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
卢照邻(634?—686?),字升之,号幽忧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后迁益州新都尉。壮年染风疾,以服药不精中毒,疾转笃。徙居阳翟之具茨山,疾甚,预为墓偃卧其中。终以不堪疾病折磨,投颍水死。照邻工诗文辞赋,为初唐四杰之一。诗以七言歌行见长,文则学赡才富,博奥精工,长于骈俪,复多骚体。两《唐书》有传。原有文集二十卷,又有《幽忧子》三卷,俱佚,明张燮辑有《幽忧子集》七卷。今人整理本有多种,其中《卢照邻集笺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卢照邻集校注》由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
乐府杂诗序[1]
闻夫歌以永言[2],庭坚有歌虞之曲[3];颂以纪德[4],奚斯有颂鲁之篇[5]。四始六义,存亡播矣[6];八音九阕,哀乐生焉[7]。是以叔誉闻诗,验同盟之成败[8];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9]。王泽竭而颂声寝,伯功衰而诗道缺[10]。秦皇灭学,星琯千年[11];汉武崇文,市朝八变[12]。通儒作相,征博士于诸侯[13];中使驱车,访遗编于四海[14]。发诏东观,缝掖成阴[15];献书南宫,丹铅踵武[16]。王风国咏,共骊翰而升沈;里颂途歌,随质文而沿革[17]。以少卿长别,起高唱于河梁[18];平子多愁,寄遥情于垅坂[19]。南浦动关山之役,作者悲离[20];东京兴党锢之诛,词人哀怨[21]。其后鼓吹乐府[22],新声起于邺中[23];山水风云,逸韵生于江左[24]。言古兴者,多以西汉为宗;议今文者,或用东朝为美[25]。《落梅》、《芳树》[26],共体千篇;《陇水》、《巫山》[27],殊名一意。亦犹负日于珍狐之下,沈萤于烛龙之前[28]。辛苦逐影[29],更似悲狂;罕见凿空[30],曾未先觉。潘陆颜谢,蹈迷津而不归[31];任沈江刘,来乱辙而弥远[32]。其有发挥新体,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流之上[33],自我作古[34],粤在兹乎[35]!
乐府者,侍御史贾君之所作也[36]。君升堂入室[37],践龟字以长驱[38];藏翼蓄鳞[39],展龙图以高视。林宗一见,许以王佐之才[40];士季相看,知有公卿之量[41]。南国蛟龙之燿,下触词锋[42];东家科斗之书,来游笔海[43]。朝阳弄翮,即践中京[44];太行垂耳,先鸣上路[45]。当赤县之枢钥[46],作高台之羽仪[47]。动息无格于温仁[48],颠沛安由乎正义[49]。玉阶覆奏,谨依汲直之闻[50];铜术埋轮,先定雍门之罪[51]。霜台有暇[52],文律动于京师[53];绣服无私[54],锦字飞于天下[55]。
九成宫者[56],信天子之殊庭[57],群仙之一都也[58]。五城既远[59],得昆阆于神京[60];三山已沈[61],见蓬莱于古辅[62]。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镂群峰;碧甃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63]。离宫地险,丹涧四周,徼道天回,翠屏千仞[64]。卫尉寝蒙茸之署[65],将军无刁斗之警[66]。中岩罢燠,飞霜为之夏凝[67];太谷生寒,层厓以之秋沍[68]。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郊[69];群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70]。春秋络绎,冠盖满于青山[71];寒暑推移,旌节喧于黄道[72]。夕宿鸡神之野[73],朝登凤女之台[74]。青鸟时飞,白云无极[75]。千年启圣,邈同汾水之阳[76];七日期仙,颇类缑山之曲[77]。经过者徒知其美,揄扬者未歌其事[78]。恭闻首唱,遂属洛阳之才[79];俯视前修,将丽长安之道[80]。平恩公当朝旧相[81],一顾增荣,亲行翰墨之林[82],光标唱和之雅。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风靡然[83],动麟阁之雕章[84],发鸿都之宝思[85]。云飞绮札,代郡接于苍梧[86];泉涌华篇,岷波连于碣石[87]。万殊斯应[88],千里不违[89]。同晨风之北林,似秋水之归东壑[90]。洋洋盈耳,岂徒悬鲁之音[91];郁郁文哉,非复从周之说[92]。故可论诸典故,被以笙镛[93]。
爰有中山郎馀令[94],雅好著书,时称博物。探亡篇于古壁,征逸简于道人[95]。撰而集之,命余为序。时褫巾三蜀[96],归卧一丘,散发书林,狂歌学市[97]。虽江湖廊庙,宾庑萧条[98];绮季留侯,神交仿佛[99]。遂复驱偪幽忧之疾[100],经纬朝廷之言[101]。凡一百一篇,分为上下两卷,俾夫舞雩周道[102],知小雅之欢娱[103];击壤尧年,识太平之歌咏云尔[104]。
《卢照邻集笺注》卷六
