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倔强的小皇子
我没输,我没输
康熙二十年,佟佳氏晋封为皇贵妃,位列六宫之首。当时,清宫制度规定,皇帝嫔妃包括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4人,嫔6人,贵人以下包括常在、答应在内,数额不限。由于康熙两次册立皇后,皇后都不幸去世,所以他不再立后,那么皇贵妃自然就是后宫中地位最尊贵的嫔妃,成了实际上的皇后。
佟佳氏荣升皇贵妃,虚龄4岁的胤禛由此日显尊贵。这几年时光,在佟佳氏精心呵护下,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不仅体格健壮,头脑聪颖,而且性情善良,活泼刚直,十分可爱。康熙非常喜爱胤禛,特意把他养育在宫中,每每闲暇,都会亲自调教一番,告诉他许多道理。
说也奇怪,胤禛似乎懂得父皇心思,每当康熙亲自看护他时,都表现得特别乖顺。佟佳氏开玩笑说:“四阿哥淘气,见到父皇就老实多了。”
康熙笑着说:“是吗?我看他倒是很懂事。”说着,继续为他讲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事迹,并教他背诵简单的诗词文章。
胤禛认真地听着、诵读着,不时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康熙很有耐心,一一为他解答,并启发他如何思索。看见他们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佟佳氏开心地笑了。不过,这样的时光却是非常难得的,康熙身为一国之君、众多子女之父,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佟佳氏母子身上。小小的胤禛常常盼望与父皇相聚,却很难如愿。
清代用和阗白玉雕琢而成的“嘎拉哈”。
一天,胤禛与三阿哥胤祉一起玩打羊踝骨游戏。羊踝骨就是连接羊的腿骨和胫骨的那块骨头,是北方民族的传统游戏器具,满语为“嘎拉哈”。“嘎拉哈”的玩法多样,是满洲子弟最喜欢玩的游戏。两个孩子一人一个羊踝骨,相互碰撞,谁的碎了谁就输了,谁的完好无损谁就获胜。大清入关后,清廷一直鼓励子弟们保留传统习俗,习武骑射等都不可荒废,孩子们玩的游戏当然更不会丢弃。所以,虽然身在后宫,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皇子们还是喜欢玩这种简单有趣、具有浓厚草原气息的游戏。
胤祉是个爱静不爱动的孩子,擅于思考,性格文静,有些内向,虽比胤禛大一岁,体格却不如他健壮,也没有他活泼爱玩。两人一起玩游戏,胤祉常常输给胤禛。这次,两人拿着羊踝骨碰来碰去,只听“啪”一声,胤祉的又碎了。胤禛高兴地跳起来:“我赢了,我赢了。”
看他喜形于色,胤祉不动声色,从随行的太监手里又拿过一个羊踝骨,冲胤禛说:“三局两胜,你才赢了一次,再来!”
胤禛说:“来就来。”说着,从自己的跟班太监手里抓起一个羊踝骨就与三哥胤祉比拼。
几次碰撞之后,胤禛的羊踝骨碎了,他顿时怒气冲冲,脸涨得通红,摔打着胳膊,不服气地又拿过一个羊踝骨,急急地说:“再比,再比!”
胤祉似乎成竹在胸,慢吞吞挑出一个羊踝骨,笑呵呵地与胤禛继续玩游戏。结果,胤禛再度失利,按照事先讲好的三局两胜的规则,胤禛彻底输了。这下他不玩了,一把抓过太监手里所有的羊踝骨,扔到地上,大声哭叫起来。
跟班太监一看,连忙哄劝,胤祉有些不耐烦地说:“输了就输了,哭鼻子没出息。”
胤禛一听,更加生气,连蹦带跳地叫嚷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抒发心中的不甘。胤禛的跟班太监担心乱子闹大了受到连累,急忙劝说胤禛回宫。就在这时,康熙恰好退朝路过这里,听到孩子们的叫嚷声,好奇地赶了过来。
听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康熙笑着问道:“四阿哥,你输了就认输算了,还哭叫什么?”
胤禛年幼,他也说不清自己哭叫的原因,只是不服地说:“我没输,我没输,我就是不输!”
胤祉说:“皇阿玛,他输了也不承认,他撒谎。”
胤禛急了,也顾不上父皇在场,高声叫道:“我就是没输,你输了!你输了!以前都是你输。”
胤禛的跟班太监害怕康熙生气,慌忙劝阻胤禛:“四阿哥,不要吵了,以前都是你赢,现在也都是你赢,下次还是你赢。”
出乎太监们意料的是,看到儿子率真的表现,康熙反而很欣慰,他看了看地下的羊踝骨,对两个儿子说:“你们都不要吵了,上一局谁输谁赢已经过去了。这样吧,你们再来一局,皇阿玛当裁判,看看谁厉害?”
