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艺术:Photoshop图像处理深度剖析(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图层”菜单

图层、选择和通道本是Photoshop问鼎天下的3位重臣,然而命运各不相同。

“图层”菜单刚出现时,并没有这般风光(直到Photoshop 3.0才有了图层功能),然而到了今天,图层的地位最高,因为它不仅在早期的Photoshop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现在已经发展为Photoshop中最为庞大的菜单,这个菜单还在不断膨胀之中,如图1.8.1所示。

图1.8.1 Photoshop中最为庞大的图层菜单

选择的地位居中,不仅单独拥有一个菜单,而且在工具箱中还有几个心腹喽罗。

出现最早的是通道,然而到了今天,通道只占据一个面板,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原因之一,Photoshop为通道起错了名字。到目前为止,当有人问起“通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还是憋得脸红脖子粗,又打比方又比划,结果听者还是很难理解。相比之下,“选择”虽然不大好驾驭,可名字并不难理解。在选择、图层和通道中,最具亲和力的名字就属“图层”了。

原因之二,它们在Photoshop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致。如果把Photoshop比作一支球队,图层就相当于是前锋,选择是中场,通道则是后卫。球队获胜往往被认为是前锋的功劳,球队失败则多半是后卫的责任。

图层的特点

通道很难让人从字面理解,相比之下,图层就容易理解多了。“图层”顾名思义,就是“图像分层”。它给图像编辑带来的好处,可以用一个例子来体现。

画家在画板上画一棵树,如图1.8.2所示。

图1.8.2 一棵树

画好之后,画家觉得需要在旁边画上一只鸟,如图1.8.3所示。

图1.8.3 一棵树和一只不成比例的笨鸟

如果就此完毕,事情就简单了。可作画如同写文章,很少有不修改的。当发现鸟和树的比例明显不符时,麻烦就来了。可怜的画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拿起画笔,在鸟儿的位置用白色的颜料涂上白色的背景色,然后重新画上一只符合比例的鸟,如图1.8.4所示。

图1.8.4 一棵树和一只小笨鸟

如果是在Photoshop中,有了图层的帮助,可怜的画家就不用这样辛苦了。他可以将树和鸟分别放置在两个图层上。这样修改鸟不会影响到树,修改树也不会影响到鸟。

与传统的绘画方法相比,由于Photoshop引入了“图层”的概念,使得创作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很多人小时候都喜欢将透明的糖果纸蒙在手电筒前面,往墙壁上一照,就显现出各种影像。其实,这就是最原始的“图层”。

这里有一堆透明的糖果纸,上面有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还有漩涡和气泡,如图1.8.5所示。

图1.8.5 一堆画着鱼和气泡的透明糖果纸

把这些糖果纸整齐地排列起来,鱼儿在各自的层内游动,互不侵犯,如图1.8.6所示。

图1.8.6 快乐游动的鱼互不侵犯

如果从上面往下俯视,相当于压平这些糖果纸。我们眼中的景象就是一堆翻滚的泡沫中挣扎的鱼搅和在一起。如果没有图层,要想把它们各自分开可不太容易,如图1.8.7所示。

图1.8.7 混合在一起的各种元素,如何处理它们呢

讨论至此,读者应该明白,图层也是一种选择方式。通过图层,用户可以将各种对象分而治之,而不是混为一锅粥。

通过以上的演示,可以看出图层有以下特点。

1.图层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换。

2.下图层可以透过上图层的透明区域显现出来。

3.一个图层上进行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图层。

4.看到的最终影像是图层叠加的总和。

在图像编辑时,有了图层,编辑对象就不会陷入其他不相干像素的“包围”之中。

通过“图层面板”观察图层

以上讨论的只是图层最基本的特点,然而图层的功能远不止这些。

在Photoshop中,不可能总是把立体的图层画出来。要观察图层,需要打开图层面板。

因为图层选项在有两个以上的图层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图像《鱼》。这个图像就是刚才演示图层时所使用的文件,如图1.8.8所示。