[1] 本文是卢照邻为时人贾言忠、许圉师等唱和诗作而作的集序。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古代诗歌的流变及汉魏六朝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交代了以贾言忠、许圉师为首的群官唱和情况及序文的写作缘起,虽为应酬性文字,却写得工丽典雅,丰缛绮靡,颇见作者的学养与才力。
[2] 歌以永言:犹言唱歌是延长诗的语言。永,长。语出《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3] “庭坚”句:庭坚,皋陶的字。见《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歌虞之曲,《尚书·益稷》:“(皋陶)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4] 颂:《诗经》诗体之一。纪德:纪录功德。《毛诗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故云。
[5] “奚斯”句:奚斯,即春秋时鲁公子鱼。颂鲁之篇,《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尚书》,其义一也。”李善注:“《韩诗·鲁颂》曰:新庙奕奕,奚斯所作。薛君曰:奚斯,鲁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奚斯所作也。”按,“新庙奕奕”为《鲁颂·宫》诗句,“颂鲁之篇”,当指《宫》一诗。
[6] 四始六义:《毛诗序》谓风、小雅、大雅、颂为四始;称风、赋、比、兴、雅、颂为诗六义。存亡播矣,《毛诗序》郑玄笺“四始”曰:“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也。”孔颖达疏引郑《答张逸》云:“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又《笺》云,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然,则此四者是人君兴废之始,故谓之四始也。”
[7] “八音”二句:八音,中国古代对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不同材质所制乐器的称呼。《周礼·春官宗伯·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郑玄注:“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九阕,犹九成。乐曲终止为成。阕,终。《礼记·文王世子》云:“有司告以乐阕。”郑玄注:“阕,终也。”又,《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颖达疏:“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哀乐生焉,《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
[8] “是以”二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晋国扣留了卫国国君,齐侯与郑伯到晋国为卫侯说情,在招待二君的宴会上,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相郑伯,赋《缁衣》。晋叔向使晋侯拜二君说:“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敢拜郑君之不贰也。”叔向,即叔誉。句谓叔誉从齐侯、郑伯的赋诗,就可知道他们与晋国之间同盟的成败。
[9] “延陵”二句:延陵,延陵季子的省语,即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季札聘鲁时,请观周乐,鲁乐工分别为其演奏诸国风,季札在听乐的同时,根据所奏诸国风评论了诸国政治风俗情况。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典彝,国家之法度。此指国家的政治情况等。
[10] “王泽竭”二句:谓周天子恩惠衰竭而颂诗止息,春秋五霸之功衰落而诗道丧缺。班固《两都赋序》:“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语本之。
[11] “秦皇”二句:秦皇灭学,指秦始皇焚毁诗书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尚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尚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星琯千年,星琯,亦作“星管”,古指一周年。星指二十八宿,管指十二律管,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星、管皆十二月一周转,故称。千年,自秦始皇灭学至作者的时代,约八百八十馀年,谓千年,盖举成数而言。
