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议事大会(二)
“先君当初北进并非要夺取淮南,乃是意欲奔袭许都,迎立天子于吴会。”
“那时先君新破黄祖,无上游扼喉之危,遂有毕志江外,纵横中原之意,今虽时隔仅半年,但时势已不同以往。”
“今君侯虽威行江外,复据六郡,然黄祖元气已复,乘吾上游,虎视眈眈,另陈登间于吴县心腹之侧,伺机而动。”
“君侯虽大败山越,然江东一地深险强宗无数,山越降卒又未尽归复,何谈内乱已除?”
周瑜的这番话将秦松说的一愣。
秦松建议孙翊北上是拿绍先君遗志作为突破口,但周瑜就直截了当的告诉秦松,孙策当初是想偷袭许都的,不是想攻取淮南。
其实当初孙策只说要北上,但是没有对众臣明说要打哪里,孙策真正的意图只有周瑜知道。
如今周瑜说出来了孙策的真正意图,众臣倒也没有不信。
一个是因为周瑜的品德为人所称许,二来他跟孙策比亲兄弟还要亲密,孙策的确有可能告诉他。
虽然周瑜所言的内忧外患将秦松说的一时愣住,但秦松能被孙策倚重为谋主,自然不会就这么容易败下阵来。
他思虑了一番继续说道,
“黄祖被先君新破不久,军势虽复但魂气未反,不足为虑。
陈登虽占据广陵但先前未动,此次未必会动。
深险强宗,山越降卒忌惮君侯声威,也不会轻易再起兵戈。
如今淮南一地空虚,实在是天赐良机,江东不能错过。”
周瑜听了秦松说的话后,说道,“文表此言谬矣。
他们势弱,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当年袁绍与公孙瓒二雄争霸,相争数年之久,冀州兵力空虚,曹公为何不起奇兵偷袭邺城断袁绍之根呢?”
“建安四年时,袁绍已经陈兵黄河,但曹公执意要先平定徐州刘备再行北上。
似那曾经的中原诸雄吕布、刘备、张绣等,皆为曹公破过,与曹公相比皆为势弱。
但因为他们是身处腹心之处,故而曹公务必先要剿除彼等。”
“若无当日剿除心腹之患之举,曹公又岂有今日之势力能与大将军鏖战?”
“自古军争无非取利,取利者首重固本。”
周瑜此言一出不仅让秦松哑口无言,也让厅中众多的支持攻取淮南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其中张昭、陈端二人脸色都面露思索之色。
周瑜说的话在场的大部分臣子都还是认同的,包括张昭、陈端二人,但他们还是觉得此刻放弃淮南一地太可惜了。
秦松辨不过周瑜,对其一拜后,退入了坐席之中。
秦松退下后,周瑜对主座的孙翊说道,“要取淮南,务必先拿下广陵、江夏二郡,剪除心腹之忧,望君侯思之。”
孙翊点头。
周瑜说完后也退入了座中。
在秦松及周瑜都退入座中后,张昭身旁的陈端起身来到了厅中,他对孙翊言道,
“公瑾所言固然有理,但臣以为淮南一地乃江东之屏障,若据有淮南,北方对江东的威胁就会大大减少,故淮南一地不可置之不理。
现应趁曹公无力南顾之时,及早拿下淮南自守,方是长久之计。”
陈端在听了周瑜的话后,也知道如今攻打江夏、广陵二郡是重点,但他认为淮南一地的战略意义重大,也不可放弃攻取。
孙翊在听了陈端的话后觉得有趣,因为从陈端的话中透露出了,他认为官渡一战中曹操会胜。
而其实这一点,在天下的几大诸侯之中,是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陈端刚说完,周瑜一侧的座位中又有一人高声喊道,“不然。”
庞统的这一声不然,让全场的目光都集中他的身上,众臣的目光中带有疑惑,这人哪冒出来的?
庞统从座位中而出,来到陈端的身前,对着陈端拱手道,“吾乃军师校尉,吴侯功曹庞统庞士元。”
庞统知道自己刚刚效力孙翊,很多人并不认识他,因此他一出场就进行了自我介绍。
在听到庞统的自我介绍之后,陈端疑惑的眼神解去,原来是平级,那可以对他喊不然。
陈端问庞统道,“士元言不然,可有何见解。”
庞统说道,“此时,淮南不可取。”
“如今曹、袁虎争,势倾山海,若此刻我军北上,曹操必败,曹操一败,于我江东何利?
届时袁绍数十万大军踏大河南下,江东以何敌之?”
陈端听后却摇头,他言道,“士元此言有失,就算曹操因此落败,但我军那时已拿下淮南,这是为一大利。
而且袁绍若率大军南下,我军可依淮南地势布置防线敌之。”
庞统听后笑道,“今曹操远在官渡,与袁绍交战正酣,无暇南顾,淮徐守兵,闻不足言,我军前往,自可攻克。
然淮徐地势陆通,多为平原,利于铁骑纵横,今日得淮南,绍日后必来争。
其之骑兵十倍于江东,我军多为步兵,虽以五六万人守淮南犹虑不足。
且相争之下,旷日持久,江东一地仅为六郡,绍那时地跨河北,中原,江东以何实力与其对耗?”
“吾恐那时淮南成一泥潭,会生生拖垮江东!”
庞统的话让陈端皱眉,他有些气愤,对庞统说道,“依你所言,我军拿下淮南,曹操战败之后,君侯难道就会大祸临头了吗?”
庞统面对陈端的气愤,不慌不忙,他对陈端说道,“然,若此刻攻取淮南,君侯的确会大祸临头。”
庞统此言一出,全厅臣子无不浮现大惊之色。
这个叫庞统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说出这种话,陈端闻后大怒,他指着庞统斥责道,“你这还是人臣之言吗?”
孙翊听了庞统的话,端正了坐姿。
他倒是不生气,因为他知道庞统是个言之有理的人,既然敢这么说,他接下来肯定会有他一番独特的见解。
陈端斥责完庞统之后,庞统还是那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他先躬身对孙翊一拜,然后转身对陈端说道,“官渡一战若曹操取胜,袁绍在河北根基深厚,只会败而不亡,曹操纵然取胜,将来北方一地还是双雄争霸的局面。”
“北方争霸,必重骑兵,有袁绍在,曹操不会有大批骑兵南下威胁淮泗,同理,若曹操在,袁绍也无法抽调主力踏及淮泗。此其一。”
“北方虽底蕴深厚,但近年来战乱不休,导致土地荒芜,千里不见行人。
纵使中原十倍富于江东、河北二十倍富于江东,但前有十年战乱,现又兵戈不停,数年之后,北方双雄又有多少粮可收,多少兵可征?
因此统为君侯长久计,要想以南伐北,淮南一地得失尚在其次,根本在于不能让北方一统,让其有修养生息的机会。此其二。
北方多务纷争不断,必有势弱者,因其势弱,君侯可与之盟约。
江东多粮,可以粮食资之,换取战马、人口南下,君侯可借此时机训练骑兵,培养骑将。此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