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六商孕育经(在线答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三维六商理论概述

第1节 三维六商理论的科学性

“三维六商”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是根据养胎育儿的规律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家庭教育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经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体系在一些一般性问题(而不是具体方法)层次对养胎育儿和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解释,基本符合当前家庭教育的趋势规律和发展现状。“三维六商”理论是集国内外家庭教育理论之大成,为了便于理解,许多名词称谓和定义尽量与近现代公认的理论学说相呼应,但更多的是在对国内外家庭教育理论的长期思考、归纳总结、细化深化的基础上,对有些长期含混不清概念进行了区分、细化和深化,如聪明素质与智慧素质的区分与具体化等;对一些粗浅抽象的概念也进行了具体化和细化,如精神素质与意志素质等。整个理论自成体系、条理清晰,这对养胎育儿和家庭教育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符合教学规律

一个正确理论体系的提出,它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能对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系统的原理性解释,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可重复验证,不然就不叫理论,仅仅是个“想法”,充其量是经验之谈、观点看法而已。

“三维六商”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第一条就是跟人类社会群体的存在状况相符合的。

人类社会群体的存在的状况,不管是一个国家或群体部落,一般都存在三种状况:

第一种状态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状况,这部分人按照有些专家的统计大概在75%左右,他的心态是为生存而存在,他们大部分的行为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只要生存不成问题就行了,满足感就满满的了;

第二种状况,就是发展状态。这些人在思考自己的基本生存基础上,还要思考如何生存得更好更有质量,他们除了追求自己的生存,还要为了家人和自己周围的人群而奋斗,他们相对来讲有比较好的职业,有一定的物质财富,这就是发展状态。这种人占人群总数的20%左右。

第三种状态,就是处于成功的状态。这是很少一部分人,这部分人观念和行动上除了自己和周围的人以外,更高的追求主要是为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而活着,他们有远大的理想目标,有长远的理想,并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去奋斗而实现了,这种人就是处于成功状态。

国内外对人群中处于生存、发展和成功状态的3种人都有一些长期的研究,发现这3种状态的人群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素质特征。对于个人来讲,要达到某种状态,就要有相应的素质要求,我们把这种素质要求分别称为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成功素质。人的素质对应着3种状态都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归纳起来看,人的综合素质就包括这3个维度,一个是生存所需要的素质,一个是发展所需要的素质,一个是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3个维度的素质。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3种状态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层次,生存状态是基础,发展状态是过程,成功状态是目标。对应到家庭针对孩子的教育中,就要分别从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成功素质3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培养。

与公认理论殊途同归

“三维六商”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提出,跟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基本一致的(图1-1)。

图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关于需求的理论全世界都在探讨,其中被大家比较认同的,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5个层次,其实他晚年的时候又提出了一个层次,一共6个层次。马斯洛的6个需求层次指出,人的第一个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包括吃、穿、性等生理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求,也就是希望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里,让人感到放心,没有危险感;第三个层次是爱与被爱以及归属感,也就是爱的需求和社会性依恋归属需求;第四个层次是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第六个层次是他晚年提出来的,就是超越自我的需求。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第一个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所需要的需求。我们提出来的生存素质跟他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是相符合的。如果生理上没得到满足,或者说生理上出现问题,或者疾病或者别的问题,都影响他的生存。同样,安全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住的房子随时可能塌了,走在路上说不定猛兽来袭了,或者住所总是闹火灾、闹地震了,或者社会上各种犯罪活动太猖獗了,就会不安全,就会危及生存。所以生理上的和安全上的这两种需求,实际上就是“三维六商”理论提出的生存需求。

马斯洛第二个层次的需求,就是心理上的爱与被爱和归属的需求,以及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人是带有七情六欲的社会性高等动物,在生存得到较好满足的基础上,心理情感需求就变得更加突出了。爱与被爱、群体归属等重要心理需求,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需求等都是社会性情感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都是在有较好物质与文化生活基础上才能获得,这种较好的物质文化生活基础就是一个人获得的发展状态。被爱、被尊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就会愉悦快乐、感到生命有意义。而要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这种需求的满足,自己必须有值得别人爱戴、尊重的资本,那就是自己一定要处于较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状态。而这种发展状态的素质要求,就是发展素质,有了这个素质,你才能获得这个需求。“三维六商”理论提出的发展素质与马斯洛的第二层次的需求理论,是基本一致的,互相印证的。

