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法治国,灭韩!
李牧是赵国北部防守匈奴的一员名将。他曾长期驻守代地,雁门。
李牧带兵灵活多变,而且不喜欢受到制约。在代地,他有权更换官吏,驻地内的租税也都要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费。
李牧厚待士卒,在他军中每天都要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士卒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因此深受士卒爱戴!
李牧防守代地,战略上以守为主,平时非常重视教习士卒骑马射箭,命士卒小心看守烽火台。他每天派出很多奸细,刺探敌情,每次匈奴出动他都能提前探知消息。
在代地,李牧规定: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出去捕捉敌人的,不论是否成功都要斩首。因此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所有人马便立即收拢,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赵军的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匈奴见赵军从来不敢出战,就认为李牧胆小,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消息传到赵王的耳朵里,赵王便下旨责备李牧,李牧却依然如故。赵王发怒,便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新的将军上任后,吸取了李牧被撤换的教训,匈奴每次来侵犯,便下令出兵交战。匈奴骑兵骁勇善战,赵军并不是对手,赵军屡屡失利,人员伤亡很大,物资也丢失很多,边境上更是无法耕田、放牧。赵王换了几个将领都是如此,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山。
李牧闭门不出,推脱说自己有病在身。赵王就派人把李牧抓来,强迫他带兵。李牧并非真的有病,见推脱不过,便道:“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无奈,只得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方法,匈奴一来他就退缩。连续几年匈奴都一无所获,却始终认为李牧是胆小之辈,内心很鄙视李牧。
边境的官兵又开始吃得好喝的好,每天除了日常训练无事可做,都希望能够出战。于是李牧就暗中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在城外放牧大批牲畜,放牧的牧民满山遍野。
匈奴探知赵人大量放牧,觉得很不正常,从前人畜都是分散的,而今却如此之多,便派小股人马入侵进行试探,李牧命令军队稍微接触便假装不敌,故意把几千人畜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认为赵军仍然那么不堪一击,于是亲自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李牧布下奇兵,正面以战车布阵,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并不断射箭对付匈奴骑兵,匈奴单于知道中计,下令撤退。此时,赵军骑兵已经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匈奴被围住,骑兵乱作一团,此时赵军步兵出击,杀死匈奴十多万人马。李牧乘势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仅仅率领数十人逃跑了。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李牧的大名也闻名天下!
且说赵王的另一路特使赶到了李牧大营后,传达了赵王的命令,李牧便迅速带军南下。
李牧知道当前形势万分危急,便昼夜兼程,带领五万边防军三日就到达了宜安,与退回邯郸周围的赵军汇合。汇合后的总军力也不过十万人,而秦军有二十万之众。并且赵军经过长途行军,又是新败,士气低落。秦军刚获得大胜,士气高涨。
李牧对副将赵葱说:“如今我军疲惫,而秦军以逸待劳,此时绝对不能出战。”
赵葱对此并不认同,道:“我边防军以骑兵为主,骑兵的特点是适合野战,出奇制胜,我们应当在秦军未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出击,以解邯郸之围!”
李牧反驳道:“我军骑兵虽然占优势,但秦军阵型严整,突击难以攻破,且我军人数不占优势,不宜野战!应当固守麻痹敌军,伺机反扑。”
于是赵军在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继续筑垒,坚守不出。秦军多次挑衅,赵军只是放箭阻止秦军靠近,并不出战。
眼看秦军就要陷入消耗战,桓琦开始着急,因为一旦陷入消耗战,秦军的补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而赵军可以就地解决粮草和人员补给问题。时间一久秦军必然疲敝,赵军若那时出击,则必败无疑。廉颇当年就是以此战法打败了秦国名将王龁。为避免当年的悲剧重演,桓琦准备主动出击,诱敌出战。
经过分析,桓琦发现距宜安五十里是肥下,肥下正是赵军存储粮草的大本营,一旦攻下肥下,赵军就可不战自溃。如果赵军来救,就可以抓住机会与赵军展开野战,围点打援,消灭赵军的骑兵军团。
桓琦自信如果没有营垒的掩护,赵军是打不过秦军的。于是桓琦亲率十万大军围困肥下,另外布置了五万精兵埋伏在肥下的外围,等待赵军出现,伺机展开攻击。
肥下被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牧军中,士卒开始担心,肥下一旦被秦军拿下,赵军将立刻陷入断草断粮的绝境。赵葱道:“请大将军立即下令出击,为肥下解围!”
