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LTE无线网络
1.3.1 LTE无线网络的组成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网络承上启下,连接核心网和终端设备,实现移动通信业务的覆盖,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想要了解LTE无线网络,我们还是从LTE无线网络的组成开始。
在介绍LTE无线网络的组成时,各类参考书往往会先展示图1.19。这是一张非常有名的图,出自LTE的技术规范TS36.300。在LTE无线网络的相关技术规范中,TS36.300是一个总体概述,值得大家好好研读。
在图1.19中,E-UTRAN通俗地说就是LTE无线网络,与EPC相对应。不过与EPC不同,LTE无线网络中只有一种网元:基站(eNB),非常精悍。
图1.19 LTE无线网络的组成(引自TS36.300)
从图1.19中我们看到,基站(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互联,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相连。从1.2节我们知道,S1分为两种接口:S1-MME和S1-U。基站(eNB)通过S1-MME与MME连接,通过S1-U与SGW连接。这些接口都基于IP技术,而正是利用IP技术来组网,才能方便成千上万基站之间互联以及基站与核心网设备的连接。
从图1.19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基站与多个MME连接,这些MME构成了一个池组;基站也与多个SGW连接,这些SGW之间可以实现负荷分担。
当然,图1.19与真实网络还是有一些出入的,也就是图1.19很容易让人理解为MME与SGW是同一套物理设备,而事实上,MME与SGW通常是两套单独的物理设备。
1.3.2 LTE无线网络的功能
了解了LTE无线网络是什么之后,接下来我们介绍LTE无线网络做什么,也就是LTE无线网络的功能。
这里又会引出一张非常面熟的图,各类参考书往往会引用,本书也不例外,这就是图1.20,该图展示了LTE无线网络的功能与层次结构(引自TS36.300)。
图1.20笔者不打算翻译为中文,因为翻译版已经很多了,况且原版的英文单词也不是很生僻的,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图1.20 LTE无线网络的功能与层次结构(引自TS36.300)
图1.20的右边讲的是核心网三大网元的功能,可以看成对前一节内容的复习,比如MME最主要的功能是鉴权、寻呼、位置更新、切换以及业务承载的管理;SGW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移动性的锚点,也就是中转站;PGW的主要功能是分配IP地址、过滤分组数据包以及与Internet连接。
图1.20的左边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功能与层次结构,无线网络的功能在白色方框中列出,包括如下一些功能:
● 小区间无线资源的管理;
● 无线承载的控制;
● 连接状态移动性管理(切换);
● 无线准入控制;
● eNB测量报告的配置与规定;
● 动态资源调度。
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这些功能,可以阅读《LTE教程:机制与流程》(第2版)一书,书中安排了相当多的篇幅来介绍LTE无线网络的功能。
LTE无线网络的功能其实就是基站(eNB)的功能,与之相对,WCDMA无线网络的功能分布在RNC和eNB两个网元上,这是LTE无线网络与WCDMA无线网络的显著差别。
不难看出,eNB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管理和控制终端,并且为核心网连接、管理以及控制终端提供沟通的管道。
显然,为了实现这些功能,eNB需要与终端以及核心网进行交互,也就是要传递大量的信息,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LTE无线网络是怎么传递信息的。
1.3.3 LTE无线网络与信息传递
在讲解LTE无线网络如何传递信息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与信息传递密不可分的接口——空中接口。
空中接口是终端与基站两种设备之间的无线接口(Radio Interface),利用空中的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图1.21为空中接口的示意图。
图1.21 空中接口的示意图
空中接口是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通信的唯一接口,终端只有通过空中接口连接到无线网络后,用户才能获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空中接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具体到LTE空中接口,这是UE(终端)与eNB两种设备之间的无线接口。LTE空中接口称为Uu接口,与WCDMA空中接口保持一致。
与WCDMA空中接口类似,在LTE空中接口中,信息利用承载(Bearer)来传递。承载是一个专用术语,可以理解为车辆,而信息则相当于车辆上的乘客。
LTE空中接口的承载分为信令承载和业务承载两大类,分别用来承载信令和业务数据。想深入了解信令与业务数据,可阅读《LTE教程:结构与实施》(第2版)一书。
1.信令承载
顾名思义,信令承载就是用来承载信令的。
eNB在空中接口Uu上建立了与终端相关的信令承载,也就是信令无线承载(SRB)。图1.22展示了LTE无线网络中的信令承载,图1.22的左下角就是SRB,位于Uu接口中。附带说一下,WCDMA空中接口也是用SRB来承载信令的。
图1.22 LTE无线网络中的信令承载
eNB还在S1-MME接口上建立了与MME连接的信令承载,其专用名称为S1-CP,图1.22的右下角就是S1-CP。
形象地说,基站有两只传送信令之手,一只手是SRB,连接了终端;另外一只手是S1-CP,连接了MME。
