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已经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当代中国国情最基本的特点出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的根本依据。

那么,我们是怎样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怎样判断和标识新时代的新?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国情,首先最需要搞清楚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1.中华民族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国情有所不同,其主要历史使命也就不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也不同。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来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为随后中华民族一切进步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制度前提,开创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崭新时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动改革开放。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实践上、理论上的疑虑和困惑,有力地实现了改革开放第二次思想解放,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探索的新时代。经过实践探索,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中心任务的转移、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其实践,开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崭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尤其是中美贸易冲突和摩擦升级等问题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总方法,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将其概括为十个方面。

第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提出并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增长到2017年的近83万亿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公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万亿元;2018年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1.8961万亿元。统计网,2018-07-2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三权并置及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2017年以来,各地城市化率提升加速,农村居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首先,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组织更加完善。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大幕壮丽开启;到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改组为深改委员会,全面启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其次,出台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举措。整体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联动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再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工作和重大成就,有力推动了全社会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有效破解了许多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阻碍人民群众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造活力,有效增强了社会公平正义,有效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总之,十八大以来,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形成披荆斩棘、击楫勇进的强劲势头,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

第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新飞跃,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大幅提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第四,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第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到实处,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第七,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14年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执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第八,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第九,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第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这些历史性成就,带来历史性变革:党的领导权加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总之,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中国共产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上述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我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根本依据,其最显著性表现,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准确分析,才确定了如何领导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行将结束的时候,正因为我党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已经结束,才有了党的八大上作出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建国以来中央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页。重大判断,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实践的进展,邓小平作出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的科学判断,这成为此后我党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引领实践的基本依据。

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党的十九大,整整36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1页。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以上提法,从党的八大提出,到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确认,再到党的十九大,61个年头过去了。党的十九大为什么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提法?这只是提法的改变,还是有更为深刻的原因在里边?从根本上讲,这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指日可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更为广泛多样的要求。其次,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次,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最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这里需要深入思考的是,为什么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正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传统提法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样,新提法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本身是不难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此,我们应当怎样作为?等等,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我们既需要作学理的探究,也需要探究其主要表现到底在哪里。经济学中有一个纳什均衡,基本含义就是指两家公司在进行价格大战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条件下,任何一家不得首先提价,否则会进一步丧失市场;也不能降价,否则会出现赔本大甩卖。两家公司可以改变原先的利益格局,通过谈判寻找新的利益评估分摊方案,这就是纳什均衡。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发展中会不会也存在纳什均衡,或者相反情况呢?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改革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也是大家能感受到的。在整个改革开放进展中,在行业改革、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等方面,我们是否都较好地顾及到了呢?这些都属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又是后发国家,这本身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如果搞不好,我们国家本身的多形态、后发优势,就会转化为劣势。2018年的中兴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在原创性、基础性科学技术领域,如果没有执着追求和开创性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会大受影响乃至推迟。我国在原创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发展不充分的一个重要表现。

总之,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个重大判断,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秋原:《深刻领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求是》, 2017-12-1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紧密联系基本国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刻把握其内涵特征,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一,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开创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经济等一切制度,从而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政治基础的前提上,创立并始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多年奋斗的基础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总而言之,从站起来、富起来中走来,当下我们正接续奔向强起来的伟大时代。

第二,这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蓝图已经绘好,号角已经吹响。2020年第一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当代中国体量很大。但是,体量大,不等于质量高。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跃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唯一的道路可走,那就是更加执着、顽强、奋勇前行,才可能化解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考验,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这是一个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美好生活,只能靠中国人民勤劳的双手和无比的智慧来编制。共同富裕的美好时代,一定是每一个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都倾情其中,精诚团结、乐于奉献、共享美好主体性感觉的时代。

第四,这是一个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然而,越切近舞台的中央,越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如磐石的定力。而这种更加厚重、更为深邃、更为持久的基础性的东西,一定来源于深厚绵长鲜活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民族复兴,一定是中华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文化上更加自信的时代。

第五,这是一个当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说过,中华民族应该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当代中国蒸蒸日上、国富民强,中华民族到了有能力有方法有方案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的发展阶段。这既根源于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天下一家、和合共生等价值理念精华,也根植于当代中国将这种价值理念以中国梦这样的一个非常亲民而形象的形式。这不仅将我们自身的民族梦、国家梦、个人梦融为一体,而且大大拓展其内涵,从一个民族和国家拓展到世界范围,升华为中国梦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梦是相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入展开,“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等等国际平台和支撑的持续发力,这就使得中国梦由意象、理念走向实践,落地生根,在中华大地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花结果。中华影响力空前提升,当代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全面决胜小康收官节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口,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努力的积累性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意义非凡。

