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认知研究
关于王维诗歌的研究,国内成果很多,包括许多期刊论文、论著和课题研究。就论著而言,我们常见的包括如下:(清)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松谷的《王摩诘全集笺注》,陈贻锨的《王维诗选》,陈铁民的《王维新论》、《王维论稿》和《王维诗注》,师长泰的《王维研究》,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陈殊原的《王维》,王志清的《纵横论王维》,钱钟联、喻岳衡的《王右丞集孟浩然集》,李亮伟的《涵泳大雅——王维与中国文化》,邓安生等译注、倪其心审阅的《王维诗选译》,陈抗等的《全唐诗索引·王维卷》,黄涛的《王维》,杨文生的《王维诗笺注》,陶文鹏的《王维诗歌赏析》,袁晓薇的《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吴伟静的《王维诗传——边塞仙郎的幽篁心曲》,葛杰的《王维孟浩然诗选注》,刘宁的《王维孟浩然诗选评》,董乃斌的《王维集》,何乐之的《王维》,毕宝魁的《王维传》,陈彤、陈果的《唐代诗话》,曹胜高的《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林继中的《栖息在诗意中——王维小传》,安旗的《论叙事诗》,吴庆峰的《历代叙事诗赏析》、谭朝炎的《红尘佛道觅辋川——王维的主体性诠释》,张清华的《王维年谱》,郭谦的《盛唐十大诗人交往史录》,入谷仙介的《王维研究》,Vikram Seth的Three Chinese Poets等。还有最近几年出版的著作,比如:董乃斌、王继洪的《名家精注精评本:王维集》,王志清、袁行霈的《古代诗词典藏本:王维诗选》,毕宝魁的《人间最美是清秋——王维传》,兰雪燕的《遇见王维:一代诗佛的诗情与禅趣》,许渊冲的《许渊冲英译王维诗选》,陈殊原的《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王维》,师长泰的《王维诗歌艺术论》等。上述是笔者常参阅的著作,学界关于王维及其诗歌的研究还在继续,其他著作在此不逐一列举。
同样,关于王维诗歌的研究论文,国内也有很多,但无论是著作,还是学术论文,涉及王维诗歌的认知研究却非常少。从已有的认知研究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来研究田园诗歌中的意象意义(52)。二是根据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尤其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探讨王维诗歌中的“门”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变迁及其对诗歌的无意识影响(53)。三是从诸如容器图示、路径图示、上下图示、中心—边缘图示等的意象图式出发,来理解王维观察问题的视角、诗歌的主题及诗人的思想情感(54)。第四种是基于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或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王维的诗歌,这也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其中,李昌标、王文斌(55)提出诗歌解读的主体间性自洽认知模式即主洽模式,即在平行型、复合型多域复合网络空间模型中,追寻以读者认知主体为引领的读者主体、文本形象和作者主体三者之间的自洽衍推,即主体间性的对话交流、角色转换和意象映射过程,探讨以读者为视角的王维诗歌多域概念整合和在线意义认知解读方式。该模式是主体自洽过程三机制“连接、冲洗和合流”的具体化运作,反映了诗歌语言、意象、思想之间的多域整合认知机制。黄滢滢(56)以Fauconnier提出的四种概念整合网络(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为依据,逐步解释王维诗文中“蒙太奇手法”的意义建构机制。当然,国内一些学者用概念合成理论解读了其他诗人的诗作和语篇,比如汪少华(57)运用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诗歌中的视角化现象,认为视角空间具有独特的认知力,视角空间的建构及其整合过程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余渭深、董平荣(58)认为合成空间为理解诗词的意象组合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吴胜军(59)论证运用意象构建诗歌意境的过程即是诗人压缩各种重要关系,整合各种意象的认知过程。袁周敏、金梅(60)提出,概念合成理论既可以对诗歌意象表现手法即赋象、喻象和兴象进行分析,也能对意象的组合方式即平面链和立体链进行整合。这些研究成果从概念合成的多个角度对诗歌思想进行了认知解读,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关于希尼诗歌的研究,随着希尼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爱尔兰,传遍世界,国外立即掀起了研究其诗歌的热潮,论著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以Buttel(1975)、Curtis(1982)、Parker(1993)、Foster(1995)、Vendler(1998)、Moloney(2007)、Crowder(2007)、McCarthy(2008)、Xerri(2010)等的论述为代表(具体论著见本书附录部分)。这股希尼研究热一直没有消退,反而是愈演愈烈,这是因为在获得诺奖后,希尼笔耕不辍,不断推陈出新,接连出版了四本分量极重、屡获大奖的诗集,即《酒精水准仪》(The Spirit Level)、《电灯光》(Electric Light)、《区线与环线》(District and Circle)、《人之链》(Human Chain),这些诗集在世界诗坛再次引起轰动,催生了又一波的研究热潮和研究成果。2013年8月30日蜚声诗坛的一代巨匠希尼辞世,他的诗成为与艾略特、叶芝等比肩的史诗般的经典,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位诗人以及他留给世人的宝贵诗歌遗产,更多的研究在传递、在持续、在强化。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希尼诗歌的研究,其中以王佐良(1988)、袁可嘉(1990)、黄灿然(1995)、傅浩(1996)、丁振祺(1996)、张剑(1996)、吴德安(2001)、何宁(2006)、杜心源(2007)、李成坚(2007)、曹莉群(2010)、戴从容(2011)等为代表。吴德安的《希尼诗文集》(2001)是第一部较全面介绍希尼其人其诗的译著,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视野;接着,李成坚(2006)的专著《爱尔兰-英国诗人谢默斯·希尼及其文化平衡策略》、欧震(2011)的专著《重负与纠正——谢默斯·希尼诗歌与当代北爱尔兰社会文化矛盾》进一步论证了诗歌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可喜的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推出的希尼系列丛书,包括四本诗集和一本访谈录的汉译本(61),势必推动我国学术界对希尼诗歌新的认识和解读。同时,期刊论文逐年增多,研究深度不断提升。除了关注较多的关于希尼的身份问题、诗歌艺术和部分诗歌翻译之外,从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理论视角来研究诗歌文学,认知解读希尼诗歌的在线意义,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动向。李昌标(62)借用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ing or conceptual integration)的多域性,在平行型、复合型、循环型合成三个维度,解释希尼叙事诗意的合成度:多域性为合成度提供了支配机制,合成度是多域性的具体运作。读者就是在多域性和合成度之间的支配运作过程中,解读诗人不断“挖掘”的真谛,即“叙事升华”。杨聪聪(63)基于Barbara Dancygier(64)对整合策略的选择与叙述视点的关系的考察,论证了叙述视角与概念整合的关系,认为概念整合理论与叙述视角在心理空间上具有相通性。循环型、复合型和平行型视角概念整合模式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的叙述风格:循环型整合适用于分析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文本;复合型整合阐释了特定视角暂时替换其他视角的现象;平行型整合强调两种不同叙述视角的共存性;叙述视角概念整合模式有利于展现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转换效果。这些研究为本书的理论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基于上述学界同仁的研究思考,本研究试图系统地构建概念合成的双域网络框架、多域网络框架,在趋同取向、求异取向层面,对王维和希尼的诗歌进行认知比较解读。同时,提出认知叙事、认知语用、认知翻译的概念合成网络框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