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如何避免信息焦虑时代的智商陷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从众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吗

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而且一定要慎重对待。

别人都说好看的剧,你就觉得一定好看;

别人都说正确的事情,你就觉得一定正确;

别人都去买的衣服,你就觉得一定是流行;

别人都说对的观点,你也跟着点头称赞。

假如上述行为都发生在了你的身上,很不幸,你的大脑已经具备了一种顽固的自我麻痹的低智思维模式,这就是我在本章中要讲的:处于羊群里面的一只“快乐的猪”。你已经很难在每一时刻都做出尽可能客观地判断,毋庸说在第一时间用正确的、个性化的思想表达出来;你已经逐渐演化为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为了面子,此时也许你会狡辩:“不,我其实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不想得罪他们,所以就随大流了。”听着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如果你长期如此,就会像《乌合之众》中预测的公众的思考特点与行为习惯那样,进入真正地麻痹状态。

到这时,你会百分百地肯定周围人的看法,心智处于拒绝思考的关机模式,不再相信内心深处那个无比清晰的答案。你的思考和行为都将遵循唯一的标准: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思考规律,没有人可以战胜长期的思维习惯。就守卫心智这一话题来说,战胜从众的思维习惯是极为关键的。从消费到情感,从投资到事业,人们有五分之四的决策都源于从众的动机,因为别人这么做了,所以你也倾向于这么做。

现在我再问你一句: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吗?

心智的从众模式

英国作家毛姆说:“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尽管事实如此,但作为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与大多数人保持高度的一致,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这时,人们的心智维持在一个平均指数上,被周围的意见、习俗和旁人的指指点点所左右,不由自主地做出大家共同认可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看法往往是对的。比如流传几千年的道德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抚养孩子等。但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则让你在另一些随机事件上缺乏分析:

第一,你可能不再独立思考,对事情采取一刀切的标准;

第二,你变得毫无主见,缺乏个性化的判断力;

第三,你在多数事情上墨守成规,从不主动创新,除非有人这么干;

第四,你对新生事物缺少洞察能力,容易上当受骗。

所以,是时候拿出勇气怀疑了。打破从众的心智模式,就要拥有怀疑精神。一件事情即便有千万人跟着去做,形成一种流行的风潮,也不见得这必须是你个人的选择。在该怀疑的时候,就要坚决丢掉从众心理。

科学家做过一次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

实验者让7个大学生坐在一排,其中6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试者,被试者并不知道其他6人的身份。实验开始之后,实验者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条标准直线X,同时向所有人出示用于比较长度的其他三条直线A、B、C,其中有一条和标准直线X长度一样。接下来,实验者让所有人(其中包括6个助手和1个真的被试者)说出与X长度一样的直线。实验者故意把真的被试者安排在最后一个,让前面6人都按照事先的要求说出统一的错误答案,最后由真的被试者判断哪条直线和X长度一样。

实验结果是,在被试者做出所有回答中,有37%的回答是遵从了其他人意见的错误回答,大概有3/4的人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有1/4的人保持了独立性,自始至终没有一次从众行为。

对于这个实验,你的感想是什么呢?是否坚定地认为自己绝不可能犯这种愚蠢的错误?没错,当你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待在卧室中时,一定觉得自己是聪明的,怎么可能像他们一样呢?可事实上,当你待在一个群体中,难免会步入从众的轨道。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需求,看世界的视角与对生活的诉求总有区别。但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屈服于群体,融入所生活的环境。

我们的思想与周边的人建立了连线,互相传递信息,彼此影响,构成了每个人心智模式的基础。

例如,由于担心自己不够时尚,担心不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你会自觉地遵守大家都认可的行事规则,追求众人也在跟随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智就向“偷盗智商”的人敞开了大门。

偷懒的动机

因为想偷懒,所以把判断权交给大家。这是一种常见的从众原因。

比如在大学生活中,从众现象出现在我们的学习、消费以及一切行为的决策层面。看到同学们从网上摘抄作业,你也产生了偷懒的念头;看到同学们放弃了考研,找单位实习,你也产生了就此毕业参加工作的冲动,因为考研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看到同学们都在计划支持某个人,选他当社团的领导者,你也准备改变现有的想法,因为你觉得跟他们解释自己的理由实在太麻烦了。

我的行政助理告诉我一件事:

