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豪迈奢华的元代工艺
元朝的建立者是聚居于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古族。13世纪末,蒙古族中的杰出领袖铁木真(1162-1227)统一了漠北的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以斡难河上游为中心建立了蒙古帝国。此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屡次西征后在西方建立了四大汗国,向南先后灭掉了金和宋,并先后征服了西藏、云南,以及朝鲜、越南和中国台湾,形成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从那时起至今,历史上,蒙古人所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国家至少有三十多个。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将蒙古都城迁到燕京(今北京),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却加深了民族矛盾,加上统治的弊端,统治者的腐化与内部的争权夺利,1351年起,爆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占大都,元朝灭亡。从1271年元朝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历时97年。
一、历史文化概述
元朝统治期间,农业和水利建设发展较快,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特别是制瓷和印刷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开辟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海上航线也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国内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而蒙元帝国的建立,还为亚洲通向欧洲开辟了畅通无阻的道路,草原丝绸之路重新活跃,使这一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尤其体现在服装、金银器、青花瓷等方面。如蒙古族对迁移抓获的中国、伊朗和中亚工匠的政策,就直接导致了蒙古时期丝绸的文化交流。
元朝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汇,使文化艺术更加丰富与多元。但习于草原游牧的蒙古统治者毕竟与中原汉地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不理解也不欣赏汉族传统的高雅文化,与此相对应,他们更加看中实用功能较强的百工技艺,因为这些更能满足他们物质享乐生活的需要。由此,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汇集各个行业的官办手工业,依赖国家的力量,元代的官办手工业空前发达,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的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由于对雅文化的排斥,统治者的文化视角更多地投入于百工技艺、市肆戏场、歌台行院、城乡庙会等世俗行业和场所,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俗文化的地位,使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发生了转向,即由官方的经典的文化向民间的、地域的文化流动。而蒙古族的豪华作风反映到造物艺术风格上,还以浑朴厚重、华丽奔放见长,完全改变了过去中原艺术那种清秀雅致之美。张士诚父母墓出土的金银器就是蒙族的喜好对汉人影响的典型代表。这种情况到元代晚期有所改变,随着宫廷和上层社会受汉文化的熏陶日渐加深,使汉文化及各种中原装饰风格得以复兴。元代虽然国祚短暂,但是绘画上的成就和盛事却也惊人,文人画风即在宋代兴起的基础上有所增益并笼罩朝野,尤其是山水画成了诸科之首,文人画愈发超然物外,“聊写胸中逸气”,从而促成了园林建造的新风气,“文人写意山水园”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青花和釉里红
元代的瓷器艺术在宋、辽、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突出的成就就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元朝建立以后,原先盛行于宋、辽、金时期的钧窑、磁州窑、龙泉窑、吉州窑等著名瓷窑,已逐渐走向衰落。磁州窑虽然产量庞大,品种繁多,纹饰却趋于简化。钧窑仅见肥厚的红斑和月白色釉,完全失去了宋代钧窑的神韵。磁州窑同样具有硕大、圆浑、厚重之特点。吉州窑也趋向潦草。唯独江西景德镇窑得到了长足发展,窑室增至三百余座,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并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创造,即青花、釉里红等品种的成熟。
青花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白地蓝花釉下彩,发色清新素雅。事实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瓶出自唐代,五代与两宋时期,吉州窑和景德镇窑也已烧制青花,但是色泽灰暗,且有流散现象,纹饰也较为粗率。直至进入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已不乏色泽鲜明、纹饰精美的精品了(图6-1)。青花瓷的钴料有域外和国内两种。国产钴料,主要取自浙江、云南及江西等地,色呈灰蓝或蓝中泛青灰。域外钴料,色泽更加深邃,庄重典雅,大器多用之。
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白地红花釉下彩。其工艺、器型、装饰等大体与青花瓷器相似,但由于铜红料对烧制的气氛要求非常严格,难度更大,因而釉里红产品远不如青花瓷器多,色泽纯正者尤为难得。江苏吴县出土的盖罐(图6-2),釉里红深地烘托,腹部有云龙纹环绕一周,粗犷浓艳,是罕有的珍品。
蓝单色釉瓷的烧成,标志着中国单色釉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景德镇工人掌握了钴和铜的呈色原理之后,将其深入釉中,由此还烧成了纯蓝釉、纯红釉和孔雀绿釉瓷,扬州博物馆藏的霁蓝釉浅刻白龙纹梅瓶,釉色浓艳匀净,是其中的精品(图6-3)。
