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元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知识目标
(1)了解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
(2)理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技能目标
(1)通过对质量管理基本概念的学习,能够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能够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定义。
基础知识
一、质量与建筑工程质量
(一)质量与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质量的主体是“实体”,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者过程的有形产品。例如,建成的厂房、装修后的住宅,或是无形的产品(质量措施规划等),也可以是某个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组合。由此可见,质量的主体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活动、过程、组织体系或人,以及它们的组合。“需要”一般指的是用户的需要,也可以指社会及第三方的需要。“明确需要”一般指甲乙双方以合同契约等方式予以规定,而“隐含需要”则指虽然没有任何形式给予明确规定,但却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无须事先声明的需要。
小提示
特性是区分它物的特征,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固有的特性是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过程或体系本来就有的。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并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开发及开发后的实现过程而形成的属性。
质量中的需求通常被转化为一些规定准则的特性,如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工程质量除了具有上述普遍的质量的含义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工程质量中,还需考虑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它包括理化性能,如尺寸、规格、保温、隔热、隔声等物理性能,耐酸、耐碱、耐腐蚀、防火、防风化、防尘等化学性能;结构性能,指地基基础的牢固程度,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使用性能,如民用住宅工程要能使居住者安居,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活动的需要,道路、桥梁、铁路、航道要能通达便捷等,建筑工程的组成部件、配件及水、暖、电、卫器具、设备也要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外观性能,指建筑物的造型、布置、室内装饰效果、色彩等美观大方和协调等。
2.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小提示
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及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其耐久性也有所区别。例如,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四级(5年、25年、50年、100年),公路工程设计年限一般按等级控制在10~20年,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年限,视不同道路构成和所用的材料,设计的使用年限也会有所不同。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建筑工程产品的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人防工程的抗辐射、抗核污染、抗爆炸冲击波等能力,是否能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工程交付使用后,必须保证人身财产、工程整体都能免遭工程结构破坏及外来危害的伤害。工程组成部件,如阳台栏杆、楼梯扶手、电气产品漏电保护、电梯及各类设备等,也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即建筑工程不仅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使用时期内要保证应有的正常功能。
5.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小提示
工程经济性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包括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采购(材料、设备)、施工、配套设施等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和工程使用阶段的能耗、水耗、维护、保养乃至改建更新的使用维修费用。
6.与环境的协调性
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上述六个方面的质量特性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总体而言,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都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的。
二、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具体的四项活动,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一)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按规定的行动过程和相关资料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策划的目的在于制定并采取措施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策划是一种活动,其结果形成的文件可以是质量计划。
(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即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安全性等)。所以,质量控制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各个过程实施控制,如质量方针控制、文件和记录控制、设计和开发控制、采购控制、不合格控制等。
(三)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而表明工程项目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并在质量体系中根据要求提供保证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部活动。质量保证定义的关键是“信任”,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由于两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部分,内部质量保证是企业向自己的管理者提供信任;外部质量保证是供方向顾客或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信任。
(四)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指企业及建设单位为获得更多收益而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项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就是项目质量管理。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一条明确了制定此法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条再次强调了对建筑活动的基本要求:“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在建筑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要确保和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如今,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部分企业领导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用户、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做出贡献。如果工程质量差,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而且还会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环境的安全。因此,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质量问题,质量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质量管理的水平已关系到行业的兴衰、企业的命运。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为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地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材料、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低劣的质量必将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此外,质量低劣还会带来其他的间接损失(如停工、降低使用功能、减产等),给国家和使用者造成的浪费、损失将会更大。因此,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
综上所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有力保证。国务院已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它是指导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含施工项目)的法典,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灵魂。
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程,人类历史上自有商品生产以来,就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质量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产品质量检验阶段(1940年以前)
工业化之前,生产工艺简单,一个工人或几个工人就可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好坏靠的是工人的经验和技艺。这段时期受小生产经营方式或手工业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器进行测量而定的。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者、质量管理者,且经验就是“标准”,因此,有人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到19世纪,现代工厂的大量出现,使管理职能分工,由工长执行质量管理的职能。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和仪表,它的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1918年前后,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于是执行质量管理的责任就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有人称它为“工长的质量管理”。后来,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给专职的检验人员。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的检验部门并直属厂长领导,负责全厂各生产单位和产品检验工作,有人称它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专职检验既是从成品中挑出废品,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又是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通过检验,反馈质量信息,从而预防今后出现同类废品。
纵观这一阶段质量管理活动,从观念上来看,仅仅把质量管理理解为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从方法上来看,是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百分之百的全数检验,采用剔除不合格产品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40—196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许多民用生产企业转为军用品生产。由于事先无法控制产品质量,造成废品量很大,耽误了交货期,甚至因军火质量差而发生事故。同时,军需品的质量检验大多属于破坏性检验,不可能进行事后的检验。于是人们采用了休哈特的“预防缺陷”理论。美国国防部请休哈特等研究制定了一套美国战争时代的质量管理方法,强制生产企业执行。这套方法主要是采用统计质量控制图,了解质量变动的先兆,进行预防,使不合格产品率大为下降,对保证产品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把单纯的质量检验变成了过程管理,使质量管理从“事后”转到了“事中”,较单纯的质量检验前进了一大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生产企业也纷纷采用和效仿这种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但因为对数理统计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在过分强调的情况下,给人们以统计质量管理是少数数理统计人员责任的错觉,而忽略了广大生产与管理人员的作用,结果既没有充分发挥数理统计方法的作用,又影响了管理功能的发展,把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推向了极端。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识到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并不能全面地保证产品质量,进而导致了“全面质量管理”新阶段的出现。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0年至今)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一大批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科技和高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大型复杂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人们对控制质量的认识有了深化,意识到单纯靠统计检验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质量保证除与设备、工艺、材料、环境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职工的思想意识、技术素质和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息息相关。同时,检验质量的标准与用户中所需求的功能标准之间也存在时差,必须及时地收集反馈信息,修改制定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更具竞争性。美国的菲根鲍姆首先提出了较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其中心思想是,数理统计方法是重要的,但不能单纯依靠它,只有将它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这一理论很快被应用于不同行业生产企业(包括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质量工作。此后,这一概念通过不断完善,便形成了今天的“全面质量管理”。
小提示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是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质量管理,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
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的形成和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全面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形成生产(服务)企业全员、全企业、全过程的质量工作系统,建立质量体系以保证产品质量始终满足用户需要,使企业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