马斯洛提出的第三层次的需求,包括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实际上就是人的成功层次的高级需求。自我实现或超越自我,就是自己的想法实现了,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水平,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不正是成功状态吗?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就是成功的需求,而要获得成功,就要有基本的成功素质。这就使“三维六商”素质教育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殊途同归的研究结果。

其实,我国近代的梁启超先生就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所以教育应分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导人不惑,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这里的“智育”和现在的概念基本一致,是教人不惑的,主要是培养人的判断力,获得必要的相关常识,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专门知识技能,以及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他一定会是愚昧无知的,遇事没有主意,面难就靠求神拜佛,成为“大惑不解”的可怜人;梁先生讲的“情育”,实际上与我们提倡的精神素质培养完全一致。所谓教人不忧,就是培养人的高尚的理想目标、良好的观念道德、优秀的情绪管理和积极的心态境界;而“意育”教育和教人不惧,实际上就是意志素质的培养,包括勤奋力、自信力、胆魄力、容忍力、坚持力等方面。

能解释和指导实际问题

“三维六商”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提出,系统地满足了家庭教育的现实需要,对广大家长的养胎育儿和家庭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解释了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4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这对我们教育理念的升级和教育方法的完善改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教育与学习的矛盾问题:教育与学习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教育内容与学习兴趣、教育方法与学习效果等,都是对立统一的。教育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教育。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孩子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行;有教育,一定要有学习,教育和学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则教育就成为无的之矢、毫无意义的事情。

但是两者之间,学习是第一性的,是内因,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教育是第二性的,是外因,是教学矛盾的次要方面。教育一定要服从服务于学习,而不是学习服从服务于教育。具体点讲,就是家长的教育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来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是为了学习效果,为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因材施教,就是让教育服务于学习。

2.内容教学与方法教学的矛盾问题:理清了教育与学习的矛盾关系问题后,就要进一步搞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就是内容教学和方法教学的矛盾关系问题。在我们的知识领域里有个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概念。在已知世界里,又有个方法类知识和结果事实类知识之分,也就是常说的“鱼”和“渔”的关系问题,前者称之为“内容知识”,这里简称为“内容”,后者称为“方法知识”,这里简称为“方法”。很明显,内容与方法都属于知识范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内容型知识是原理性、结论性、相对静止性、统一性的知识,而方法类知识是多样性、操作性、过程性、探索性、动态性、非统一性的知识。比方说,罗马城在地球的哪个国家,经纬度是多少,这是内容型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相对静止固定的、描述统一的知识。而如果说从中国长沙出发,怎样才能到达罗马中心广场?这就是操作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知识,因为“条条道路通罗马”。

内容型知识的教学强调的是意识记忆、抽象思维和事例结论等,而方法类知识的教学则更强调动手操作、身心体验和实践过程。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与学习中,方法教育与内容教育谁更重要呢?我们经常说“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方法知识比教育内容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类知识比学习结论事例性内容知识更重要。

3.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目前所有的学者都把它分为三大块,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关系,目前国内论述不多。大多认为三者都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主要是为了挖掘和发现子女的天赋潜能,培养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而进行的个性化培育过程;学校教育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共性化培育过程;社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合格有用人才。这三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的教育必须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三种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环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分工协调,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作用的互补,从而加强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现实教育中,学校教育具有更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补偿性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孩子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培育健康的人格,但其学习效果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自学能力。

但是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三者其实是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哪一项都是不完整的。这三大块教育的功能怎么分工,怎么配合,这是整个教育有没有效果、有没有顺序的一个重要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教育的秩序问题,不能忽视,更不能搞乱了秩序。

我国当前对这三者的秩序定位可用一句话来描述: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辅。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相对被忽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描述,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功能说明和实践指导等,也是惜字如金。现实中也是如此,学校的作业没完成,肯定要回到家里做,孩子在学校的哪门课比较弱,家长马上请家教老师来给孩子补课。家庭教育普遍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一切围绕学校的教育来安排孩子的时间,很少去思考家庭和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哪些方面的素质,这就是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个现状。