此外,白釉瓷在景德镇也出现了崭新的变化,这种釉色呈卵白色的瓷器,因印有“枢府”字,故又名“枢府釉”,实际上是青白瓷的变异,因系官制,故而较精,其中以“天禧”款为其代表(图6-4)。
由于元代对外贸易的开拓,瓷器在外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而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产品数量大增,瓷器开始超过金、银、铜、漆等器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
图6-1青花鸳鸯荷花纹花口盘故宫博物院藏
图6-2景德镇窑釉里红白云龙纹盖罐江苏省吴县通安华山出土
图6-3霁蓝釉浅刻白龙纹梅瓶扬州博物馆藏
图6-4“枢府釉”印龙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三、织绣
元代纺织、刺绣等工艺,继宋、辽、金之后又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其中江南丝织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产品远销大都及其他城市。正如上文所说,元代的官办手工业是相当庞大的,就织绣业来说,内廷所设官办织绣作坊多达80余所,专门为宫廷、诸王百官等生产高级丝织品。其中绫绮局、织佛像提举司等作坊所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就是元代织锦业重大发展的代表。从南宋开始,中国织绣生产大体沿着实用品、欣赏品两个方向发展,而欣赏品生产日趋繁荣,并沿革至今。其中只有元代初期和中期例外,蒙古贵族更喜欢实用的产品而不是欣赏品。如当时的缂丝工艺,就完全回到了实用品为主的轨道上来。到元代中期,缂制欣赏品的技艺已见衰退。但到元代后期,在汉文化的熏陶下,元代上层社会的喜好有所变化,宫中的缂丝也有很大进步,如缂丝扇面已经再现了南宋风貌。但元代继承了宋代缂制佛像的传统,并形成了缂制帝王后妃祖先像的新风(图6-5)。
缕金织物的大量运用则是元代丝绸的重要特征。纱、罗、绫、缎无不加金,就连毛织物中也有加金的,反映了蒙古贵族的好尚。其中,彩色鲜明组织华丽的“纳石失”(元代人叫织金锦为“纳石失”)、“绿贴可波斯式金锦”更是时代的宠儿。
四川成都依旧是彩锦的生产中心,著名者有十样锦,名目分别为“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答晕、铁梗襄荷”。这些高级丝织物,大多是宋锦的旧有名目。
图6-5文宗后妃礼佛像元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6-6张成造人物剔盒元代
图6-7如意云纹金盘元代苏州博物馆藏
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也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宋末元初,棉花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和渭水流域一带迅速传播。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于元贞年间(1295~1296年)将海南岛黎族纺织技术带回家乡,促进了内地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使织出的被帨“其上折织、团风、棋局、字样,粲然若写。”毡罽工艺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毡是蹂毛而成,多用于靴帽、案席等;罽是用毛织成,用于铺地。其中,宫廷用毡罽名目繁多,即有数十种,做法、染料都有一定制度。元代刺绣实物遗存无多,故宫博物院藏有元至正二十六年所绣《妙法莲花经》一卷,正经共10752字,经的首尾绣有佛头和护法,整个绣品所用针法繁多,用色也达14种,并大量使用盘金、泥金、钉金箔等工艺,反映出元代刺绣之高度水平与作风。
四、漆工艺及其他
漆器也是极富代表性的元代工艺,成就较大的是雕漆、犀皮、戗金、螺钿等,重要的产地有大都、杭州、福州和云南。其中雕漆以浙江嘉兴最为有名,张成、杨茂声誉颇高,作品传至清代,一直是士大夫赏鉴的宝物,与书画并重。张成造剔红人物圆盒和杨茂造剔红观瀑图八方盘(图6-6),均藏于故宫博物院,所作山水人物,层次分明,藏锋不露,隐起圆滑,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金银器制作非常发达,这可以从许多墓葬中得到印证。安徽安庆市发现的元代官漆范文虎及其妻陈氏墓(1301~1305年),内有金银首饰二百余件。1960年江苏无锡发现的钱裕墓(1320年),在154件随葬品中即有金环、簪、带饰等金器6件,各类生活用银器40件,尤其是银盒满饰如意云,完全仿造漆器剔犀的特点。1959年江苏吴县元吕师孟墓出土的如意云纹金盘,空地錾出细如毫发的缠枝花,被誉为元代金银装饰中最瑰丽的作品(图6-7)。1964年江苏苏州元张士诚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团花银奁,上下三层,通体为六瓣葵花形,器内盛有全套梳妆用具和生活用品,亦均用纯银制成,共计24件(图6-8)。另外还有一件玉兔灵芝纹银镜架,主框架呈长方形,可以折叠,上半部满饰繁复的镂空花纹,堪称银作工艺的杰作(图6-9)。元代少数民族好酒嗜酒,所用酒器,银制居多。传为苏州人的朱碧山所制银槎杯,远近闻名,成为后世追捧的重要收藏品。目前所知的朱碧山传世作品有许多件,从苏州吴中区文管会保存的银槎杯看,构思奇妙,工艺精湛,确实非同寻常(图6-10)。
元代礼仪、配饰多用玉,也有用以制作小件陈设之玩。中统二年(1261年)元政府在大都设金玉局,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设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玉局提举司,负责管理宫廷用玉的生产。至元十七年(1280年)还设立了杭州路金玉总管府。大都与杭州因而成为元代金玉工艺的南北两大生产中心。元代玉器风格上承宋、金,写实与寓意并重,制作方法习用镂空,技艺娴熟,但作工稍显粗犷。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还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大作品,反映了蒙古上层贵族所好,如留存现今的北京团城之白玉佛和渎山大玉海。白玉佛高约160厘米,通身用整块白玉雕琢而成。渎山大玉海,采用整块墨玉,高70厘米,口径182厘米,重约350公斤,所制起伏自然,气势磅礴,后经清乾隆时期的多次修复琢磨,逐渐掩去了原来的本来面目。
图6-8团花银奁等苏州博物馆藏
图6-9银镜架苏州博物馆藏
图6-10朱碧山制银槎杯苏州吴中区文管会藏