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竹书纪年》出土
咸宁五年(279)十月,在河内郡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挖了魏襄王(1)的坟。
不准是当时著名的盗墓贼,据说当他进入魏襄王那漆黑一片的墓室后,不一会儿火把就燃尽了,他见墓道里有大量竹简,便捡起来点着了照明,借着这光,他搜寻到一些金银珠宝,然后就溜出来逃跑了。
几天后,有老百姓发现墓地被盗,报告给了官府,官府派人来到现场,发现了大量或整齐堆放或四下散落的竹简。官府的人从墓葬规格判断,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墓地,不敢擅自处理,便立即上报,后来这件事逐级上报至晋武帝司马炎的耳中。
司马炎接到报告后,也预感到这座墓葬的价值非同寻常,命人将竹简装车运到洛阳,足足装满了几十车。书简到了洛阳后,他立即组建了临时班子负责竹简的清理工作,由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任组长,小组成员有束皙、卫恒等数位当时的学界泰斗,当然还有一些助手,负责整理、解读这些竹简。
因为小组的两位组长平时还承担着重要的政务工作,整理竹简的工作主要由束皙等人来做。束皙(261—300),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人。卫恒(?—291),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瓘之子。竹简上的字都是蝌蚪体,难倒了很多学者,束皙等人只能一片一片地整理、除尘、修复、辨认、翻译。这是个复杂的工程,前后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整理出的结果震惊了当时的史学界,束皙等人也因为整理有功而被升官,具体官职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表。后人专门给这批出土的竹简起了名字,叫《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或《古文纪年》。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记述了八十九位帝王,共一千八百四十七年的历史。它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以君主纪年为纲目,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的方式纪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的方式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当时一些代表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史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要送到郡中烧毁。秦始皇焚书的后果是惨痛的,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书,除秦国的以外均被毁坏,因此《竹书纪年》就成了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之后又被重新搜集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比司马迁著的《史记》还要早成书二百年。古本《竹书纪年》里说,商王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二百七十三年被周朝所灭,而《史记》记录为七百七十三年,两相对照,后者的记录整整多了五百年。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这一段公案,因为甲骨文科学考古工作的推进而终得定论。经过考证,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是正确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商王盘庚迁都直到商王朝覆灭,只经历了二百多年时光。由于盗墓者不准的闯入,揭开了这消失的五百年的历史谜案,纠正了《史记》中一个极为罕见的错误。
很多后人写书的时候都参考了《竹书纪年》,例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的《史记索隐》(2)、郦道元(3)的《水经注》、郭璞(4)的《山海经注》等。
(1) 魏襄王(?—前296),战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到公元前296年在位。
(2) 司马贞《史记索隐》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3) 郦道元,公元466年至公元472年间出生,公元527年去世,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
(4) 郭璞(276—324),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