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王羲之的性格是颇有些怪异的,既自傲,又自卑,说话刻毒,为人处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生活在东晋,是不愿轻易与他交往的。当然他是贵族,像我这样的小民想与他交往恐怕也没有机会。
他的令人生厌处,史书中多有记载。比如有一次他到门生家里去,看到有一张桌子,又滑又干净,就拿出毛笔在上面写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门生的父亲把桌子上的字刮去了,那个门生还懊悔叹惜了好几天。这件事情,现在看来自然是极风雅的,王羲之的字,谁不喜欢呀?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你是门生的父亲,并不喜欢书法,更看重那张又滑又干净的桌子,说不定这桌子还是老婆大人的嫁妆!你王羲之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笔就在主人的桌子上写字,岂不是太无聊?所以门生的父亲必定是很不高兴的,这就是王羲之令人生厌的地方。又比如这件事: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碰到一个卖六角竹扇的老太婆。王羲之也不打个招呼,就在老太婆的竹扇上写字,每个竹扇都写了五个字,老太婆很不高兴。这也难怪啊,人家是做生意的,你把人家的扇子上都写了字,人家还怎么卖呢?王羲之看老太婆不高兴,就说:“你只管说这扇子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一个扇子可以卖一百钱。”老太婆就照他说的做了,扇子很快就卖完了。这时老太婆再来找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写字,王羲之就笑着不写了。这件事王羲之其实完全可以做得更妥帖一些,比如他可以在写字之前先说明缘由,说自己是王羲之,扇子上写了他的字之后肯定能卖大价钱,那老太婆自然会很高兴地让他在扇子上写字了。现在他也不征求主人的意见,就在扇子上写字,老太婆不气疯了才怪呢。
与王羲之同时代的人,有一个叫王述的,是一个有名的率性的人。大概是因为父亲的缘故,王羲之非常恨王述(原因后文详述)。王述任会稽内史,碰上母亲去世,就辞了职守丧,但是人并没有离开会稽。王羲之是一直希望能到会稽来做官的,这时有了机会,朝廷就安排他顶替了王述来当会稽内史。按常理,王述是你的前任,他没有离开会稽,而且他的母亲又刚去世,王羲之作为父母官,应该常常去拜访人家才对。但是王羲之就是刚到会稽时去吊唁了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去了,害得王述每次听到角声(大约大官儿出行都有角声开路),就洒扫庭院,准备茶酒,结果每次都是一场空欢喜。后来王述守制结束,升任扬州刺史,会稽郡里的有地位的人他都去告别了,但是就是没有去见王羲之。扬州刺史正好是会稽内史的顶头上司,王述也不客气,一上任就跟王羲之作对,派人去检查王羲之的工作,搞得王羲之疲于奔命。王羲之终于受不了了,上了一个表章,请求把会稽等郡从扬州府里划出来,单独立为越州,这件事传出去,被人当作笑柄——朝廷怎么可能为了你跟王述的私人恩怨就做出这种行政上的变动?王羲之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索性就辞职了事,后来也再也没有出仕了。
当时被王羲之得罪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叫作殷浩。殷浩是王述的前任,也做过扬州刺史,他做扬州刺史时权力比王述还大,专门负责北伐之事。当时王羲之听说殷浩要北伐了,就写了一封信劝阻殷浩不要北伐。本来王羲之跟殷浩的关系不错,从小就认识,王羲之的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都还是殷浩提拔他当的,但是他写给殷浩的那封信里却充满了辱骂的言辞。一开始他还客气些,先拐着弯子骂,说殷浩没有深谋远虑,又不听别人的意见,搞得国家衰败,几乎要灭亡,然后又骂殷浩出身低微,跟着再骂殷浩矫情。骂完这些之后,他开始威胁殷浩快点让权贵们进入中央政府,否则的话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他也知道自己说的话太过刻毒,最后还来一句“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知道你不会听我的话,甚至还有可能把你给得罪了,但我情不自禁,还是忍不住要尽情把你大骂一顿),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殷浩自然没有听从王羲之的意见,仍然北伐了,结果大败而回,被死对头奸雄桓温参了一本丢了官,所以他倒没有来得及像王述那样报复王羲之,不过以殷浩的人品,大约他也不会像王述那样率真,那样快意恩仇吧。
关于王羲之的性格,《晋书》王羲之的传记里说得比较委婉一点,说是“及长,辩赡,以骨鲠称”。所谓“辩赡”,换一个说法,就是说话刻毒——看看他写给殷浩的信就知道了;所谓“骨鲠”,换一个说话,就是不通世故,老得罪人。但是王羲之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性格,《晋书》里并没有给出解释,而且后来的人似乎也没有注意过这一点,我不揣愚陋,大着胆子,根据史书中的一些蛛丝马迹,试着给出一些推测,以待有识之士来批评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