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的守望者——著名作家 张浩文
张浩文,陕西扶风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职)。出版文学作品有《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长在床上的植物》《鞋子去找鞋子的朋友》《沉默的言说》等,在《中国作家》《天涯》《钟山》《花城》《上海文学》《大家》等各种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数百万字。曾获海南省1993年度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省第三届青年文学奖、海南省作协2010—2011文学双年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2013年度优秀作家贡献奖、海南省第一届南海文艺奖文学大奖、陕西作协2013年度文学奖、首届海南省文艺评论奖特别奖等。2013年,他历时三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绝秦书》首发,并名列《中国作家》2013年度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前五名,先后荣获《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第四届“柳青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
“一个作家如果一生只写一个地方,我要写的就是我的故乡!”这,就是张浩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故乡质朴的感情。
1958年,张浩文出生于关中西府重镇——扶风县绛帐镇。这里自古人文荟萃、经济繁庶,曾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讲学之地,东汉名臣卢植、经学大家郑玄也都曾来此求学,留下了“绛帐授徒”“绛帐传薪”“吾道东矣”等多个历史典故,在中国经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生于斯长于斯的张浩文,从小就受到了深厚文化的熏陶。“那时候,爷爷是村里公认的文化人,肚子里装了好多吸引人的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爷爷都会给我讲一段,那是我一天中最高兴的事。”直到现在,张浩文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每逢下雨,农业社不出工,村里人就会主动围到饲养室里,请爷爷去讲书,精彩处常常会有人大声叫好,有时候,大家听得入了神,忘记吃饭时间也是常有的事儿。一个个忠臣良将、绿林好汉、舍生取义的人物故事,不仅在当时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张浩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我也想做一个满肚子装着故事的人!”年少的张浩文默默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这时候,“听故事”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只有不断从书籍中汲取养分,他才安心。“家里穷,买不起书,我就借书读;要么就在放学后帮别人干农活,换书看。”张浩文回忆道,那时候有一个本家叔叔是小学老师,家里有不少书,他只要一有空,就飞奔去叔叔家,那里是他获取精神食粮的“大宝库”。
因为喜欢,所以钟情。小时候,晚上看书全凭点煤油灯,但因为太耗油,家里人不让长时间点,但书中那精彩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却常常让张浩文无法入眠,所以他经常趁家人睡着之后,半夜起来再偷偷点上灯,害怕亮光惊扰到家人,他就顶着被子,遮着灯光,趴在被窝里看书。但翌日清晨,家人马上就会发现,因为他两个鼻孔总是被烟熏得黑黑的。正是这种坚持,使得他小学就读完了四大名著和诸多经典文学。
1988年,是张浩文的而立之年。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当年,我国决定在海南建省,把整个海南岛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消息一出,传遍全国,无数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由此点燃。张浩文也随即做出了一个决定——去海南。
带着爱人和孩子,跟随“十万人才过海峡”的脚步,张浩文成为海南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面对陌生的环境,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日渐浓郁,于是,他开始用文字化解这份感情。很快,处女作《驴换》发表在了《延河》上,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故乡是每一个作家和艺术家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个作家可以写一辈子故乡都写不完,这是毋庸置疑的。”张浩文认为,离开故乡,再来打量故乡,或许对故乡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像鲁迅写绍兴,沈从文写湘西,萧红写呼兰河……都是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创作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张浩文早已将“故乡”定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基调。“记忆中,文学的始发点就是站在绛帐北塬上俯瞰大地的那一瞬间。”故乡就是他的创作源泉,30多年来,他虽然身在海南,距家几千公里,隔江跨海,但是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过。
在张浩文的很多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渭河、北塬、村里的人工渠……这些地方陪伴着他成长,也不断丰富着他的创作。《黑烟》《牛祸》《一方水土》《河边的故事》《狼祸》等多篇小说的相继发表和出版,把“故乡的印”越烙越深,也让他先后斩获了“海南省精神产品优秀奖”“海南青年文学奖”等奖项。
1998年,张浩文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厚积薄发的他更加热衷于文学创作,出版的小说集《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长在床上的植物》《鞋子去找鞋子的朋友》无一不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8年,作为老张家的“文化人”,张浩文受邀重修宗族族谱。在整理相关资料时,张浩文赫然发现,族中有好几户都是在1929年(民国十八年)前后绝户了。联想到自己的童年,哪怕是掉个馍渣渣,爷爷都会一边捡起来一边骂道:“要是在民国十八年,饿死你个兔崽子!”80年前的那场灾难如此真实地逼近,压得张浩文喘不过气来。
饿死300多万,逃亡300多万,被历史学家称为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每个字眼都如针扎般刺痛张浩文的心。“我必须用文字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不是为展示灾难的残酷,而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张浩文心里涌出一股急切的冲动。
于是,无数个在老家蛰居的日子,张浩文在自家小二楼上那破旧的沙发上支起笔记本,安静地创作。“《绝秦书》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在家乡的老屋里完成的。”这样才接地气、有语境,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耗时三年,《绝秦书》横空出世,村里的父老乡亲是最早看到的——书里说的“渭水”是南边的渭河,书里说的“黄龙塬”是北边的土塬……村里人津津乐道,没想到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居然被搬进了小说。而整个故事的发生地“周家寨”,则是因为宝鸡是周秦故里,作为宝鸡人,张浩文想更多地体现家乡的文化特色。
翻看《绝秦书》,不难发现西府元素跃然纸上——方言、民谣、文化、历史。对此,张浩文表示,这本书虽然他只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来创作,但却用尽了他的前半生收集资料,感觉他这辈子好像就是为了写这本书。
2013年8月,《绝秦书》在西安首发,震惊文坛。“《绝秦书》填补了陕西文学界对民国十八年关中大饥馑这一题材的创作空白;它展示了人性的极善与极恶,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它堪比《白鹿原》,超越《1942》;它有着对灾难的理性思考,有着警醒世人的文学意义……”首发式上,陕西省文学界诸多知名人士共同给予了《绝秦书》很高的评价。目前该书已经被翻译成英、法等语言并且即将在国外出版。
“宝鸡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资源,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学富矿。经过30多年的文学探索,我更加坚定了这种认识。”张浩文表示,他将继续创作,把这些凝固的历史激活为文学表达。他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写作第二部长篇小说《光景》,属于他计划之中的关中“三部曲”之二,此书已经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全国重点扶持作品。
(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