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皇传说之演变
李斯等奏称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而纬书如《春秋纬命历序》等乃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以人皇夺泰皇之位,后世多从之,此三皇说之一变。
人皇既夺泰皇之位,其势渐盛,然无解于秦博士之称“泰皇最贵”也?宋罗苹《路史注》云:“按孔衍《春秋后语》,泰皇乃人皇。”并为之解释曰:
秦丞相绾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贵者非贵于二皇也,以其阜民物,备君臣政治之足贵也。……张晏云:“人皇九首”,韩敕《孔庙碑》云:“前开九头,以叶言教”,是也。泰皇即九头纪,旧记不之知尔。《真源赋》云:“人皇厌倦尘事,乃授箓于五姓”,知为九头纪也。
其解“泰皇最贵”非贵于二皇,为说殊迂,盖本于《周礼正义序》云“政教君臣,起自人皇之世”耳。其因人皇有九首之说,乃必谓泰皇即九头纪,既无所据,乃强谓“旧记不之知尔!”其持论之悍如此!
汉儒董仲舒著《春秋繁露》立“九皇”之名以为三王五帝九皇之异号,非有定位,由代次之不同而异,每一代无不由王而帝而皇。然吴韦昭则云:“人皇九人,所谓九皇。”(见《路史·前纪》卷二引)人皇乃由一而变为九,即为九皇矣。清马《绎史》又折衷韦昭、罗苹之言,云:“秦博士称‘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即人皇也,亦号九皇。”至此泰皇人皇九皇,三位确成一体,牵合弥缝愈密而失真亦愈甚。
日本星野恒《三皇五帝考》(《史学杂志》第二十编第五号),仍以泰皇即人皇,由字源立说:谓古“泰”“太”“大”三字通用,而“大”古文像人形,《说文》云:“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古文人也。”近翁独健《三皇考·跋》从之,其解释有二:
(一)天地人三者连系思想战国时已流行,如《易·系辞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吕氏春秋·本生篇》云:“始生之者天地,养成之者人也。”
(二)古籍说人贵的很不少,如《孝经·圣治章》云:“天地之性人为贵。”《列子·天瑞篇》云:“荣启期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
其第(一)理由甚是,其第(二)理由则颇无力,《孝经》《列子》等书皆出秦后,且二书但言人于万物中为贵,非谓贵于天地也。
顾颉刚、杨向奎二氏以此天皇地皇人皇之说,由于刘歆之新三统说,即天统、地统、人统是也。司马贞《补三皇纪》引《河图》及《三五历》云: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淡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
地皇十一头,火德王。一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
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又《太平御览》三九六又一三五引《命历序》云:
人皇出于提地之国,九男,九兄弟相似,别长九国。离艮地精女出,为之后。
又黄奭《逸书考》引《命历序》云:
人皇出焉,驾六羽,乘云谷口,兄弟九人,相象以别,分治九州。人皇治中辅,号曰握元。共治四万一千六百岁。
顾、杨二氏《三皇考》断之曰:
天皇以木德王,地皇以火德王,与相生的五德系统恰合。人皇以何德王,纬书虽没说,但依这次序应以土德王,所以他是生于提地之国,又分九州而以地精女为后了。这和刘歆的新三统说与五德说何等相合,显见得这三皇是从刘歆的学说里推演出来的。
说虽近理,疑仍未是。按之《论衡·论死篇》云:“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计。”《谈天篇》又云:“人皇最先,人皇之时,天如盖乎?说《易》者曰:天地未分,浑沌为一;儒者又言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李斯等奏言“泰皇最贵”而《论衡》亦谓“人皇最先”;又谓“天地开辟,人皇以来”;则人皇之位固足以当泰皇,而人皇之说固所以代泰皇者;秦人从太一说以天皇地皇泰皇连称,而汉人惯闻天地人连系之说,遂改“泰皇”为“人皇”,仍称之为“最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