胤禛破涕而笑,立即捡起地上的羊踝骨,冲着胤祉喊道:“来,继续比。”
胤祉不情愿地捡起一个羊踝骨,噘着嘴说:“比就比,谁怕你!”
兄弟俩再次比斗,胤禛如愿胜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向康熙夸耀着:“皇阿玛,我赢了,我赢了!”
康熙点点头,看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儿子,一个喜笑颜开,一个嘟噜着脸蛋一言不发,语重心长地说:“皇阿玛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爱玩游戏,也总想赢,不想输。后来长大了,慢慢懂得输赢乃兵家常事的道理,才知道认输是一种勇气,只有认识到失败,承认失败,才会从失败中得到教训,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胤祉聪慧善思,听了父皇这番言论,接口说:“父皇,我输了也不怕,我还会赢的。”“对,”康熙抚摸着他的脑袋说,“不要怕输,要想办法去赢,这才像个男子汉。”
胤禛似懂非懂,天真地说:“我就想赢,我不想输。”
康熙乐呵呵地瞧着胤禛,吩咐太监们照顾两位阿哥回宫,自己转身向御书房走去。
佟佳氏听说了这件事,特地向康熙说起胤禛的表现,康熙若有所思地说:“四阿哥性情率真,要强不服输,这是好事。可是,他太过刚烈,喜怒分明,还需要学会韬光养晦才是。”
佟佳氏是有心人,她品味着康熙的话中之意,一时间产生许多想法,说道:“四阿哥还小,慢慢调教会好起来的。”然而,胤禛倔强好强的个性越来越分明,不久又惹了一场是非。
不是我的错
转过年来,1682年的秋收时节,一天,康熙带领一大帮臣子到御花园查看自己试验耕种的稻子。原来,康熙勤学好进,喜欢接触和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他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亲自在御花园做试验,打算孕育优良品种推广。这可是千古帝王中绝无仅有的事情。在精心培育和科学管理下,试验稻种丰收了,望着一大片沉甸甸、黄澄澄的稻谷,康熙心情激动,一面吩咐臣工准备镰刀农具,亲自下地收割稻谷;一面传旨让皇子们前来御花园,参加收割稻谷的劳作。
《劝农图》——清代王云所画,体现了封建政府重视农耕,以农为本的治国方针。
胤禔兄弟得到旨意,好奇极了,他们诞生于帝王家,生长在锦衣乡里,哪里晓得耕种劳作之事。太子胤礽说:“听说稻谷是黄色的,会不会和我穿的衣服一样?”太子的穿着服饰与普通皇子不同,颜色一律是象征皇权的杏黄色,更显高贵气派。胤禔说:“稻谷是粮食,怎么会和衣服一样。我听额娘说,稻谷就是大米,我们吃的米饭是白色的,所以稻谷也是白色的。”胤祉虽小,却有些学问,插嘴说:“稻谷去掉壳才是大米,它们不一样。”最小的胤禛跟在几位兄长身后,听他们说得兴高采烈,不由得心花怒放,又蹦又跳,好像得了什么宝物一般。
弟兄几人边说边走,一个个心情愉悦,脚步加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试验田边。太子胤礽看到康熙一副农人装扮正在工作,皱起眉头不解地问:“皇阿玛,您这是干什么呢?”
儿子们来了,康熙并没有停下劳作,边工作边说:“收割稻谷啊。你们过来,帮着捡落下的稻穗,不要浪费一粒粮食。”
胤禛第一个冲到前面,跳到地里,捡起地下的一根稻穗问:“父皇,这就是稻谷吗?它是什么粮食?怎么吃它?”
康熙拿起一粒稻谷,一边剥掉外壳一边说:“这就是稻谷,收割下来,去掉外面的硬壳,里面就是白花花的米粒。你们瞧,这是不是我们平常吃的米饭?”
胤禔兄弟看着父皇的演示,发出惊异的感叹:“哎呀,大米是这样来的,真是好玩。”
康熙说:“你们不要只觉得好玩,要体验劳动的艰辛,才能珍惜粮食,爱惜天底下辛勤耕种的老百姓。这样,你们才是一位合格的皇子,才能为我们大清的江山社稷尽力。”
胤禛爽朗地说:“皇阿玛,我们知道了,我们该劳动了吧?”