有没有人思考过,目前这种对家庭教育的定位是不是正确的呢?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回避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规律。按照教育与学习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规律分析,教育因学习而存在,没有孩子的学习能力,教育就没有意义。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生物学遗传、大脑发育、潜能激活、能力开发运用后而产生的。但上述这些能力的开发激活,80%以上是在孩子6岁之前完成的,而6岁之前的开发激活都是在家庭完成的。孩子的各种素质培养大部分需要亲情和爱心陪伴,因此,家庭是完成这些基础素质培养的唯一的和最好的场所。这些基础素质的培养,既是学校教育的生物物质保证和智力基础,也是孩子未来成长、成才、成功的精神基础。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提高,是对孩子的未来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素质培养。明确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那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立马显得尤为突出了。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没打好,房子修不高,如果家庭教育没有搞好,孩子的未来就很难飞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有好的效果。现实中也是如此,凡是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学校教育也很难有突出的成绩,走向社会也很难有大的作为,甚至会走向社会的反面。许多学者和有体会的家长都有相同的感觉,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哪怕家庭条件再好,送到哪个学校都难有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我们的家长就一定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抓好孩子的各项基础素质培养,为孩子未来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家庭教育仅仅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辅助和补充。

既然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就一定要明白,孩子的综合基础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在孩子的不同发育阶段应该培养哪些基础素质,如何根据孩子特点优势和自己的优势特点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基础素质,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和预防纠错孩子的不良素质等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第四大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否适应的问题(图1-2)。

图1-2 家庭教育基础性示意图

4.落后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从哲学层面讲,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实践。教育本来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人类活动,当然需要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指导。

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从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阶段迈进的重要阶段。现有的以经验教学为主的状态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教育实践需求,需要有新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比如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很多年了,每个家长和老师也都很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但是由于没有理论指导,素质教育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摸着石头过河,水浅,可以摸,可以学习模仿别人来前进。水深了怎么办?到了深水区,石头摸不着了,无法辨明方向,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靠理论来指导了。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其实就处于深水区,未来的教育何去何从,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实用的教育理论来指导中国未来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能够适应和引导教育实践,就会促进教育的发展。而如果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实践,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就会拖延甚至阻碍教育实践的发展。

就拿中国目前的素质教育分析,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二十多年,素质教育现状又如何呢?

比如对孩子琴棋书画的技能培养,本来说好是素质培养的,但慢慢发现,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的琴棋书画技能培养也变成了应试教育,造成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学校的各科课程刚刚考完,马上就接着去考各个级别的琴棋书画考试,总感觉这个素质教育越来越变味了。再比如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许搞课外补习,家长却跑到学校去提意见要求学校补课,或者带着孩子到校外补课。这些都说明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但并没有合适的素质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即便有,也好像还是应试教育的翻版,无法满足真正的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就使我们在教育实践当中难以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家庭教育很重要,是培养孩子基础综合素质的最佳场所。那么我们是否真正明白,孩子的基础综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如何按照孩子的发育规律来培养孩子的基础素质?在某个年龄段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素质?怎样培养孩子的素质?如何防范孩子出现不良素质?如果出现不良素质了怎么纠正?等等。这些都要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告诉学校,告诉社会,这就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了。

当代中国在教育实践上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教学理论上讲,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实践的科学教育理论,很多的教育理论都还在不断应用探索中。当前出现的有传统复古的教育理论,有国外的教育理论,也有一些专家提出的教育理论等,但总体来讲,还没有一个真正适合当前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尤其在引进国外的一些教育理论方面,引进时觉得“高大上”,时兴一时,慢慢就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可能是部分引进者只看到国外教育理论的外表,没有学到和应用其内在原理。但更有可能的是,教育理论本来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它与民族文化和社会特点息息相关。引进国外教育理论如果与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特征不相适应,结果只能是水土不服,难有效果。因此,中国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体制的顶层设计,以及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践指导,必须立足于中华文化和教育实践,不能寄希望于国外引进。我们相信,中国教育必将迎来科学教育的春天。当然,要想形成真正的科学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观教育体系里的四大基本问题,即教育与学习的矛盾问题,内容教育与方法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适应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发现,我国整个教育活动中在处理这四大矛盾问题时,似乎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观念、体制和行为上不断改革完善来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大大促进我国的科学教学体系的形成。

符合文化的传承规律

谈到教育,就无法离开文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文化的传承,所以有必要在此对文化概念进行一次简明扼要但不失系统的阐述。

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可以说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概念,也是最难统一认识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传承文化,那么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我们是否真的弄明白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到底包括那些内容呢?文化与文明又有什么关系呢?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有形和无形,并通过“记录、表达和评述”出来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化就是被大家“分析、理解和包容”并变成大家普遍接受并实践的社会现象。

关于文化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的,也就是说关于文化是什么,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特色。换句话说,要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的东西。

1.关于文化的理解:既然文化的定义很难,我们索性就从文化的内涵来理解它,即文化到底包括那些内容呢?