李牧沉吟片刻,道:“如果我军现在出击,就中了秦军的圈套,他们现在就是要引诱我们出击。”
赵葱急道:“出击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困守孤城就是坐以待毙了!”
李牧道:“肥下是赵军粮草重地,守备森严,粮草充足,依靠有利的地形秦军一时片刻是难以取胜的!秦军现在倾巢出动,留守大营的必然是老弱病残,我们如果抓住机会拿下秦军大营,那秦军的辎重粮草都会被我们截获,秦军必然会回军攻击我们,肥下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赵葱想了一下,道:“大将军果然智勇双全!秦军必大败!”
当夜,赵军倾巢出动,夜袭对面的秦军大营,秦军一是因为分兵进攻肥下,防守力量薄弱,二是因为赵军一直龟缩,从未想过会主动出击,防守不足,顷刻之间秦军的抵抗便被粉碎。赵军俘虏秦军三万余众,缴获几乎全部的辎重。
桓琦闻讯大惊!后悔自己太轻敌,小瞧了李牧,迅速带兵回援,希望能够夺回大营。此时赵军经过休整,士气正旺,李牧正面布置了辎重部队,同时将骑兵军团主力埋伏在两翼,待秦军与赵军接触,便发起钳形攻势,秦军难以抵挡。经过激烈的战斗,秦军全线溃败。
赵军对秦作战已经多年未曾打过胜仗,李牧大败秦军的消息传到宫中赵王大喜,封李牧为武安君!
就在赵王犒赏士卒,重赏李牧的时候,一双嫉妒的眼睛正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秦王政十五年,赵国发生大旱,多地颗粒无收,秦王认为这是再次进攻赵国的好时机。于是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进攻赵国的方法。
王翦道:“上次肥下之战我军退回秦国境内并非是打不过赵军,而是士卒长期出征需要休整,是战略退却,并不能算真正的失败,并且我军损失是很小的。”
李斯道:“赵国大将军李牧足智多谋,王将军不能大意!灭赵需要长期充分的准备才行!”
杨端和道:“赵军并非不可战胜,李牧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大将,但其部卒却非个个骁勇。特别是今年赵国全国大饥,国力不强,民心不稳,赵军缺乏充足的粮草储备,损失的兵力也难以得到补充。
赵军久暴于外,必定将乏兵疲,难以持久。而我秦军则后备充实,补给及时,完全可以通过战略相持拖垮赵军,待赵军疲惫,可击其惰归,一举而战胜之。”
王翦道:“我军可分兵进攻,一部进攻邯郸,分散赵军的注意力,一部由上党出太原,将赵国切断为南北两个部分,分而击之,时间一久,赵军必然无法支持!”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意见,这次派军分南北两路攻赵,南路军由杨端和率领,进攻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由王翦率领,进攻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赵国闻讯,迅速派大将李牧御敌。临行前,赵王迁对李牧说:
“将军此番需要速战速决,今年我赵国遭受大旱天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寡人担心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消耗!”
李牧问道:“大王可支持多久?”
“最多三个月。”
“两个月足矣!”
“寡人和赵国的性命系于将军一身!”
“大王请放心,此次必将让秦军付出血的代价!”
李牧回到军中,与副将司马尚商量:“此次秦军进犯北路军是主力,南路军为策应,我们应当先北后南!如果在北面打败秦军,则南路秦军无援必退!”
司马尚道:“将军可放心前去破北路秦军,南路军我会死死拖住的!”