康熙笑了:“四阿哥性子急,干什么都沉不住气。好吧,你们四人就在这片地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落下的稻穗,捡起来归拢到一起,交给管事的太监。”说完,他让太监们带领皇子劳动,自己带领大臣们去乾清宫议事。
四个皇子一听,高兴地一头栽进田地,低头弓腰,认真地寻找起来。平日这些皇子受到的规矩管束非常严格,言谈举止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生活虽然优越,却很枯燥乏味。今日可以在这片小田地自由活动,当真像“撒野”的小马一样,其心情可想而知。
一会儿工夫,他们找寻遍了整块实验田,每人手里攥了几根稻穗,可是他们意犹未尽,不肯离开稻田,仍在田地里四下张望着,一是渴望找到稻穗,二是希望多玩一会儿。就在他们踌躇之际,胤禛又发现一根稻穗,他急忙跑过去捡。不巧,这根稻穗在胤禔脚边,他抢在胤禛前面捡了起来。
胤禛着急地上去抢夺:“这是我的,我的。”
胤禔不给他,躲闪着说:“我捡的,凭什么说是你的?”
“就是我的,就是我的。”胤禛追赶着说,“还给我,还给我!”兄弟俩互不相让,你追我赶地争夺着,胤禛人小,追不上胤禔,又气又恼。胤禔呢,被追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十分狼狈。
周围的太监们一看,着急地上前劝架,有人拉住胤禛,有人劝住胤禔,不住声地说着:“阿哥们息怒,息怒,您要生气了,惩罚奴才吧,不要跑了,不要跑了。”
胤禛奋力挣脱着,不依不饶地喊叫着:“还给我稻穗,还给我稻穗。”
胤禔已经10多岁了,懂得如何对待手下太监,呵斥他们说:“你们都看见了,这是我捡的稻穗,四阿哥非说是他的,你们作证,这根稻穗到底应该归谁?”
领头的太监一听,忙说:“奴才眼拙,眼拙。刚才万岁爷吩咐了,把所有稻穗归拢到一起,奴才看各位阿哥爷已经捡完稻穗,就收起来吧。”他哪里敢评论皇子们对错。
太子胤礽站出来说:“你真乖巧,想一句话了事吗?你说,稻穗究竟该归谁?”
太监吓坏了,忙不迭跪倒在地,冲着太子胤礽磕头说:“太子爷,奴才忙着工作,没有看到阿哥爷们的事,您还是饶了奴才吧!”
胤祉也上前凑热闹:“皇阿玛安排你负责这里的事,你说没有看清,这能饶了你吗?”
“快说,快说!”四个皇子围住太监,齐声威逼。
其他太监见事不妙,悄悄派人向宫里送讯。宫里的大太监听说皇子们威逼太监,担心事情闹大,赶紧禀告了康熙。康熙听了,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将儿子们带回宫中,严厉训斥他们,要他们反思自己的过错。
哪知,胤禛脾气倔,竟然顶撞道:“那根稻穗是我先看到的,大哥抢先捡了,这不是我的错。”
康熙没想到他敢顶嘴,怒火上升,提高嗓门说:“这件事情由你而起,你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还在这里争辩,你说,你错了吗?”
胤禛拉长着脖子说:“不是我的错。”
“好,”康熙气极了,真想打他几巴掌,可还是努力忍下了,“不是你的错,那是谁的错?如果你能忍耐一下,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吗?身为皇子,小小年纪脾气如此急躁,不能容忍他人,这样将来怎么治理国家?”
一生经历太宗、世祖、圣祖三朝,辅佐两代幼主,誉为“清朝兴国太后”的孝庄文皇后。
胤禛不再言语,慢慢低下了头。
此事最终还是惊动了孝庄太后,她亲自向康熙问起几位皇子的情况。康熙想了想说:“四阿哥脾气急躁,性情率真,需要好好调教。”
不知道此后康熙会采取哪些措施管教胤禛?胤禛又会如何成长?
太平盛世,深宫大院,锦衣玉食,生活优裕,性情率真的胤禛没有迷恋物质上的享受,反而追求读书进步。不足6岁时,他进入尚书房读书,叩拜孔子像,开始在各位名家大儒的指导下学习。
小小年纪的他表现出好强的个性,不顾酷暑严寒,苦读不辍。他尊敬师长,友爱兄弟,有一次,一位老师惩罚诸皇子,引起康熙不满。可是胤禛却为老师求情,众人深感不解。
在苦读圣贤书的同时,康熙还有意地引导儿子们学习西学,这天,他领着儿子们观察月食,这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