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博物馆,当传统遇上流行
疫情期间,如何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盛宴”,不少博物馆想到从“线下”转到“线上”。云观展、云课堂、云直播……云游博物馆,成了一大热词。
“古籍的封面衬纸里发现了什么?”“包公故事在各朝代有哪些?”近日,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通过5G技术,在联通5GnLive、爱奇艺、斗鱼、虎牙、天一阁官方微信等互动直播平台,同步推出以“古籍之为文物”为主题的线上讲座,吸引各地朋友共同聆听古籍背后的故事。
在云游中,我省不少博物馆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与展示手段,形成了“线下闭馆,线上开花”的态势:截至4月3日,浙江省博物馆的“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直播讲解,累计观看人数11843人次,“在家云游博物馆”主题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42万次;良渚博物院的5次网络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众近40万人次,点赞量31万人次……
线上博物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观众提供全天候文化服务。它在未来还有多少上升空间?“线上”“线下”如何做到互融共通?记者走访我省部分文博人,听听他们的见解。
试水:内容形式均求突破
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2019年首次亮相故宫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展……打开“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你不仅可以看到已陆续推出的350个线上展览,还能对全省各地已恢复开放的博物馆进行在线预约。
“线上展览并非新鲜事。”浙江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研究员张永春介绍说,2016年起,《“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鼓励发展虚拟博物馆,搭建面向应用的陈列展览专题数据库,线上展览成为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标配”。“2013年,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开始搭建,由省文物局委托省博物馆建设,2019年上半年正式改版上线,在本次疫情中实现闭馆不闭展。”张永春说,平台自运行以来,已有浙江省内360家文博机构入驻,逐渐汇聚起全省的文博资源。“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逛遍全省各大博物馆。”
通过对已有馆藏资源的开发,我省各大博物馆还相继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启云游模式。通过公众号“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君”,可以逛逛武林馆的“牦牛走进浙江”高原牦牛文化展,也可以点击相关链接,一览安吉馆720°全景虚拟展馆。
如何在现有资源和平台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国丝“五个一”线上知识,即一物、一技、一文、一例和一问。“棉花广泛种植之前中原人的被子是蚕丝为主吗?”前不久推出的“一问”,由馆长赵丰亲自作答。他表示,国丝‘五个一’线上知识,旨在通过一个个知识点,全方位展示国丝馆在藏品研究、社会教育、科技保护、非遗时尚等领域的成果。“这也是我们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小举措。”
此外,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启讲授传统工艺知识的“云课堂”;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则推出了“杭州考古文物之声电台”,让孩子们当起了小小讲解员。
博物馆还与社会力量合作,在闭馆期间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浙江省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携手抖音开展“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的直播讲解累计观看人数11843人次,直播间收到评论821条。除了直播讲解,浙博还在抖音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在家云游博物馆”主题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42万次,点赞数超过8.4万次。
良渚博物院则牵手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5次推出“云看展”“云春游”活动,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宅家欣赏良渚文化“大片”的需求,累计在线观众近40万人次,点赞量31万人次。
转型:馆长变身网红主播
创新线上模式,是文博人自发的探索。在云游中,博物馆馆长和讲解员成了网红主播,有的为线上课堂录制音频,有的为新展拍起短片。
2月23日,良渚博物院讲解员施舟英站到淘宝直播镜头前,和她一起出镜的还有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这是他们第一次网络直播,没想到效果特别好。“我们要看良渚玉器,不想切台!”因为网友的强烈要求,原本1小时的直播延长至一个半小时。“这位院长好萌啊”“疫情结束后去馆里见见讲解员小姐姐”……经统计,有19万人观看了这场直播,点赞14.5万次,留言3400多条。
直播讲解是一种挑战。“平时在展厅里,可以从观众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里,看出他们对你的讲解内容接不接受,也能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点。但是到了直播间,我只能看屏幕上的反馈,信息接收量很大,要短时间处理,还要时不时地抛出问题互动。”施舟英说,这场直播让她学到了很多。
在周黎明看来,这种新模式有几个特点。第一,科技感强,充分利用云端技术传播古老的文明;第二,互动感强,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和观众进行充分互动,有什么问题在线解答;第三,受众面广,通过网络让更多观众足不出户感知良渚文化的厚重魅力。“下一步,我们也会对博物馆的转型发展做一些新的探索。我想,当古老的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它的传播力会更强。”
“同学们好,我是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前不久,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公众号里,馆长叶艳萍第一次献声授课。虽然只有不到两分钟时间,却让她颇有感触。在她看来,线上博物馆带来了宅家看世界的全新体验,在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现在,不少博物馆陆续恢复开放,但都是限流的预约参观,线上云游模式仍会持续。”
余姚博物馆的“瓷上人间——余姚博物馆藏人物画瓷器新春特展”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开展即闭馆,怎么办?博物馆的社教人员想到了拍摄音视频在线展示的方式。一部手机、一名讲解员,7分钟左右的展览概况,第一期视频拍摄就花了四五天,好在视频推出后反响不错。在从业18年的讲解员史蒙蒙看来,“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有选择性地反复观看,弥补了他们一次展览只能看一遍的遗憾”。
展望:线上线下互补互融
疫情让线上博物馆火了,“线上”模式会在不远的将来取代“线下”吗?随着博物馆逐渐恢复开放,“线上”“线下”如何互补互融?
“线下观展的真实体验无法被复制。线上文物做得再高清再逼真,也无法带给你与它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触动。此外,展厅的布局、光线甚至气味,展品之间实际的大小与尺寸比例等,构建起观众对展览认知的重要框架,也是线上彼此割裂的单幅展品或虚拟观展无法实现的。”在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看来,线下展览愈加丰富的社交功能,也注定其无法被线上体验所替代。“不过,博物馆在线上的呈现方式是值得期待的。将实体展览转化到线上,建立数字资源库,或者对馆藏文物进行3D立体模型建构,是博物馆线上开发的几种模式。随着5G等新技术的发展,观众在线上观展将更为身临其境,感官体验也会更丰富。”据悉,在疫情期间,拥有10余万件馆藏的浙江省博物馆对线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布局,签署了不少线上开发的合作意向,“相信‘线上’‘线下’在未来可以更好地互补互融。”
如何让文物和展览真正活起来,并得到最大的宣教效果?多棱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小巍认为,线上展览应与线上教育结合。现在不少博物馆正在尝试的音视频线上导览等模式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此外,就公共教育而言,线上模式可以与线下模式互补。以讲座为例,线上讲座可以打破线下的局限,进而拓展到更广的用户范围。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未来博物馆的办展形态是否会更为多样?在姚小巍看来,随着馆藏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未来将实现线上布展,展品也将不局限于各馆自己的藏品,可以开启全球办展模式,实现馆际间的数字资源共享。此外,线上互动形式也可以更为多样,比如加入游戏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在“云游”浪潮下,我省不少尚未开启线上模式的博物馆,也跃跃欲试。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科普宣教员俞静漪说,线上博物馆是大势所趋,现在也提倡让科研人员加强科普工作,但是,如何把专业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生动的科普知识,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挑战,“接下来可以更多从线上策划出发,把线下展览和线上活动串联起来。”
(浙江日报 俞吉吉)
浙江“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龙游县博物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