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牡丹台见驾
弘历和弘昼在太监的引导下来到牡丹台,远远看见亭台内站着许多人,有官员,有内监,还有文人学士。有人高谈阔论,有人默不作声,看见他俩来了,亭台内的人都朝他们望去。弘昼紧拉着弘历的手,胆怯地低声说:“四哥,怎么这么多人?”弘历非常轻松地说:“皇爷爷出行,当然得有许多人随驾,这是规矩。”
就在他俩悄悄说话的时候,亭台上的康熙朝他们打量起来,只见两个孩子穿着锦缎衣裤,身材颀长、容貌俊美、气质不俗,果是皇家子孙派头,不由得暗暗欣喜。弘历走在前面,领着弘昼径直来到康熙面前,跪倒叩头说:“孙儿给皇爷爷请安,恭祝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点头说:“起来吧!”
弘历和弘昼站起身,侍立在康熙左右。康熙再次近前端详两个孩子,见他们面白如玉,五官端正,果真惹人喜爱,想起自己有孙子几十,却难以与他们日日欢聚。比如眼前这两个孩子,都八九岁了,才首次相见,也足以让人感慨万千了。
康熙望着两个孩子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读的是什么功课?”
听到问话,弘昼不自觉退后一步,目中流露出怯意,不敢说话。弘历却上前一步,朗声回答:“皇爷爷,我叫弘历,他叫弘昼。我们受学于老师福敏,学习诗词文章、儒家经典还有书法。”
此话一出,亭台内诸人均流露出喜悦神色。弘历虽然年幼,面对如此场合却毫不畏惧,对于皇上的问题对答如流,神色自若,十分难得。尤其是站立一旁的雍亲王,他原来担心弘历兄弟在皇帝面前露怯或有不得当的表现,自己的一番苦心就白费了,所以想提醒他们,无奈父皇有旨,不让他们父子提前相见,他也就只好听天由命,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幼子见皇驾了。没有想到弘历镇静自若,表现大方得体,着实让他内心激动。
康熙看看弘历,面带笑意地说:“听你说倒是学了不少东西,不知道有没有记住?能不能理解其中涵义?”
弘历听此,不慌不忙地说:“皇爷爷,孙儿们日日读书,但求烂熟于心,将来能够作诗为文,修身养性,效力社稷。”
“嗯!”康熙笑呵呵地说,“既然你这么说,朕倒要考考你,你就给大家背诵一下《诗经》开篇‘关雎’吧!”
弘历毫不迟疑,开口诵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声音圆润动听,字字清晰可辨。亭台上诸人都是饱经学识的,也被弘历抑扬顿挫的诵读吸引了,仿佛回到了少时的读书岁月。
读毕,康熙满意地说:“不错。弘历,你刚才说还练习书法,也是每日必修的课程吗?”
“是,”弘历回答,“阿玛说他小时候天天都要写十幅大字给皇爷爷看,我也不敢偷懒,每天也要写十幅大字。”
康熙转向雍亲王胤禛,夸奖说:“你还懂事,知道教导子孙,这样就好。古往今来,贵胄皇亲无数,大多数沉迷于舒适奢侈的生活,不求上进,挥霍无度,对于儿孙们更是娇生惯养,缺乏管教,结果怎么样?儿孙们长大成人后,不是痴呆无知,就是任性狂恶,反而害了他们。我们作为皇室家族,对子孙必须严格教养,善加引导。”
弘历目不转睛地听康熙讲完话,即刻说道:“皇爷爷说得是,孙儿一定谨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怠忘。”
“好,”康熙一把拉过弘历的小手,十分疼爱地说,“有这样的好孙子,朕还有什么后顾之忧?来,你和朕一起写字,给你阿玛的园子留点纪念。”说着,精神百倍地站起身,拉着弘历朝案几走去。
雍亲王胤禛自始至终还没有说话,他为弘历的举止言谈惊喜不已,也为父皇的举动暗暗震惊。来不及细想,他一面慌忙派人准备纸砚供康熙书写,一面来到康熙面前奏道:“父皇,弘历不过小小顽童,怎么能与您同桌共写?他口无遮拦,人小志狂,不知天高地厚,您可一定要饶恕他。”
康熙脸色一沉,闷闷地说:“什么叫‘不知天高地厚’,刚刚还夸你教导有方,原来也是个俗气不入流的。弘历陪朕写几个字怎么了?到了你嘴里就变成饶恕不饶恕的,朕不明白,朕心疼孙子还来不及呢!哪里会责怪他?”
胤禛吓得退缩一边,不敢说话了。此时,笔墨纸砚全呈上来了,摆放在一处石桌上。康熙也不理会胤禛,独自拉着弘历的手来到桌子前。他回头问弘历:“你准备写什么?”
弘历歪着脑袋思考片刻,突然高兴地说:“皇爷爷,孙儿写《论语》。”
康熙连声说:“好好,你写《论语》,那朕就只有写《春秋》了。”
祖孙俩挥毫书写,抒发胸臆,不一会儿,各自书写完毕,相视而笑。康熙走过来,看看弘历的字说:“还不错,构造合适,用力均匀,富有变化。”
听到皇爷爷夸奖,弘历喜上眉梢,来到康熙写的字前面,观摩多时说:“皇爷爷写的字比弘历的好看多了,孙儿什么时候才能比皇爷爷写得好?”
站立一边的胤禛忙说:“你怎么能与皇爷爷相比呢?不要胡说。”君臣有别,任何人也不敢和皇上相提并论。
康熙手迹
康熙却没有在意,制止胤禛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江山代有人才出。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儿子要超过父亲,孙子又要超过儿子,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弘历渴求上进之心是好的,你不能一味责怪他。”他转过去对弘历说:“要想写好字就要多练习,这是皇爷爷送给你的法宝。你听说过吗?王羲之练字,临池书写,把一池水都写成墨色的了,你想想,他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呀!”
弘历眨着眼睛仔细听着,郑重地说:“孙儿明白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用功,什么事情都能做好;要想成功,就要多努力。”
听到他的总结,康熙先是一愣,紧接着呵呵笑起来:“弘历,朕看你不但聪明,还善于思索。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要荒废学业。”
弘历连声答应,陪同康熙回到亭台落座。祖孙两人又交谈多时,周围的侍驾大臣、太监们心里暗暗思忖,看来皇上对这个孩子情有独钟,倍加赏识。雍亲王胤禛心里七上八下,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担忧,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戴铎安慰他说:“王爷不用担心,皇上喜欢四王子,这是求而不得的好事。”
日落西山,康熙起驾回宫。他看看弘历和弘昼,吩咐说:“给这两个孩子一人一件玉如意。”太监领命刚要去办理,弘历却说:“皇爷爷,孙儿不想要玉如意。”
诸人一惊,有人暗忖:这个孩子也太张狂了,皇上赏赐也敢说不要,当真以为皇上宠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康熙问道:“弘历,你想要什么?”
弘历指着刚才书写的字帖说:“孙儿要皇爷爷写的字,也好临摹学习。”
原来如此,诸人释怀一笑,康熙也高兴地说:“当然了,这本来是送给你阿玛的,既然你要,就送给你了。”
弘历开心地笑了,他和弘昼一左一右陪同康熙来到园门,早有人伺候侍驾了。胤禛等人恭送圣驾离去。弘历眼望銮驾远去了,突然说道:“不知道皇爷爷什么时候再来园中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