她是一个天天在公司加班到很晚的人,夜里11点左右才离开公司。开始的几个月,她喜欢一个人去附近的地铁站,坐地铁回家。按她的话说,这是一段“孤寂但自由”的旅程,独自走过300米的小巷,迈上不远处的大道,再步行几十米进入地铁站,她很享受这样的回家之路。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发现有许多员工和我一样加班到深夜,他们是怎么离开公司的呢?原来他们一起叫了专车,这样就不用考虑下班时如何回家了。”于是,她也选择了这种做法,加入到了他们的阵营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从众现象。叫专车提高了出行成本,但由于不用自己操心,人们反而觉得是划算的。

“从众现象”无处不在,一如看见别人购买打折商品自己也会跟随一样。人们总因为害怕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开始屈服于群体的选择,像群体那样思考和行动。但实际上,我们没必要这么做——保持冷静和判断力,突显自己的独特性,就能在心智层面傲然于众人。

关键在于,你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偷懒。

正确的选择

从众心理对于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著名的阿希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是这个领域内最为著名的一次测试。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

阿希在校园中招聘志愿者,号称这是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在一间房间内举行,形式非常简单,就是给被试者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者需要在另一张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线段。实验需要测试多组不同的被试者,7~9人一组,每组人要做18次测试。

当志愿者来到实验房间时会发现,屋子里的七个座位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最后一把椅子空着。你会以为别人都来得比你早,但是你肯定没想到那6个人的身份——他们其实都是阿希的助手,来当托儿的。接着好戏就上演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被试者们是按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的,这样每次志愿者总是最后一个回答。在18次测试中,实验助手有12次故意出错,当然他们是一起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答案。

结果,这组测试的正确率为63.2%,而没有干扰单独测试的对照组正确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跟助手们相同的错误答案。有5%的人甚至从头到尾跟随着大部队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正确的观点。

在实验结束后,阿希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人们是否做出从众的决定,和人群的数量有关。一个人试图影响你时和一百个人想说服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一个人的异议我们总能嗤之以鼻,不为所动,但当身边80%以上的人都是另一种观点时,我们便可能毫不犹豫地遵从他们的想法。

因此,阿希后来又进一步改进了这个实验。他分别将志愿者从一名到多名实验助手组成小组。在只有志愿者和实验助手组成的两人小组进行测试时,当助手故意回答错误时,志愿者的最终成绩几乎和单独回答时一样好。但是当助手增加到了两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上升到了13.6%。当助手增加到3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就到了31.8%。这时,再继续增加助手数量时对于志愿者的错误率已经没有什么显著改变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从众心理遍布于每一种领域,它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买股票、彩票、衣服或找什么样的工作、对象,人们都有从众的一面,做出大家认可但对自己未必适合的选择。这些选择符合了众人的意愿,遵从了“公序良俗”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却对我们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在从众和自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价值”。

1.在不知真假时,不要做出草率的决定

你有没有发现,今天在朋友圈可以疯传的文章大多都是真假难辨的。比如下述这些文章:《这些东西致癌,赶紧发给大家》、《快转发,xxx内幕消息》、《这些东西快别给孩子吃了》……人们看到以后就会点赞和转发,自己深信不疑,还会发给亲戚朋友,成为免费传播大军的一员,让始作俑者笑开了花。

这些信息的问题是什么?核心关键词就是“分享”。如果不是这么草率,你把那些文章拉到最下面,多数会看到一些广告链接。这正是广告商利用人们的心智弱点要达到的目的——越是耸人听闻的事情,人们就越容易相信、关注和传播。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处在一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进化,各类社交软件越来越流行,使人们浏览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庞杂的信息同时又更新很快,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变快了,另一方面给予我们做决定的思考时间变少了。

思考的时间并不充裕。于是,很多事情在你不知真假时就让你草率地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就是越来越多的谣言、伪科学、假新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却深信不疑的原因。人们即便内心有所质疑,也会先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看的。其他人怎么做,已经成为一个通行的社会标准。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能在关键时刻匆忙做决定,而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分析时间。

2.在需要参考别人的选择时,标准应该是客观性而不是安全感

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过多,呈现爆发式和多元化的特点,再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就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倾向于“参考”别人的选择。你会怎么做?成了每个人做决定的重要标准。更重要的是,跟从集体的选择让人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青岛的一位女孩说:“我本来不想考公务员,想自己开一家设计公司,可一看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学同学纷纷报考公务员,于是我也这样做了。”当我问她是否后悔时,她的回答是:“应该不会后悔,毕竟公务员还是比较稳定的,我想这是一种趋势吧。”