SRB上承载了两种信令,一种是终端与无线网络交互的信令,被简称无线信令;另外一种是终端与MME交互的信令,被称为上层信令。
S1-CP上同样承载了两种信令,一种是上层信令;另外一种是基站与MME交互的信令,被称为S1信令。
从图1.22可以看到,传送上层信令需要S1-CP和SRB的共同参与,而传送无线信令只需要借助SRB,传送S1信令只需要借助S1-CP。
2.端到端的业务承载
信令其实是为业务服务的,介绍了LTE无线网络中的信令承载后,接下来我们介绍业务承载。
LTE无线网络的业务承载是端到端业务承载的一部分,端到端的业务承载(引自TS36.300)如图1.23所示。
图1.23 端到端的业务承载(引自TS36.300)
从图1.23可以看到,要想实现端到端的分组业务,需要网络中更多设备接力工作。因此,处理业务承载远比处理信令承载复杂,这主要是对端设备的差异:信令承载的对端就在LTE网络的核心网上,而业务承载的对端远在Internet上。
我们从图1.23的最下面看起,左下角的Radio表示空中接口,也就是Uu接口。Uu接口上面就是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RB与S1接口上的S1Bearer合在一起,就构成了E-RAB。无线接入承载(RAB)是WCDMA无线网络中业务承载的处理单位,而在LTE无线网络中改名为E-RAB。
E-RAB和SGW与PGW之间的S5/S8Bearer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EPS Bearer。所谓EPS,就是LTE网络。EPS Bearer再加上PGW与Internet的外部承载(External Bearer),连接到对端网络的承载通道,就实现了端到端的业务连接(End-to-end Service)。
1.3.4 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了解了LTE无线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后,接下来我们介绍LTE空中接口内部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
1.信令承载与业务承载的复用
从1.3.3节我们看到,信令无线承载(SRB)和业务无线承载(RB)有明显的差别,一个与MME相关,一个与SGW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在LTE空中接口上,两者是不是各自为政,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呢?答案是否定的。
图1.24展示了LTE空中接口上信令与业务的处理过程。从图1.24可以看到,尽管信令无线承载(SRB)和业务无线承载(RB)的来源或者目的地不同,在eNB中也使用了不同的信道来处理,但是最后还是会复用到一起的,通过统一的无线连接发送给终端。也就是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是LTE空中接口把SRB和RB看成了一类:都是空中接口要传送的信息,也就是负载。
图1.24 信令与业务的处理过程
这种复用的处理方式并不是LTE空中接口的独创,WCDMA空中接口就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复用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对移动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2.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图1.24比较概括,那么LTE空中接口具体是如何处理信令与业务的呢?这就涉及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之前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图1.20中还有一些深色方框的内容没有介绍,这些内容都是缩写,其实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图1.25展示了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层次结构,从最上面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子层开始,再到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最后到PHY(PHYsical)(物理)层。
图1.25 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LTE空中接口的每个层次结构上都定义了相应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个功能模块,执行控制面信令以及用户面业务相应的处理过程。如果大家想了解LTE空中接口各个层次的具体功能,可以阅读《LTE教程:机制与流程》(第2版)一书。
附带说一下,对于了解WCDMA空中接口的人来说,这个层次结构再熟悉不过了,两种空中接口的层次结构是一模一样的。因此,说LTE技术是演进,很有道理。
为了方便管理,在LTE空中接口上还定义了各种类型的信道,分别是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这些信道是信息的传输通道,与WCDMA空中接口的对应信道的功能是类似的。区别在于LTE空中接口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已经不划分专用和共享信道了,统一使用共享信道,这样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从图1.25中我们看到,在逻辑信道以上,信令与业务还是由控制面和用户面分别处理的;但是到了传输信道以后,信令与业务就复用到一起了。
1.3.5 基站物理层处理过程
在LTE空中接口的层次结构中,物理层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过,LTE系统革命性的一面,就体现在物理层上。接下来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基站物理层的信息处理过程,图1.26简要地展示了该过程。
