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行事独特
早上八点五十分,西城市有关领导带领市经贸委、计委、财政局、科技局,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负责同志,来到曙光研究院,听取研究院工作介绍,参观部分科研部室和生产工厂,现场协调解决曙光院提出的相关问题。市领导还专门到办公室看望了王国栋院士。
十一点整,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在办公大楼六楼会议室召开。
进入新千年,西城市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研院所在西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兴市”的理念,在全市上下越来越深入人心。会议上,前来调研的市领导在讲话中,真诚希望曙光院等一批驻西城科研院所,扎根西城,服务西城,西城也将用最大的诚意,空前的力度,全方位支持科研院所在西城的发展。
市领导讲话用时四十分钟,张智习惯性地记录了以下会议要点,并在这些要点的后面一一加以备注——
一、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是科研院所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注——与自己的想法吻合,GAZ中心加大新产品开发的路子是对的。)
二、对已成熟的项目,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尽早上马,尽快达产。
(注——GAZ中心的一些在研项目必须加速完成,这是抢占市场的关键。)
三、思路要开阔,有些项目可以立足自有资金,有些项目可以走合作开发之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注——GAZ中心应设法与民营企业开展更深层次、更灵活多样的合作,但需要院里给政策。)
四、对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新上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注——GAZ中心的一些项目是否可以在高新区注册,尝试进行公司化运作?会后抓紧了解有关政策。)
五、要重视人才工作,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特别是要在分配上解放思想,对在科研和产业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敢于重奖。
(注——和我们的设想不谋而合。)
不得不说,张智的这个会议记录,体现了他对科研工作相关政策的理性认知和准确把握。
张智一旦全身心投入到与科研有关的工作当中,他的思维就会呈现一种极具跳跃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令他站位高远,能够让他准确发现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
朱墨就夸奖过张智说,他的这种状态就是“科研灵感”,也可以说是“科研天赋”。
几天后,在张智拉出的框架基础上,邢文杰把GAZ中心新一轮改革的具体方案整理了出来,来到副总工程师的办公室找到张智。
“我们几天前在会议上已经公开的想法,与市领导来院里调研时的讲话精神非常吻合,看来,我们设想的改革,是有大环境支持的。”
“是啊,张总,这几天在中心,大家又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我在方案里已经简单提到了。”
“可以,方案放我这儿,我再详细看看,然后咱们向院长专题汇报。”
接下来的两天,张智根据GAZ中心的工作实际,结合市领导调研时的讲话,把GAZ中心的这次改革视野,放在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上。
二〇〇五年前后,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这一时期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走向。
所以,当张智他们把GAZ中心进一步的改革设想和方案向林院长汇报后,林院长就想:张智对曙光研究院核心部门之一的GAZ中心未来的发展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三年后,张智博士毕业回来,应该能够为曙光院做更多的事情,在曙光院,张智也应该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
一诺已经结束了小学毕业考试。
这几天,西城市的许多中学都在陆陆续续举办招生考试。朱墨的目标学校是西城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属于公办民助性质,由于独特的办学机制,教学质量多年位于西城市前列,该校的毕业生考入省、市重点高中的比例特别高,所以,每年六百名左右的招生名额,报考学生多达数千名。
二外的招生考试就在这个周六,朱墨让张智这两天加紧帮一诺补习一下数学。
不知是不是前几天两人的争执和朱墨的那封信起了作用,张智这两天下了班就回到家里,研究股市的书也暂时丢在了一边,全力以赴帮一诺补习功课。
二外的招生考试是数学和英语合在一张卷子上进行的,满分为120分。考试结束一周后,结果公布,一诺考了99分。
这个分数排在五百名左右,一诺总算是考上了这所学校。但按照往年的惯例,被录取的考生,按照不同的分数段,需要一次性交纳不同标准的赞助费,一诺的这个分数需要交纳一万八千元。
朱墨和张智婚后在经济上一直是分开着的。朱墨不想这样,她曾经很多次试图说服张智把工资交给她来管。但张智说:“为啥非得女人来管。你把工资交给我不是也行吗。”
朱墨想,交给你就交给你。朱墨的工资本来就没有张智高,一算账,一个月除了固定的家庭支出,她也没有多少钱可以交给张智的,便也不想再麻烦那一道。
这样一来,这么多年就形成了一个惯例,张智的工资一直是他自己保管,平时每个月给朱墨五百元作为生活费,贷款买房后,又增加了五百元,每月总共给朱墨一千元,算是分担每个月家里一半的开支。
所以,朱墨把交赞助费的事情告诉张智后,张智把一张一万元的存单交给朱墨说:“剩下的你添上。”
说得轻巧,还剩下八千元呢。为了能够少交点赞助费,朱墨找到自己的四嫂帮忙。四嫂在税务局工作,二外正好在四嫂他们分局的管辖范围,二外的校领导,税局的人都是认识的。
四嫂带着朱墨到学校找到了负责招生的副校长。这位副校长听完四嫂的来意,很给四嫂面子,当即就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给校长打了一通电话,然后回到办公室对四嫂说:“我向校长汇报过了,校长说要最大力度的给予优惠。你看,咱们学校成绩前十五名的考生,收费是一万两千元,校长刚才交待,给咱孩子按第十六名的成绩收费,标准是一万四千元。”
朱墨没想到能优惠这么多,连忙表示“好好好太谢谢了”。
四嫂见朱墨很满意,就也向这位副校长表示感谢,并一再说道,“学校工作上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校长只管说”。
晚上回到家,朱墨高兴地把优惠赞助费的事情对张智说了,张智半真半假地回了句:“那你不得再还给我几千块钱吗?”
朱墨明白,张智说这话的意思是,按最初的一万八千元,他出一半的话,是九千元,现在,既然已经降到了一万四千元,那一半就应该是七千元,而他给了朱墨一万元的存单,朱墨应该再退给他三千元。
“你的账算得也太清了吧。”朱墨也半开玩笑地说。
“我再算得清,也没有你们算得清,让你嫂子利用工作关系跟人家学校讲优惠,好像自己多了不起似的,我最看不得你们这种办事的做派了。”
“嘿,我们想办法省点钱,你还不高兴了。你的思维怎么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呢。”
张智冷冷地看了朱墨一眼,摇了摇自己的头,不打算再说什么。
他觉得,跟朱墨沟通太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