你看,众人的选择带给她强大的安全感,使她认为这是一种趋势。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一事实永不改变,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始终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的关系中。在两种关系的博弈中,个人的个性化倾向经常落败。

大多数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期望达到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确保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第二个目标: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人们的好感和认可。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最初的动机是做出正确的判断,出发点是围绕自己的,可最后的动机会变成“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毫无疑问,在两种关系的冲突中,个人妥协了,这种妥协往往在无意识中发生,你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从众现象”大行其道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就找到了。首先是因信息而引起的从众,信息是罪魁祸首;其次是我们害怕、担心别人的不认可,那意味着我们与集体水火不容。

青岛的那位女孩说:“当我买一件衣服时,会考虑穿上它有没有人嘲笑我。如果这件衣服的个性程度超过了我的容忍值,也就是必然受到嘲笑、批评的话,我就不会购买。”

这就是做选择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被拒绝或嘲笑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做选择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奖励——得到喜爱或者认可,从众现象在各个层面就无法避免了。在这时,你的心智防身能力是薄弱的,许多商家和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同时,当有一些方面越来越无法确定时——你的知识、能力无法支持你独立判断一件事情与否正确,你就会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现实”,主动参考和遵从大家的标准。这不仅仅是因为你担心受到群体的惩罚,还因为别人能为你提供你所期待的有价值的信息。你节省了判断的时间和精力,和众人一起承担风险,这令你欣然接受。

心智在这时是如何运转的呢?打个比方,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商场,对于卫生间的标识不熟悉,上面有你看不懂的语言和符号,为此你焦急万分,此时有一个男士(女士)从某个门口走出来,你立刻长舒一口气,据此迈步而入。你认为是正确选择的标准就是别人提供给你的答案。

这表明,当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就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而且,当类似的情节再次出现时,无须暗示,我们自然会重复刚才学到的行为。除非有严重的后果发生,证明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不要过度关注别人在做什么,关键是接纳你自己。你要接纳自己的思考与行为,这些思考必须是源自内心的,是你的第一瞬间的冲动,是直觉的判断。不要觉得跟别人一样了就一定是好或者是坏,因为你自己才是最独特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学会基于自身需求的分析,而不是每个决定都以他人的行为为依据。

不要成为跟风者的一员,或者把认知的权力交给陌生人。当面临自己无法判断的事情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寻找真相或者等待真相。

许多跟风者的心智近乎为零,他们在朋友圈转发一些不知真假的信息,让自己的从众行为误导别人。你要和他们保持距离,别把自己的行为决定权交给那些发布此类信息的人。

二、在队伍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在羊群效应的研究中有一个关于青蛙的例子。

一只青蛙在井底过腻了,对生活产生了新的渴望:“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我真想出去看一看!”

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其他青蛙,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鄙视。这时,一只年长的青蛙出来说话了。作为集体中的权威,年长的青蛙不紧不慢地说:“你这个傻孩子,不要再说胡话了,我们青蛙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再说了,你就是想出去恐怕也没办法。”

这只青蛙在看到集体的态度,听到权威的劝告后,有两种选择。第一,如果它觉得“是啊,我跳出井底又能怎么样呢?可能还不如井底安全”,它就会打消跳出井底的念头。第二,如果它觉得“我跳出井底后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可以生活在一个大水塘中,那里有鲜嫩的水草,有充足的食物……”,当这种冲动越来越强烈时,它一定会想办法离开井底。

很多时候,我们的境遇也和这只青蛙类似。由此可以看出,限制一个人思维的除了集体行为的惯性,还有权威的盖棺定论。集体和权威交相辉映,让我们不得不亦步亦趋。

那么,我们如何打破这种限制或者压制呢?你完全可以强行地跳出去,彻底远离长长的队伍。这是人们倾向于采取的终极方案,又干脆又解恨。比如,越是有人建议你去相亲解决婚姻大事,你越会激烈地对抗,并成为彻头彻尾的单身贵族。的确,人们痛恨那些试图从思维层面绑架自己的人,恨不得离他们越远越好。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为我们挖了很多井,试图把我们关在里面一辈子。

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都是前人的经验,至少你不吃亏。

跟在这支大队伍的后面,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有太多的事实可以推翻这种“常识”。从大队伍中毅然跳到另一条轨道上是可行的,不过很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在已经习惯了的生活里,在旧思维的环境中,一个人如何才能产生“和众人不一样”的想法?他的思维灵感是如何被打开的?

