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要“走走党史”

1995 年初,我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至中央党史研究室,在负责编修党史工作期间,就听到不少议论,自己也有直接感受:正规的党史出版物太概念化。我们中央党史研究室首任主任胡乔木同志曾讲过这个问题,并对党史研究室编写党史本子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讲的内容很多,在我看来,这么四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多用一些新的事实。对于这种事实,一定要有新的见解,对于事实的描述和分析要有新的认识。二是要有生动的场景描写。把历史过程写得比较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三是要有名人轶事。党史要有人物描写,如写陈独秀,要使人感到是一个活生生的陈独秀。四是要有提神之笔。过程要有波澜起伏,不能写成死水一潭;议论要有新的思想,不能总是陈言老调。

乔木同志的这些要求讲得很好,但是要在我们的本子里体现这几点很不容易。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一点与我们党史工作者缺乏对党史的实际体验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些年逐渐形成一个观点,或者说萌生了这样的理念,即党史工作者有一个由概念党史经过体验党史,形成形象党史,再来叙述和理论党史的问题。党史工作者要搞好党史的研究和写作,应尽量走出“书斋”,去感受和体验某些重要的党史问题,努力掌握第一手原始的实际的可靠材料。走与不走,大不一样。这既可以丰富党史的内涵,也有助于党史研究走向深入,包括校正一些史实。一般地说,经历了一番体验而写的党史、军史、革命史,不会是文山会海,而是有具体材料、生动情节的;不会是概念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不会是干巴的,而是鲜活的,让人喜闻乐见的。这就是我要“走走党史”的缘由。

上面讲的“这些年”,主要是跨入新的千年的2000 年以来。这是从做党史专题考察所引发的。此前,虽然不时参加地方的一些活动,到各地走走看看,但没有去做党史专题考察的安排。因为到党史研究室工作后具体负责主持编写中共党史中卷的工作太紧张。1998 年,中共党史中卷由撰稿、统稿到第一轮定稿基本完成。1999 年以后,开始对“中卷本”进行第二轮修改,这就是开始启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而这时我的主要工作已转为负责编修中共党史第一卷。因为有过去中共党史上卷的基础,相对地说,这段时间没有前一段那么紧张。

促使我要展开党史专题考察的一个重要动因,是2001 年11 月上旬到江西瑞金参加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党的历史上被称为“红都”的瑞金,我一直没去过,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早就神往之。再则,具体负责编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工作,对作为土地革命战争主要发生地的中央苏区这段极其复杂的历史,有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想趁此机会作点调研,增加些党史的实感,推动个人对一些问题作较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踏上这块红土地的那个瞬间,就油然萌生了要亲吻它和探究它的感情。参加理论研讨会后,对赣南的部分地区就党史上的一些问题作了实地考察,使我感到收获不菲。由此更强化了要作党史专题考察的理念。

2003 年初,受室委会委托,前往我室对口扶贫的四川省叙永县,慰问困难群众。随后,在川南、黔北、黔西北就红军长征经过当地的历史情况进行调研。走了“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先后到四川最南端和贵州西北角的赤水两岸的悬崖峭壁考察了川滇黔交界的“鸡鸣三省”地区,使过去不太清楚的问题又了解了一些。于是在思想上开始形成一个观念:党史工作者有一个由概念党史走向体验党史的问题。是年1 月13 日,在贵州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的座谈会上,我讲了这个看法。当时是这样讲的:

——要搞好党史的研究和写作,党史工作者应尽量走出“书斋”,努力去感受和体验一下所研究的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作研究,有感受和体验,与没有感受和体验,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是提倡经验主义,只是强调研究和写作党史,仅仅知道一些党史概念,通过文献资料了解些党史情况是不够的。凡有条件和可能,要尽量去感受和体验某些重要的党史问题,努力掌握第一手原始的实际的可靠材料。特别是像我这样不是党史科班出身的,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如何从概念党史,进入到体验党史。近两年作了些党史考察后,渐渐地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就我自己而言,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斗争,过去总感到太复杂,不容易理清楚。2001 年和2002 年作了两次赣南考察,对中央苏区发生过重要党史事件的一些地方作了调研,有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些。在编修党史一卷本时将一些重要材料丰富进去了,对个别原来不准确的史实也作了修改。这次考察“四渡赤水”,对我教育很大。“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的神来之笔,经典之作。其行程几乎占整个长征行程的十分之一,是整个长征取得胜利的最具关键性的一个阶段。这次对“四渡赤水”的路线进行了比较多的调研,就不再只是抽象的地名概念,而有了具体形象。一谈到“四渡赤水”,脑子里马上就浮现出赤水河沿途的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那几个渡口的生动情景。毛主席那首《长征》诗中的“乌蒙磅礴走泥丸”,不就是描写的红军“四渡赤水”,来回穿插于川南、黔北和黔西北,以及滇东北这一带的情景?!只看注文解释,对它理解不深。经过考察后就有了较为实际的感受。毛主席的诗确实气势恢宏。从而,对这首诗所表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由概念党史进入到形象党史。而要能有党史形象,就需要体验党史。所以,这次跑一趟,尽管苦一点,累一些,但还能吃得消,特别是对党史的体验更深了,感受更强烈了,可谓受益匪浅。

从四川叙永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回京后,我就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如释重负。长期以来,我自认是学林中人,让我双肩挑,很吃力,卸下一副担子,没有了行政事务,专心治学,乃梦寐求之。我超龄过点几年了,现在不下,更待何时?如今,这一愿望实现了。一年前,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关于龚育之同志两本书的座谈会上,我谈到老龚同志时,曾引述了裴多菲的“自由”诗,并对自由的内涵作了锁定,强调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有更多的写作时间,追求学术真理的自由度更大。那时,我很羡慕老龚。不到一年,我也加入这个行列,不是“心想事成”么!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自由,我才能得以去“走走党史”。

为什么要用“走走党史”这个题目呢?这个题目,可能有点不伦不类,文理不通,或粗俗不雅,也听到过一些同志劝我改题的建议。但也有一些同志认为,这个题目,比较通俗、形象、直白和大众化,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也能听得懂。按照目前比较时尚的说法,它能体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里的“走走”是转意的,即走走看看之意。要说明的是,题目的全称本是“走走党史之路”,后来感到“之路”二字似有点累赘,将其省略了。于是就发生了“走走”这个实化的具体动词与“党史”这个虚化的抽象名词是否搭配的语法修辞问题。我想,这种省略语在生活中不少。因此,《百年潮》连载时一直这么用着。约定俗成吧,能意会它,不发生误解即可。当然,我也要琢磨一下这个题目,欢迎读者提出好的建议。在没有满意的题目之前,暂且这么先用着——《走走党史(之路) 》。

走走党史(之路),最初只想写成几组文章。这两年走得多了,可能会辑成系列集子。目前先从走走长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