第一,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第二,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世纪末的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低潮。而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第三,从文明类型即实践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共生,展示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这里,一个“进入新时代”和“两个没有变”,构成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最基本描述。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列宁和斯大林,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内,基于自身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使命,都曾不同程度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从而对思考—实践—检验主体(主要指政党及在其领导下所展开实践的广大民众)在此问题上的实践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1875年,马克思因德国工人党爱森纳赫派对拉萨尔派进行无原则的妥协,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其提出了尖锐批评。马克思曾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2—23页。结合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再看马克思在该文献中的相关论述,我们会很清楚地发现,马克思实际上在此主要着力于未来社会演进中,国家与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建设的各自功能、走势及其相互匹配问题。而直接论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列宁认为,“我们在剥夺了地主资本家之后,只获得了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列宁:《关于星斯六义务劳动》,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我们看到,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实践中已经发现,即使拥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对于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可能,更不用奢谈为建立共产主义奠定好基础了。列宁晚年在反思审察深思的基础上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绝不能和社会革命一样,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需要坚实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的支撑,绝不可以有丝毫的凭意志、凭臆想就进行某种创制。苏联历史的进程即是明证。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也曾对此问题做过深思。他对于怎样叫“已经进入、尚未完成”,什么叫“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为什么社会主义也要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且“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是有过透彻心扉的体验、理解和阐释的。比如,我国1958年的“三面红旗”及随后的三年困难时期的产生,跟毛泽东等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把握和判断,具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在短短四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跟邓小平等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教训,形成的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与判断,是深度关联的。这典型地体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形成的初级阶段理论上。只有在这个基本国情明确的前提下,我党才正确地制定了指引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那么,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是不是所有走上社会主义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都必然要经历的历史时期呢?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诚然,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时,我国生产力,无论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局部的、具体的领域看,都是很低的;商品经济只有零星的存在,比如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萌生了不少的自发的市场交易,城市里的交易也比较频繁起来。不过整体上我国那时主要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是主要的。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在某些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沿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不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已彻底改变了,我国现在已经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答案是否定的。党的十九大给出的“两个没有变”充分表明:所谓“生产力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本身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具有质量和程度的差别的。换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是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过,这些不同发展阶段尽管生产力发展程度、商品经济完善程度均不同,所要应答的时代问题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也不同,但是这些阶段均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范畴。

第一,我国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并非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并非世界人才强国。以美国为例,虽然“很难说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必然关系,但是我们从1946年至1964年的18年间出生的婴儿潮现象来看,却不难发现人口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1946年至1964年期间出生的婴儿多达7600万”,该“婴儿潮为美国经济自1960年到2000年的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而且从1982年至2000年,美国股市进入漫长的大牛市,婴儿潮一代就是重要的引擎之一,……造就了美国房地产和股市长达十几年的辉煌。”人口增长率创80年新低,谁来拯救美国经济?国际财经每日经济新闻,2017-01-06。中国也有学者持以上类似的观点,但也有学者以东亚发展作为例子,认为用“赶超型”理论,会更好解释此现象。朱天:“中国增长之谜: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企业家》, 2016-09-13。中国目前的确存在“未富先老”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人口变老了就不会持续变富了。而正因为中国这种“未富先老”跟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别,才又给我们带来继续发力赶超的潜力和空间。关键就在于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如何从人口数量优势跃升到人口质量优势上去,而教育将成为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发展尤为重要的引擎和支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明显加快。1978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9.85%,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55%, 1988年为3.7%, 1998年为9.76%; 2002年跃升至15%,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6年为22%。《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7日。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提前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达到40%的目标。当代中国正奔往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强国的档口,而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无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表1 2017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第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处于赶超阶段。2013年中国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某一年度的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除以同年的人口的人均值。为6747美元,世界排名第86位IMF数据库2014年4月8日发布。; 2017年已经升至8770美元据国家统计网数据换算所得(进一步,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网,2018-02-28)——笔者注。,尽管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中后位。人均GDP的意义在于:首先,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我国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因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最终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其次,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却是构成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再次,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

第三,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小康,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尚有一些距离。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为标志,中国开始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17年已经接近9000美元。但是,收入差距问题是这个发展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占有不同资源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且随着收入的提高以及差距的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至2012年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用于判断收入公平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 2004年是0.473, 2005年是0.485, 2006年是0.487, 2007年是0.484, 2008年是0.491, 2009年是0.490, 2010年是0.481, 2011年是0.477, 2012年是0.474。, 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 2008年基尼系数曾达到0.491,此后逐步回落。随后,我国收入差距尽管有反复,但整体上收窄的趋势未变。这说明我国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我们还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自然资源先天脆弱。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6月25日。应注意的是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

第五,目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是工业化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区域发展来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从地区工业结构来看,各地区在技术水平、产品层次上存在同构性,这种雷同的工业结构有待优化。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化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提高我国工业化的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城市化程度看,由于我国社会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滞阻力很难一时消除,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推进。近几年来加快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越过50%大关,迈入工业化中期(50%~60%)门槛。之后,城市化持续推进,到2017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8.52%,不过,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2.35%。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网,2018-2-28。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因此,目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持续较快发展阶段,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均进入快速推进阶段,2017年,我国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就是明证。

第六,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1978年,世界三产占比为47.43%,发达国家三产占比为54.78%,发展中国家是44.46%,而中国三产占比是23.94%。2010年,世界三产占比上升为58.17%,发达国家三产占比为70.32%,发展中国家为56.25%,而中国三产占比为43.14%。数据参见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这说明中国的三产占比水平尽管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尚存在差距,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第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八,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看,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从国际环境看,进入新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一方面为我国赶超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难度。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上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从国内环境看,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我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九,生产力仍然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的创举,但在多个方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践还是很初步的,需要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继续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需要注意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后,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两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