我们知道,凡事都要有一个起因和一个动机。思维和行动均遵循这个逻辑,我们购物、恋爱、买房、结婚、选择工作等都有一个根本的动机,也有触发它的原因。

在准备跳出“井底”时,你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你的原始动力是什么?

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并强化这种动机,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坚定地走到最后,才不会被别人轻易说服,被众人的选择左右。你必须明白,“井底”外的世界更加精彩,从而巩固自己的决心。

心智的进化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从众的人出于善意和一腔热血,一时冲动(不想违逆众人的动机,害怕被异化)而失去了冷静分析的能力。但很多消费信息和骗术的传播恰恰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没有恶意的从众者

有的人经常引用某些知名人士的观点来告诫大家抵制某些产品。但事实是,那些观点纯属伪造,并不是那些名人说的。然而,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地传递着这样的观点。

例如,某医院出现了手术事故。有人假借权威专家的分析在朋友圈、微博等媒介发布文章,把医生和护士描述成“罪大恶极”、“眼里只有钱”的不良从业者。文章发出后被无数人转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舆论事件。但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医院严格遵循了手术程序,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事故。

这是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地方。转发者绝对不是恶意的,可心智的幼稚也在此时一览无余,交上了一笔昂贵的智商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从医院事件也可看出,绝大多数人并非纯心要做坏事,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传播大军中不能落后的一员,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参与感。

参与感是大众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说来说去,大部分人遇事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在概念模糊、事实不清,甚至因果倒置、颠倒黑白的情况下,成了被舆论大潮推动的浮萍。

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看,“独立思考”在很多时候会被看成特立独行、不合时宜。人们讨厌异类,并不想独具一格。我们的传统和教育对于人的塑造是集体式的,让更多的人习惯在从众的言行中得到安全感和认同感。假如你表现得与众不同,或敢于发表挑战权威的言论,你就会被众人称为“不合群”的评价。这就是让人愿意跟在众人后面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不是不想标新立异,而是不敢跳出头来。

从经验主义跳出来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其实是很麻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是一种经验主义动物。一方面,经验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出来的常识;另一方面,经验又是我们应对未来的一种障碍。经验具有天堂和地狱两种特征,所以很多人为此纠结,左右为难。

美国著名的讽刺类小说家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谨慎小心地、聪明地遮盖了起来。”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群体愿意接纳一个异类。只有当你变得与人群中的其他人没有多大区别时,这个群体才会真正地接纳你。我们真实的想法往往不敢公开,不敢大声地表露出来,这是不符合群体经验的部分。

第一,人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

第二,人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他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要破解经验主义对心智地禁锢,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睁开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不要轻易地大惊小怪,也不要对众人的习惯亦步亦趋。

如果你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思维空间内,心态也会相对闭塞,遇到事情时,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沼中,容易被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左右,成为一个跟风者。

在经验主义中,你要格外注意舆论带来的影响。舆论是经验主义以群体形式释放能量的途径,它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经验”。而且舆论是可以人为发动和壮大的,因此具有欺骗性。

很多时候,舆论的本质是人们宣泄自己不良情绪,表达某些私人意见的出口。你看到的那些凶猛的舆论声浪,其实是不同的个人,他们想这么做或者想让别人这么做而已,但不代表这就是对的。

如果这种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你的身上,让你失去自己的主见,依从众人认可的经验,那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还能够找到真实的自己吗?

跟在一群人后面,做他们在做的事,固然在心理上是安全的,但你能否勇敢地接纳真实的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些心智较差的人放弃了真实的自我,他们活给别人看,就此消失在人群中。

所以,提升心智能力的重要一步,就是从经验主义的行为模式中跳出来。别再把合群与合规看得那么神圣,也不要再刻意隐藏自己的个性,屏蔽内心的声音。你要主动恢复自己的个性、棱角、爱好、情感、思想和自我,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大家的选择。

捍卫真实的自我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伯温·哈尔说:“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人人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愿也不敢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时人人都在说假话,做违心的事,结果就会导致巨大的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在人类历史上从古代的战争到今天的消费行为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人类的集体失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检阅部队,旁边的一位将军拍马屁说:“元首,您瞧,下面的人真多呀!”希特勒说:“不!我一个人也没看见,我看见的只是人群!”

