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金融危机的教训
伯恩斯坦先生可能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他兼具投资顾问、神经学家、经济史学家、畅销书作者、金融思想家等多重身份。幸运的是,他也是我认识的最平易近人的人之一。在我担任《华尔街日报》个人金融版专栏作家的13年中,每当我感到思想枯竭的时候,都能从他那里获得灵感。
“那么,你最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在电话里用低沉的语调问他,希望采用这种打趣的方式,掩盖我又一次专栏约稿即将到期前的绝望。感谢上帝,伯恩斯坦总是能够给我提供一些素材。尽管他对金融行业来说是半路出家,但是,他的热情和深刻见解是我们这些长期待在华尔街从而对市场的潮起潮落麻木不仁的人所望尘莫及的。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他的热情和深刻的见解通常会通过简洁、略显夸张,却充满幽默的语言呈现出来。
尽管我们经常意见相左,但是,有一点我们确实观点一致:如今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危机恰好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时刻”,这里我借用了伯恩斯坦在前言中的这一说法,并且它可能为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一生中最佳的投资时机。
那么,你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学到了什么呢?在后面的篇幅中,你会读到他从中得到的启示。基于给你热热身的目的,这里我强调五点重要但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的教训。
1.该当勇敢且勇敢
为了得到更高的收益,我们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2009年的股票市场看似风险很大,但这也许恰恰是个值得乐观的理由。即使股票市场未来几年可能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是,如果你在市场海啸面前,惊慌失措地做出错误的决定,那你可能就没法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现在明白成为一个成功的股票投资者意味着什么了吗?此时此刻恰巧能够满足你承受风险以获取收益的胃口。如果你平稳地度过了2008~2009年的下跌,那么,未来你就应该在你的组合里加码投资更多的股票。如果你现在害怕经济危机,害怕投资损失,可能你本人未来更适合一种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
2.杠杆有“毒”伤人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几个心理账户[1],我们会把汽车贷款和汽车联系在一起,把抵押贷款和住房联系在一起,把信用卡欠款和某个狂野的周末联系在一起。然而,一旦我们开始牵扯到这些债务,它们就会使我们的金融体系显著地杠杆化。这样一点简单的事实后来给我们带来了麻烦,过去十几年的借贷狂潮导致了现在股价和房价的惨烈下跌。
假如在2008年年初时,你有40万美元的房产、20万美元的股票和30万美元的债券,那么你的股票资产现在可能已经跌到了10万美元,房子跌到了35万美元,你的资产经历了如同割肉一般的25%的下跌。但是,真正使你刺痛骨髓般痛苦的,可能并不是你的总资产下跌,而是净资产,也就是你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它的下跌可能由于负债比例的原因已经超过了50%。
3.房定终生靠不住
最近住宅市场的崩盘可能最终让你认识到下面这种说法的荒谬性,“在房地产投资上但错无妨。”即使投资者已经不再奢望房地产可以有两位数的涨幅,他们也一直把自己的房子看成是保证其退休生活的一大保障。
这里你应该确认一点,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从大房子换到小房子或者反按揭从房产中得到一些钱,但是别忘了,房屋买卖成本很高,并且反按揭也要费用。此外,我们自己毕竟必须有个地方住。这也就意味着,你最好把房子看成是一项消费而非投资。
4.还是存钱靠得住
如果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两位数增长都是靠不住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我们可能又需要开始疯狂地储蓄。
确实,最近的经济危机使得以前很多为美国的低储蓄率辩解的理由黯然失色。在20世纪90年代,财务专家教导我们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储蓄,因为我们的股票资产收益颇丰,近十年来,这些专家再次劝我们不要储蓄,因为我们的房子已经升值很多。
然而,众所周知,我们的股票和房子都在大幅下跌。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那气势恢宏的上涨,以及21世纪初房地产惊天动地的增值,就变成了一种从未来变相地借款,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未来来得让人夜不能寐、胆战心惊。教训是什么?那就是:永远不要让暂时的投资高收益成为你削减储蓄的借口,因为这个高收益可能很快又会灰飞烟灭。
5.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过去十年的前期,整个金融行业令人羡慕不已,因为普通投资者看到那些所谓的“聪明资金”大量地买入对冲基金、私募股权以及其他一些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的金融产品。人们想象这些聪明资金的投资收益肯定高得令人咋舌,而他们自己只能买一些平平淡淡的共同基金。令人咋舌的收益?唉!那些投资了麦道夫及其家族基金的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我就言尽于此,现在是时候去聆听作者的教诲了。听从他的建议,你会变得更为聪明,并且可能更为富有。
乔纳森·克莱蒙特
Jonathan C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