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现代诊断与治疗(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总论

一、脑瘫的国内外研究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

(一)国外

脑瘫早在1839年由英国伦敦著名学者、整形外科专家威廉·约翰·利特尔(Willian John Little)博士发现,并首先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报道了因难产发生脑损伤引起痉挛性瘫痪的病例,利特尔(Little)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发现脑瘫的学者。所以凡是谈到脑瘫都必须从脑瘫发现者Little的成果谈起。人们将脑瘫称为“Little氏病”,并把两者看作同义词沿用多年。

1839年,Little对异常分娩与脑瘫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写了数篇论文。在1839年发表的《关于足畸形与类似障碍性质》的论文中,就异常分娩与脑瘫的关系做了论述,并在英国妇产科学会上做了演讲。当时演讲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大家要重视小儿出生时的状态。难产对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神经系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这就是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的原因,并且这些障碍的原因与小儿出生时的疾病相吻合,也与其以后发生脑瘫的病理生理学相吻合。

文章明确指出,如果未足月及难产、分娩时头部与颈部等损伤的小儿能存活下来,出生不久就会出现痉挛,明显的四肢运动性障碍,Little把这些障碍称为新生儿四肢痉性挛缩(spastic rigidity),认为这是由新生儿窒息造成的。Little的这种观点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新生儿窒息后如果能生存下来则不会引起任何障碍”的观点不同。这在当时是难以被人接受的,直到现在我们对新生儿窒息,特别是严重的窒息,是否需要抢救、是否留有后遗症仍持有不同的认识。

此后,Little又做了大量的尸体解剖,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观点,充分说明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和脐带被挤压,影响了胎儿的血液循环,不可避免地使氧与物质交换发生障碍,尤其是造成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刺激延髓的呼吸中枢,对出现肺呼吸十分有利。但如果此时因产程过长、产钳分娩、臀位分娩、急产、脐带绕颈或脐带脱出等各种原因而不能建立肺呼吸,就会造成新生儿窒息,导致呼吸障碍,静脉瘀血;严重缺氧引起循环衰竭,使脑静脉、脊髓周围的静脉丛、大静脉、右心以及肺瘀血;或因机械牵拉等物理损伤,使硬脑膜破裂,矢状窦、横窦破裂,造成脑表面及颅底出血,严重者可涉及小脑和延髓。从异常分娩死亡的小儿死因分析中发现,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如果引起神经系统毛细血管出血,则将引起永久性的四肢变形及痉性挛缩。

在Little的记载中,造成脑瘫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胎盘循环障碍,由于脐带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产生脑组织的永久性损伤。脑损伤后除引起痉性挛缩、麻痹外,还有智力低下等多方面障碍。Little也在论文中详细报道了脑瘫的症状,共64例,见表1-1。这是他多年实践的研究和总结,现仍为后人所采用。

表1-1 Little记载的病例

Little他本人就是一个肢体障碍者。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德国的外科医生斯特罗梅耶(Stromeye)给他做了跟腱(Achilles tendon)手术,使他左腿的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由于对疾病的自我感受和自强的信念,使他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研究肢体障碍的病因,这也许就是他有如此杰出贡献的主要原因吧。

Little的论述不仅详细地记载了脑瘫的临床症状、病因,还全面地描述了脑瘫的运动障碍特点与肌张力的关系。他指出,脑瘫是全身性的痉性挛缩,并伴有随意运动障碍与肌肉的挛缩,其分布不等,表现为一侧重一侧轻,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障碍最明显,并以大腿的屈肌、内收肌,膝关节的屈肌(腓肠肌)为主。随着时间延长,多数患者发生肌肉及关节韧带挛缩,关节变形,影响下肢的外展与伸展,膝关节也难以伸直,足跟不能着地,肘关节半屈曲,腕关节屈曲、内旋,手指不能随意活动,躯干无力,脊柱后弯成圆背状,胸肌与腹肌挛缩平坦。

Little对手足徐动型脑瘫做了详细描述,如护士对脑瘫患儿不能像给正常小儿那样顺利地穿衣服、脱衣服及洗漱。与舞蹈病相似,这些患儿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对声音刺激有惊吓的表现,稍一触碰就像破伤风患者那样出现僵硬症状。他指出,新生儿由于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症状不典型,往往以痉挛为初始表现,新生儿窒息常引起痉性挛缩。