作为纳粹领袖的希特勒,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天机。要想让人疯狂,先要让每个真实的自己消失在人群里。只有当每个人的自我都消失在人群中,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之后,希特勒才能驱使他们去干令人发指的事情。

“一个人”和“一群人”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是拥有“我”的人。这个“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梦想。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判断力。比如,当你一个人走过促销超市时,那里还没什么顾客,你一般不会听从促销人员的蛊惑。

一群人就是许多人聚集在了一起。这些人为了获得别人的接纳,为了证明自己是符合群体要求的,都磨灭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愿、个性和自我。这时,“我”变成了“我们”。比如,当你看到促销超市门口已经挤满了顾客时,即使促销人员不过来蛊惑你,你也可能主动参与进去。

这就是伯温·哈尔所说的“非理性行为”的本质。一个人时,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不用考虑大家怎么想。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当这个人进入社交场合、融入一个集体中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特别关心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敢随意说话和做事。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

例如,我们和一群同事、客户出去旅游,客户发现一家商店的免费活动很有意思,你的同事也觉得有意思,他们迅速参加。尽管你对此嗤之以鼻,嘲笑他们是傻子,可你不会戳破这个气球,你高高兴兴地一起参与,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捍卫真实的自我,是加强心智防线的重要途径。但这做起来非常困难,以至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新对待社交。人总是需要社交的,需要活在群体和与别人的关系中,但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至少不能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权利交给其他人。所以,收回你自己的决定权,就是在捍卫真实的自我。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个人的议论和评价,找回那些失去的自我的空间,开始在乎自己的感受,拥有自己的思想。从这一刻起,我们就迈出了修补心智防线的第一步。

三、庞氏骗局何以能够长盛不衰

“说谎的都是骗子,相信的都是傻子。”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庞氏骗局”的。当骗子和傻子聚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庞氏骗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金融奇才和超级骗子查尔斯·庞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靠“撒谎”卷走了两千万美元,让当时无数人一辈子的积蓄化为了乌有。

今天,凡是懂点防骗常识或金融知识的人都知道庞氏骗局是怎么回事,可我们惊讶地发现,仍然有大量的人成为这种类似骗局的猎物。

1882年,庞齐出生在意大利一个旧日贵族的家庭里。18岁时,他进入罗马智慧大学。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次财富方面的残酷考验。他结识了一些有钱的朋友,和他们终日泡在酒馆、赌场和剧院,等到自己的钱花光时,很快露了底,成了朋友的笑柄。他打肿脸充胖子,以为能被另眼相看,但这种把戏迟早玩不下去。

后来,庞齐来到当时被称为冒险者天堂的美国。他连英语也不会说,只好一边打零工,一边学习英语。但好景不长,因为偷窃食物和少找给顾客零钱,他被解雇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庞齐的骨子里就隐藏着犯罪的基因,也就此走上了更大的犯罪之路。

1907年,庞齐25岁。他从美国跑到加拿大,成为扎罗西银行的一名柜员。工作了一阵,他发现扎罗西银行的经营入不敷出,没什么利润,老板居然用新开账户的存款来为顾客支付利息。他还没琢磨清楚这里面的问题,银行老板就携款跑路了。

庞齐又一次失业,而且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之下,他来到一个朋友的办公室,想借点钱。在发现四下无人后,他咬咬牙,拿起笔伪造了一个签字,给自己写了一张423.58美元的支票。于是,他被警察抓住,判了三年监禁狱。

监狱是一座大学堂。在里面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罪犯,其中包括一位名叫查尔斯·摩斯的商人。这个商人与庞齐以前认识的小混混不同,他是一个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来钱”的华尔街精英。在与这个商人的攀谈中,庞齐突然开窍了:我之所以发不了财,原来是没找对方法。想赚钱就必须懂一些骗术,知道公众是怎么想的,深谙人们的弱点,小打小闹是不行的。

出狱后,庞齐开始寻找“生财之道”。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63个国家在罗马发行了一种全球通用的邮票票据。庞齐发现,由于一战后意大利货币的贬值,1美元在意大利能买到比美国多几倍的邮票票据,两者的差价就是利润。

于是,他借了大量高利贷去投资这门生意,但发现根本卖不掉那么多票据。眼看高利贷还款的日期临近,他心急如焚。

怎么办呢?庞齐开始骗人了,他利用了人们追求高额利润的心理,告诉周围的人票据事业是有利可图的,只要他们把钱在他这里存放90天,就可以得到50%的利息。这是一个惊人的回报率。虽然庞齐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还这些钱,但他一张嘴就许下了承诺,让亲朋好友信以为真,同时帮他扩散这个消息。