关于文化的内涵,我们在这无数的文化解释中进行了提炼归纳,提出了“文化三层次”的涵义,从层次结构方面来理解文化。

我们认为,文化涵义总体上讲包括3个层次:

第一层次,方法文化。方法文化就是人类生产生活、创新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法,包括基本的生物本能型的方法、生产生活的应用型方法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法。基本的生物本能型方法全人类大致雷同,如婴儿吮吸、吃饭喝水、恐惧避险等;生产生活应用型方法与社会人际交往的方法,就会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对某些事物的适应处理不同,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方法,也形成带有自己民族特征的不同的方法层次的文化。比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摄取食品烹饪加工的方法和西方摄取食品烹饪加工方法、中国人说话语言发音方法和欧美的发音方法、中国人绘画与西方人绘画的方法、中国民歌的民族唱法与欧美的美声唱法、中医治疗方法与西医治疗方法,等等,都大有不同,这些都属于方法层次的文化。

第二层次,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就是各区域的人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所产生和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物质载体和工具,包括建筑物、器具、文字、音乐、书籍、制度律法文本,等等。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载体和工具,能够被人的不同感官系统感觉到的物质东西,形成为各民族自己的物质文化。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的工具是碗筷,而欧美人吃饭都用盘子与刀叉;中国人说话语言是汉语汉字,欧美说话发音是英语法语德语等和相应的字母文字;中国人绘画用水墨宣纸,西方人绘画用油墨画布,中国民歌的旋律与欧美的歌剧一听就明显不同;中医治疗用中药针灸,西医治疗用西药手术刀,等等。这些都属于在方法基础上产生的物质层次的文化。

第三层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就是在已有的方法文化、物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形而上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表现出来的社会言行风貌等,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职业观,各种理论思想,各种宗教信仰,以及表现在外的社会道德风尚、精神面貌等。比如欧美社会的人比较直接、自信,中国人比较含蓄、委婉。欧美人信仰基督教,中国人大多不信宗教等。

因此,文化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体系、物质结果(有形的和无形的)和思想观念(精神的)的整体。但这3个层次的文化在漫长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顺序进化规律。从人类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递进规律看,人类文化的进化也是先有方法文化,然后在方法文化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文化,再在方法文化和物质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精神文化。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发育和手的解放所决定的。首先是人类智力的发展和手的解放,使原来生存的方法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可以通过手工劳动慢慢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出现了方法文化;然后通过这些方法的不断传承迭代、完善升级,慢慢创新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有形和无形的产品和工具,物质文化就出现了;再然后,人类大脑的进化发育,对物质世界和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不断探索认识、抽象提高,慢慢形成了观念思想和宗教信仰,于是就形成了精神文化。

2.文化与文明:了解了以上的文化的3个层次的基本涵义,我们再来谈谈文明。

那么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关于这一问题,大家有空时可以查一查就会发现,有关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也没有形成较大的共识。较多的观点认为,当人类出现集群而居出现城市生活时,才能出现文明。我们暂且不去深度探究文明的概念,不妨顺着上述有关的文化的三个层次和顺序概念来进一步探讨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和区别。

既然文化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存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体系、物质载体和思想观念,那么文化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几乎包括人类方法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东西。而事物总是多面的,至少是两面的。这种广泛的文化概念必然包括有益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不利于甚至有损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容。而那些有益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文化就叫文明,那些不利于甚至有损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消极有害文化一般就叫野蛮、糟粕。当我们在讲“文化”概念时,主要从人类或某一群体的总体方法、物质和精神范畴来阐述,而当我们谈“文明”概念时,就是有针对性地谈论其文化概念中积极的且有益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直立行走、手的解放开始,就产生了方法上、创造上的多样性,人类由此进入了文明发展阶段。由于方法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民族,其文明的先进程度也有不同,存在有明显代次差异性,比如人类文明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到手工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等的不断发展递进。即便是工业文明,也从蒸汽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正在出现的智能化时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个新的工业文明确实具有更加有益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先进性。我们常说,世界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其实就是说这四大古文明在当时是相对先进的文化存在。其中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三大古文明由于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升级、更新迭代,被更先进的文明所消灭取代了,只剩下中华文明不断兼收并蓄、自我改造、升级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新的科技进步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对国家民族如此,对个人而言也是这样。有些人看起来很有文化但未必就有文明,他的文化可能是与时代不符的落后的文化;而有些人可能文化层次并不高,但却有一定的先进性。

