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
卢挚(1242—1314以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至元五年(1268)进士,历官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陕西道提刑按察使、河南路总管、湖南道肃政廉访使、翰林学士等。卢挚官居高位,文学亦负盛名,其诗与刘因齐名,曲与姚燧齐名,世称“姚卢”。其诗、文、词曲均清丽自然,著有《疏斋集》,已佚。散曲今存小令一百二十首,残曲(小令)一首,为元散曲前期作家中留存较多的一个作家。
〔黄钟〕节节高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21],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22]。
说明
此曲当是卢挚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赴任湖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全曲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雨止云散,满江月光,一片清澈明净之景,风微浪息,一叶扁舟泛游湖上,又是一种清寂惬意之境。但此时此境,作者之内心却无此清纯宁静,夜半明月,勾起离情,万里路遥,不知归程,一种人生如梦之慨油然而生。此曲之特色在于前后之比,前之明朗,后之阴郁,也在于情景相对,明月清辉难去心头阴云,静谧平湖更难使内心宁静。正是在这种比照中一个游子形象、一个痛苦心灵跃然纸上。
〔双调〕沉醉东风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24],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25]。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26],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说明
此曲极写闲居、疏狂之乐。开首两句写作者信步漫游,青山绿水,一路转到竹篱茅舍,以“恰离了”、“早来到”作承接,表明作者徜徉于野外,流连忘返,有着很高的兴致。进入乡村人家之后,一路上山花遍野,色彩缤纷,而村酒之醇香又极为迷人,他不禁在此喝得个酩酊大醉,且还大发少年之狂,摘下路边菊花插满在白发之上。东坡有云:“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年头。”(《吉祥寺赏牡丹》)可曲中之主人公却是顾不得这些了,一种疏狂、放达的形容跃然纸上。全曲语言本色,形象生动,颇有生活情趣。
〔双调〕蟾宫曲
道南宅岂识楼桑[28],何许英雄,惊倒孙郎[29]。汉鼎才分[30],流延晋宋,弹指萧梁[31]。昭代车书四方[32],北溟鱼浮海吞江[33]。临眺苍茫,醉倚歌鬟[34],吟断寒窗。
说明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可分成两个层次,从首句到“弹指萧梁”,为第一层次,是为怀古。从“昭代”开始将思绪收回,投向现实,最后又将笔墨收束到自身。第一层次因登京口城便自然想到了三国时叱咤风云的孙、刘,这里曾经是孙吴的大舞台,刘备也在此使孙权为之倾倒,但如此大才,也未能挽回汉祚,“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历史正是在弹指之间急遽地变化着。此一层次笔墨凝练,挥洒自然。由怀古自然便联想到了当今现实,虽然表面一统,风平浪静,但谁能预料没有如“北溟鱼”之流再次“浮海吞江”呢?眼前之苍茫之景,雄阔之境没有勾起作者之壮心,反而化为内心无限的怅惘,不如“醉倚歌鬟,吟断寒窗”,在醉酒咏诗之中消磨人生吧!如此收束,无疑是愧对于这壮阔的京口之景,也愧对于作者之同乡先贤玄德公的,但这恰恰正是元代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