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组建与管理创业团队

企业管理之神杰克·韦尔奇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教练一样,培育自己的员工,带领自己的团队,给他们提供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一、创业团队概述

创业团队,就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的创业者组成的团队,创业者为了实现共同的创业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任的团队,共同为达成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共同创业有利于分散创业的失败风险;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可提高驾驭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降低新创企业的经营失败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共同创业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同时从多个融资渠道获取创业资金等资源,保证创业企业的成功。

一般来说,创业团队构成的要素包括目标、定位、职权、计划和人员。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创业团队有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目标和标准

这是组成创业团队的前提,创业团队必须为统一的目标而奋斗,并有一致的价值观,这样组成的创业团队才有战斗力。没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创业团队即使组建起来了,也形不成合力,缺乏战斗力。

(二)创业团队成员负有共同的责任

有了统一的目标和价值观后,创业团队成员还必须共同负起责任来达到目标。一个好的创业团队一定是一个其成员能共同负责任的团队。

(三)创业团队成员的才能互补

这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必要条件。当组建起来的创业团队成员的知识、才能可以互补时,这个团队就可发挥出“1+1>2”的作用。如果创业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不能互补,就失去了组建团队的意义,即使组成了团队,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限制了某些有能力的人发挥作用。

(四)创业团队成员愿为共同的目标做出奉献

这是创业团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创业团队成员除了有责任心以外,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行动,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在共同奉献中,带领企业前进。

二、组建创业团队

(一)创业团队的构成原则

创业团队的构成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互补原则。创业者之所以寻求团队合作,其目的就在于弥补创业目标与自身能力间的差距。只有当团队成员相互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实现互补时,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协作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

(2)精简高效原则。为了减少创业期的运作成本、最大比例地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

(3)动态开放原则。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团队中可能因为能力、观念等多种原因不断有人离开,同时也有人要求加入。因此,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员能被吸纳到创业团队中来。

(二)创业团队组建的程序

创业团队的组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所需的团队不一样,创建步骤也不完全相同。概括来讲,大致的组建程序如下:

(1)明确创业目标。总目标确定之后,为了推动团队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再将总目标加以分解,设定若干可行的、阶段性的子目标。

(2)制订创业计划。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必然包含创业核心团队的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通过创业计划可以进一步明确创业团队的具体需求,比如人员的构成、素质和能力要求、数量要求等。创业团队的组建需要契合创业计划的要求,以匹配创业项目的运作。

(3)招募合适的人员。招募合适的人员是创业团队组建中最关键的一步。关于创业团队成员的招募,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互补性,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至少需要管理、技术和营销三个方面的人才,只有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后,创业团队才可能实现稳定高效;二是考虑适度规模,适度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太少则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而过多又可能会产生交流的障碍,团队很可能会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团体,进而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一般认为,创业团队的规模控制在2~12人最佳。

(4)职权划分。创业团队的职权划分就是根据执行创业计划的需要,具体确定每个团队成员所要担负的职责以及所享有的相应权限。

(5)构建创业团队制度体系。创业团队制度体系体现了创业团队对成员的控制和激励能力,主要包括团队的各种约束制度和各种激励制度。

(6)团队的调整融合。随着团队的运作,团队组建时在人员匹配、制度设计、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对团队进行调整融合,这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拓展案例

创业奇迹:用200元赚200万

两年赚得300万元?就算外企高管年薪也没这么多,但中山大学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两年就赚到这笔钱。他叫潘文伟,2007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如今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终仍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

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工的爸爸每月1000多元的薪酬维持生计。2007年,潘文伟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潘文伟不仅申请了校园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挣钱。不过,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的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预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究竟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所以在许多同学还在纵情享用大一悠哉悠哉的校园时光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运营院服找到了感觉

2007年年末,校园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定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加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剖析自己的服装在报价和质量上的优势,以获取形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家公司的名义奇妙地参加投标。结果,他这个“初哥”居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拿下校园的院服项目。尽管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走向老练,一下赚50万吓坏妈妈

2013年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兄弟,而他此刻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投标安检设备,所以潘文伟充当了两边商洽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爸爸妈妈汇去了10万元,吓得妈妈惊慌地在电话中问了十多次“钱从哪里来的?”