提示 如果用户的图层面板没有打开,可单击“窗口”菜单,在“图层”项前打“√”。

图1.8.8 《鱼》和它的图层结构

这幅图像虽然有8个图层,但图层种类还是比较单纯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读者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层,甚至利用图像调整方法也能建立图层(这种图层叫做“调整图层”),希望读者不要因此对图层心生畏惧。

众多的图层混合模式

在图层面板中,有一个设置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用鼠标单击下拉列表右侧的“▼”符号,将显示图层混合模式,它决定图层之间以何种方式混合,如图1.8.9所示。

图1.8.9 有了图层还不够,图层之间还有这么多混合方式

图层的混合模式共有27种之多,并在不断添加之中(其中的“深色”和“浅色”是CS3版本添加的,“划分”则出现于CS5版本)。

提示 如果想了解这些混合模式是怎么回事,可阅读第6章、第7章和第10章有关颜色和图层混合模式的相关内容。

刚才的糖果纸演示使用的是哪种模式呢?糖果纸的混合相当于“正常”模式,只是所有可能结果的1/27。由此可见,Photoshop的图层内涵多么丰富。

在Photoshop的早期版本中,是没有单独的“图层”菜单的,混合模式也没有这么丰富。随着Photoshop软件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可以想见,“图层”功能将更加强大。

提示 庞大的图层菜单使介绍遇到了困难,因为每一组的命令下都有若干个子命令。在本书的第10章中对这些命令都有详细的讨论。因此,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将不会出现对某个命令具体用途的解释,而是侧重于对设立这些命令意图的探讨。

“图层组”的引入

前面讲述了图层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将仔细端详一下“图层”菜单了。

“新建”“复制图层”和“删除”命令组是一些基本的图层操作命令。

值得注意的是,从Photoshop 7.0版本开始,Photoshop在“新建”菜单中增加了一个“图层组”的功能,使用户能够构造更加复杂和灵活的图层结构。如今,Photoshop的图层已经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树状结构类似,形成一种更为复杂的嵌套结构。Photoshop的图层已经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结构体系。对初学者来说,他们不会想象到图层初出茅庐时的青涩稚嫩模样,如今的图层其复杂程度让人有点敬而远之。

提示 “图层”菜单中的“锁定组中的所有图层”命令是一个与“图层组”相关的命令,它可以对图层组中的所有链接图层或所有图层应用锁定选项。

强大的图层样式

“图层样式”也是从Photoshop 7.0开始新增加的功能。我想Adobe的程序员们一定对增加这个选项非常得意,他们甚至为这个选项专门增加了一个面板。想想看,要做出在Photoshop的界面内增加一个面板的决定,不亚于决定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增加一座建筑的难度。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是对的。样式面板确实值得在Photoshop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探索图层样式的过程中,尤其令人兴奋的是“等高线”选项,有了这根神奇的贝塞尔曲线,Photoshop在哪里都能弹出美妙的旋律。它带给Photoshop用户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做出更加美轮美奂的特效文字,而以前要达到这些效果,用户需要掌握复杂的通道知识。

提示 我们将在本书第10章中讨论图层样式。

“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

什么是“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打开这个命令组,为什么都是图像调整的命令呢?

“调整图层”出现在Photoshop中的历史并不算晚。可是即使是Photoshop的老用户,对“调整图层”这个功能也感到有些神秘。它对图像的调整是以一种虚拟和参数化的方式进行的。

也许读者会问,Photoshop为什么这么做呢?在图像上直接对像素进行操作不是一样吗?

如果你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一定知道军事演习是怎么回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种更高级的军事演习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所谓的“电脑兵棋推演”,具体来说就是将敌我双方兵力配置的各种参数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模拟双方各个作战阶段的战斗,并由此预测战争的结果。

“调整图层”就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的对色彩调整的“兵棋推演”。使用“调整图层”中的各个命令时,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应用命令后的颜色改变,不过实际图层上的像素并没有任何改变。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随时可以舍弃不满意的调整,而不用担心由于像素改变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是一种很先进的颜色调整方法,可为什么在初学者中不见有多少人使用呢?