很自然的,只要有足够的诱惑,就一定有人被打动。

通过这个弥天大谎,1920年3月,庞齐从110个投资者那里骗了2.5万美元。这时候,第一批投资者的兑换日也到了,他用这2.5万美元还清了那些人的本金利息。最开始的几个人平均只投资了1250美元,利息就得到了750美元。人们一看确实有利可图,立刻开始跟风。

“天啊!庞齐真的能付超过50%的利息!”这个消息就像瘟疫一样迅速地扩散开来。

1920年4月,又有471个人给庞齐投资了14万美元。到了5月,人数增加到了1500个。钞票就像下雪一样扑过来,目标就是庞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投钱给他,有些投资者投入了毕生积蓄,甚至将房屋抵押贷款,也要把钱交给庞齐。那些拿到本金利息的人,也立刻把钱又投了回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庞齐就从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金融天才”。至少在投资者眼中是这样的,大家都疯了似的相信他,崇拜他,毫不思索地将所有的钱交给他。

为了匹配自己企业家的身份,庞齐开了一家公司,由于投进来的钱越来越多,他雇了很多人接待投资者。如何处理这么多的钱?庞齐的做法是将它们都存进银行。他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钱会多到能将整间银行都买下来。这时,突如其来的“成功”和花不完的钱让他失去了“理智”,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骗子。他在各地购置了豪宅,还给妈妈买了一间海岸别墅,平时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在这个骗局里越陷越深。

更疯狂的是那些投资者,到了7月份,投资者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两万人。跟风的人并不全是底层平民,还有许多中产人士。从当时的新闻来看,来自不同种族、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都将庞齐奉为投资之神,认为他就是一棵永不会倒的摇钱树。成千上万的人排着队、争着抢着把一沓沓的钞票送过来,他们的表情写满了希望和贪婪,渴望通过庞齐发家致富,变成大富豪。更有趣的是,就连一些政府官员和警察也参与其中。在波士顿,至少有5位督察级别的高级官员也是跟风者的一员,除此之外还有成百上千的普通公务员和警察,以及联邦政府其他机构的办事人员。

然而,骗局迟早是会被人识破的。庞齐所承诺的高回报率终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心人发现他唯一的投资就是将钱存在银行里,并没有什么高回报的生意。要知道,银行的利息是很低的,至少无法支付他宣称的50%的利息。那么庞齐如何回报自己的投资者,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有心人开始呼吁调查庞齐,但投资者们依然执迷不悟,大部分人维护他,甚至投入更多的钱表示支持。

联邦政府介入了调查,不过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因为庞齐没有违法,他一直有在支付承诺的利息。“这是一门生意,丝毫找不出违法的细节。”不过,有些审查员和记者在不懈地努力下还是找到了庞齐的命门,然后公布了出来。

1920年的7月末,媒体集中对庞齐进行了一系列“黑历史”的报道,把他昔日锒铛入狱的经历报道出来,告诉公众他就是一个骗子。

这些报道引起了投资人的巨大恐慌,基于各方的压力,庞齐被迫停止接纳新的投资,并且将所有的业务文件公开进行审计,以示自己是“清白”的。这时他再说什么、做什么已经无济于事了,一如当初人们排着队要投钱给他一样,现在惊慌的投资者开始排着队向庞齐追讨投资。他因何发家,此刻就因何失败。人们潮水一样涌来,挤满了街道和走廊,围攻他的办公室,讨要投资款。庞齐当然没办法全部兑付,他只能兑付一小部分。恐慌像当初的贪婪一样震荡着整个社会,投资者人心惶惶,社会因此动荡不安。

1920年8月份,庞齐被逮捕。法院冻结回收了他所有的资金,但终究资不抵债,人们能拿回的钱平均不到本金的三成。只是短短几个月,两千万美元就在庞齐的手上蒸发了,不是被挥霍掉了,就是付了前面投资者的本息。最后经过3个月的审讯,庞齐被判监禁5年,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多少年来,“庞氏骗局”已经成为金融诈骗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拿来考验投资者智商的一道基本测试题。假如一个投资者看不出其中的欺骗逻辑,对于此类生意怀着发财致富的心态而跟随其后,我们就可以说,他必然会为此交上一大笔智商税。

薛定谔的宝箱

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薛定谔的宝箱”——假如有一个宝箱,每秒都能让放进去的钞票增加一倍,但同时箱子里面还有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你们会选择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放进去吗?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当然不会”。他们在冷静思考时十分清楚这里面的危险,因为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一件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必然发生。但同时我也知道,当人们真的碰到这个问题时,他们的行动力往往表现得与自己的思考截然相反。

事实是,超过80%的人一定把自己的钱全部放进去!