李牧道:“邯郸之南有漳水和长城为屏障,守住应该不难,你切记不可主动出战,以守为主,不管秦军如何示弱都不要出击!等我回来与你汇合再行出击。”
司马尚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于是李牧率赵军骑兵军团迅速向北方挺进,在番吾与秦军迎面相遇。此次李牧一改此前的防守反击战术,与秦军一接触便发动猛攻,秦军由于轻视赵军,准备不足,王翦苦战后被迫下令撤退,李牧却连续跟踪追击,不给秦军喘息的机会。王翦被迫率军撤出赵境。
李牧知道自己手中可用的军队已经非常少,无法对秦军进行围歼,因此秦军退出赵境后迅速下令回师南进,杨端和听闻王翦已经退出赵境,无心恋战,遂下令撤退。秦军第三次进攻赵国仍然是无功而返。
经过三次对赵作战,秦王认识到灭亡赵国并非想的那么容易!他开始重新思考首先灭赵还是灭韩的问题。
这几次出兵,韩国并没有做出一点贡献,相反,秦军还要提防韩国偷袭,经过通盘考虑,秦王终于在心中彻底否认了韩非的建议,决定首先灭亡韩国。
此时韩非已死,韩王也已经上书请求将韩国纳为秦国的藩属国,秦王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接受韩王的请求。
秦王政十六年,秦王斥责韩王在秦赵战争期间没有派兵援助秦军,不听从秦国的安排。韩王安接到诏书后非常害怕,为避免秦国对韩用兵,韩王主动把南阳地区献给秦国,同时献给秦王十名美女,全部送到咸阳。
为防止韩国献地时发生意外,秦军在南阳附近布置了十万军队,到了九月,秦王政才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
内史腾带领三千精兵前去接管韩军的驻地,韩王命令韩军撤出,秦军顺利的接管了南阳之地的防务。
韩军虽然撤出了南阳,但却希望南阳百姓给秦军制造骚乱,不要那么快归附,以打乱秦军进攻韩国的计划!于是韩军撤退之前,散步了很多谣言,告诉百姓秦军都是屠夫,喜欢杀人,而且秦国法令严苛,只要有一点违法便会被施以重刑。
南阳百姓听信了韩军的谣言,又看到秦军重兵围住南阳,于是人心惶惶,害怕被秦军屠杀,有的已经收拾行囊,准备逃离南阳,也有的准备与秦军拼杀,鱼死网破。
此时,秦王果断任命内史腾代理南阳太守,安抚百姓。内史腾遂在南阳发布文告:无论秦军还是南阳百姓,凡是杀人者都要被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此外,南阳城内官吏均不变更,原有官吏各司其职,仍然执行原有的法令。
就在内史腾颁布法令不久,一个秦军士卒无视法令,斩杀了一名南阳商人,掠夺了他的财产。内史腾闻讯,迅速派人把犯事的士卒捆绑起来,公开审问。
内史腾道:“你为何无视法令,擅自杀害南阳商人?”
士卒道:“我秦军是胜利之师,我们是来管理南阳的,杀个人算什么?”
内史腾怒道:“难道你没有看到我颁布的法令吗?我大秦向来以法治国,无论谁触犯法令,一概不能免罪!”
士卒见内史腾真的要杀掉他,此时才害怕起来,大叫:“将军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内史腾命人在闹市之中将犯事的士卒斩杀,并把人头悬挂于城门。秦军见此情形,都不敢再触犯法令;南阳百姓见秦军毫无侵犯,便也放下心来!
经过太史腾的治理,南阳城内迅速安定下来,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秦王政十七年,在南阳已经彻底归顺秦国之后,秦王暗中派内史腾集结军队,准备对韩做最后一战!韩王安听说了秦军集结军队的消息,认为秦军只是在对南阳进行军事统治,调集军队只是用来消灭盗贼,心中暗喜自己的计谋得逞,并未进行有效的准备,只是下令在侑水一线修建防御工事。
到了十月,内史腾忽然命令二十万大军进攻韩国,兵锋直指新郑!韩军因为没有做好军事准备,在侑水的防线壁垒也未修建完成,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韩军全线崩溃,秦军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便从四面包围了新郑,韩王安见诸侯无人来救,内史腾又威胁道:“半个时辰之内,韩王若降,可保新郑人的生命安全!如果韩王不降,秦军立马攻城!到时候玉石俱焚,韩王咎由自取!”韩王安恐惧之余下令打开城门投降,秦军俘虏了韩王安。
秦王闻讯大喜,命内史腾将韩王安及其后宫妃嫔,贵族家眷中漂亮的女子全部押回咸阳,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仍然委托内史腾进行治理。
内史腾依照对待南阳的方法治理韩地,不久韩地便完全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