[12] “汉武”二句:汉武崇文,《史记·儒林列传序》云:“及今上(武帝)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事当指此。市朝八变,谓历经变迁。八变,或谓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
[13] “通儒”二句:《汉书·儒林传》载,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又载,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向武帝上奏:“……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14] “中使”二句:《汉书·艺文志》云:“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二句所言当谓此。中使,由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任之。
[15] “发诏”二句:发诏东观,《后汉书·孝安帝纪》载:“(永初四年二月)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东观,东汉时洛阳南宫内观名,汉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缝掖成阴,谓儒士人数众多。缝掖,亦作“缝腋”,古儒者所服大袖单衣,此代指儒者。
[16] “献书”二句:献书,王先谦《汉书补注》引何焯曰:“《文选》三十八引刘歆《七略》曰:‘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南宫,秦、汉宫殿名,在洛阳。李泰《括地志》:“南宫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二十六里洛阳故城中。《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后汉书·张酺传》载:“永平九年,显宗为四姓小侯开学于南宫,置五经师。”此言献书南宫,盖就汉代广求书籍事笼统言之。丹铅踵武,谓点勘校订古籍之事连续不断。丹铅,点勘书籍所用的朱砂与铅粉,此指校订古籍。踵武,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
[17] “王风”四句:谓各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因人们趣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王风国咏,谓诸侯列国之歌。王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骊翰,马黑色曰骊,白色曰翰。里颂途歌,犹言里巷道途之民谣。质文,质朴与文采。
[18] “以少卿”二句:少卿,西汉李陵字。相传李陵在匈奴与苏武分别,赠苏武诗以道别情。萧统《文选》收录有李陵《与苏武三首》,其中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慕何之”的句子。
[19] “平子”二句:平子,东汉张衡字。《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李善注:“应劭曰:‘天水有大阪,名曰陇阪。’”阪,通“坂”。
[20] “南浦”二句:南浦,屈原《九歌·河伯》有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常以之代送别之地。关山之役,谓边塞行役。
[21] “东京”句:东京,指东汉都城洛阳,此以之代东汉。党锢之诛,亦称党锢之禁。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士大夫李膺、陈蕃等联合太学生郭泰、贾彪等,对宦官集团予以猛烈抨击,并进而品评人物,议论时政,宦官遂指使人诬告李膺等结党“诽讪朝政”,桓帝因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馀名“党人”入狱,次年虽赦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至灵帝时,大将军窦武执政,李膺等复被起用。窦武与陈蕃等谋诛宦官,事泄被杀。灵帝在宦官挟持下收捕李膺、杜密等百馀人,下狱害死之,并陆续处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事见《后汉书·党锢列传》。词人哀怨,乐府诗有《艳歌何尝行》云:“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又《枯鱼渡河泣》:“枯鱼渡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教慎出入。”或谓二诗为“党锢之禁”而作。
[22] 鼓吹乐府:指乐府鼓吹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引崔豹《古今注》曰:“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