根据我的经验,一是因为初学者不了解这种方法的优点,加之比较抽象,因此心存畏惧;二是因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在图像调整的每个阶段都适用;三是因为用户一旦习惯了真刀真枪的图像调整,用这种方法调整图像,初学者感觉有一种“穿袜子洗脚”的感觉。

其实,Photoshop是非常鼓励使用这种方法的,它代表了图像调整方法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调整图层的实质。

提示 “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的相关知识可参见本书第10章。

无所不在的蒙版

在Photoshop中,蒙版(通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用户每天都在使用它(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是“选区”),可大多数人对蒙版(通道)仍然非常陌生,甚至有不少人还对它存在抵触情绪。

其实,对蒙版(通道)好处体会最深的,还是Adobe自己,不管外界怎么议论蒙版(通道)的是是非非,他们还是一门心思地将蒙版(通道)应用到了Photoshop的各个角落。单是在图层菜单里,就可以到处见到蒙版(通道)的身影,仅仅从名称上就能识别的就有有“图层蒙版”“矢量蒙版”和“剪贴蒙版”。

提示 7.0之前,剪贴蒙版被Photoshop称作“剪贴组”,这个晦涩的名称使很多用户意识不到它其实也是一个蒙版。

这些是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来的。其实,在绝大多数人印象里与蒙版根本是毫不沾边的图像调整命令“色相/饱和度”中,也能看到蒙版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Photoshop对蒙版是多么的青睐,如图1.8.10所示。

图1.8.10 在色彩调整命令中,也能找到蒙版的影子

不仅如此,“图层样式”对话框中的“混合颜色带”,甚至包括“不透明度”和“填充不透明度”等,都是一个个看不见的蒙版!如图1.8.11所示。

图1.8.11 混合颜色带也是看不见的蒙版

提示 蒙版形态多种多样,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将在本书第8章、第10章和第13章讨论。

智能对象

智能对象是包含栅格或矢量图像(如Photoshop或Illustrator文件)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层。智能对象将保留图像的源内容及其所有原始特性,从而让用户能够对图层执行非破坏性编辑。

智能对象是从CS3中开始增加的功能,它要解决的也是非破坏性编辑问题。

提示 智能对象的相关知识可参见本书第13章。

“排列”图层

看到“排列”“对齐”和“分布”图层,用户仿佛是见到了排版软件。这些命令确实是起这个作用的。为了页面整齐美观,有必要把一些图层和文字按照一定的位置关系排列。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还要借助测量工具和网格线、参考线等的协助。

提示 关于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可参见本书第10章。

图层的合并

为什么要“合并图层”和“拼合图层”呢?

有3个原因,第一图层占据大量存储空间,使文档大小急剧膨胀;第二图层过多不利于寻找和组织;第三与不支持图层功能的外部程序交换文件时,需要拼合图层。

修边

在图层菜单的最下方,有个孤零零的“修边”命令,这个命令有什么用途呢?

正像它的名称那样,“修边”命令类似于街边摆摊的修鞋师傅,在Photoshop中虽无大用,却也必不可少。它的作用是去除杂边。用Photoshop中的一些选择工具(如魔术棒)选取的选区很不规则,当去除其中的像素时,边缘并不平滑,很像手撕报纸留下的边缘,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命令。

“修边”命令在Photoshop中“摆摊”也有不少年头了。原来的摊位在“编辑”菜单,不知什么时候,被赶到现在这个位置了。

提示 图层菜单中的“基于图层的切片”也是一个孤零零的命令,它的作用是把图层上所有的像素区域作为一个切片,以此为基础划分出其他切片。这基本是一个为网页设计服务的选项。关于切片可参考帮助文件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