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垂直:深度挖掘细分领域的商业机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1.1 从“平台战略”到“移动战略”

如果将门户时代的“平台战略”定义为在混沌之中梳理出来的延展竟胜法则的话,则Web2.0全力主张的“社交战略”可以被看作是在平台既成局面下的差异竞胜法则,主打方向是平台模式尚为完全覆盖的用户社交需求。上述两次互联网用户大迁移的过程基本奠定中国互联网的大格局,一直到移动时代的来临。

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但是移动互联网真正丌始焕发商业价值,却需要追溯到2010年。

移动电话取代寻呼机的技术革命,早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便已经逐步完成,这一革命的结果成就了诺基亚与摩托罗拉。很长时间内,以诺基亚为代表的移动电话成为全世界的通信主流,而很多用户都相信,塞班系统已经把移动通信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做到了极致,一直到2007年乔布斯与苹果推出了iPhone。iOS系统的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超过了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款操作系统,该趋势直接颠覆了诺基亚,颠覆了摩托罗拉(前者被微软收购,后者则被谷歌收购),也颠覆了另一款顶级移动电话黑莓。iOS系统帮助苹果全线崛起,而另一科技巨头谷歌也并没有束手待毙,通过加速改造收购来的安卓系统并且开源,谷歌在全球范围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依旧远远甩开iOS不止一个身位。

“技术革命”说起来是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当真正实现起来却仍然需要漫长的过程。就算强大如苹果或者谷歌等公司,有能力让智能设备变成移动互联网的基石,也要极其耐心地等待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的普及阶段完成,整个互联网业界才可能逐步收割胜利的果实和市场红利。很幸运,素来被用户口诛笔伐的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至少需要匹配两个基础条件:①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这令移动互联网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促成更多移动应用开发者能从中获取商业利益,促进移动应用开发的力度和技术研发投入;②移动互联网接入成本大幅度降低,让群众从“可以连接移动互联网”到“有能力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流量买单”。中国的运营商在2010年开始大幅采取话费与流量补贴,以及用套餐送3G手机的策略,帮助中国同时实现智能手机普及与移动互联网使用率提升。当然,这一历程中,也不能忘记那些山寨手机厂商,基于安卓开放平台的海量山寨手机充斥3C卖场,也是中国各个收入阶层都有机会接触移动互联网并且痴迷其中的重要驱动力。

“平台战略”依赖横向产品延展挖掘用户价值,“社交战略”凭借用户与用户交互形成差异需求满足来挖掘用户价值。而“移动战略”则完全不同,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重新定义商业边界之战,是通过商业边界与增长性区间差异重新定义战略格局。

解析“移动战略”的指向焦点并不复杂,归根结底,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户(消费者)的触网时间向着移动设备端转移,这种转移不仅规模化,而且能直接用数字体现。举例来说,在互联网用户每100分钟触网时间中,移动端已经非常稳定地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且在非工作时间段,移动端设备触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全面占据压倒性优势;再回望2015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移动购物已经占据到了整体网络购物的50.8%,这不仅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单季移动端购物成交超越PC端购物成交,还相当明确地暗示出,未来数年内移动购物比例超越60%、70%,乃至于80%都不算天方夜谭。类似可论证的数据或者现象很多,从各个角度都可以发现,相比较必须正坐在一台电脑屏幕前使用键盘+鼠标浏览网站,用户更喜欢无所拘束、随时随地上网。

用户触网时间在移动端的全面井喷,直接给原有互联网战略集团带来巨大的威胁——PC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上网,大量用户的浏览兴趣习惯被Cookie所记载,对于用户数据的沉淀、整合、分析、应用均在多年商业实践中得到归纳总结;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用户都在智能移动设备上通过一个个垂直APP上网,行为数据分散在各个不同的APP运营商手中,而这群APP运营商又各有各的数据壁垒。这一特质,不仅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操作习惯的重要差异,还直接让巨头集团感觉到,原本在PC端的用户统治力很难在移动端得到理想延展。同理,这也带给大量创业者以及非第一战略集团公司以逆袭的曙光,几乎每一家力图挑战巨头的公司都会做出如下假设:无法对抗巨头集团在PC端的统治力,如果我能占据移动端呢?在用户跨屏触网习惯中,未来是不是可能形成我与巨头战略集团的“划江而治”的格局呢?

且不论这种设想最终能否实现(事实证明,想要实现这种设想相当艰难,以BAT为例,在2014年年底整个移动购物成交比例中,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体系的APP仍然占据85.9%,而另一巨头腾讯则凭借旗下的微信,把握着移动端社交入口流量),至少从逻辑上构成了用户迁移后的商业利益重构的客观机会,且这种机会被大量公司所垂涎,并力图抓住这一系列机会颠覆第一集团军并取而代之。

受益于“平台战略”与“社交战略”两个阶段为互联网人沉淀下的商业经验,“移动战略”背后的用户大迁移让更多入局者看到了契机,尽管能屹立到最后收获胜利果实者屈指可数,但依旧有不少公司秉承“移动战略”,在这一轮用户大迁移的机会中掘金。举例来说,“今日头条”APP从无到有,而今却是能与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超级门户新闻客户端分庭抗礼的新闻资讯入口。再举例来说,诸如“喜马拉雅FM”或者“蜻蜓FM”等电台类应用,也同样是搭乘移动互联网快车道实现了用户的高速增长。

若观察者们把“平台战略”看作是PC时代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产物,则“社交战略”兼容了各方的利益平衡,与上述两种战略背景截然不同的“移动战略”之争则赤裸裸地将战火烧到了用户每一分钟使用时间的争夺上。在这场惨烈厮杀中,移动端用户触网时间的成长恰到好处地扮演了改变胜负权的杠杆角色。虽然以BAT为首的巨头集团凭借资本优势牢牢锁定了数据生态,依旧饰演着食物链最顶端的捕猎者角色,但遭遇到的威胁与狙击却空前巨大,显著的迹象是BAT破天荒地使用资本来规模化地解决问题,而在平台争夺战或者社交争夺战中,BAT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独有的入口流量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