另外,他十分重视治疗。作为一个整形医生,他对早期治疗很感兴趣,认为了解患儿出生时的情况及患儿精神与身体的状态,可早期发现脑瘫,对障碍的治疗会有好处,从整形的角度看,后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从预防脑瘫的观点出发,Little提出,为减少脑瘫的发病,要防止早产、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及新生儿的护理、预防新生儿并发症等。Little不愧为脑瘫治疗的创始人,以他的智慧和成果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Little不足的一面就是,他认为脑瘫多伴有智力低下,在他的论述中认为“脑瘫即智力不足”“脑瘫是不治之症”。他这种悲观论调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使脑瘫的康复研究受到一定的影响。

1916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整形外科总会的高木博士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一直没有新进展,直至1925年,接到一位实业家打来的电话,说他患脑瘫的儿子,在玩收音机的时候,旋转刻度盘的旋钮使收音机发出了声音,然后他每天把收音机旋钮插在笔杆上,不久他的儿子能握住笔,并能画圆圈和四方图形。这个消息启示了高木,使他产生了脑瘫可以治疗的设想。高木当时称此为“上天的启示”,以此为契机,他用音乐、玩具并结合心理因素治疗脑瘫。他认为,脑瘫的治疗是以运动为目的调节中枢神经的活动,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治疗时不只是训练手脚,还要使支配手脚的大脑功能得到恢复,这是最重要的,并提出了“诱发意欲”“指导方法”与“自我锻炼”三大方案;在治疗概念上,他又提出脑瘫需要社会治疗与医学治疗两大方面。

1924年6月20日,高木博士在日本的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对脑瘫患者要采用特殊教育,做手工及工艺练习,以及职业咨询等多方合作,才能使脑瘫患者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39年,高木博士创立了东兴学园,这是一所专门收治脑瘫患者的康复机构。高木博士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学者,为日本及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美国学者费尔普斯(Phelps)发表论文指出,利用矫形器为主的训练治疗方法是可以治疗脑瘫的,为脑瘫的康复带来了新希望。1938年,他根据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正式提出应该将“Little氏病”改为“脑瘫”这一诊断名称。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对脑瘫患者的治疗从用整形外科手术的方法,发展到用矫形器纠正异常姿势再配合功能训练的方法。Phelps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脑瘫的治疗总结出15种训练方法:按摩、被动运动、借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运动、自动混合运动、组合运动、休息、弛缓松弛运动、松弛位运动、平衡运动、手伸展运动、抓握运动、精细运动,设计十分全面合理。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早在世界上报告了脑瘫的发病率为4‰;非常明确地提出治疗脑瘫主要通过训练,改变了脑瘫是不治之症的观点,以此提高人们关心脑瘫的意识,加强积极治疗脑瘫的信心。

1942年,日本高木博士在东京又创立了整肢疗育园,是现在心身障碍儿综合疗育中心的前身。用“克服训练”(诱发克服意欲,克服指导方法,以及努力克服自我锻炼)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43年,英国博巴斯(Bobath)夫妇开始致力脑瘫的研究与治疗工作,收治了大量脑瘫患者,开始用训练的方法治疗脑瘫。

1951年,登霍夫(Denhoff)提出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不只是脑瘫的伴随症状,而应看成小儿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损伤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最先在世界上提出脑损伤综合征(Syndromes of Cerebral Dysfunction)的概念,使人们对脑瘫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Denhoff又将脑瘫的定义分为标准定义、限定定义与实用定义三种,明确指出脑瘫是分娩时损伤造成的,是脑损伤综合征的一个侧面,即运动功能障碍。

