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与梦想:奋斗是一种信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中国有一家企业,没有上市,也没有接受过第三方投资,但创始人持有股份只有1%多。其他股份去哪了?答案是: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如果有员工离职,股份该得多少,马上数现金给你。哪怕是几千万元的现金,这家企业也会如数送上。

这家企业叫作华为,而这样的制度,是公司领头人任正非决定的。

任正非曾说:“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上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应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创立之初,我与我父亲商量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上世纪30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心中插下的花,今天竟然开放得如此鲜艳,还成就华为的大事业。”

华为人人股份制的设计,全球独一无二。当年,山姆·沃尔顿为沃尔玛设计的“人人是股东”也没有做到这个份上,日本稻盛和夫提倡的“敬天爱人”经营哲学也没有具体落实到这个程度。任正非的高格局和大智慧令人折服。

正是因为他能站在“我为人人”的高度,才换来了“人人为我”的幸福。华为30多年取得的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一种时代分享价值观。这是一个人人联系紧密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限拉近。

生活中,我们每次使用打车软件后,司机都会友好地询问,是否可以为他打一个五星好评。这一个点击,会增加他的信誉度,而信誉度越高,他接到的订单就会越多,赚的钱自然更多。此时,一个不用花钱、只用拇指一点的好评,就能够给这位司机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就是说,我们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影响。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建立联系也更加容易。

早在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区隔理论”,他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5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5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5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于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

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建立了一个实验网站,终点是分布在不同国家的18个人。之后,志愿者通过网站把电子邮件发给最可能实现任务的亲友。结果,384封电子邮件抵达了目的地,平均算下来只花5~7步就传递给了目标人。

未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会越来越短,两个陌生人之间隔阂也会越来越少。分享永远是相互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中国人的家国观念源远流长,我们的幸福感从来具有群体特征。在家庭、企业和国家内部,幸福都具有共享意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实现富裕之后,更要不忘回报社会。

如果只有人人为我,便是将自己放在世界中心。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在一个发疯的时刻,有感觉的钢琴曾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惟一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

如果只有我为人人,确实是崇高的理想追求,可又不太符合社会现实。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才能相互促进。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当这种分享价值观落入实际,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富道路。

我为人人,是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种体现。我为人人的概念没有边界,有小有大。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共富分享观念有三个层次:最低级的分享是与家人共享财富;其次是与创始团队、员工、合伙人一起分享财富;再次的就是与社会、时代共享财富。

自公司创立,我就牵头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社区服务,为留守儿童送爱心,这件件小事汇聚成了正能量。

我为人人的分享价值观,绝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分享,更有精神财富的分享。在西南交大附属中学,我曾经做过一次演讲。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高一的白血病患者,他说每次觉得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我。无形之中,孩子把我当作了精神榜样。

时代的进步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新行业新风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当代青年拥有较之以往更加广阔的舞台。基于从时代、国家获取的财富,我们企业家应当回馈社会,将我为人人的价值观升华。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唯有努力前行,让奋斗成为最亮丽的青春底色,方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作为青年企业家,我们更要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一个人富有是小富,一群人富有是共富。在带动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更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只有我们青年一辈明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明确个人命运和时代息息相关,增强个人责任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远。

任何企业都是属于时代的企业。无论企业发展亦或是个人成长,我们都要感恩时代,感恩国家所创造的环境。在扎根平凡世界的同时,我们更要引领时代风尚,这才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最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