在一次课堂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台下的听众如何选择。他们中有商业大学的精英,有金融从业者,也有普通的投资者和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们的头脑是聪明的,判断力也是惊人的。但遗憾的是,在不记名的投票中,仍然有34%的人选择“把钱放进去”。而在公开的讨论中,这个比例更高。当前面发表观点的人中有更多赞同把钱放进去的人时,后面的人会越来越倾向于赞同这一选择。

击鼓传花

在庞齐的投资客中,不乏当时的社会精英,他们真的看不到庞齐投资计划中的问题吗?或许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但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中的“最后一棒”。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这些人的心智开始打盹儿了,都觉得自己可以在庞齐的计划破灭前带着高额的回报抽身离去,贪婪与侥幸心理驱使他们成了“愚蠢的赌徒”。

从庞齐算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人类社会中的投资客并没有吸取教训。比如,2008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被曝光,麦道夫利用庞氏骗局的手段诈骗了600亿美元。

庞氏骗局在实施和传递的过程中,其维系下去的核心原则就是击鼓传花,用后来者的钱支付给先来者作为回报,然后继续吸收后来者,直到泡沫破裂,再也玩不下去。

贪婪是一切骗术成功的根源

所有的骗局,基本上都利用人的贪心才能成局。没有人们心智上的贪婪,也就没有骗子的戏法。而克制贪婪,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难题之一。

庞齐临终前对一位前来采访的美国记者说:“我为世人带来了史上最好的一场表演,我让人们感受到了最可怕的恐惧。”他所说的“恐惧”,就是贪婪之心借众人之手集中爆发时所产生的后果。

在如此庞大的羊群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庞齐,也不是无数的跟风者,而是人们心中贪婪的欲望。贪婪让人们眼冒绿光,不顾一切做出愚蠢的举动,明知有诈也想赌上一把。这和人们购物时明知免费是商家的套路仍会上当是一样的道理:“也许除了别人,只有我占了便宜呢?”

这些骗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但核心因素正是利用了人的贪心。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省自查,将贪婪拒之门外。

四、重新定义自我,跳出当下的环境

摒弃自我怀疑,拒绝不假思索地认同

有一个学生跟我说:“工作之前我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哪怕父母、同事、爱人和朋友一起反对我,我也会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看法。但现在好像不同了,我变得有些懦弱,只要有人提出异议,我就怀疑自己。有时候,我听到异议后甚至会立刻表示认同。”

她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这是因为,她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强调团队精神以及专业意见的集中地。在这里,她的“自我”逐渐被抹平,变成了将服从与平息争议放在首位的团队分子。不论遇到什么事,她的选择都是与大部分人保持一致。

长期的固定环境就像一个笼子,也是一种隐形的权威。当一个笼子开始形成并且加固时,人们就被装进了权威的口袋。一旦你丧失了独立的思想之源,心智的抵抗力就会迅速下降。你会按照设定好的大纲说话、做事,也会无可避免地掉进一些既定的思维陷阱。

你总是逃不过环境的限制,发现不了“自我”。究其根本,在于你对独立思考的本质缺乏真正地认识,会一直跟随在羊群之中,“快乐”地生活和工作下去。就像有的人经常安慰自己:“嘿,学生都独立思考了,还要老师干吗?员工都有独立思维了,那些做上司的怎么办?”

你看,这些人的潜意识中根本不想独立思考。他们甚至觉得永远都有别人指导、引路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乐于做一只小白鼠,请人替自己安排好一切。

他们沉迷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强力约束,甘愿附和着人群的声音,待在思维的笼子里。

专注于自己

权威的看法就适用于一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权威的看法首先适用于自己,而不是别人。他的看法,通常基于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但未必符合我们的情况。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况大多是这样的:

别人说,你就怎么做,因为他成功过;

别人做什么生意,你也跟着效仿,因为他生意红火;

别人买了什么股票,你也跟着买,因为他之前赚钱了;

……

你专注于“别人的思维”,而放弃了自我,以求安全。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吗?从实际的反馈来看,很多创业者都对我说,他们第一次做生意、第一次买股票时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盲目地听从了前辈或者行业专家的意见。

曾在硅谷投资数家科技公司的爱德华·芬奇说:“我向前辈们学习成功的经验,照搬他们的理念,结果我一年就赔了300万美元。这不仅让我迷失了自己,还把事业做得不伦不类。”