1956年,美国脑瘫协会(American Academy for Cerebral Palsy,AACP)将脑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类,(见第33页),这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全面的分类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1961年,日本学者福山幸夫提出,应将脑瘫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1964年,日本学者猶林参考Denhoff的观点,规定脑损伤综合征必须具备以下四大特点:①脑瘫;②智力不足;③癫痫;④行为异常。根据脑损伤重复障碍的特点将脑瘫分为八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对判定脑瘫的程度、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将脑瘫的研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1965年,著名的博巴斯疗法(Bobath)疗法问世了,并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可,被世界各国采用。该疗法主要从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发育学的观点认识、治疗脑瘫,所以又被称为“发育神经治疗法”。主要采用反射性抑制姿势(reflex inhibiting posture,RIP)抑制脑瘫的异常姿势及姿势反射,在一定部位采用关键点调节(key point of control),以促进正常姿势和姿势反射的形成,恢复正常功能。Bobath疗法为脑瘫的康复及所有肢体障碍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在脑瘫的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6年,瑞士医师柯尼希(Köinig)报告了早期治疗脑瘫的效果和意义,明确提出患儿脑的可塑性及患儿未成熟脑(发育中的脑)运动发育的可能性;早期治疗可以促进脑组织向正常方向发展,促进中枢性协调运动功能的发育;如果在婴儿发育初期开始治疗,可以干预异常姿势的形成。根据神经生理学论点,又提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得到国际认可。

1966年,西德学者沃伊塔(Vojta)博士创立了著名的Vojta诱导疗法。该疗法是Vojta从1954年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地观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才创立的。他是当前世界上早期诊断、治疗脑瘫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其主要贡献有以下三点:

(1)提出早期诊断脑瘫的Vojta七种姿势反射。通过调查,制成世界上最早的Vojta量表。该量表是早期发现、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利用七种姿势反射,在新生儿期就可以发现异常,早期诊断脑瘫。

(2)提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Zentrale Koordinationsstörung,ZKS)。这是Vojta博士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中枢性协调障碍多用于小儿姿势与运动协调性发生紊乱的阶段,具有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瘫危险儿,或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的脑损伤儿。在这个阶段如能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提出Vojta诱导疗法。Vojta博士在患儿身体的一定部位(又称诱发带)进行手法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翻身及反射性匍匐爬行的移动运动,这种运动在小儿的种系发生中早就存在,是正常儿出生后就能正常发育的协调性运动。脑瘫患儿这种协调综合能力发生障碍,通过Vojta诱导疗法反复刺激诱导,可以促进这种功能再现。Vojta应用这种方法治疗207例8个月以下患儿,有效率为96.1%。Vojta疗法已得到世界学者的认可,成为当今早期治疗脑瘫的又一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1967年,Denhoff又把语言障碍及轻微脑损伤综合征(MBD)也列入脑损伤综合征内。并提出两种以上的脑损伤为重复脑损伤,三种以上的脑损伤为重度心身障碍,更加完善了脑损伤综合征的概念。

1968年,日本厚生省脑瘫研究班对脑瘫的定义是:从受孕到出生后4周,由于脑的非进行性病变引起的永久性的可以变化的运动与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进行性的、一过性的及将来可正常化的发育延迟则应除外。该定义基本上统一了脑瘫的定义,十分完整,属于纯医学定义。同时,日本东京大学专门研究小儿姿势与异常姿势的有马正高教授在《神经进步》杂志上连续做了报道,强调小儿姿势与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的关系,提出小儿姿势是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

1970年,匈牙利派特(Petö)教授创立了治疗脑瘫的集团指导疗法,又称Petö疗法,现称“引导式教育法”。Petö教授从1933年开始从事脑瘫的研究,经过近40年的努力才完成。他主张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为避免各种方法在各自训练中只强调自己重要而造成混乱,提出由一个训练人员组织多个脑瘫患儿完成规定训练内容的集团指导方法。他收治了866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Petö疗法在日本开展最好的是大阪枚方市的藁稭(わらしへ)学园。该学园是医学博士村井正直先生创办的,工作人员都在匈牙利Petö教授处受过培训。Petö的《集团疗育》一书已经由村井正直先生翻译成日文,于1980年正式出版发行。

1970年,日本圣母整肢园的梶浦一郎先生与纪伊克昌先生,先后到英国Bobath中心,学习了Bobath疗法,首先在日木应用该疗法治疗脑瘫,发表了数十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并将Bobath的三本原著译成日文。梶浦一郎在日本大阪建立Bobath医院并担任院长,目前这所医院已成为培训Bobath疗法人才的中心,每年举办学习班,培养了大批Bobath疗法专门人才。Bobath夫妇在1973年与1978年先后两次来到这个中心讲学,为日本培养了近50名Bobath疗法训练师。

