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差异化战略支点—层级城市网络”体系的建设方式

依据“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基础和产业演进属性,选择差异化、定制化的建设方式,是建构“差异化战略支点—层级城市网络”体系的基本理念。

1. 差异化战略支点的选择与布局

升级性支点、发展性支点和安全性支点的选择与布局,一是要符合不同区域的产业演进阶段和发展趋势,二是需符合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属性。

区域的产业集聚来源于历史变迁,并且形成特定的地理、资源、文化、地缘政治等特征。在进行区域划分时,一是通过历史分析考察其工业化程度;二是通过对外经贸往来状况考察其参与全球分工的方式,涉及贸易规模测度,以及中间产品比重等;三是通过大中型城市分析,评判区域分工深化与联系,以及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由此,可以划分出升级区域和发展区域。结合全球分工格局的当前特征,“一带一路”沿线的升级区域主要包括欧洲和东亚领先国家,发展区域包括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中东、非洲等区域。其中,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升级区域,而中西部主要是发展区域。

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差异化战略支点的选择方式为:

首先,关于升级性支点的选择。主要选择在分工规模较大的城市系统中的中心城市,同时能够兼顾对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的安全诉求。如境外的伦敦、中国香港,境内的上海、北京等。这些升级性支点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分工细化、价值链深化,安全保障侧重于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维护。

其次,关于发展性支点的选择。在升级区域的非支点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分工深化,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对新兴生产方式的利用上。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群分工程度都相对较低,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传统工业化的推进。虽然,这两类城市的发展逻辑存在差异,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都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及在这些城市的建设将主要取决于市场力量,合乎市场认同的评价标准是鉴别此类支点的关键,因此,对发展性支点进行甄选时,可以将两类城市系统合并起来,从发展基础、腹地影响力等角度作出综合评价,并进行选择,形成发展性支点的大体布局。

最后,关于安全性支点的选择。“一带一路”的推进主要是两种发展方式的并行推进,即发达地区促使新生产方式繁衍,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采用更适应其发展阶段的传统的工业化方式,并且发展区域的产业规模扩大也将支撑升级区域的产业演进。对于两种生产方式而言,保障各自要素的供给安全、生产过程安全、流通途径安全等是推进“一带一路”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两种生产方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有显著差别;另一方面分工网络的产业规模扩张与中心地的产业升级演进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因此,底端安全、顶端安全、过程安全和通道安全是安全需求的重中之重。如底端安全包括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顶端安全涉及金融安全、网络安全,过程安全涉及文化冲突,以及通道安全涉及海运“瓶颈”安全等。基于安全需求特征,在选择和建设“安全性支点”时,主要依据新生产方式发展、落后地区适用的传统工业化得以存续的要求,在有合作意愿和基本条件的城市设立战略性的安全支点,并由此联结成安全通道,保障其畅通,对国家转型发展及外部联系网络建设构建起安全屏障。如从喀什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从经济意义上来讲,投资价值并不大;但是,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因此喀什和瓜达尔港本身就构成以能源供给为核心的安全链。

图1-3-8 “一带一路”“差异化支点”布局概念

2. 层级城市网络的定制化建设方式

层级城市网络的建设需要考虑地区发展基础、功能定位,以及推进的可行性等。

(1)战略支点的定制化建设原理

结合模块网络化的发展机制及开放背景下公共服务趋于多元化的形势,战略支点建设的目标就是使其能够成为转型升级的自主演化系统。其中,包括城镇化、教育、医疗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需要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由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在开放背景下,发展区域或者升级区域各自所面临的开放程度不同,各国内部区域经济分化的存在,使其推进全盘开放存在难度,因而选择支点城市等局部进行较高程度的开放,具有一定可行性;以及这样的开放方式有必要通过双边或多边国际协议来加以保障。因此,从战略支点共性来看,是国内外公共服务共同支撑中心城市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自主演化系统,只有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才有可能因势利导,加速集聚累积效应的形成,使战略支点高质高效的引领“一带一路”的推进。