[23] “新声”句:指建安时期曹操父子等人所创作的乐府新辞。曹氏父子多以新起的相和曲辞创作,用古题而又不受古题所限制,故云。邺中,即邺县。
[24] “逸韵”句:指东晋及南朝诗人的创作。江左,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又因东晋及南朝各代统治俱在这一地区,因而也代指东晋及南朝。
[25] “言古兴”四句:古兴,指诗之比兴。此指西汉的乐府,因其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故称。今文,指五言古诗。其相对于乐府古辞,为后起之诗体,故称。东朝,此指东汉。汉世五言古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为“五言之冠冕”,至唐仍为人所崇重,故作者有“东朝为美”语。
[26] 《落梅》、《芳树》:指乐府横吹曲中《梅花落》与鼓吹曲中《芳树曲》二曲。
[27] 《陇水》、《巫山》:指乐府横吹曲中《陇头吟》(一作《陇头水》)及鼓吹铙歌曲中《巫山高》二曲。
[28] “亦犹”二句:比喻识见之寡陋或所献之微薄。负日于珍狐之下,《列子·杨朱篇》载: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仅以过冬,暨春冬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珍狐,此指狐裘。沈萤于烛龙之前,左思《三都赋·吴都赋》:“西蜀之于东吴,小大之相绝,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桪木龙烛也。”萤,萤火虫。烛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能照耀天下。《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9] 逐影:指追随前人的创作。
[30] 凿空:此谓开拓创造。
[31] 潘陆颜谢:即西晋诗人潘岳、陆机,刘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迷津,犹迷途。此指沿袭古题拟作乐府诗
[32] 任沈江刘:即齐梁作家任昉、沈约、江淹、刘孝绰。乱辙,此处意犹歧途。四人亦有不少拟作乐府诗,故云。
[33] 九流:先秦时期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及农家。见班固《汉书·艺文志》及《汉书·叙传》。
[34] 自我作古:谓不沿袭前人成例,自我新创。
[35] 粤在兹乎:粤,发语词。兹,指贾言忠所作乐府杂诗。
[36] 侍御史贾君:谓贾言忠。高宗乾封中曾任侍御史。事迹附见两《唐书·贾曾传》。侍御史,唐御史台属官。《新唐书·百官志》:“(御史台)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举百僚及入承诏,知推、弹、杂事。”
[37] 升堂入室:《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邢昺疏:“言子路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颜渊是也;升堂次之,子路是也。”此谓贾言忠于乐府创作的技巧已臻佳境。
[38] “践龟字”句:此与下句“展龙图以高视”意同,俱谓贾言忠有神授之才。《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引《尚书中侯》:“河龙图出,洛龟书成,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39] 藏翼蓄鳞:谓其养精蓄锐,待时以飞腾。《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李善注:“曹植《矫志诗》:‘仁虎匿爪,神龙隐鳞。’成公绥《慰志赋》曰:‘惟潜龙之勿用,戢鳞翼而匿景。’”
[40] “林宗”二句:林宗,东汉郭泰(泰一作太)字。《后汉书·王允列传》:“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41] “士季”二句:士季,晋钟会字。《世说新语·赏誉》:“王濬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以上二句,皆借以赞扬贾言忠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42] “南国”二句:南国蛟龙,指陆机、陆云兄弟。《世说新语·赏鉴》:“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机)曰:‘君兄弟龙跃云津。’”刘孝标注引《裴氏家传》:“司空张华与陶书曰:‘二陆龙跃江汉。’”陆机、陆云俱吴郡人,故云“南国蛟龙”。此借以喻贾言忠之文才出众。词锋,谓文词才思敏锐犀利犹如刀锋。
[43] “东家”二句:东家,即东家(孔)丘,指孔子。《颜氏家训·慕贤》:“鲁人以孔子为东家丘。”科斗书,指先秦古文字。孔安国《尚书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笔海,犹文海、词场。此句谓贾言忠学养深厚,文辞古奥典雅。
