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二孩心理:让小宝和大宝共同快乐成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让孩子通过“扮演游戏”感知角色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而且非常热衷、乐此不疲。哪怕到了五六岁前后,孩子依然能够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得到乐趣。那么,孩子是从何时开始喜欢扮演游戏的呢?大概在一岁半前后,孩子开始萌发出对扮演游戏的喜爱。例如,他们会对着玩具娃娃乐此不疲地说上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把娃娃当成了虚拟的朋友;他们也会拿起一个板凳骑在上面,假想自己是在骑大马。随着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他们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他们会和同龄人一起分工合作,有人扮演爸爸,有人扮演妈妈,或者有人扮演国王,有人扮演王后。在游戏时,他们沉迷其中,怡然自得。孩子难道是天生就具有扮演游戏的超强能力吗?

孩子之所以喜欢扮演游戏,实际上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感情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只有一个单一的角色,那就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爷爷奶奶的心肝尖子。在这种枯燥的角色中,孩子无法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情绪,为此,他们总是感到紧张焦虑,也因为厌倦了一种固定的角色而感到疲惫。在渐渐长大之后,他们开始迷恋扮演游戏,因为,在扮演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例如,他们会扮演宇航员,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假想自己是在太空中遨游;他们也可以扮演护士或者医生,想象自己是在给病人看病。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如愿以偿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在体验之中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感情,而且还能够宣泄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例如,孩子可以扮演自己是警察,在消灭坏人,这样一来,他惩善扬恶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经常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他在生活中有过接触的,这也是孩子把生活经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例如,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那么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就会很热衷于这两种职业。尤其是在看到爸爸妈妈工作的过程之后,孩子对于这两种角色更加熟悉,扮演的时候也更显惟妙惟肖。孩子扮演的其他角色也往往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熟悉的,对于全然陌生的角色,孩子是无法扮演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孩子正在构建他们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和外部世界的无我状态已经结束,他们意识到自己和外部世界都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自己才可以假扮他人的角色。这正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让他们可以区别于外界,也让他们可以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去演绎其他的角色,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游戏扮演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水平得到迅速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事实告诉我们,当一个孩子非常擅长玩扮演游戏时,他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上都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同样的,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总是被关在家里,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就会显得相对滞后。此外,扮演游戏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感觉能力。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假想自己是另外一个角色,或者假想自己是另外一个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对他人的感受有更深刻的理解。有了这样的进步,孩子未来在进入人际关系交往中时,共情能力就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当然是有助于孩子社交的。

当发现孩子很热衷于扮演游戏的时候,父母也可以作好积极的配合。有的时候,孩子没有同龄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扮演游戏,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不要总是代替孩子去作各种安排,而应把自己当作和孩子同龄的小伙伴,由孩子来安排每个人的角色,或者是让孩子指导自己应该说什么台词。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纵观全局的本能将充分表现出来,他们也会为了让整个扮演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努力调动自己的社会经验、情绪感受和管理能力,从而把这场戏导演得更加精彩。父母不要觉得孩子的扮演游戏是小儿科,从根本上来说,扮演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扮演游戏,也要全力配合孩子的扮演游戏,这样才能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