战略支点的自主转型系统要得以构建,即成为产业集聚的轴心,需要相应环境和条件,并形成不同范围的分工网络。第一,支点需要具备对外联通的硬件基础设施,临海地区的海港,内陆地区的陆港,频繁高速流动而需要的空港,以及信息开放所需要的网港,它们通过干线连接在流通环节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大幅提升集聚点的市场潜力;第二,具备对外联通的软件基础设施,主要是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在通关、物流等环节减少壁垒,提高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程度,便利区内经贸活动、继而产业聚集;第三,城市设施与功能。产业聚集同时也是人口聚集,其个人与家庭的工作生活,对城市多元产业引起需求,由此,合理化的城市布局,能提高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效率;第四,在集聚规模扩大的条件下,差异化的产业分布于城市群,所产出产品扩大到广泛的市场范围;第五,集聚规模继续扩大有可能对本国甚至周边国家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更大的辐射效应;第六,为配合战略支点的建设,需要国家对其港口、园区、城市加强规划,特别是与多国展开合作,构建开放的软硬件和互联互通环境(如图1-3-9所示)。

图1-3-9 战略支点的定制化建设方向

(2)不同战略支点的定制化建设方式

首先,升级性支点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其建设重心在于以金融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为主导,提高开放程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扩大城市群辐射范围,不仅是国家、而且地方政府需要建立适合开放的管理体制、实施促进开放的政策体系,并且与其他国家沟通达成保障开放的国际协议等。

其次,发展性支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内产业集聚有限,由此以差异化的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国际产能合作为抓手,设置自由贸易园区,辅之以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并通过周边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周边产业聚集。

最后,安全性支点的选择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为目标,经济发展并非首要考虑,所以主要根据核心安全诉求,着力保障软硬件的互联互通,以及基本经贸活动所需的园区基础设施。保障“一带一路”沿线流通安全的战略支点,需要以形成“安全链”“安全通道”为标准,强调建设的网络化、系统化、通畅化。

3. “差异化战略支点—层级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

为增强战略支点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主要是强化支点与外部市场的联结,增大中心城市的市场潜力,使其有能力吸聚产业,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进一步拉动周边区域发展。由此,“一带一路”“层级城市网络”的建设需要通过战略性支点间形成干线连接,并利用干线连接的规模经济效应,增强支点辐射周边的影响力。而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需要着力建设支线连接,以利于区域内形成差异化分工,并提高整体的产业规模效应。因此,“一带一路”最终呈现出“差异化战略支点”与“层级城市网络”共同联结而成的网络体系,其中不同城市重点突出,各有分工,兼顾经济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便于“一带一路”形成早期收获,并持续推进(如图1-3-10所示)。

图1-3-10 “一带一路”“层级城市网络”体系示意图


(1) 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J].西北民族研究,2005(2).

(2) 郑汝俭.重振丝绸之路(下)——中亚五国对新亚欧大陆桥的运作[J].中国软科学,1995(1);崔冠杰.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我国又一个开放经济带[J].中国软科学,1995(11).

(3) 单元庄,王欣,朱俊宏.开辟“空中丝绸之路”——振兴西部经济与航空工业的战略设想[J].人文杂志,1991(2).

(4) 芮杏文,孙永俭,等.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8(8).

(5) 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1(4).

(7) 秦放鸣,毕燕茹.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9(1).

(8) 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9) 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3).

(10) 王琴梅,曹琼.“一带一路”道路联通的现状、阻滞因素及推进建议[J].发展研究,2015(10).

(11) 贵浩,张建伦.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探讨[J].亚太经济,2014(6).

(12) 吕承超,徐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及互联互通政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2).

(13) 袁丹,雷宏振.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流通经济,2015(2).

(14)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5).

(15) 王海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6) 冯宗宪等.欧亚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和展望[R].2013欧亚经济论坛发展报告,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7) 孙壮志.“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8) 刘艳霞,朱蓉文,黄吉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概况及深圳参与建设的潜力分析[J].城市观察,2014(6).

(19) 周五七.“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J].改革,2015(8).

(20) 程中海,罗超.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理论、实践与推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1) 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2) 袁珂,房乐宪.欧盟对中欧亚地区的能源博弈——政策内涵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3).

(23) 胡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大原则[J].中国经济周刊.2013(37).

(24) 张生玲,魏晓博,张晶杰.“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贸易与合作展望[J].国际贸易,2015(8).

(25) 刘明辉,袁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巴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比较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5(5).

(26) 史昕,邢彬彬.“一带一路”油气全产业链国际合作战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5(8).

(27)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28) 朱智洺,丁海燕,陈效林.“一带一路”下中国OFDI对中亚五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测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9) 于翠萍,王美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互动关系——基于GDP溢出效应视角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5(6).

(30) 许娇,陈坤铭,杨书菲,林昱君.“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经贸效应[J].亚太经济,2016(3).