1982年,Vojta博士到日本,传授Vojta诱导疗法。我们也派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由于康复医学的进步和世界各国学者对脑瘫的深入研究,提高了全社会重视脑瘫、关心脑瘫、积极治疗脑瘫的意识。

(二)国内

我国对脑瘫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传统地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医生诊断患者为脑瘫后,告诉患者家属这种病没办法治疗,或仅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对较重的肢体畸形,如尖足、下肢交叉等也采用一些外科手术矫形的方法。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儿童福利院里有许多脑瘫患儿,多数是被遗弃的孤儿。福利院只以收养、护理为主,没有治疗。可以说人们对脑瘫束手无策,在脑瘫是“不治之症”传统认识的影响下而对此放置不管。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竞没有一家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致使很多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终身残疾。那时,按照发病率为2‰计算,我国约有200多万名脑瘫患儿,如此惊人的数字,可想而知给每位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对每位患儿来说更是深重的灾难。

中国脑瘫康复事业的发展要从1980年开始说起。

1980年初,佳木斯医学院(现为佳木斯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的孙世远医生和笔者在阅读日本学者东京大学有马正高教授连续发表在《日本小儿科诊疗》上的《小儿姿势》一文时受到启迪,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外文资料,摘录、翻译、编写成册,并得到了儿科主任李树春的支持,从1980年开始,确定研究脑性瘫痪课题,首先在佳木斯地区进行了中国正常小儿姿势、小儿反射、Vojta姿势反射及小儿运动发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正常小儿姿势反射运动功能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脑瘫患儿,亲眼目睹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对康复治疗的强烈企盼,开始意识到儿科的病种随着医学的发展,正在发生着变化,儿科医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疗小儿脑瘫,尽最大可能减轻伤残程度,是儿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应该有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康复医学应该得到发展,这是造福人类的千秋伟业。我们从学习、研究小儿姿势入手,终于找到了方向,确定了以脑瘫为中心的脑损伤研究课题,并把重点放在脑瘫的早期诊断、治疗上,决心为中国的脑瘫患儿开辟一条康复途径。

为便于科学研究及患儿就医,1981年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了小儿发育门诊,这个门诊就是后来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中心的雏形。为进一步向前发展,少走弯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得到国际上的支援,由孙世远与笔者共同执笔签名,在1981年的秋天给日本札幌市北海道立肢体不自由儿疗育中心副院长佐久间和子博士写了第一封信,不久收到了她的回信,由此拉开了中日友好共同合作交流、发展中国脑瘫康复事业的序幕。

从1982年开始,我们研究的课题连续得到专家的认可。1982年,脑瘫早期诊断研究之一——《1265名正常婴儿姿势与Vojta姿势反射调查》一文,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参加了日木全国第86次小儿科学术会议,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并收录在1983年第87卷第10号《日本小儿科学会》杂志和1984年第22卷第6期《中华儿科杂志》上。1983年5月,由日本北海道医师会派遣的第一批日本专家佐久间和子博士与训练部主任技师三岛与志正先生来访中国,在佳木斯医学院做了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工作,同时举办了东北三省第一期脑瘫防治学习班,有20多位学员参加。

1983年6月,我们发表的第二篇论文,脑瘫早期诊断研究之二——《652名新生儿原始反射调查及1430名正常婴儿反射调查》,又获黑龙江省198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在1989年第27卷第6期《中华儿科杂志》上发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建立了佳木斯地区小儿发育正常量表,并综合成为《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不仅在我院常规使用,还通过卫生部的学习班向全国推广,为诊断小儿脑瘫打下了基础。1983年6月,李树春与孙世远医生应邀赴日本参加Vojta博士举办的为期1个月的脑瘫早期诊断、治疗讲习班,得到Vojta博士的言传身教。

1984年,第三篇研究论文《智力不足早期诊断》,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经过4年的实地工作和准备,在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领导的支持下,1984年6月在医院儿科成立了脑瘫病房,收住的第一批脑瘫患儿有11名,均由母亲陪住。用引进的Vojta诱导疗法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以后患儿从全国各地赴我院治疗,结束了我国没有脑瘫治疗医院的历史,使脑瘫的科研、医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年,我院成立了小儿脑瘫研究室。