对于创业者来说,每个公司的产品不一样,每个创业者面向的群体也不一样,公司的实际情况更是各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在做生意和投资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和布局,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总结,强化自身的思维,而不是去模仿他人。购物消费是这样,创业理财也是如此,处处体现着适用的重要性。

你不需要仰望别人,只需专注于自己。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一定要追求自己的,而不是符合别人思维和要求的。我们的生活、工作必须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心智模式完美融合,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你摒弃这个原则,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的逻辑是什么

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在金融领域混饭吃的人,他从事个人投资,不属于任何公司,也没加入任何私募机构,但他很有头脑。对于这种人,我们习惯称之为金融草原上的孤狼:有钱,冷静,残酷,迅速。他投资时往往能抓住时机,快速进入,抬高价格,抛售获利,然后撤出,不会有丝毫犹豫。他是专业的投机分子,和普通股民完全相反。

他说:“我之所以同情普通人,是因为他们缺乏识破陷阱的能力。在股票市场上,陷阱无处不在。但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在欲望的主导下,他们容易偏离自己固有的严谨逻辑,改成以别人的方式思考。诱惑越大,就越要睁大眼睛,审视内心,问自己一句:‘我的逻辑是什么?’”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假如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假如知道事物实际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但是,只有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使事物变得更好,才说明你是一个真正具有才能的人。”

人们之所以迷信权威,喜欢跟在先行者的后面,是因为无法割舍不切实际的奢望或者野心,选择了一条并不适合自身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付出代价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群体思考中跳出来

有一家证券公司的总裁,他在过去几年中十分信任自己一手建立的团队,一直倚仗他们为自己做投资决策。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决策效率反而大幅度地降低了,而且频频出错。

他悲痛地说:“就在过去的3个月中,我的公司已经损失了600万元。我相信团队的力量,但他们为什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呢?”

这位总裁犯了一个错误,他让自己的思考离开了决策核心,开始依赖群体思考。即便他团队中的人都非常优秀,单独拿出来都能承担大任,但聚在一起后,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若想解决这个问题,他必须保持自己的“一票否决权”,在做关键决策时,要从群体思考中跳出来,不能被团队成员影响自己的思维。

凭什么一定得合群

合群是现代人评价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主要标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办公室,或者是朋友圈子,合群都是人们拿来互相评判的话题。跟在羊群中,无疑是合群的,但思考和行动却受到限制,甚至失去自我。比如很多人原本喜欢独处,但为了合群,只好积极地参加各种他并不喜欢的社交活动,被迫改造自己。在合群的同时,他要做出许多违心的举动,附和那些看起来十分幼稚的观点和行为。因为一旦他表示异议,就可能失去这些朋友。

威尔逊是假日酒店的创始人。有一次,威尔逊和员工聚餐,有个员工拿起一个橘子直接啃了下去。原来,这个员工高度近视,错把橘子当成苹果了。为了掩饰尴尬,这个员工只好装作不在意,强忍着咽了下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第二天,威尔逊又邀请员工聚餐,菜肴和水果跟昨天一样。看到人来齐了,威尔逊拿起一个橘子,像昨天那个员工一样,大口咬了下去。众人看了看,也跟着威尔逊一起吃起来。结果,大家发现这次的橘子和昨天的完全不同,是用其他食材做成的仿真橘子,味道又香又甜!

大家正吃得高兴时,威尔逊忽然宣布:“从明天开始,安拉来当我的助理!”所有人都惊呆了,觉得老板的决定很突兀。

威尔逊解释说:“昨天,大家看到有人误吃了橘子皮,安拉是唯一一个没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的人。今天,看到我又在重复昨天的错误,他也是唯一没有跟着模仿的人。像他这样既不会对同事落井下石,也不会盲目追随领导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理人选吗?”

刻意的合群能为你来好处了吗?不能,一般情况下,为了迎合众人的趣味而趋为同类,对你并没有多大的益处,反而会对心智成长造成伤害。人和人是相互吸引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进入什么样的圈子;而你融入什么样的群体,最终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意味着坚持自我。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某种东西,就不要勉强自己同意,哪怕再多的人试图说服你,或者别人都和你的选择不一样,你也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

不要刻意地迎合众人,要专注于提升自己。我们在世界上遇到的任何问题,核心就是“你是否得到了提升”。提升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迎合别人的心意上。当你专注于提升自己时,就能避免做出错误判断,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样一来,人们会主动向你靠拢,放下他们的观点来接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