(31) 张学鹏,曹银亮.“一带一路”前景下经济开放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J].宁夏社会科学,2016(3).

(32) 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6).

(33) 吴贤军.国际话语权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2).

(34) [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5) [美]瓦尔特·艾萨德(1956).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6) [美]威廉·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7) [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1999).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5).

(39) 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J].南亚研究,2014(2).

(40)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

(41)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42) 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3) 刘慧,叶尔肯.吾扎提,王成龙.“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44) 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5) 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6) 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

(47) 杨保军,陈怡星,吕晓蓓,朱郁郁.“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5(2).

(48) 周文,方茜.“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0).

(49) 徐宏潇,赵硕刚.“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历史性依据[J].社会主义研究,2016(1).

(50) 刘美平.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视阈内“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方略[J].区域经济评论,2016(2).

(51) 薛力.美国再平衡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5).

(52) 田文林.一带一路”与中国的中东战略[J].西亚非洲,2016(2).

(53) 黄益平.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5(1).

(54) 张弘.“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政治风险研究逻辑与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5) 屠启宇.论地缘政治学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1993(3).

(56) 科林·弗林特,张晓通.“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理论创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3).

(57) 陆大道,杜德斌.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J].地理学报,2013(6).

(58) 何天时.地缘经济视野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J].理论学习,2015(1).

(59) 汪亚青.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西部论坛,2015(5).

(60) 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成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

(61) 于会录,董锁成,李宇,李泽红,石广义,李飞,李富佳,常永智.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6).

(62) 安虎森,郑文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地缘经济与建立全球经济新秩序[J].南京社会科学,2016(4).

(63) 5分钟读懂“一带一路”三周年进展报告[EB/OL].http://www.sz.gov.cn/,2016-09-28.

(64) 发改委解读“一带一路”框架下首个双边合作规划[N].中国经济导报,2016-10-10.

(65) 80家央企已布局“一带一路”[N].北京青年报,2015-07-15.

(66) 央企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N].人民政协报,2016-08-02.

(67) 发改委:2015年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两快两增”[EB/OL].国家发改委网站,2016-02-14.

(68) 民企 建设“一带一路”的生力军[N].中华工商时报,2015-11-13.

(69) 邢广程.“一带一路”的国际区域和国内区域定位及其涵义[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3).

(70) 胡键.“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与城市布局[J].社会观察,2015(6).

(71) 周欢,马乃毅.“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6).

(72) 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区域经济,2014(3).

(73) 李兴江,马亚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的模型检验[J].开发研究,2011(5).

(74) 李建民.“丝路精神”下的区域合作创新模式——战略构想、国际比较和具体落实途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23).

(75) 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4(6).

(76) 韩晶,刘俊博,酒二科.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与对策研究[J].城市观察,2015(6).

(77) 刘乃全,李鲁,刘学华.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定位和路径探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5).

(78) 肖莎,陈希敏.西安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研究[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6(3).

(79) 谭刚.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粤港澳湾区枢纽城市[N].深圳特区报,2015-08-11 B09.

(80) 张灼华.香港应争取成为“一带一路”持续亮点[N].中国证券报,2015-02-04 A04.

(81) 谢四德.澳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定位与思路[J].亚太经济,2016(1).

(82) 董彦岭.区域经济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兼论山东的融入对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5);李文增,冯攀,李拉.天津参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议[J].港口经济,2015(2);郑志来.江苏省“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7).

(83) 张洁.海上通道安全与中国战略支点的构建——兼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安全考量[J]国际安全研究,2015(2).

(84) 李巍等.理解中国经济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7).

(85)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86) 王文等.发挥浙江在“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重要作用[J].浙江经济,2015(7).

(87) 赵雅婷.“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战略支点的选择——以中国同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合作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5(6);杜正艾.精选“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点国家的意义与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6(6).

(88) 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6).

(89) 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90) 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91) 郑志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7).

(92) 李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析[J].企业经济,2015(8).

(93) 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3).

(94) 卫玲,王炳天.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心城市建设探析:创新发展和产业提质增效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95) 卢子跃.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N].光明日报,2015-07-14.

(96) 马莉莉.世界城市:全球分工视角的发展与香港的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7) 阿林·杨格(1928).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98) [美]威廉·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9) 马莉莉.世界城市:全球分工视角的发展与香港的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00) 马莉莉.模块网络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一带一路”[J].澳门理工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