由于患者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学习国内外治疗脑瘫的其他方法,1986年,受日本北海道医师会及北海道民间团体邀请,李树春、笔者和陈秀杰三人赴日本学习,其中笔者在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札幌肢体不自由儿疗育中心学习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脑瘫的Bobath疗法,陈秀杰在大阪的藁稭学园学习Petö疗法,回国后马上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986年三人在日本学习期间,受到日本友人稻垣是成先生的帮助,为了援助中国的脑瘫事业,他还在日本成立了“李教授应援会”,这个组织对后来的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对疗育中心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人在日木学习期间,还受到了正在日木访问的时任黑龙江省省长候捷的接见与鼓励。1986年这个项目正式被黑龙江省政府与日本北海道列为黑龙江省与日本北海道的省道交流项目,至今几十年未变。这些年来中国多次派出研修人员到日本学习,并多次邀请日本优秀专家来中国指导,使佳木斯脑瘫疗育中心在技术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由于多项科研成果的影响和日本的大力支持,佳木斯脑瘫疗育中心的声誉日益扩大。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全体同事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几经周折,1987年在佳木斯医学院,2600平方米的小儿脑瘫大楼正式峻工了。中国第一所脑瘫疗育中心——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终于在1987年9月23日迎来了开院典礼。中心设有病床80张,同时采用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Petö疗法治疗脑瘫,从此中国有了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结束了脑瘫是“不治之症”的历史,它是中国在脑瘫康复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1988年6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落成开院。它是一个现代化的,集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机构。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康复疗育中心。

我国于1988年(佳木斯)、1992年(佳木斯)、1994年(杭州)、1996年(西安)、2006年(长沙)等先后召开了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第一次(1988年)学术研讨会有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日本佐久间和子博士等5人出席了会议,我国著名的小儿神经病学专家,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佐启华教授、林庆教授,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孙丹枫教授,上海医科大学的汪梅先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发言。会议主要讨论与制订了我国小儿脑瘫的定义、分类及今后的科研方向。在第三、第四次会议上颁发了优秀论文奖。第四次会议还邀请了英国、荷兰、香港的专家进行讲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小儿脑瘫康复工作的开展。2004年《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组提出,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不仅有脑损伤还有发育缺陷。2006年(长沙)会议,正式强调脑损伤、脑发育缺陷可以引起脑瘫,并正式写在定义中。

1990~1992年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受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委托,在佳木斯举办了三期“全国优生优育脑瘫防治学习班”,有57名学员接受了培训。1994~1996年再次受卫生部委托,在佳木斯举办了三期“全国小儿脑瘫康复技术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4名学员接受培训,重点培训我们从国外引进的治疗脑瘫的理学疗法,如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及Petö疗法。目前,这些学员大部分从事脑瘫康复工作,对推动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促进两国的学术交流,并感谢日本的无私援助,黑龙江省政府决定于1990年10月起将中心命名为黑龙江省中日友好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从1992年开始,经黑龙江省政府与日本北海道厅福利部协商,将该中心与日本的交流正式纳入双方政府的省道交流计划。该中心接受了日本援助的大量仪器设备,其中有SSD-210、SSD-650超声装置,X射线机,救护车,7050血液自动生化装置,诱发电位,脑电图机,心电图机,摄像机,电视机,康复器材,书刊及玩具。这些器材对该中心开展脑瘫康复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地新设立的防治脑瘫的康复中心逐渐蓬勃发展。如山东省在青岛市专门拨款修建了设备齐全的康复中心,目前已经收治了较多的脑瘫患者;广西省南宁康复中心也初具规模,领导重视,群策群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北京海淀区神经伤残儿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瘫;北京管庄医院以神经受体疗法治疗脑瘫有其独道之处。

但是脑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疾病,其康复不单纯是治疗方面的问题,还涉及患者今后的学习、教育、职业培训、生活安排等多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脑瘫患者回归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目前,在这些方面我国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脑瘫康复事业的出现,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的需要。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日益明显,并逐步向前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发掘祖国医学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脑瘫全面康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