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剧姓“京”吗?
有些人误以为京剧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其实不然。北京是京剧的发祥地,京剧形成并成熟于北京。欧阳中石先生说:“京剧的姥姥家不是北京,但它已在北京落户了,北京已成了它的大本营。”(欧阳中石《京剧艺术漫谭》)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等众多古老剧种的精华,广采博纳,最终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所以说,京剧不姓“京”,而应当姓“百”,它是海纳百川,融会诸多地方剧种之长的产物,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经过杂交的优良品种。
1.徽班进京,京剧孕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乾隆皇帝的八旬寿辰,这一年的秋天,在扬州盐商江春资助下,由艺人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应招进京,参加祝寿演出。徽班是京剧形成的摇篮,徽班进京揭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预示着一个新的剧种兴起。
徽班是由安徽商人投资组成的戏班子,以演唱徽调为主,曲调丰富优美。1790年进京的徽班不仅唱徽调,而是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梆子等各种腔调,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语言通俗易懂,还有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技艺超群,因此演出很受欢迎。祝寿戏演罢,三庆班留在北京,继续在民间献艺。
继三庆班之后,陆续又有十几个徽班相继进京,一时间,京华舞台群芳争辉,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班实力最强,最有名,还有由庆亲王府出资、邀集安徽艺人组成的王府大班和春班(1803年成立),时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各具特点,时人形容为“三庆的轴子(即擅演整本大戏),四喜的曲子(即擅演昆曲剧目),和春的把子(即擅演武戏),春台的孩子(即以童伶为主)”。由于徽班人才济济,阵容强大,又广泛吸收当时在北京的京腔、秦腔及其他剧种的长处,南北融合,花雅交织,诸腔并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表演生动,深受欢迎,很快在京城扎下根,并压倒了当时流行于北京的京腔与昆曲,雄踞京师剧坛。
2.徽汉合流,京剧形成
道光年间,大批汉调艺人进京献艺,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自此徽汉二腔合流,逐步形成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皮黄戏,也就是后来的京剧。汉调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等,曲调古朴拙实,韵味悠长,表演技艺水平较高,剧目也十分丰富。汉调艺人(其中包括余三胜、谭志道等)进京后大多加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楚调新声”,使其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徽汉合流,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借鉴,在声腔、剧目、舞台语言、表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经过四五十年的融合、演变,大约在1840年(清道光、咸丰年间),京剧真正形成。如果从徽班进京算起,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