[44] “朝阳”二句:朝阳,《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此代指凤凰。弄翮,犹言振翅。中京,指长安。
[45] “太行”二句:太行垂耳,《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上路,犹言要路。喻显要官职。此谓贾言忠遭遇知己,故得以居要职。
[46] 赤县:也称赤县神州,古时对中国的别称。枢钥,门枢与锁钥。此喻政府要害部门。
[47] 高台:指御史台,唐代掌管监察与纠弹百官的机构。羽仪:此为表率之意。
[48] 动息:出处。《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李善注:“动息,犹出处。言出处之情有疑,譬临歧路而多惑也。”隔,一作“格”。格,拒。温仁,温和、仁爱。
[49] “颠沛”句:谓贾言忠循正义之道而行,哪会有挫折困顿。颠沛,仆倒,喻困顿失意。安,疑问代词,哪里。由,自,从。
[50] “玉阶”二句:玉阶,天子宫廷之阶,代指朝廷。覆奏,重加详审而上奏。《旧唐书·太宗纪》:“(贞观五年)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汲直,汲黯之方直。汲黯,字长孺,汉景帝时人。为人倨傲,任气节,好直谏,面折,数犯人主颜色,因此亦不得久居位。事迹见《史记·汲郑列传》。后世因汲黯方正鲠直,因有“汲直”之称。《汉书·贾捐之传》:“(杨兴)为长安令,吏民敬乡,道路皆称其能。观其下笔属文则董仲舒,……置之争臣,则汲直。”又,贾言忠性严苛,《新唐书·贾曾传》载:“父言忠,貌魁梧,事母以孝闻,补万年主簿。护役蓬莱宫,或短其苛,高宗廷诘,辩列详谛,帝异之,擢监察御史。”故作者这里以汲直称道贾言忠。
[51] “铜术”二句:铜术,铜街,也即铜驼街,在洛阳。《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居处部》引华延儁《洛阳记》:“两铜驼在宫之南街,东西相对,高九尺,汉时所谓铜驼街。”《说文》:“术,邑中道也。”埋轮,《后汉书·张纲列传》:“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馀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因奏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贪叨好货、多树谄谀、陷害忠良等事。此用其事。雍门,汉长安西城门。此代指都城之门。雍门之罪,谓都城权臣作奸犯科之罪。
[52] 霜台:指御史台。杜佑《通典·职官门六》:“御史台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俊,莫之比焉。”
[53] 文律:此指诗文。
[54] 绣服:汉有绣衣直指,为监察执法官,因其衣绣服、处事无私,因名。后也以“绣服”指侍御史。
[55] 锦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滔符坚时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凡八百四十字。”此用以代指辞藻精美的诗文。
[56] 九成宫:唐宫名,在今陕西麟游西。本为隋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九成。高宗永徽二年曾改名万年,乾封二年复旧,系皇家避暑别宫。
[57] 殊庭:仙人的居处。《史记·孝武本纪》:“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以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焉。”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殊庭者,异也,言入仙人异域也。”
[58] “群仙”句:《史记·封禅书》:汉武帝尝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此用以况九成宫,谓为群仙之都。
[59] 五城:传说神仙所居之地。《史记·孝武本纪》:“方士有言‘皇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裴骃集解引应劭曰:“昆仑悬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
[60] 昆阆:昆仑之阆风,为仙人所居。《楚辞·离骚》:“登阆风而绁马。”王逸注:“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此代指九成宫。神京,指长安。
[61] 三山:指蓬莱、方丈、瀛州。《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
[62] 古辅:指凤翔府。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凤翔府”:“(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所以扶助京师行风化也,与京兆、左冯翊谓之三辅。”此因凤翔府古属三辅,故称。
