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完这本书我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
五年多痛并快乐着的日子,五十万公里囧而妙趣横生的旅程,五十多双在默默关注中寄予慰藉和温暖的目光……这些仿佛用最锐利的刀刻在了记忆的深处,总是无时不在地萦绕着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提醒我不论有多少困难都要坚持实现自己的诺言。所以,写完这本书我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
我有很深的煤炭情节。非但因为父祖辈皆出身矿工,而且自己从小就在矿山长大,后来考上大学,远远离开了煤城,本以为这辈子要和煤城说再见了,谁知人生就像画了个圈,无非是在眼镜片上多刻了几道岁月的年轮,生活又返回到起点。这一回头眨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可以说我最美好的青葱岁月是扎根煤海,和煤打着交道,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是满面黧黑的矿工兄弟,养我育我的都是这乌黑之金。这大概就使我对煤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记得小时候,蹚着黑水在涵洞里捞过鱼,翻过浓烟刺鼻的矸石坡到农林场偷过苹果,趁人不备溜进矿工澡堂打过水仗,那时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矿山是美好而亲切的,小脑袋里千百遍幻想的是《沸腾的群山》里激昂而令人振奋的场面,多想自己快快长大早点投身矿山生活啊。大一些,对生活的理解多了,就知道质朴善良的矿工地位是卑微的,工作环境是恶劣而时时处于危险当中的,矿山不时响起的救护车鸣叫声所带来的肯定是阴冷而令人心悸的一天。所以,填各类登记表格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家庭成分一栏写上“干部”,似乎特别在意父亲从矿工到干部的身份蜕变;打小长辈总教育我们,“实在不喜欢念书了,就接班去下坑吧”,过去还有一丝小兴奋,这时已有了明显的推拒心理。大学毕业返回矿山,真正深入矿井、车间,深入煤矿生活的角角落落,也进一步理解了矿工生活的艰辛、压抑和无奈,明白了现代化和社会文明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而深深触发我心头之痛的,还是在我从事煤炭销售工作和下游企业有了深入接触之后,从别人轻视的目光和调侃的言语里,我品尝过对煤矿“傻大黑粗”的鄙薄,感受过强势行业的倨傲,体念到了煤矿工作环境、矿工生活质量的明显的社会落差。“煤夫种种情况,罕所传述”,历史上煤矿工人的地位就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意识地压低农矿等初级产品的价格,把利益让渡给加工、再加工行业,使之有充足的利润空间参与市场竞争,这种长期存在的“剪刀差”,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进入市场自由定价后,因煤炭相对过剩,就更加人为地把煤矿地位“剪”低了。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煤是肮脏而带着血水的,并没有多少人认真思虑煤是怎样带给人类光明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也没有多少人怀揣足够的耐心去了解隐藏在煤背后的欢乐和辛酸。2002年我刚接触煤雕,其实仅仅是怀着一种为今后“安身立命”的打算,谁知接触久了,就勾兑出了感情,更引发了与生俱来、长期压在心底的煤炭情节,也不经意地触碰了对煤炭曾经的感伤和忧虑,因而我把煤雕包装成“高大上”,想让人们看看“傻大黑粗”的丑小鸭也能变成高雅天成的黑天鹅。故此,煤雕越来越像一锅煮过劲儿的粥,把我的人生规划、生命、精力和财富煮得一塌糊涂。幸耶,不幸耶,俱往矣,一切都埋藏在这本书里了。不过,至今我还是带着一点莫名的使命的亢奋,总觉得在自己的一生中,多多少少是为煤而正名、是为煤文化做了一点事,所以我不后悔。
我是个自信、执拗的人,甚而还有点偏激、过度直率和桀骜不驯,大概与我学习、生活、工作长期处于顺境有关系,这种性格其实不利于复杂的人际交往环境,但幸好总是有知我任我、容我忍我的贵人相助,使我总是能够率性而为,轻松地抵达彼岸。其实我还应该为自己有这样的个性而庆幸,若非如此,碰到困难不敢闯,遇到问题绕个弯,那这本书能否写完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首先我不具备写这本书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也没有技术傍身,但我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干了,而且不怕干错惹人笑话,这得有多“大无畏”呀。说句透底的话,我是等着有人来批驳我、纠正我,以为再版之资呢。再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是要有财力支撑的,我在明显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促上马,力有不逮,但好在我没回头,咬着牙一股劲地走下来了。遗憾的是书读得囫囵吞枣,路走得弯弯扭扭,好多该走的地方尚未走到。留点不足吧,人们不是常说缺憾也是一种美吗?聊以自慰得了。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真是走了很多地方,起初的计划每个月都有上万公里的行程安排,时间赶得很紧,有时一天要走三个县市或集镇,而中西部地区交通并不发达,汽车、火车来回倒,还要晚点,还要遇到下雨下雪,还要市场没人、博物馆关门,经常实现不了计划,我为此很苦恼,咒天诅地,甚而自责。有一天我豁然开朗,人生不也是一次旅行吗?干嘛要匆匆忙忙,为赶路错过沿途的风景呢?于是乎,我的心态放平和了,赶上又能咋样,赶不上又能咋样,快和慢其实都是在享受生命。我把写作这本书当做了一次人生的体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走在路上免不了碰上一些有趣的无趣的故事、一些有趣的无趣的人,这也让我忽而抓耳挠腮忽而无比欣喜。我是个属猴的人,性格很脱跳,缺乏沉稳,所以遇事总是火急火燎的,我的一位领导启示我要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确实是金玉之言,但我还是处理不好,性急往往造成事倍功半,所以我在路上吃了很多亏,但又羞于启口,只好打烂牙齿往肚里咽,用吃亏是福给自己宽解吧。我也遇到很多施以仗义援手的热心朋友,他们多半是古玩收藏爱好者,有丰富的学识经验,虽“起于草莽”但不亚于那些专业团队的,关键是他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放下手中的事鼎力襄助,给我提供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铭感五内、念兹在兹。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并不点题,正文的内容还是正经八百地慢慢看吧!就此打住。
余骏
201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