首句中的“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指的是利用新技术来处理垃圾,B项最适合做标题,可以点明主旨。A项,文段主旨是处理垃圾的新技术,而不是垃圾是资源,排除;C项,风力只是举例说明中的一部分,不足以代表整个文段的意思;D项,将无害化作为垃圾处理的未来太过片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