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杏花村访酒
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别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归类。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这里是一个大型的酒厂。历史上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古韵。但凡来晋之人,无不设法去游一次,游人之意却并不在山水间,而在酒。
汾酒厂的餐厅是别致的,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最醒目的是郭沫若手书的那首“杏花村里酒如泉”诗。服务员打开酒坛盖,将酒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而隽远。客人都笑了,但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破坏了这酒的恬静。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这汾酒,如窈窕淑女,淡妆素抹。
相传贵州的“茅台”,是清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陕西的“西凤”,是“山西客户迁入,始创西凤酒”。至今我国不少地方的酒名中,仍带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
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