既然文明是先进的积极的文化,而人类社会也一直在不断进化发展提高,那么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就有顺序递进的代次,高代次的文明必然优于低代次的文明。比如工业文明一定要高于农业文明,正在展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文明,一定会高于现在的工业文明。人类社会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文明的竞争,高代次的文明往往会压制或者战胜取代低代次的文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918”后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近代百年历史,就是屡屡受到欧美日等国家的侵略凌辱的屈辱史,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近代的农业文明落后于欧美日的工业文明,欧美日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农业文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还专门写了一本《文明的冲突》,就人类各民族的文明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尽管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从文明角度来论述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确实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文化与教学的关系:通过上述简要介绍了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后,我们再来谈谈文化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文化,也就是要传授方法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从文化的本质上讲,教学的知识结构就必然由文化的这三个内涵所决定。可以说,文化的内容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全部,而这么庞大的文化内容怎么样才能传授给被教育者呢?而且要如何传授先进的文化,学习现代文明,让学习者成为当代文明的贡献者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安排、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优秀文化传授给被教育者呢?这既是一个事关教育规律的基本问题,更是一个教育科学化的重要现实问题。

这里提出教育科学化,实际上就是说现有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成分太多,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实践。提倡科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按照教学规律来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内容顺序的安排和因材施教的方法等。文化形成的规律,首先是方法文化,再到物质文化,然后才有精神文化。按照这种文化递进的规律,教学的顺序安排也应该按照这种递进规律来推进,即:先教学方法知识,再认知人类创造的载体工具和内容知识,再然后认知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我们常说,带有方法的“会学”比带有知识的“学会”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古时候师傅带徒弟就是一个古老的教学传承方式,没有什么职业培训,首先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方法传授,然后是做人做事规则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后才慢慢出现一些承载方法知识的秘籍。

因此,教学传承的顺序,首先是方法知识的教学,再到物质工具知识教学,再到精神思想观念知识的教学。但很可惜,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谈论文化时更多的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很少谈论“方法文化”。这种不足状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教学内容和顺序安排上,大多忽略了第一层次的方法教育,一开始就教学知识内容和思想道德,而不是首先传授方法和体验。所谓填鸭式应试教育主要以内容教育为主,而方法教育的体验式、场景式教育确实不多,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在方法教学方面,欧美的教育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我们先来分享一位旅美教育学者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教育的秘密:鼓励孩子们的挑战精神》。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对中美教育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

文章写道:“美国五年级学生从写作文开始,就与中国同龄孩子不同。中国是一个班级几十人做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题目,而美国则是每个孩子自己找题目,他们称之为找课题(project)。在中国,“找课题”往往只有对在读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才有要求。自我写作、自我创作、我写我思,这才是真正的作文教学。因此,在美国小学教室里,你会看到学生带来的各种小“玩意儿”,有的提着一个有小白兔的笼子,而有的拿着小鱼缸。不用奇怪,因为也许他们正在做与之相关的课题。”

文章认为,美国教育的任务是发现孩子的短处,并想方设法弥补孩子的短处。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每一个孩子,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方法尝试。美国教师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

文章写到,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孩子最怕的学科不是数理化,不是英语,而是美国历史。这些学生体验后说,学美国历史,不仅要了解美国历史,还要理解美国历史。例如,老师的作业“公民权利”研究论文要求写3~5页,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同时,对比以下4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布克·华盛顿、杜伯依斯、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在论文里,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想法写进去,还要把引文或材料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面对这样的作业,孩子能说不难吗?可见,美国学校在一种表面上轻松、开放、自由的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的严谨、细致、专心习性进行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务实精神。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看上去和玩一样,但是对过程的要求非常细致,孩子几乎不可能偷懒。

通过对比就清楚地发现,中国目前的教育精力主要在内容知识教育方面,而在方法知识教育方面不管从知识量、动手训练,还是教学年龄段的适应性选择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人们常说中国学生知识考试比美国学生强,而动手创新能力却整体比美国学生差,这应该是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