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青春期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青春期孩子喜欢与父母吵架

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总会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于是形成“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许多父母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是绝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实际上,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被唤醒,这时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谓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互相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父母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通过争辩形成共识、解决问题。

汉堡心理学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认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允许青春期孩子适当争辩,有助于孩子摆脱无方向状态,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同时,争执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示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午饭后,妈妈吃了饭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拿着妈妈的手机玩。

妈妈看到低头玩手机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天天就玩手机,我的手机快没电了,一会儿我还得上班,赶紧把手机放下,去写作业。”

女儿头也不抬:“玩一下有什么要紧,这才吃了饭还没消化呢,你上班也可以充电啊,一会儿你上班了我就写作业。”

看见女儿没有放下手机,妈妈不由得提高声调:“你说你,一天除了玩手机还能干吗,成绩也不咋的,真不知道以后你准备干什么去。”

女儿依然不抬头:“我的未来谁说得清呢,反正我不会像你这么活着。”

一听这话,妈妈更生气了:“我怎么活着了,我每天拼死拼活地工作,还不都是为了养你,供你读书,你倒好了,天天玩手机,还瞧不上老妈了。”

女儿终于抬起头来:“我可不是那意思,我不过是玩玩手机,你就开始说我未来没出息,这话我听着舒服吗?我不过是把这句话还给你而已。”

妈妈站起来,一把夺过手机,怒声:“你有出息了,妈妈说你几句也不听了……”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可以帮助青春期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与父母争辩的过程中,孩子会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争执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试着走自己的路。争辩的胜利,无疑让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他回嘴、反驳、顶撞等情况。面对孩子的争辩,父母明智的做法就是给他争辩的权利,认真听取他的争辩。这样父母可以从孩子的争辩中了解他发生某种行为的背景、条件以及心理动机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让孩子争辩,为父母树立了一面镜子。父母通过听取孩子的争辩,可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说法是否在理。明智的父母常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争辩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与孩子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对自己的不敬。

小贴士

1.允许孩子提出意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最得意、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的时候。这样做对孩子是很有益处的。允许孩子这样做,还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也是大有好处的。

2.孩子争辩是一件好事

父母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允许孩子争辩,这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那种认为一旦允许孩子争辩,他就会不听话,不尊重自己,与自己为难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孩子与父母争辩,对双方都是很有好处的。

3.彼此制定一些规则

当然,孩子争辩是应该遵循规则的,也就是说,不允许他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要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争辩。假如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自然应该加以制止。当然,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在制定规则时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样的争辩就是不合理的。

4.孩子也需要表达意见

对于许多父母而言,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并不能轻易做到。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是只能我说你听,哪里容得孩子争辩?所以,在给孩子争辩的权利时,需要父母克服自以为是、唯我是从、只准说是、不准说“不”的单向说教思维定式,而采取尊重孩子、鼓励争辩、勇于认错的思维方式。

5.孩子为什么争辩

假如孩子因青春期的叛逆思维而毫无理由的争辩,父母事后可以反思,到底是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是孩子确实是在胡搅蛮缠?假如是前者,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尊重了孩子;假如是后者,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孩子做出这样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了解之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