[63] “碧甃(zhòu宙)”句:碧甃,碧玉为饰的井。甃,井壁。此代指井。铜池,檐下承接雨水的器具,宫中以铜为之,故称。俯银津,俯视银河。银津,银河。此以夸张言九成宫之高。
[64] “徼(jiào 轿)道”二句: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周卢千里,徼道绮错。”李周翰注:“徼道,循禁道也。”天回,若在半天空回绕,极言宫所在山之高。翠屏,绿色屏障,此指山。
[65] “卫尉”句:卫尉,秦汉官职名。掌宫门警卫,为九卿之一。蒙茸,指猛士。《文选》扬雄《甘泉赋》:“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李善注引晋灼曰:“飞者蒙茸而乱,走者陆梁而跳,谓猛士之辈。”
[66] “将军”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带兵行军,对士卒不过分约束,遇水草丰美处屯舍而止,士卒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此暗用其事。刁斗,古代军中用具,以铜制成,形似斗而有柄,白昼用作炊具,晚上敲击以巡更。
[67] “中岩”二句:此言九成宫夏季极为凉爽,乃避暑佳处。燠(yù 玉),热。
[68] 层厓:原作“层淮”,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乙编意当作层厓,据改。意谓山峦层叠。厓,山陡立的侧边。沍(hù户),寒冷。
[69] “天子”二句:万乘,即天子。凤辇,车盖上装饰有凤的车子,为皇帝所乘。
[70] “扈龙轩”句:扈,随从,护卫,多用于随侍帝王。龙轩,天子车驾。北辅,九成宫所在之麟游位于长安西北,麟游所属之凤翔府又属三辅之一,故称。
[71] 络绎:接连不断貌。冠盖,指官员的服饰与车乘,此代指官员。
[72]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之节,以竹为之,以牦牛尾为饰,为使者的凭信。黄道,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内在恒星间所走过的视路径,也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因日也象征国君,故天子出游所行之道路也称黄道。
[73] 鸡神之野:指陈仓县境内。《史记·封禅书》:“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亦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宝鸡神祠在汉陈仓县故城中,今陈仓县东,石鸡在陈仓山上。”
[74] 凤女之台:在今陕西宝鸡东南。相传为秦人为祭祀秦穆公女弄玉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凤女祠。
[75] 青鸟:神话传说中的鸟名,相传为西王母的信使。《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一名曰少,一名曰青鸟。”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白云无极,《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自出。’”此用其意。
[76] 启圣:谓开启圣明。邈同汾水之阳,《庄子·逍遥游》:“(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成玄英疏:“汾水出自太原,西入于河。水北为阳,则今之晋州平阳县,在汾水北,昔尧都也。窅然者寂寥,是深远之名。丧之言忘,是遣荡之义。而四子者,四德也:一本,二迹,三非本非迹,四非非本迹也。言尧反照心源,洞见道境,超兹四句,故言往见四子也。夫圣人无心,有感斯应,故能缉理万邦,和平九土。虽复凝神四子,端拱而坐汾阳;统御万物,窅然而丧天下。斯盖其迹,即体即用,空有双照,动寂一时。是以姑射不异汾阳,山林岂殊黄屋!”此以尧之圣德喻赞今天子治理天下之圣明。
[77] “七日”二句:传说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于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而不能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事见刘向《列仙传》。
[78] 揄扬:宣扬。
[79] 洛阳之才:本指贾谊,潘岳《西征赋》中曾称贾谊为洛阳才子。此以贾谊喻贾言忠。
[80] “俯视”二句:前修:犹前贤。丽:使增光辉。
[81] “平恩公”句:平恩公,指许圉师。圉师在高宗显庆二年(657)累迁官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次年因修《实录》封平恩县男。龙朔中曾任左相。后因其子杀人隐匿不奏贬官。作者作此文时,许圉师已不在相位,古云“旧相”。