尔后,他连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兄弟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市并使用“第一桶金”持续生财。2013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有房有车有公司后曾陷入迷茫,“老板学生”一度想退学

2013年9月,潘文伟升入大三,不过通过短短两年的打拼,他的总资产已近300万元。2014年年初,他在深圳市福田区置办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轿车,还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当起了大老板。但是,当他拥有了曾经朝思暮想的物质生活后,却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迷茫:“我读书为了啥?”有段时间他觉得很累。当时,有一名老板兄弟想把一个200多万元的项目交给他做,一时他产生了退学专注从商的想法。

“可若是如今退学就只有高中学历,出社会后也未必有闲心再回校读书,昔日的大学梦也就破灭了。”通过3天的思想挣扎,潘文伟决定继续学业,缘由是“大学校园给我的财富是不能买来的青春年月”。

——摘自“创业网”,原文有删改

三、管理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组成以后,关键就是如何对团队进行管理。

(一)创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创业企业只有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才能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团队成员团结奋进。因此,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同时,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组织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1)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化,首先在于企业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还要不断把企业价值观向员工灌输,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2)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

(3)激发参与热情。奥运精神强调“重在参与”,同样,企业团队精神的形成也有赖于员工的全员参与。只有全方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未来捆绑在一起,员工才会真心关心企业,才会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了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可以请员工提合理化建议,让员工参加管理,实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让员工成为股东,企业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彻底摆脱员工给企业打短工的心理,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组织命运共同体。

(4)共同的危机和忧患意识。危机和忧患意识是团队精神形成的外在客观环境。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没有压力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世界500强每年排名的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公司离破产只有12个月”,这是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裁发出的声音。

(5)良好的协调和经常性的沟通。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企业中的各种例会、内部刊物、有线电视、内部联网、电话、文件传递、汇报总结、非正式接触等,都激活了组织信息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流动,从而形成团队的耳目。

(二)创业者的产权安排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产权的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协调功能。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创业者在安排产权的问题上应遵循以下原则: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利,有利于凝结创业团队,有利于获取创业需要但自己未直接掌握的关键资源,有利于关键人员掌握企业剩余的控制权和索取权,有利于提高创业活动的效率等原则。

(三)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估与激励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绩效评价、员工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总体上分为: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特质性的绩效评估方法和其他绩效评估方法。

激励的目的是调动企业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创业者应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设计激励措施来激励组织成员:第一,通过制订公平、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来直观地激励员工;第二,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制订个性化的激励措施;第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第四,增加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四)创业团队风险规避

新企业创办和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企业可能尚未成立就四分五裂,也可能在成立初期夭折,或者陷于分裂冲突与争权夺利中无法自拔,这些问题即便不会摧毁一个企业,也必定会严重地损害其发展潜力,这就是所谓的创业团队溃散。创业团队溃散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成为创业的最大风险。

对于创业团队风险因素,归纳起来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追求民主,没有形成创业团队的领袖。

(2)创业团队盲目自信。

(3)团队成员中个别成员有畏惧心理。

(4)创业团队成员搭配不合理。

(5)新创团队过于相信他人。

(6)因为性格、个性、兴趣不合,导致磨合出现问题。

(7)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共同的创业目标、利益、思路、纲领、规则等。

(8)团队成员中有些能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9)没有明确的利润分配方案。

从管理角度来讲,创业团队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为此,在团队组建后,要保持创业团队的稳定性、规避团队风险,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创业团队要有一致的创业思路和共同的目标远景,认同团队将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

第二,要有正确的理念。要坚信组织能够健康发展下去,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失败。

第三,要保证团队成员间通畅的沟通渠道,进行持续不断的沟通。

第四,及时协调立据。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最初计划周全,事情是随时都有可能变化的,合作运营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一定先说清楚、立下字据再行动。

第五,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一个清晰的利润分配方案。

拓展阅读

防止创业团队“散伙”的十大绝招

第一,在理念上要正确。

第二,持续不断地沟通。

第三,发现小人钻空子,坚决开除。

第四,就事论事。

第五,换种环境换心境。

第六,丑话说在前面。

第七,及时协调立据。

第八,不要太计较小事。

第九,不要轻易地考验对方。

第十,一直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