图1.26 基站物理层的信息处理过程
从图1.26的左边可以看出,基站物理层需要处理的信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理层自己产生的,如参考信号等信息;第二类是控制信息,包括各种信令;第三类是业务信息,也就是业务数据。前面两类信息,其实都是为传送业务数据服务的。
这三类信息统一先由多天线模块来处理,得到多路数据流。多路数据流再由时频结构模块来处理,相当于为数据流分配相应的物理资源。然后,每路数据流都会进行OFDM信号的发生,产生的OFDM信号由射频模块来处理,输出到天线,然后发射出去,这样就完成了基站物理层的信息处理过程。
后续章节我们将结合基站信息处理过程,深入介绍OFDM以及多天线模块的原理与实现方式,至于其他模块的内容,已在《LTE教程:结构与实施》(第2版)一书中深入介绍。
1.3.6 基站的种类与结构
前面介绍了基站是LTE无线网络的唯一主角,本节的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LTE基站的种类与结构。
常见的LTE基站分为微蜂窝基站和分布式基站两大类,不过我们需要先提一下宏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自GSM系统起就开始广泛应用,是2G、3G移动通信系统最常见的基站。“宏”代表基站容量大,输出功率大,业务覆盖范围大,业务覆盖能力强;“宏”也代表基站体积大,占用机房空间多,能耗高。
在LTE系统中,由于天线的馈线问题,宏蜂窝基站已经基本出局,不再风光。
(1)微蜂窝基站
微蜂窝基站的“微”得名于相对宏蜂窝基站,其体积小,业务覆盖范围小。之所以“微”,那是由于微蜂窝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小,比宏蜂窝基站小一个数量级以上。
微蜂窝基站根据发射功率的大小,还可细分为微蜂窝(Micro)、微微蜂窝(Pico)和Femto等多种类型。其中,Micro基站的发射功率在瓦级,Pico基站的发射功率在百毫瓦级,Femto基站的发射功率在十毫瓦级。
微蜂窝基站的覆盖范围小,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量并不会太多,基站容量通常比较小。因此微蜂窝基站比较适合用来覆盖弱覆盖区或者覆盖盲区,也就是所谓的“补盲”,另外微蜂窝基站也可以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微蜂窝基站体积小,基站与天线通常集成在一起,对安装条件要求低,安装的工程量小,工期短,方便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
尽管微蜂窝基站的容量小,不过如果能在网络中部署非常多的微蜂窝基站,其支持的网络容量也不可小觑,而且微微蜂窝基站就是LTE-A技术中异构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将是5G无线网络的主力设备。
附带说一句,其实WiFi的AP也可以看成一种微微蜂窝基站或者Femto基站。
目前,国内生产微蜂窝基站的厂家比较多,除了华为、中兴、爱立信以及诺基亚等主流厂家外,还有京信、佰才邦、博威通等厂家。
(2)分布式基站
分布式基站又称射频拉远基站,是基站的新秀,是在宏蜂窝基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谓分布式,是指将宏蜂窝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各自独立出来,布放在不同的地点,距离一般从几百米到十几千米不等。第2章中会详细讲解基带与射频这两个概念。简单地说,基带用来产生无线信号,类似于音响的收音头;射频用来推动无线信号,类似于音响的放大器。
图1.27展示了分布式基站的结构,其中基带部分称为基带单元(BBU),一般放在室内;射频部分称为远端射频单元(RRU),一般放在天线附近;BBU和RRU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称为Ir接口,通常基于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接口)规范。
图1.27 分布式基站的结构
分布式基站的特点是BBU体积较小,占用机房空间小;一个BBU通常可以带3~6个RRU,更为紧凑;RRU可室外工作,对安装条件要求低,安装的工程量小,工期短,方便快速部署。另外RRU距离天线很近,馈线较短,功率损耗较小。
在TD-LTE网络中,由于天线的端口多,馈线多,传统的宏蜂窝基站根本无法胜任,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式基站是非常适合的解决方案,RRU靠近天线部署,一举解决了多馈线的难题。因此分布式基站在LTE网络中已经挑起大梁,成为基站部署的主流。
目前,主流的分布式基站厂家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
近年来,分布式基站已经从室外覆盖扩展到室内覆盖,成为大型楼宇或公共场所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因此其形态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是输出功率可大可小,大的与宏蜂窝基站相当,业务覆盖范围较大,是LTE无线网络业务覆盖的主力军;小的与微蜂窝基站相当,RRU小型化甚至与天线合并,典型的产品有华为的BookRRU、LampSite,以及爱立信的DOT点系统。
另外一方面,BBU和小型化的RRU之间不但可以通过光纤连接,也可以通过5类线、6类线连接,布设更为灵活方便。
本节练习(答案在本章最后)
在下列说法中,请在正确说法后面打钩,错误说法后面打叉:
① E-UTRAN包含两种网元,网络架构趋于扁平化。
② SRB是一种信令。
③ SRB用于UE与MME和SGW的连接。
④ 端到端的业务承载不涉及MME。
⑤ LTE空中接口采用了分层结构。
⑥ LTE无线网络中宏基站数量最多。
⑦ 低于100mW的基站称为Pico基站。
⑧ Ir接口通常基于CPRI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