[82] 翰墨:笔墨。此代指诗文。
[83] 向风靡然:随风倒伏的样子。此谓文士群从而响应。
[84] 麟阁:即麒麟阁,汉宫殿名。据《三辅黄图》卷六引《汉宫殿疏》,天禄、麒麟阁,乃萧何造,用以藏秘书、处贤才。雕章,美文。
[85] 鸿都:东汉洛阳宫门名,汉灵帝时置鸿都门学,专习辞赋书画。此代指文士。宝思,对人才思、谋划、灵感等的赞词。
[86] 绮札:谓辞藻华美的诗文。代郡、苍梧,俱汉郡名。代郡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及山西东北一部分。苍梧辖境约当今广西东部与广东西部一带。此以代郡、苍梧分别代指南与北。
[87] 岷波:岷江之波,此指岷江。岷江在今四川西部,南流入长江。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此以岷江代西,碣石代东。
[88] 万殊斯应:指参与贾言忠唱和活动的人很多,不同身份人的人都来应和。万殊,万般不同,各种各样。
[89] 千里不违:谓千里以外的人皆有应和。《易·系辞上》:“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90] “同晨风”二句:形容唱和者响应之迅速热烈。晨风之北林,《诗·秦风·晨风》:“彼晨风,郁彼北林。”毛传:“,疾飞貌。晨风,鹯也。郁,积也。北林,林名也。”秋水之归东壑,《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
[91] “洋洋”二句:谓贾言忠等人的唱和诗作既雅且美。洋洋盈耳,《论语·泰伯》:“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始,犹首也。《关雎》,周南篇名,正乐之首章也。周道衰微,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太师挚识《关雎》之声,而首理其乱,有洋洋盈耳,听而美之。”悬鲁之音,指鲁太师挚悬挂乐器(编钟)所奏之音。悬,指悬挂钟磬之类乐器的架。
[92] “郁郁”二句:谓贾言忠等人的唱和之作丰富多彩。《论语·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93] “故可”二句:谓其唱和之作可列为朝廷典制,配以音乐,播之管弦。典故,典制或成例。笙镛,古乐器名。笙,一种管乐器。镛,大钟。
[94] 中山:战国时国名。郎馀令:字元休,生卒年不详,约与王勃、卢照邻同时。少以博学知名,举进士,授霍王李元轨府参军,累迁至著作佐郎。善书法,亦雅好著书,有小说集《冥报拾遗》。事迹见两《唐书·儒学传》。传谓郎馀令为定州新乐人,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八,定州战国时为中山国,故作者谓“中山郎馀令”。
[95] “探亡篇”二句:谓郎馀令搜罗并编辑贾言忠等人唱和的乐府杂诗。古壁,指孔子壁,鲁共王坏孔子壁,出科斗书。已见前“东家”句注。逸简,散逸的篇籍。道人,六朝时对佛徒的称呼。
[96] 褫(chǐ 耻)巾:犹解巾。此指解职。巾,唐时官员所戴的平头小样巾子。三蜀,旧时以蜀郡、广汉、犍为三蜀,今指四川。
[97] “散发”二句:谓放纵身心,以读书为乐。散发,古人平时将头发束起加冠簪,散发为放纵不羁或居家放松的表现。书林,指藏书处。学市,汉王莽时曾设供学生交易书籍等的市场,称学市。
[98] “虽江湖”二句:谓朝野两端均交游甚少。江湖,指隐士的居处。廊庙,指朝廷。江湖廊庙分别代指隐居与出仕。宾庑,犹客舍。
[99] 绮季:即绮里季,秦汉之际隐士。与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隐于商山,称“商山四皓”。留侯,即张良。“四皓”及留侯事,见《史记·留侯世家》。神交仿佛,言其与之精神相通。
[100] 驱偪:驱使逼迫。偪,同“逼”。幽忧之疾,指作者所患的风疾。
[101] 经纬:规划,经营。此指作序。朝廷之言,指贾言忠等人的乐府杂诗,以其为歌咏九成宫之作,故云。
[102] 俾:使。舞雩,古代求雨祭天时伴有乐舞的祭祀。此指歌咏。周道,周王朝的治道。此犹言“圣明之道”。
[103] “小雅”句:小雅,《诗经》之一体。《毛诗序》云:“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孔颖达疏:“小雅所陈,有饮食宾客,赏劳群臣;燕赐以怀诸侯,征伐以强中国;乐得贤者,养育人才,于天子之政皆小事。”因乐府杂诗内容与之相近,故云。
[104] “击壤”二句:相传尧时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而歌,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事见《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引《帝王世纪》。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后“击壤”为太平盛世之事典。此谓贾言忠等人的唱和之作是盛世太平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